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中國港台三大頂級收藏團體

揭秘中國港台三大頂級收藏團體

「港台收藏概述」

上海、香港、台灣 收藏重鎮的更替代表著時代的變動

香港「敏求精舍」能夠成形,並在60、70年代茁壯,除有上海藏家的來港外,能量的聚集多少還是來自於香港蓬勃的經濟力,不過,就在80年代末期,香港藏家受制於97大限,不敢大肆收藏、除了變得謹慎外,藏家紛紛老化、逝世也是個問題,總之香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不太買東西了,以致對中國藝術品的收藏實力,便被台灣所取代。

80年代,台灣藏家開始在香港、紐約、甚至中國大陸大量買進中國文物,其中,最有名的便屬於鴻禧、永大兩個財團,鴻禧目前已有「鴻禧美術館」;而永大也打算在完成收藏後,開始建館,新興的台灣藏家實力,頗令中國文物收藏界為之一驚。

而台灣除這2個財團外,便是擁有多家財團負責人背景、仿「敏求精舍」所組織的新收藏團體「清翫雅集」。「清翫」2012年在台北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光看會員都還是4、50歲、收藏正處高度興趣狀態、展出藏品又件件精彩,便知道中國文物收藏重鎮又有了更異,台北無疑成了這一波更異的新據點。

從上海、香港、到台北,沒有想到在本世紀末,中國文物的收藏居然輪到台北當道,這或許是當初浸淫文物收藏的人所料想不到的。

香港「敏求精舍」老成員逐漸凋零

民國時代,上海是中國藝術品主要的收藏重鎮,當時名收藏家有吳湖帆、龐元濟、張珩、朱靖侯、錢鏡塘,這些收藏家因沒有能離開大陸,當鐵幕大門一關,只有透過香港熟人把收藏一一拿出來賣,而香港便成了中國藝術品收藏界另一個據點,以致借著上海和香港的關係,胡惠春、仇焱之這些人幾乎影響了近40年的香港藝術收藏走向,不過,胡氏逝世後,香港延續民國初年來的上海收藏餘風,從此划下句點。

95年5月,香港有兩位著名收藏家先後病逝,一位是「暫得居」主人胡惠春先生,另一位是茶具博物館創辦者羅桂祥博士,享年均為80餘歲,他們兩位,都曾擔任過香港著名收藏團體「敏求精舍」的主席。

胡惠春,英文譯名J.M.HU,在國際中國藝術品收藏界極負盛名。胡惠春家族發跡於民國初年的上海,1945年,他曾擔任故宮博物院陶瓷專門委員;50年,任上海文管會委員,以後便由上海轉到香港來發展。60年代,「敏求精舍」成立時,胡氏是最重要的發起人,以後並擔任主席職位長達8屆之久,他和另一位也已過逝的著名藏家仇焱之,均為連接上海與香港二處收藏重鎮更替的關鍵人物。

另一位「敏求精舍」重要成員羅桂祥也已病逝。羅桂祥,原籍潮州,曾任2屆「敏求精舍」主席,以經營「維他奶」飲料起家,70年代,蘇富比登陸香港時,羅氏已是重要買家,其收藏除捐給香港茶具博物館的宜興古壼外,還擁有一些精彩瓷器,如英國大衛德爵士舊藏的一件清雍正鬥彩松竹梅紋酒壼,和一套完整的清康熙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在陶瓷收藏中,羅氏對中國歷代茶具情有獨鍾,自60年代起便開始收藏茶具,他所捐贈給香港茶具博物館所展示的宜興紫砂壼,可說是此類專題最完整的,羅氏逝世,為香港留下重要的文化財。

「敏求精舍」成員,除胡惠春、羅桂祥2位主幹外,還有收藏明式傢具聞名的葉義;收藏古書畫的黃保曦,不過這2位也早已逝世;現還健在的成員有經營利榮酒店,號的廣東人利榮森;來自上海,做暖水壼的范甲;以收藏鼻煙壺為主的皮膚科名醫鄧仲安;後人葉承耀,不過,這些藏家都已上了年齡,有許多人早已不再買東西了。

