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心話,講給家庭照顧者聽

真心話,講給家庭照顧者聽

在照顧認知症親人的同時

家庭成員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還有來自身體、情感和經濟上的巨大壓力

如何自我照顧

是認知症照護路上的重要議題

本文根據心理醫生馬紅梅老師

在認知症好朋友浙二群的微講座

整理而成

大家晚上好,我是馬紅梅,很榮幸能有機會和家屬朋友們一起交流,如何關注家庭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

案例看家庭照顧者的狀態會因為親人的病情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國內外的一些關注家庭照顧者身心健康的研究

家庭照顧者如何在確保照顧好認知症親人的時候,保重自己。

我們先從三個家庭照顧者的故事開始。

第一位照護者是我剛做心理科大夫的時候認識的,在這裡我們就稱他為A先生吧。

A先生每個月來一次醫院,幫他母親取葯。當時他才六十歲出頭。他的母親在三次腦梗後卧床,而且已經出現很多血管性認知症的癥狀,並且伴隨一些抑鬱情緒。所以A先生的母親常年需要用一些調節情緒和睡眠的藥物。

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些認知症老人在疾病的晚期會出現一個非常典型的癥狀,那就是睡眠的紊亂、黑白顛倒。晚上的時候患者可能會特別興奮,不睡覺,起來折騰。

這位母親也是這樣。

她到90歲的時候出現了非常重的癥狀——幻視幻聽,覺得房間裡面有人在走動。她感覺到了危險,晚上就會變得特別煩躁。她年青的時候常做針線活;而現在她就會拿起衣服,好像是裁減縫衣的樣子。她整個晚上都是這樣,有時興奮了還要下地行走。其實她已經好長時間不能行走了、只能卧床了。

所以照顧母親的A先生,基本上每天都不能好好睡覺了。他晚上陪著母親周旋,有時候用了安眠藥還是睡不著。白天他也休息不夠,所以整個人特別疲憊。

有那麼兩三個月的時間過去,我發現他都沒來取葯。當時就覺得好長時間沒見到他,很擔心。

後來有一天,A先生的兒子來了。他說:馬大夫,我父親已經病倒了。

原來,A先生因為太疲憊,熬了幾夜之後有一天早上起不了床了。家人一看他已經動不了了,趕緊送他去醫院,診斷是腦梗,需要住院治療。

在住院期間,A先生每天都擔心母親,自責自己無法好好照顧她。這真是一個讓人心痛的例子。因為A先生常年照顧母親,隨著母親的病情加重,他的消耗太嚴重了,平時根本沒有時間顧及自己的身體,這個打擊特別大。

第二個例子,是咱們群一位管理員發的一個截屏,上面是群里兩位家屬的發言。其中一個是抑鬱了有點絕望,另一個是曾經想自殺。

我看到截屏的時候感到很震撼。長期照顧認知症親人,對人的身心——尤其心理和情緒——的消耗也是非常嚴重的。

兩位群友表達出來的這兩種感受或念頭,在我看來,已經高度懷疑她們可能達到了抑鬱症的診斷標準。

我們通常會說我要得抑鬱了。其實抑鬱是分程度的。如果碰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一些打擊,我們可能會一連幾天心情不好。這都是普通的抑鬱情緒。

抑鬱症就是高興不起來,特別絕望。這樣的情緒如果持續兩周以上,就是抑鬱症的指標;而抑鬱症必須要用抗抑鬱藥物來正規治療,否則患者的狀態會越來越差,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

其實抑鬱症是很常見、治療起來效果明顯的一個病。

所以我認為,當一些家屬因為常年照顧患者而身心疲憊,出現情緒不好甚至抑鬱症的情況時,就必須接受正規治療。

抑鬱症的藥物治療會幫助患者明顯改善癥狀。這樣您才有精力有心情去把有認知症的親人照顧好。

第三個例子是一位女性照顧者,我們就稱呼她為B女士吧。B女士照顧的也是自己的母親。

她的母親很高壽,身體一直很好,不過到94歲之後就逐漸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癥狀,而且兩年里出現過一次意外摔傷。

老人跌倒後骨折,之後就卧床不起了,從此病情進展得特別快。她無法用語言正常交流,不認識親人,還伴有大小便失禁、夜裡興奮不睡覺。這些都讓B女士非常痛苦。

其實B女士以前是做生意的,頭腦很靈活,喜歡社交,性格很外向,母親生病以後,B女士覺得母親過去帶大兩代人一共十幾個孩子,付出得太多了,所以她特別想把母親照顧好。

因此,B女士中斷了自己的一切工作。為了專心照顧母親,和老朋友老鄰居們的社交活動也基本上都放棄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母親病情的加重,B女士的變化讓我感到震驚。

