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軍師聯盟》:權謀之外,是明媚的青春理想主義

《軍師聯盟》:權謀之外,是明媚的青春理想主義

從司馬懿、楊修、荀彧,到新生代的鐘會、鄧艾,都能看到相似的理想主義面孔。也正是「救天下、救蒼生於水火」的共同信念支撐起了整部劇中他們的行動邏輯。如果「軍師」和「主公」沒有渴望「修齊治平」、將「天下事」視為「一己之事」的道德持守,觀眾所見到的,也將只不過是一些面目模糊的政治野心家,在毫無目的地上演著一部吃相難看的宮斗戲碼罷了。

文/景成

最難得的是拍出了「建安風骨」

東漢末年,山河破碎,群雄並起,這是每個中國人都熟悉不過的三國歷史。以此為背景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後簡稱《軍師聯盟》),已然成為本年度的又一話題佳作,甚至引發了新一輪的「三國熱」。該劇通過曹操、曹丕、司馬懿乃至前半部中的「反派」楊修、曹植等一系列人物塑造,所展現出的在亂世之中志在匡濟天下、實現自身政治抱負的理想主義氣息,組成了今日古裝劇難得一見的「正歷史觀」。

過往主導的三國書寫,從《三國演義》到京劇「失空斬」(中國京劇傳統劇目《失街亭》、《空城計》和《斬馬謖》的合稱),從電影《赤壁》到遊戲「三國志」「三國殺」,主要集中在其中的權謀術數、鬥智斗勇的戲劇經歷身上。人們津津樂道的往往是其中具體的傳奇故事,而忽略的則是大歷史演進當中的「另一種三國」:這些英雄豪傑,是怎樣通過僅僅一兩代人的努力,就將東漢末年四分五裂的亂世局面,扭轉為一種嶄新的文明氣象的?再具體一些,司馬懿和曹丕,這對劇中著力刻畫的君臣「CP」,為什麼能走到一起?

歷史只是提供了結果,卻不能提供其中順理成章的邏輯環節,這就需要創作者「神遊冥想,與古人處於同一境況」而加以補充。劇中,司馬懿和曹丕是為了「結束亂世、重塑文明」的共同理想而走到一起的。既然他們是主角,那另一對君臣「CP」——本劇前半部分作為司馬懿和曹丕「對頭」的楊修、曹植,應是唯利是圖、鼠目寸光?不然。當楊修問道「公子的志向是什麼」時,曹植回答:「我的志向,那是學習父親,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勒金石之功!」觀眾所解讀的「CP」感的底色,其實就是一種清新、明媚的青春理想主義。

電視劇《軍師聯盟》劇照。圖/視覺中國

從那四位身份不同、立場不同的魏國青年身上,甚至接下來的鐘會、鄧艾,都能看到相似的入世關懷和理想主義面孔。也正是貫注在這些青年身上的理想主義氣質,支撐起了劇中他們的行動邏輯。而新時代的誕生,正是他們「從殘章斷簡之中重塑文明」的結果,也正是他們身上的理想主義種子所結出的碩果。

如果沒有這種渴望「修齊治平」、將「天下事」視為「一己之事」的道德持守,在編劇的意義上,這些人物沒有一個能夠成立、能夠自洽。觀眾所見到的,也將只不過是一些面目模糊的政治野心家,在毫無目的地上演著一部吃相難看的宮斗戲碼罷了——如果是這樣,觀眾大可借用劇中曹操的一句話說:「我身邊難道還缺這幾個玩弄心機的少年嗎?不缺。」

《軍師聯盟》最難得之處,還在於把「神」拍出來了,至少在對俊爽剛健的「建安風骨」的把握和呈現上,該劇已經超越了以往所有的三國題材作品。它讓觀眾看到了三國不只有勾心鬥角,不只有決斷殺伐,還有這些「軍師」們所構成的一個理想主義的精神「聯盟」:郭嘉、荀彧、崔琰、鍾繇、司馬懿……如果他們泉下有知,劇中那一個個胸懷抱負、敢於擔當的士子,或許正是他們願意被後人記住的形象。

今天的青年人同樣需要濟世理想

這種理想主義形象的復歸,在當代意味著什麼?或許可以肯定的是,它讓我們看到了在青年這個指稱之下,所隱含的一種開拓和創造的力量。其實,自「五四」文學以來,這種青年理想主義的面孔,始終在中國現當代的精神系譜中處在耀眼的位置:從《家春秋》中與舊家庭決裂的高覺慧,到《雷雨》中以死而背叛自身階級的周沖,到《青春之歌》中投入抗日救亡洪流的文弱女生林道靜,直到《平凡的世界》中依靠自我奮鬥實現人生價值的孫少平……儘管他們所經歷的時代處境不同,儘管我們不一定認同他們每個人所作出的具體選擇,但他們都展現出了一種「世界屬於我們」的主人翁意識,以及強烈的改造世界的主體衝動。

電視劇《軍師聯盟》劇照。圖/視覺中國

但今天,這種青年理想主義氣質漸漸退居幕後。劇中的青年理想主義群像值得作為一個參考,提醒今天的青年不僅有狂歡、不僅有「小確幸」和「小確喪」之間的兜兜轉轉,還有著對於自我實現的深刻訴求,和一種隱而未發的理想主義遺產。當這種訴求難以作用於現實的時候,它就必然會找到它在電視熒幕或虛擬世界中的對應物和共鳴腔。

一部作品的優劣,很大程度取決於它為我們提供的「代入」的空間的大小。《軍師聯盟》里的有志青年,之所以會讓觀眾覺得崇高而不做作,嚴肅而不說教,就是因為它就是你自己的試圖開闢實現自我的一方天地的真實寫照。因此,當上述理想主義的青年群像出現在熒幕上、且引發了同感與共鳴的時候,實則意味著觀眾潛意識當中的理想主義的一次復歸。

在這個意義上,我把《軍師聯盟》視為我們時代一個值得注意的文化史節點。

景成(青年學者)

編輯:思凝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比佔道暴走更可怕的,是非理性的社會情緒「暴走」
禍從口出,特朗普兒子這次要「坑爹」了
從英國歸來,中國的手機支付讓我驚呆
《我的前半生》既不「亦舒」,又不現實
作為法學教師,我為何要做兼職律師

TAG:新京報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夢想是青春的主旋律
《復仇者聯盟》主演們學生時代舊照片 英雄們的稚嫩青春
新論:讓馬克思主義永葆青春
軍報社論:唱響強軍興軍的青春之歌
陳冲:《英格力士》和她的青春、野心以及英雄夢想
吳聯盟:祭青春
劉嘉玲、吳肇軒師生戀《以青春的名義》背後的製作故事
美文《無怨的青春》
《崇尚匠藝,創意青春》
《我的青春在絲路》,芒果TV如何開拓「青春系」主旋律紀錄片?
青春與熱血,《海賊王》手辦賞
《青春斗》開機,鄭爽再演女主,資源是真的好?
散文《青春的輪迴》作者:邱宇翾
苗懷明:《明清文學的青春解讀》前言
《愛情公寓》:你們罵的是我的青春
李憲洋:悼青春組詩
王歡:青春榮光,參軍西藏
《我在未來等你》啟動官宣,李光潔費啟鳴領銜主演,講述青春故事
肖文莉放歌清華青春歌會 與楊洪基老師壓軸《我和我的祖國》
與青春奮鬥先鋒共話奮鬥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