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什麼是紫砂紫泥?

什麼是紫砂紫泥?

每日發布專業古玩文章

提高收藏鑒賞能力

還等什麼呀

趕快關注!

公眾號搜索:免貴姓馬名未都

什麼是紫砂紫泥?

什麼是紫砂紫泥?

紫泥,是宜興紫砂陶土三大泥類中最主要的泥類,也是宜興紫砂陶土中開發利用最早、最為普遍的一類泥料,宜興紫砂陶土80%以上屬於紫泥。宜興紫砂陶土之所以被稱之為「紫砂土」,與紫泥有著密切的關係。紫泥是指外觀色澤以紫色為主,偏深偏雜的一類陶土。宜興紫砂土是以紫泥為代表,紫泥,最能體現宜興紫砂古樸典雅的特徵,盡顯紫砂風韻。紫泥質樸粗獷,沉鬱頓挫,猶若成年男子,充滿陽剛之氣。用優質紫泥製作成的紫砂壺,經泡養後,溫潤如玉,有「紫玉金砂」之美譽。

地質上,紫泥主要分布在泥盆繫上統五通組的上部,石炭系高驪山組的上部;地域上,宜興的各個甲泥礦區均有產出;產狀上,紫泥在礦床中,通常埋藏於深山腹的甲泥礦層中,是甲泥礦層中的夾層,故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稱。丁蜀鎮的黃龍山(稱為本山)是優質紫泥的主要產區,黃龍山的紫泥一般產於厚度為8米左右的甲泥Ⅲ號礦層中,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產出,厚度由幾十厘米至數米,礦層穩定性差,有時不延續而滅尖。這主要是由於黃龍山斷裂褶皺的地質所造成的。

經綜合分析,紫泥的主要礦物成分為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石、石英碎屑、白雲母及黏土礦物,尚含少量長石、赤鐵礦等。石英含量較為豐富,含鐵量較高,是一種含鐵質、黏土質、粉砂質泥岩,部分呈斑狀構造。紫泥選撿樣品檢測到的主要化學成分及百分含量分別為:二氧化硅56.94%、三氧化二鋁20.71%、三氧化二鐵8.78%、氧化鈣0.49%、氧化鎂0.68%、氧化鉀66%、氧化鈉0.06%、燒失量8.13%(個體不代表全部,僅作參考)。

紫泥的特點,一是可塑性良好。天然的礦物組成、化學組成和工藝特性,使紫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紫泥可以根據需要,製作成任意大小的器件,且不易變形和裂開。部分紫泥粉碎至一定細度,不必與其他原料配合,單一原料即可成型燒成品種繁多的紫砂陶器,即使與其他紫砂陶土泥料相配合成,或與宜興陶土其他泥料相配合成,其天然的礦物組成、化學組成和工藝特性基本不會改變,改變的是色相、外表特徵。紫泥就整體而言,屬於可塑性陶土,液限為26.37%,塑限為16.19%,可塑性指數為10.18。

二是透氣性好。紫砂泥中石英的含量較為豐富,石英與黏土、雲母、赤鐵礦等共生於一體,被行家稱為泥中之「骨」,即紫砂泥的「砂」。紫泥中的石英顆粒粒徑較大,大於0.01mm顆粒,佔70%以上,顆粒大,成陶後形成的氣孔也大,因而更具透氣性,外表砂質感也強。

三是穩定性好。紫泥燒成溫度範圍相對較高,燒結溫度為1200℃,燒結溫度範圍大於100℃,整體收縮率小,低於10%。

紫泥並非單一的礦料概念,紫泥若按產地、產狀、質地及色澤等來分,品種不下百個。紫泥絕大多數都沒有專門的名稱,原因就在於其性能都基本相同。以前宜興陶瓷原料總廠生產科,在對開採的陶土原料進行統計分析時,將少數泥質較優的紫泥稱為「1號紫泥」,其餘較為均質的則統稱為「2號紫泥」。「1號紫泥」局限於底槽青等少數優質礦料,「2號紫泥」則涵蓋甚廣,絕大多數仍無固定名稱,少數則依據其外觀特徵及其性能,冠以中槽青、老紫泥、紅棕泥、紅麻子等等名稱。

紫泥原礦外觀色澤多呈紫紅色、紫褐色、藍青色、藍紫色等,主要是因為沉積時的環境為氧化氣氛或強氧化氣氛而造成的。紫泥燒成後呈栗色、硃砂紫、豬肝色、黯肝色等,隨著燒成溫度的不同,外觀色澤由棕紅,漸向紫紅、赭色、紫黑色變化。

由於產出的差異、配比的多少和燒成溫度的高低,紫泥作品各顯風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圈 的精彩文章:

紫砂泥料為什麼要陳腐?為什麼陳腐時間越長越好?
景泰藍如何鑒定?從四方面入手
明代天啟崇禎的青花瓷如何鑒別?
如何辨認全手工紫砂壺?
成化官窯青花瓷的特點是什麼?

TAG:古董圈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是假紫砂壺?
紫砂壺的窯變是什麼?
紫砂壺的原礦黑泥是什麼?
紫砂壺為什麼那麼貴?
黑色的紫砂壺是不是紫砂壺?
紫砂壺有那麼多種泥料,為什麼會被稱為紫砂?
紫砂壺什麼泥料泡什麼茶?
教你怎麼玩紫砂,了解紫砂,養紫砂
為什麼泡茶要用紫砂壺?——紫先生
都說紫砂壺好,紫砂壺有什麼缺點嗎?
多肉紫砂盆是真的紫砂嗎?
什麼是紫砂壺的「捂灰」?用草木灰捂?
紫砂壺買來,泡什麼茶呢?
紫砂壺怎麼養?
紫砂壺的款識是什麼?
紫砂壺課堂:如何鑒別紫砂的泥色?
紫砂壺,玩的究竟是什麼?
您的紫砂壺是陶土還是紫砂做的?揭秘便宜紫砂壺的真相!
紫砂壺為什麼要調砂?調了砂還是真正的紫砂嗎?
百變的紫砂泥,紫砂壺大家都知道,紫砂仿竹、仿樹根你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