她衰老得非常快。

以前她是一個很有感染力、說話豐趣有邏輯性的人;可現在她說話反反覆復、講不清楚一個主題,講著講著就特別委屈地想哭,狀態特別不好。

我真的沒料到,就這麼兩年多的時間,B女士的狀態和能力會下降得這麼快、這麼明顯。

我看過國內某機構對社區的117名認知症家屬的一份調查。這個調查用了兩個問卷,一個是心理調查問卷,另一個是關於生活質量問卷。

心理問卷的調查結果是,這些家屬抑鬱、焦慮的分數明顯比普通人高。

大家對抑鬱和焦慮有所了解嗎?

抑鬱就是高興不起來,沒有什麼高興的感覺,對很多事情沒了興趣,也不願意見人,覺得生活沒意思。

焦慮的表現是會很容易擔心,很容易煩,很容易著急,總怕有些不好的事情發生,總想著最糟的結果。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癥狀是軀體化

軀體化就是覺得自己有各種各樣的不舒服——頭疼,心慌,後背酸等等;但如果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其實並沒有什麼器質性的結果。這其實跟長期壓抑或心情不好是有關係的。

對於生活質量的調查結果表明,家屬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和普通人比要差很多。

調查尤其強調了兩類家屬——一類是患者病程超過五年的,一類是患者還伴有其它疾病——這樣的家屬身心適應健康得分更低,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以及總體健康水平都會下降。

最後一項叫活力

如果患者病程超過五年,照顧者的活力得分下降是非常明顯的。我覺得這完全可以解釋前面我講的B女士的例子。那就是很典型的一個情況,就是一個人的能力、精力會明顯下降。

照料過程中的身心影響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認知症的患病過程,看看它是怎樣對家庭照顧者產生影響的。

首先我們看看認知症的確診

被診斷出認知症對於老年人來講可能是自然而然、比較容易被接受的;但是對於早髮型患者來說,確診的頭兩三年都是非常難以接受的,患者和家人都會非常糾結,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依然愛麗絲》劇照

愛麗絲和丈夫難以置信如此年輕就得了AD

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和家人會慢慢接受這個現實。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其它問題會紛紛出現。比如:伴發其他疾病、身體功能越來越差、生活逐漸無法自理等等。

在這個過程當中,照顧者基本上每天都要拴在照顧這件事情上。如果在沒有其它人能夠幫忙,身心的消耗是非常嚴重的。如果再趕上突發事件——比如病情加重、急症住院、老人走失,就會帶給家人更大的打擊。

到了疾病的中期,一些患者會出現明顯的人格改變和行為精神癥狀,比如妄想、多疑、幻覺、發脾氣、特別鬧騰等等。這些癥狀對家屬的消耗也非常厲害。

由於疾病的進展,認知症患者慢慢無法表達感情,甚至還會很感情用事,說一些很氣很怨恨的話。這對照顧者的情感傷害也非常大,讓我們的照顧者覺得非常委屈。

當一位認知症患者的病程持續到五年以上甚至十年以上,健康狀況和各種功能越來越糟,最終需要家庭的主要照顧者長年累月、日復一日地陪護照顧。如果這位照顧者無人與之輪班,就會完全犧牲個人生活,甚至引發嚴重的健康後果。

因為需要隨時陪伴,照顧者處於一種離群的狀態,會有明顯的社交隔離。聚會也好旅遊也罷,都無法脫身去參加。

長期下來,照顧者的心理負擔會越來越重、越來越壓抑。這個時候,如果再有些突發事件,就會對照顧者的身心帶來巨大的挑戰。

就在前兩天,我們校園裡有位老師來找我。

他的認知症母親已經90歲了,後來合并肺炎必須住院,病情斷斷續續反覆好幾個月。

這位老師非常著急,一會兒擔心醫院因為病床周轉率而催他母親趕緊出院,一會兒又擔心接到醫院電話說母親再度發燒病情惡化。

這種循環已經持續了半年時間,這位老師已經明顯進入焦慮狀態,必須要用藥物進行干預了。

總之,長期的照料,會犧牲掉很多個人生活和人際交往;缺乏親友及外界的支持,會讓照顧者產生無力感

再者,很多家庭照顧者自己已是老年人,或即將步入老年。長期的辛勞、缺少自我關愛,照顧者的身體及心理的健康狀態會越來越差,力不從心。

測一測,你的狀況如何?

