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留學生的掏心話:「感謝爸媽賣房送我出國,但請別用孝順綁架我」

留學生的掏心話:「感謝爸媽賣房送我出國,但請別用孝順綁架我」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會跟主頁君一樣,很是反感父母老是用「我這是為你好」這樣的話,雖然是在避免我們做錯,但反而更像是在用愛的名義來約束我們。自從留學之後,相隔萬里,兩代人之間的誤會有時候就更大了。今天,就有一位小夥伴向我們親口講述她眼中應該有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的,快來一起看看吧。



朋友圈裡不知何時轉火了一篇知乎文章:《我考上了名校,但最終死在了原生家庭手裡》



沒讀過的小夥伴可以去讀一下,讀完之後可能會想給自己爸媽行個大禮,謝爸媽沒把自己逼瘋之恩。

總之,讀完文章後的我除了後背一陣涼意,也從細節中觸摸到了

這個時代下中國父母的親情觀念

看到《新周刊》在6月15號的特別推送,標題就叫「親情殺」。

終於,有人記起了這群永遠存在卻永遠不能發聲的人群:兒女。





最近,國內大興國學,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孝敬」

兩字被醒目地放在道路兩邊的愛國教育牆紙上,放在每一個菜市場的布告欄上,也放在電視台10分鐘的公益節目上,就像要發誓從下一代開始,把

在80, 90後身上丟掉的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找回來一樣


母親口裡永遠念叨著「你們獨生子女一代就是不懂得孝順!」 或者「你們90後……」,在數落的同時將我輩一起拉下了馬。

在中國,做兒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

做一個出國留學的兒女,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出國的費用高昂,而習慣以孩子的一紙文憑為飯後炫耀談資的家長們,

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即使沒有如此誇張,這筆錢對大部分家庭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但是,

這樣一大筆債是需要孩子用妥協,甚至用一輩子的順從來償還的。


在大多數父母的邏輯里:我是你的高額投資人,你就應該聽我的,我說的都是對的。



第一眼感覺還挺對,畢竟創業者還是得聽聽投資人的話,但轉念一想,這個邏輯卻有諸多疏漏,即使是投資人與被投資人的關係,投資人也應該投資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而並不是去畫一個理想的藍圖,讓創業者照著畫像去發展,不能越線一絲。




在父母子女的關係里,更不應該是

「我給你錢你聽我的」

這樣的歪理。

很多時候,遠隔大洋的父母很難知道,一個決定背後的邏輯和面臨的環境。於是,他們看到一個決定後,就會按照他們的邏輯和判斷來評判孩子做的決定了。一旦孩子開始反抗,那就是

對不起父母在你身上花下的天價學費了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父母為大。千古流傳的

「天下無不是父母」

將孩子的嘴巴堵得死死的。要孝順,要懂事,要感恩。

於是,要將孩子管教成一個聽話懂事的沒有自由思想的驅殼。





出國留學,開始讓許多人

去挑戰傳統孝順的定義

,但這也註定帶來

一場家長和孩子間的腥風血雨

在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送」出國留學,高高興興地看孩子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們還沒意識到:他們這個決定帶來的是

孩子與中國一些傳統觀點背離

的徹底改變。

理想中那個「想要孩子學習美國的文化和精神,卻依然希望他們尊崇中國傳統觀念」的的執念

根本就不能實現

最極端的例子就在《我考上了名校,但最終死在了原生家庭手裡》一文中,主人公的父母的行為算是這種惡劣影響下的最喪心病狂的例子。從中,我們或能窺見一些典型的中式父母的影子。



(文章來源於知乎專欄)


文中的主人公的母親一直生活在「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的幻想里,而這一幻想在中國社會裡數不勝數。

「我為了你留學… …」,「我為了這個家」這樣的句式相信很多同學已經耳熟能詳。所有的以「我」開頭的句子,

每一句都是一筆債

,是孩子主動像父母討來的。

要是這時候不長眼睛的你來了句「又不是我讓你……」,相信我,你不是很想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

真的困惑了,「孝順」二字在父母那兒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大概就是聽從父母的安排,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而

留學生的父母往往還帶著優越感

:「我的孩子是XXX大學的大學生」,

這樣的優越感促使你需要更努力地按照父母的劇本去表演。




父母希望孩子能在美國讀博士,那孩子就應該乖乖的在美國安心把博士讀好,這樣才「對得起我對你的養育之恩」。

往往,這場戰爭大多是以孩子舉白旗投降結束。因為你不能 「不知孝順,不懂感恩」啊!