從60年代便有組織的「敏求精舍」,成員對於收藏經營30、40年後,已露出後繼乏力的疲態,成員除不買進東西外,也已相繼賣出藏品。

以胡惠春而言,他的藏品,在1985年6月便交給蘇富比,在紐約舉辦專題拍賣,該場拍賣共計79件明清瓷器,其中1件明嘉靖五彩魚藻紋罐(原藏1對,這次拍賣只拿出1件)以110萬美金落槌,創下當時中國瓷器拍賣最高價的記錄;事隔7年,胡氏再將餘下另一件藏品再交蘇富比拍賣,結果拍到260萬美金,再創中國瓷器的高價。胡氏除透過拍賣賣出藏品外,1989年更將101件自晉迄清的歷代瓷器,捐贈給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並為其出版專書,胡氏以「暫得樓」為堂號,最後真實踐了「暫時擁有」收藏最高的真諦。1984年11月,就在另一位「敏求」會員葉義醫生去世後的不久,蘇富比也在香港舉辦他的藏品拍賣,這些藏品包括早期明朝瓷器、青銅器、竹雕、犀角,其中還有1件宋朝畫冊,這件宋朝畫冊,最後被被台灣收藏家、也是「清翫雅集」首屆會長蔡一鳴買走。藝術收藏就是這樣,所謂「物換星移」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香港「求知雅集」方興未艾

「求知雅集」起於80年代初,1981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過收藏展,成員相對於「敏求精舍」要來得年輕。

1979年12月,香港又新組了一個收藏團體,名叫「求知雅集」,成員有已逝瓷器收藏家葛士翹、與大千先生熟識的燕笙波、也是「敏求精舍」成員羅桂祥。至於目前還健在的有,收藏書畫、瓷器著名的楊永德、常活躍於拍賣場的名骨董商張宗憲、瓷器收藏家曲桂流、收藏書畫的梁義、收藏照像機的陳烘;而「敏求精舍」的鄧仲安則擔任該組織的副會長。1981年底,「求知雅集」成員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一個收藏展,內容包羅萬象,打破了所有人對香港收藏家的認知。

天民樓陶瓷收藏,是香港葛士翹先生幾十年心血的結晶。主要收藏明清官窯瓷器,青花瓷器又是收藏的重點。天民樓收藏典型元青花器達二十件以上,這是世界範圍內,私人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其中不乏佳器,如帶蓋纏枝牡丹紋梅瓶,玉壺春瓶,青花花卉紋雙耳三足爐、青花纏枝花卉紋荷葉小蓋罐,青花匝等。天民樓收藏的永、宣青花精品,其質量之精和數量之多、都是十分驚人的。天民樓所藏成化藏文杯和弘治雙龍戲珠盤,都是這時期的典型器。天民樓所藏正德、嘉靖、隆慶、萬曆青花瓷,數量眾多,精品倍見。其中以嘉靖青花嬰戲紋蓋罐;嘉靖青花福壽康寧紋大碗;萬曆青花梵文蓮瓣形盤特別值得注意。

「求知雅集」和「敏求精舍」的不同,在於它成員相對年輕。「敏求」成員,大部份都是從大陸轉來的藏家,在大陸時期便已開始收藏,基本上,延續著大陸收藏的古風,尤其是上海餘風在香港揮之不去;而「求知」則可以說是香港土生土長的收藏組織,它的成員來自於各個階層,有企業家、有醫生、有地產投資者。另外,與「敏求」收藏風格比較,「求知」對於成員收藏的定義也較廣,如梁義的照像機、楊永德的近代畫收藏( 齊白石專題收藏)都是過去「敏求」成員中所沒有的專題。以致有人形容「求知」才是真正具備香港風格的收藏家團體,因為他們活潑、有彈性的收藏嗜好,像極了香港人。

