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篆刻前輩葉一葦老先生說過一句話:「篆刻藝術的核心是文字的造型。文字造型推動了篆刻藝術的發展。」究其根本,篆刻美的根本追求方法,在於體現基於漢字本身的文字之美。中國的漢字是依賴於字形的,是圖畫式的,是靠視覺而得以傳達智慧的文字系統。這有別於西方文字的靠聲音、聽覺的字母,因此我們在日常的篆刻欣賞中,經常要去體味作者通過作品中文字傳達出來的意象之美。先從吳昌碩說起,我們看他這一方最知名的紀念他亡故的元配夫人的印章: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吳昌碩刻「明月前身」)

除了邊款中婀娜的身影外,我們在印面文字中彷彿也能看到章夫人細瘦如月的身形,這是寫意大師對印面文字處理之後帶給我們的意象之美。

當然,吳昌碩是大師,他的意象豐富的作品比較多,隨手能拿出的如: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吳昌碩刻」破荷亭「)

這個亭字,明明就是一個獨立山崗的小亭啊,再比如: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吳昌碩刻」春蚓秋蛇)

似乎整方印里找不到一處剛硬的線條,這就對了,因為不管是春日泥土裡翻土的蚯蚓,還是秋日裡捕鼠的秋蛇,他們給我們的意象就是這種柔軟的,彎曲的意象嗎,這對於我們的創作是有啟發作用的。創作塞北大漠孤煙風格的作品和創作江南煙雨風格的作品,在篆法、章法、刀法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他們傳達出來的是不同的意象。如吳昌碩的「染於蒼」: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吳昌碩刻「染於蒼」)

如果用勻細工整的細朱文是無法體現出這種蒼茫的意味的,這顯然是大氣磅礴類的意象。我們再看林皋的這一方: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林皋刻「杏花春雨江南」)

我們分明透著作品聽到了杏花開遍的江南傳來的淅淅瀝瀝的雨聲。這是清秀雅緻意象的,顯然,要表現這種意象,粗獷猛利的篆法與刀法是無法實現的。

與吳昌碩一樣的寫意類篆刻家,學吳派,最終成為名家的徐新周的作品中也能看到文字本身傳達出來的意象之美,如: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徐新周刻「游山澤觀魚鳥」)

魚鳥二字明明就是活脫脫古像形文字嘛,就是魚如游於淺水鮮活的魚,鳥如靜立枝頭活的鳥。再比如他的這一方: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徐新周刻「大象無形」)

全印的印眼就在那頭卷著鼻子大象嘛,鮮活生動。但篆刻決不是簡單地刻什麼像什麼那樣,他更多的是文字本身所傳達出來的意味,是抽象層面的,我們再看他的另一方印: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徐新周刻「大手筆」)

印面並不大,如何體現「大」呢,徐新周選擇了將最簡單的大字獨佔一面,並以縱向的長線條表過大氣勢,以示意象上的大,這對於我們的創作是有指導意義的。這樣做的名家很多,比如齊白石,我們看他的一方印: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齊白石刻「大羽」)

齊白石的「大羽」一樣,兩個字都做了線條的排疊,在線條的排疊中累積出一飛衝天的鯤鵬大鳥意象。無獨有偶,我們再看浙派大師丁敬的這方作品: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丁敬刻「大宗」)

有人說這一方印章過於板滯,線條排疊過於雷同,而我卻認為,如果不是這種縱貫印面的線條的排疊 ,不足以體現作者想要表達的大宗師、大宗匠,大宗氣派的意象。

說到丁敬,他還有一方小章,是丁敬58歲時的一方作品,用的是戰國小璽的印式,內容僅兩個字「山舟」: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丁敬刻「山舟」)

葉一葦先生認為這方印過於鬆散,有明人習氣, 我們如果以意象角度考察它,那小小的山字就是一抹遠山,近處正飄飄蕩蕩有一葉小舟沿著空曠的江面撐來,而且那舟上的帆,似乎也正隨著江水的動蕩而依勢搖曳……這分明是一幅寫意小品山水畫嘛。

以意象考察篆刻名家的作品,能體會出更多的藝術家思維,甚至遠接名家思緒,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這正是篆刻趣味無窮的所在。

黃牧甫的印章中有一方看似零亂,實際上卻附合印面內容意象的作品: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黃牧甫刻「萬物過眼即為我有」)

萬物過眼即為我有,看似如萬花銅一樣錯落的印面,正是作者想要傳達的一種怡然自得,萬物過眼,盡收眼底的意味。看似無理,實際趣味無窮。

他還有兩方印章,內容相同,表達方式不一樣,一朱一白,但傳達出來的意味卻盡相同: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黃牧甫刻「盤根錯節」)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黃牧甫刻「盤根錯節」)