下面是一個抑鬱篩查量表。它很簡單,我們可以看著這個量表給自己打打分。這個量表是評估兩周以內,針對9個問題,選擇後面的頻率來答覆。

比如說第一條,第一條就是常常提不起勁,或者沒有興趣。如果在過去兩周里有好幾天是這個情況就得1分;幾乎每天都這樣就是三分。大家請根據這個頻率給自己打一下分。

如果你的分數:

5到9分是輕度抑鬱

10到14分是中度抑鬱

15到19分就已經是偏中到重度

20到27分就是重度抑鬱

輕度和中度抑鬱可以不需要專業干預,但需要跟別人好好地傾訴宣洩一下得到支持,可能就有所改善。

偏中到重度抑鬱,需要去醫院進行評估。如果到了重度抑鬱,很可能就要使用藥物治療了。

下面呢,我跟大家一起來分享我大致總結的幾個應對策略,如何在漫長的照護生活中關照自己,確保我們的身心不被過度消耗。

1. 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要接受生活的不完美,要接受自己會有各種各樣負面的情緒——比如會氣憤,會委屈,會壓抑等等。

只有接受,我們才能夠去面對。

比如丈夫生病、妻子在照顧這樣的一個情況。通常在疾病的初期是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的——以前丈夫是那麼能幹的一個人,是家裡的頂樑柱、是自己可以依靠的一個人;然後他就這麼得了認知症,需要照顧了。這個轉變很多時候對家人來說是需要時間來接受的。

有些患者隨著病情的加重,能夠給予的情感表達或語言回應會越來越少。他的親人會覺得自己是在單方面的付出,而且是越來越大的付出,幾乎是沒有回報的。一個人長期在這樣的狀態,難免出現一些委屈、憤怒甚至怨恨,其實也是很自然的一種情緒。

還有一些家庭會遭遇一些突發事件,比如病情急劇惡化了,跌倒住院了,走失了,或者像之前群里有位家屬說他的父親離開了……

這些艱難時刻可能會帶給我們內心一種自責,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照顧好、不夠周全,結果發生了意外。

這種情感體驗其實也是照護過程帶給自己的一個負面情緒,也是非常自然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認知症照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學會平衡,照顧老人的同時也要顧及自己的家庭,不要因為照顧老人而對自己的婚姻、對自己的子女有疏忽有冷落,造成更大的損失。

2. 每天給自己一些關愛時光

家庭照顧者每天要給自己一些關愛自己的時間,相當於每天給自己充電,讓自己的體力精力能夠恢復。否則,持續的消耗就像走下坡一樣,很快進入失控的狀態。

回到剛才我們提到過的案例3裡面的那位B女士。她說在照顧母親兩年後自己變得越來越衰老、越來越啰嗦、反應越來越慢是怎麼導致的。

我們就幫她來看一下她每一天的生活安排。結果發現她每天從早到晚就是準備一日三餐,然後就是照顧老人。

我們請她用成就感和愉快感來給她每天所做的事情打一下分。這個分的分值是從0到10分(分數越高越感覺成就和愉快),通過打分來評估一下這件事情的意義,是否能給她帶來快樂。

結果我們發現,B女士在生活中能夠達到五分以上的非常少,可見這種日復一日瑣碎單調的生活其實是很沒有意思的,而且長期缺少刺激的生活也會讓她愈發衰老。

為她提供心理諮詢之後,我們一起討論出一個結果——她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增加一些關愛自己的時間。

