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陳可辛:「時代需要怎麼樣,我就怎麼樣」

陳可辛:「時代需要怎麼樣,我就怎麼樣」

讓周冬雨出演《喜歡你》,一度遭到集體反對。陳可辛的一個製作人氣得「把頭髮都抓得要掉下來」。(劇組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時代需要怎麼樣,我就怎麼樣」 實用主義者陳可辛》)

以前有朋友送過陳可辛一條領帶,上面寫著:「I』m a man with no conviction」(我是個沒有信念的人),他認為這是對他「實用主義」最好的註腳。

「我去到哪裡,都會看那個地方的規矩。」他說。

陳可辛是一個精明的實用主義者。

對於這樣的評價,陳可辛是接受的。以前有朋友送過他一條領帶,上面寫著一句英文:「I』m a man with no conviction」(我是一個沒有信念的人),他認為這是對他「實用主義」最好的註腳。「時代需要怎麼樣我就怎麼樣。我覺得人是要變通的,不要很死板地面對一些東西,原則是應該變的。」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香港回歸20周年,陳可辛「北上」了12年。20年里,來自港澳的電影人越來越能把准內地電影市場的脈絡,2016年國產電影票房前五名,四部出自港澳導演之手。票房最高的《美人魚》,擊敗了所有進口大片。

12年里,陳可辛也吃過苦頭,大片《十月圍城》《武俠》票房失利,他與內地資本、合伙人不歡而散。好在《中國合伙人》為他贏回了票房,《親愛的》為他贏回了口碑。後來的《七月與安生》、、《喜歡你》面向內地年輕市場,表現都不錯;內地網劇成了新流行,他也毫不遲疑地要搭上這趟快車。「我去過美國拍片,也做過泛亞洲的電影。我不知道哪裡是我的地方,我從小就在不同的地方生活,所以我去到哪裡,都會看那個地方的規矩、那個地方的文化,然後盡量去吸收、去學習。」陳可辛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15年,陳可辛宣布要拍電影《李娜》,兩年過去,這部備受關注的電影仍在舉步維艱地修改劇本。最初,《李娜》設定的主流觀影人群是「80後」,但陳可辛很快意識到,中國電影的主力觀眾已經換成了「90後」「00後」。「他們會非理性消費」,陳可辛說,「也就是第一批衝進影院觀影。」而「80後」已經長大了,他們變得更趨理性,會看完影評、評估好壞,再決定是否進影院,在這個過程中,也許一批影片已經下了院線。

「李娜是個有爭議的人,也是個複雜的人。對我來講,最有興趣的並不是一個勵志電影、體育電影。一個那麼集體主義的地方,卻能那麼個性地去表達自己,我是非常不理解的,我覺得這也是中國社會近年來變遷的一個典型例子。」陳可辛說。在他看來,李娜代表的「80後」,沒有經歷多少大起大落的歷史,是「沒有歷史包袱」的一代。

「90」後更不同。陳可辛觀察,「90」後乾脆不叛逆了,他們「選擇性地屏蔽了壓力」。這同樣讓他好奇,「其實他們還是活在一個有壓力的社會,怎麼就能無視壓力呢?」

陳可辛擔心,面對「屏蔽了壓力」的「90後」,李娜的叛逆不會有多大賣點,但這一部分,又正是李娜成為李娜的原因。於是他只能糾結其中,尋找平衡點。好在新一稿的劇本,基本能滿足他的期待了。


「不管多大的導演, 都不敢拍沒明星的電影」

2017年上半年,陳可辛高調宣布要拍網劇了。但他自稱這並不是他又一次討好「90後」、「00後」之舉,網劇世界帶給他最大的誘惑是:「這是一個更自由的天地」。

網劇的時長可以更自由,選角也比電影更自由。「我敢拍一部上院線的大電影,但是不用一個保證票房的明星嗎?不管我是多大的導演,我都不敢拍。但網路上就不一樣了,會用好的演員,不一定是最大牌的那個演員。」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自由」更體現在票房上。陳可辛分析,網劇是一個「使電影人跟觀眾能夠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世界,一個民主的世界,你愛看就看,不愛看沒所謂,因為我能夠分流」。電影院已經不能分流了,囿於昂貴的運營成本,電影院必須爭取讓它的每一個位置都坐滿人,於是只能依靠大數據來排片。這種傾向必然使「合家歡」式的商業大片排片率最高,其它分眾影片排片量相應被擠占。而網路給各種類型的影視片生存空間:「少點人看也沒有關係,那我就不用拍那麼貴。」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陳可辛的觀點。2017年6月18日,在上海電影節舉辦的一場名為「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電影」的論壇中,陳可辛就遭遇了來自知名電影研究專家、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的反擊。1950年代出生的戴錦華,是在電影院看電影長大的一代人,對這一代人來說,去電影院看電影有一種神聖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也是對電影本身的致敬,網路消滅了這種儀式感。