朱文印四個字不僅互相拉扯,而且與邊界撕扯不清,這正是印文要表達的意象,盤根錯節,紛繁蕪雜,剪不斷,理還亂。白文印好一些,黃牧甫一向是以光潔著稱的,而這方印里,線條依舊光潔,但盤字與錯字糾纏在一起,根字跟邊框打在一處,節字左右兩部糾結一起,大師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呢,顯然,這跟印面文字要表達的意象是有關係的,盤根錯節嗎,沒有糾纏還能行。

提到「盤錯」二字,就讓人想起鄧派創始人鄧石如的一方印,也有這兩個字: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鄧石如刻「事無盤錯,學有淵源」)

右側的盤錯之象是紛繁雜亂的,左側的源淵似乎又理出了頭緒,這跟印面的文字意象也是相通的。大師們在創作一方印時,一定想了很多,而他們通過印面傳過出來的意象由此豐富起來。我們再看鄧石如的另外的作品: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鄧石如刻「河聲岳色」)

河聲岳色,一方印里的山河景況是大氣勢,大線條,彷彿眼前就是虎跳峽的濤聲,彷彿眼前就是泰山的松濤。再看另一方齋館印: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鄧石如刻「守素軒」)

跟屋子的名字是一樣的,這方印里透出來的是安靜,是守著平常的日子,是安定,是不爭,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而另一方印: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鄧石如刻「意興遄飛」)

這是一方歡快的印,印里傳達的是跳,是跑,是飛,是興高采烈,是歡欣鼓舞。印面文字的方圓,轉折都隨著印面所要傳達的意象做著調整: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鄧石如刻「鳳橋麟坂舊茅廬」)

鄧大師以朱文向線的刀法造成毛刺的線條,傳遞出印面文字需要表過的破敗與殘損意象,畢竟,茅廬是舊茅廬。

讓我們再回到黃牧甫,他畢竟是跟開頭提到的吳昌碩大師一樣,最晚近,學習者最多的大師,他的作品再看兩方: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黃牧甫刻「百折不回」)

百折不回,「折」字,「不」字用了曲線,這是受到的壓力,但主人是百折不回的,百與回就用了堅定的直線,象意志堅定的人,象幹練堅決,執著向前的人,百折不回,樸實而又堅定。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黃牧甫刻「鍛客」)

線條都如鐵條在爐火里燒紅,又在砧坡上用重鎚敲打出來的堅硬與方折,是折釵股,是拗不斷的鐵身板,是打鐵的人,正是「鍛客」的意象。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黃牧甫刻「獨立」)

那個立字,可不就是一個獨子站立,望四海八荒而大喊「我來了」的豪客,頭頂的獨字那麼繁複,不正是每一個世人所面對的世間煩擾。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黃牧甫刻「老劍」)

若不是印中上部完全方折,無一處圓潤的線條以及同方向向下伸出的七根鋒利的鋒芒,又怎見得我這是一把「老劍」呢?

篆刻雖是方寸世界,印作中傳達出的卻是篆刻家們全部的人生經驗和閱歷,還有他們對於藝術,對於人生的種種體驗,他們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向世人表達著他們的思想情感、藝術情趣。篆刻是多麼值得人熱愛和迷戀的藝術呢?!

(【老李刻堂】之166,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中國文化的「虎溪三笑」
學篆刻:金文篆書學習不可錯過的「四大國寶」
關於篆刻刀法,吳昌碩說
篆刻技法:關於篆法

TAG:談藝錄 |

您可能感興趣

論油畫創作中意象的表現性,世界著名意象油畫大師人物作品賞析
古詩中的意象刻畫
「賈躍民的詩意藝術」意象油畫作品欣賞
「今日頭條」朱文超山水畫作品賞析|意象豐富,極具藝術想像力
意象繪畫:張力和想像空間
張藝謀新作《影》口碑爆棚,這四個典型意象你真的看懂了嗎?
古詩詞的物象、意象和意境
常見的古詩詞意象,你真的看得懂意象背後的含義嗎?
知道書畫 寫意畫講的「意象」到底是什麼?
陳輝環境雕塑藝術的感知:「生命的張力 多維的意象」
「紅色詩人」桂興華:宏大敘事也要追求鮮活意象
和冷軍的超寫實畫作相比,女畫家陳子君的意象畫,你覺得好在哪裡?
古詩常見意象解讀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蟬」意象古詩詞賞析
中國新意象繪畫群微展作品欣賞
淺析古典詩詞中夕陽意象的寓意&我的育兒手記
抓住意象解讀中國古典詩詞——觀葉君遠老師《中國古典詩歌意象》課有感
羅伯特勃萊詩歌四首,讓你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深度意象!
痴情的女子,化作唐詩最美的意象:望夫石
古詩詞中的意象,你都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