可喜的是,她經過半年的調整,整個人就恢復了往日的風采。

早晨,她會讓丈夫或兒子在沒上班前,幫她照顧老人;她最喜歡打太級拳,她就可以去打太極拳。

上午,她在照顧母親和做些家務的同時,要聽一些股票、財經方面的講座,同時她也會去炒股、操作一些理財產品。

下午,因為她住在一個很大的社區里,鄰居很多,老年人也很多,所以會有鄰居來串門做客聊天,也可以幫助她照顧老人。

晚上七八點的時候丈夫孩子下班回來了,B女士就托他們來照顧一下母親,自己出去跳廣場舞。

所以半年以後,她的每日活動評價表,有好幾項都超過五分了。

如果我們回憶一天當中有讓人高興的事情,這個興奮點對我們保持精力、讓我們覺得生活有意思是挺重要的。

浙二認知症家屬群有一百多位朋友,都在家裡照顧老人;我們可以試試看能不能一起做一個活動——比如我們在同一時間每天早晨七點到七點半時間,我們一起練太極。

雖然我們不在一個房間裡面,但是我們同時做這樣的事情也是很歡欣鼓舞的,而且這種積極的健身方式也是比較容易能夠保持下來的。

3. 學會求助

作為家庭照顧者,要能夠去積極尋找各種各樣的支持。

比如說,如果老人出現病情的變化或者惡化,要及時向醫生求助,得到及時的醫療幫助。

再比如,隨著老人需要的照護時間增長、照顧者年齡增加、體力精力不足,就要尋求可能的其它家人或者保姆的幫助。

有些患者病情更重了,會需要專業機構的幫助。這些照護資源都是非常非常必要的。這樣的幫助會讓我們能夠從艱難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讓自己能夠恢復活力和精力。

4. 自我心理成長

人的自我內心的成長其實是伴隨終身的。它也是自我關愛的一部分。

我們照顧者要努力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因為這個能讓我們感覺到快樂,感覺到生活有意義。如果沒有這些,日常無休止的消耗會讓我們覺得生無可戀。

還有就是對自己的未來要有所規劃。

無論是我們的父母還是我們照顧的伴侶,有一天會離開我們。他們離開以後,我們還會有很多年自己的生活,對未來生活的規劃其實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完成自己的心愿,去旅行或者去做其它的事情。

最後,我想分享一點我自己的想法。

我有機會接觸到很多老人家,他們中間有些人會跟我講一種感受,就是說人老了是一種非常沒有意義的狀態,因為一直都在失去——失去健康,失去家人,失去朋友等等,失去得越來越多。

也許從哲學層面來想,這就是執著吧。

其實,人生當中很多東西並不屬於我們。那也許只是我們曾經擁有的東西。我們只能享受現在眼前有的、我們能夠珍惜的東西。這就是活在當下。

美國心理學界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治療師叫亞隆(Irvin Yalom)。他的老師也是一個特別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但是老師到八十多歲的時候已經有很嚴重的認知症,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認識別人。

Irvin Yalom

亞隆去養老院看他老師。他當時特別傷感——曾經那麼有才華、那麼有熱情的老師,竟然已經衰退到這樣的地步。

但是,當他走到養老院的小花園時,他發現老師在用一種非常祥和、非常美的一種有愛的眼神看著清晨的樹葉。

亞隆走過去。老師說,我不認識你,但是你看,這個清晨的葉子多漂亮啊!

即便這位長者已經衰退到那種程度,他依然還能看、還能呼吸,還能享受他觸手可及的東西。

我覺得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其實就是一趟旅程,這個旅程也可以叫一個情旅——親情、友情、感情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慢慢的會有一個個人離開我們;但最終我們自己要好好活下來,珍惜我們有的每一天,感受生活的溫暖,感受生命的意義。

講者|馬紅梅

編輯|橙子

修訂|洪立

特别致意

浙醫二院認知症家屬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認知症優質照護 的精彩文章:

注意到認知症者的行為改變,就要問個Why
照顧老爸的12條寶典

TAG:認知症優質照護 |

您可能感興趣

家長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照顧孩子幼小心靈,切忌說這些話
媽媽摔傷住醫院,婆婆盡心照顧,聽到她和老公的談話我把她趕走了
男人這樣說話,就是不想細心的照顧你了
黃心穎說出真心話,嫌棄馬國明不夠主動,對她缺少照顧
獅子座「想照顧你」才說的4句話,不要再考慮,聽到就答應吧
穎兒擔心無法照顧好家庭,程莉莎一語道破:你要為自己考慮
想照顧好自己,首先你要關心它們!
婆婆住院我陪床照顧,無意中聽到她與小姑子對話,卻讓我無語凝噎
生娃後,你希望老公來照顧還是婆婆來照顧?評論說出寶媽的心聲
親媽和婆婆,誰來照顧自己坐月子更合適?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老婆,你嫁了我就是我們家的人,你不照顧我媽誰照顧?」
晚安心語:想給你溫柔,也想被你照顧
叮囑男朋友照顧好自己的話 這些你都知道嗎
我坐月子請婆婆來照顧,誰知電話忘了掛,聽到對話我淚流滿臉!
修杰楷坦言,婚後曾失去自我,想起要照顧咘咘,站家門口不願進屋,網友:爸爸的心聲
胡可:兒子只需要照顧女朋友 不用照顧我 謝依霖:你是好婆婆代表
「照顧好自己這句話真廢」
聽話,流感來了,照顧好自己
家長和老師聊這些話題,能讓孩子受到特別「照顧」,早知道不吃虧
女朋友家。她爸問:你是不是想照顧我女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