再早一點,在2017年5月舉辦的第70屆戛納電影節上,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Netflix「訂製」的網路大電影《玉子》,就在戛納引起了巨大爭議,遭到了戛納官方的抵制,主競賽單元主席佩德羅·阿莫多瓦公開表態,絕不會將金棕櫚獎頒給一部網路電影,要「捍衛到大銀幕觀看電影的體驗」,隨後,《玉子》在韓國的上映也歷經坎坷,佔據韓國九成以上銀幕數量的三大連鎖影院CGV、樂天和美家嘉都宣布拒絕與Netflix同時上映該片。

這樣強烈的反彈,陳可辛認為這是必經階段。他覺得網路並不會滅去電影院觀影的習慣。他也是從傳統電影時代走來的那一代:「但是我們不能強加於下一代說,我們那一代就是對的。」陳可辛說:「有了網路劇,電影院就會沒有了嗎?影院可能就更上了一個台階,它可能是完全沉浸式的一種遊戲體驗,或者好像去看一部舞台劇一樣。」


金城武和周冬雨能吻嗎?

2014年拍完《親愛的》,陳可辛就在為下一部電影尋找題材。那時,中國電影進入青春題材大爆發期。

陳可辛一下收到二十多個湧來的青春題材劇本,它們看上去都很像,情節離不開早戀、墮胎,陳可辛厭惡地把劇本扔到一邊,「看不下去」。最終,好不容易看到兩個沒那麼討厭的劇本。其中一部是改編自安妮寶貝原著的《七月與安生》,另一部是與美食有關的愛情故事《喜歡你》。團隊開始著手改編。

僅僅是改編,就花去了近一年時間,兩部影片先後在2016年9月和2017年4月上映。此時,青春片熱潮其實已經過去了,陳可辛估計,如果它們早一點上映,票房應該比現在高一倍。《七月與安生》最終的票房是近1.7億,《喜歡你》的票房為2.1億。

但陳可辛堅持,改編必須花長時間。「我們要把潮流的東西拿到手,再把它內化,找到我們喜歡的主題和喜歡的點,把不喜歡的拿掉,其實需要很長時間。」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在《七月與安生》里,陳可辛最感興趣的,就是兩個女孩、兩個好朋友的反差——七月文靜、乖巧又安分,安生卻放浪、不羈、自我。

他和編劇、導演曾國祥反覆聊,覺得每個人心裡其實都應該又住著七月,又住著安生。他們著手增加劇情,設計了人生互換的情節。七月變成了叛逆的安生,安生成了文靜的七月,兩人性格和人生不斷反轉。情節改編至此,陳可辛才覺得這部戲成了。導演曾國祥又從小在女人堆里長大,拿捏得了女生之間那些細碎又敏感的小情緒。

周冬雨和馬思純,憑藉扮演安生和七月,雙雙獲得了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對陳可辛來說,最初選擇這兩人來擔任主演,是一種冒險,因為按照他的邏輯,這兩位女演員當時還不算大明星,扛不起票房。陳可辛在《左耳》時注意到馬思純,很喜歡;周冬雨在《心花路放》中的表現,也讓陳可辛覺得跟現在的年輕人很接近——尤其是她那種非學院派演員表演的清新之氣。

《喜歡你》的劇本,陳可辛並不喜歡,他差點要放棄這部戲的拍攝。後來,因為新導演許宏宇對劇本中「吃」的元素很喜歡,此片才免於被棄。最後上映的電影,除了保留了「吃」,其它都跟原著沒有多大關聯。