台灣「清翫雅集」實力超群

台灣最大的收藏團體「清翫雅集」,1995年8月5日在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會員展,這是應大陸故宮博物院官方邀請前的在台展出,由於該團體從未對外發表過他們的收藏,以致該展吸引了許多關心中國文物收藏的人士前往觀看,可說是台灣收藏界的大事。

「清翫雅集」藏品雖然曝光,但成員依舊神秘。

說到「清翫雅集」的成員,的確讓人嚇一跳,因為他們個個有來頭,不是總裁.就是董事長,在台灣工商企業界影響力非凡。這些平時互不相讓、為了生意各自奮力的企業家,如果不是為了「收藏」這2字,還真難得大家碰在一起。

最早,從「寒舍」出來打天下的徐政夫,在建國南路旁成立了「文物藝術研究室」,結交了一群收藏家朋友,這些收藏家大部份都已略有收藏,且對文物知識求知若渴,於是早年從事教育工作的徐政夫認為,與其單打獨孤收藏,不如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於是便有籌組收藏家聯誼會的想法。這個想法經與當時中華文物協會理事長蔡一鳴討論過後得到支持,於是便有籌組一個台灣收藏組織的發起。

前中華文物協會會長蔡一鳴,成了「清翫雅集」的首任會長。蔡一鳴,在台灣的收藏界是屬第一代的藏家,在70年代便投入了藝術收藏行列,與收藏前輩張添根、張允中等人,同時當年「九雅堂」創辦人,由於他常來往於香港,以致便對香港著名的收藏組織「敏求精舍」有所了解。

「敏求精舍」成立於60年代,主要成員由大陸撤退到香港的上海收藏所組成,主要成員有胡惠春、羅桂祥等人,這些人承繼著上海收藏遺風,在香港有組織的活動,對香港中國文物收藏風起了一定的作用,由於「敏求精舍」真的凝聚了收藏家群,以致蔡一鳴看到了該團體的發展,便和徐政夫建立默契的朝「敏求」模式走。

「敏求精舍」之所以從60年代相傳至今,主要堅持有三

一、入會門檻高;

二、成員在精、不在多;

三、純粹是為收藏而組織的雅集。

有了這三個「敏求」模式的堅持後,在收藏前輩蔡一鳴的登高一呼,徐政夫人脈串聯下,立即得到馥記建設陳啟斌、「寒舍」蔡辰洋的支持,在民國81年9月9日,正式假來來飯店翠園舉辦會員大會,於是「清翫雅集」正式成型。

成立之初,為號召收藏家參與,在名單上,曾經列入蔡辰男、徐展堂2位國際知名的大收藏家,但後來該會對外宣布,這只是該會起草組織的模擬名單,這2位收藏家並不是「清翫」的成員。

「清玩」成員有22位,以中國書畫、瓷器為主

蔡一鳴理所當然的成了第一、二屆的會長(「清翫會長」2年一任)、徐政夫則成了執行長,初期成員有馥記建設負責人陳啟斌、工礦、正道常務董事石重磊、元大集團總裁馬志玲、皇龍集團負責人黃任中、台鳳集團總裁黃宗宏、台鈴投資負責人黃政旺、建國建設陳啟德、震旦行董事長陳永泰、飛瑞電子陳榮祥、寒舍負責人蔡辰洋、國穎企業陳國和、中國信託總經理駱錦明、旭麗集團董事長宋礦滿、鴻禧集團董事長張益周、聯華電子負責人曹興誠和具實力的收藏家周義雄和賴明輝,除此,很少參加外頭聚會、已逝的日盛證券總裁陳士元也曾是該會創始會員,由於成員的實力相當堅強,難怪有文物業者說,他們的購買力等於半個台灣市場。