《喜歡你》的男主角早早定了金城武,尋找女主角的時候,《七月與安生》還沒上映,但陳可辛看到周冬雨在其中的表現那麼出彩,於是咬咬牙說,那就周冬雨吧。

這個決定一度遭到集體反對。他的一個製作人氣得「把頭髮都抓得要掉下來」,所有人都覺得,金城武和周冬雨完全不搭。陳可辛堅持,改了劇本就有可能——原來的劇情設定,是一個剩女與一個年輕霸道總裁之間的愛情故事;編劇們又為周冬雨量身打造,「剩女」變成了普通「90後」,這使得角色的每個出發點和反應都變得不一樣。最終的呈現,更像一個有點兒「二」的鄰家女孩。

金城武此前並不知道周冬雨是誰,陳可辛也擔心過不了金城武這一關。他給金城武看了半小時《七月與安生》的粗剪,看完後,金城武覺得沒有問題,周冬雨這才定下來。

在一部活色生香的愛情片里,《喜歡你》沒有一點情慾戲,連接吻都沒有。陳可辛表示,他總是會揣摩觀眾的心態:金城武和周冬雨能吻嗎?「不能吻。那就不能吻,真的不能吻」。

陳可辛(受訪者供圖/圖)


「從未見過令我心動的『小鮮肉』」

儘管在早期「北上」的困局中,陳可辛依靠《中國合伙人》和《親愛的》這兩部現實題材的電影才扳回一城,但陳可辛並不喜歡這類電影題材。

「我很不喜歡用社會命題去做包裝,我覺得電影不應該有那麼明顯的社會責任。電影是娛樂的,你可以在娛樂里滲透一些價值觀給觀眾,但要不知不覺。葯要包著糖,讓他完全不知道是葯,如果有一點葯的感覺,電影就失去了溝通的功能。」陳可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拍攝《親愛的》,吸引他的並不是「拐賣兒童」,而是在影片後半段,趙薇登場,人生反轉——郝蕾和張譯飾演的離異夫妻,最終找到並帶走自己失散多年的兒子,趙薇作為養母,不惜一切代價要奪回養子。這部分對她來說更為震撼,更能帶出人性的複雜面。

在為《親愛的》上映做宣傳時,陳可辛特意囑咐宣傳人員;不要把電影說成是一個「打拐電影」。「如果我是觀眾,你跟我宣傳是關於打拐的,我根本就不會去看。不看,你就達成不了任何效果。」

無論拍大片、拍網劇,還是緊隨潮流拍各種類型片,陳可辛覺得,這些作品「都是自己想說的話」——類型片外衣之下,都是大時代之下的小人物,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我不反對在符合一些商業規則的情況下,把表面的表現變了,但最終我要傳達的東西,還是傳統的。」他說。

他愛用明星,甚至曾公開表示「如果可以,我連路人也想用明星」,他知道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他也考量各種大數據、「流量演員」,但是迄今為止,他的影片中還沒有使用過一個「小鮮肉」扛起主角的大旗。「我不會說賭氣的話,但是我確實沒見過一個令我心動的『小鮮肉』。」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最後無論怎樣考量,導演選演員,首先是要看這個演員適不適合這個角色,「這個線是不能踩過的,這是底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走向深藍,是055大驅逐艦的征途
引力波探測:先驅者的悲劇
楊教授電擊治網癮,有人把它寫成了遊戲,外國網友都說好
通俄門裡的「紙牌屋」
總是諸葛亮配角的司馬懿,終於成了主人公

TAG:南方周末 |

您可能感興趣

「你需要什麼樣的自己?」
春季的時候,你可能需要這樣的穿搭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偶像
最好的感情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
羅斯霸氣回應質疑者:我不需要你們的認可,我知道我是怎樣的球員
「老公,就因為是親兄弟才需要明算賬呢,你這樣把我當什麼了?」
你是什麼星座,就決定了你需要什麼樣的情人!
我們需要怎樣的金牌觀?
最好的愛,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
在我需要你的時候…
女人這樣「撩」你,其實就是在說「她需要你」,還不懂?
最好的感情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
挽回前男友時,他是這樣想的:「不是不愛你,而是你不需要我」
羅斯:我不需要你們的認可
我最需要你時,你離開了,你讓我還要怎麼再去愛你
這個時代,還需要雜誌嗎?
思考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捨棄那些不必須的!
准媽媽待產時都需要注意什麼?怎樣可以開指更快?
感情一再疏遠的原因,或許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而你恰好都不在
愛,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