2年一任的會長,到了2011年,正式交到陳啟斌手上,而副會長則由馬志玲擔任,隨著會長的改組,「寄暢園」負責人張允中、從事電子業的林木河也成了新增會員。「清翫」對於新增會員要求嚴格,每年不得超過2位,且需經過所有會員同意,而這2位新進會員,一是老收藏家,論資歷都在會員之上,是收藏界的前輩;而林木河在骨董傢具、雜項的收藏更不遺餘力,正屬衝刺階段,2位新增會員的加入又為「清翫」增添了不少實力。

雖然從「清翫」名單看來,成員喜好多元,有書畫、瓷器、古玉,甚至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西洋大師作品都有。但以這次歷史博物館的展出,可知「清翫」的真正實力,還是在中國藝術品上,其中,又以古書畫和瓷器最強。

2012年「清翫」展出,中國古書畫類實力直逼故宮,讓國際收藏界對台灣收藏家另眼相待。就以現任會長陳啟斌手上的東西來說,上自唐代,有陸柬之手卷、文徵明、唐伯虎、沈周、仇英「明四大家」都有,古畫收藏已是國際知名人物。陳啟斌去年在台北張學良,「定遠齋」拍賣會上,所得的手卷,可說是宋代謝元傳世的惟一孤本。再來是,建國建設陳啟德的收藏,陳啟德主攻明朝以前書畫,這幾年,2家國際拍賣公司在紐約的拍賣,有不少好作品便落入他的手中,不過,陳啟德這次卻保留了實力,沒有把上等的收藏拿出來。但是,蔡一鳴卻把他在1984年11月香港蘇富比所拍得的宋朝畫冊拿了出來,這本畫冊,曾是香港著名收藏家葉義的舊藏,上題的紈扇畫冊,共有十開冊,10年前,就花了他198萬港幣,此次也在展出之列。

至於瓷器,有了鴻禧為後盾,實力便不同凡響,尤其馬志玲這幾年大力投入瓷器收藏,在求精不求多的原則下,的確讓「清翫」瓷器收藏進入「質」的時代。這次展出,他主要提供青花瓷器,上自元代、下自清代,不過以明「永樂、宣德、成化」三代為主力。如明永樂,便是一件看了會亮眼的瓷器,全美,無一可挑剔,瑩潔細緻、青花描繪活潑、生動,是標準的明永樂「黑疵斑痕」青花瓷器。而明宣德部份,,這件直經有15公分,杯底有的宣德青花,杯邊有6隻海獸在波濤中翻雲覆雨好不生動。馬志玲收藏講求「全美」的品質,把國內瓷器收藏帶入更挑剔的品味。

「清翫雅集」2012年的展出,共分書畫、瓷器、玉器.雜項。玉器部份由於這幾年大陸山土玉器比較多,而會員收藏大部又以古玉為主,為免赴北京展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古玉收藏家都保守以對。而雜項部份,質、量都有可觀,其中又以「寒舍」負責人蔡辰洋的以重金赴國際拍賣場買回的猴、馬十二生肖銅雕,最引人矚目,據說這2件銅雕曾是圓明園之物,在八國聯軍攻陷該園後,大肆掠奪,以致流散外國多年,蔡辰洋有幸在國際拍賣會看到此物,基於國寶迴流意念,遂以重金將它拍回,永遠留在國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頂級七大街舞舞團
中國頂級扣肉大賞
中國頂級羊肉湯大賞
中國頂級腊味大賞
中國頂級茶葉大賞
中國紅 中式頂級美
中國頂級米飯大賞
中企收購加拿大礦業公司 非洲頂級銅礦迎來中國大股東
國外大師收藏的頂級古玉
中國最頂級珍藏文物
韓國三大頂級美女VS朝鮮三大國寶級美女,完敗對手
台北頂級貓旅館大調查
中國頂級古董設計博覽會 見證中國文化藝術大時代
韓裔大廚的頂級大餐
收藏界頂級藏家:王中軍
中國神仙界的五大頂級高手
北京十大頂級豪宅
中國頂級官府菜大全
頂級私藏單色釉大展:中國官窯瓷器的極簡美學《2》
世界5大「頂級奢華」連鎖酒店,第四名總部位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