其實,大多數家長對於美國的文化和社會現狀並不是很了解,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年輕時的夢想活著,只會讓孩子壓力倍增,無比痛苦。




留學生和父母的鬥爭還在於

父母無處不敏感的「美帝」神經

在《我考上了名校,但最終死在了原生家庭手裡》一文中,主人公提到母親會

因為她的高學歷而出言傷害

,連醫院的護工也是這樣諷刺她。

但是現實中,對於留學生來說,在父母面前可能

提到 「美國的xxxx」都會引來一陣冷嘲熱諷



(文章來源於知乎專欄)


什麼 individualism,liberty, freedom, gap year, 輟學創業云云,別說了,你一定是在挑戰爸媽脆弱的神經。



「不要以為去了美國你就牛逼了,要不是我XXXXX, 有你今天么?!」


對於留學生來說,

我們夾在一個不接地氣的尷尬區域

,一些想法和思考已經超出了父母的理解和接受範圍,一旦提起那就是挑戰父母的權威,是定時炸彈。




(文章來源於知乎專欄)




人的一生有兩種獨立:第一種是當孩子被剪掉臍帶的那一瞬間,身體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而第二種是當自己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人便在精神上獨立於自己的母體。


留學最大的禮物就是在18歲這個重要的轉折點,教會了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於你,獨立是蜜糖。於父母,是砒霜。

父母最害怕什麼?是養兒不妨老,是兒女不再回來,是兒女有了自己「不認可」的想法而走入「歧途」。




所以,

獨立的思想是你和父母開戰的一根導火線。


你覺得自己長成了一個大人,而父母希望你還是像小時候一樣聽話乖巧。

出國前沒覺得,出國後才發現父母對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很緊張,希望知道細節,但是,認為自己可以做決定的你嘗試著脫離父母進行思考。父母越抓越緊了,他們要拿回來那個他們親手放出去的衛星。於是,這樣的拉扯引發了一次又一次的爭吵。

你專業的選擇有沒有經過嚴肅思考?你換專業時怕苦怕累,你要休學一年一定是瘋了。


終於,你在父母眼裡成了一個陌生人,變成了被「美帝」蠱惑得好壞也分不清的小孩子而已。



(文章來源於知乎專欄)


你終於發現:需要更加獨立的,不是我們,是父母們。

正常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從主從關係慢慢晉陞為平等關係。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們互相分享各自的生活。而不是「養兒防老」的共生關係。


當父母將他們無處安放的感情、年少時的夢想都拍在我們肩上的時候,我們只能拖著那些期望,艱難地生活在美國和中國的夾縫裡,在孝道的十字路口左右為難。


在無名李秀才編寫的「經典國學」《弟子規》里,他告訴我們應該: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借用知乎答友的經典評價:



「第一節「入則孝」;第二節「出則悌」,基本上都是在講如

何培養一名優秀的受虐狂

。不過實話實說,你說它教人叼盤,是沒有的,它是教人作奴,以奴的態度益於尊長,以妥協求和睦,以自虐求安人。凡為此者,都

冠以「愛」的名義

。」





讓中國子女害怕的是,父母的行為都是建立在「愛」上。

「媽媽這樣做都是因為愛你啊」 「爸爸也是為了你好」等等,這些話像一張無形的膠布,粘住了兒女想反駁的嘴巴。

因為無論如何,和「愛」做鬥爭都是一場註定的完敗。


但是,父母幫助我們走到了這個歷史的重要時刻,並不應該只是讓我們尊崇舊制、唯唯諾諾的生活,而是讓我們在一個自由平等的環境里,學會負責任的做選擇,學會思考,擁有信念,獲取幸福的能力。

最後,希望留學在外的你們,都能勇敢的撕下這張膠布。

本文系原創稿件,歡迎更多有想法的出國黨小夥伴們向主頁君的郵箱:

weinsight@163.com

投稿,主頁君每天都會查看的哦!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SIGHT CHINA 的精彩文章:

帶走北大失蹤女留學生的黑車找到了!FBI將案件列為全美最優先順序
八旬老太飛機門:「撒幣」是全人類的天性!
三線性感女星竟當上財長夫人,黑歷史滿滿的她靠啥踏進上流社會?
整天就知道讓女生喝熱水?島國妹子手把手教你怎麼把女票暖到哭!
誰說北歐最與世無爭?丹麥、挪威和瑞典攀比起來不要命!

TAG:INSIGHT CHINA |

您可能感興趣

幾句掏心話,送給疲憊你們還有我
掏心掏肺的實話——送給朋友你!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在你媽眼裡,你還真不如一隻貓
掏心的話,送給知心的你~
你掏心掏肺氪金養的蛙兒子,其實一直把你當老婆
最痴情的星座,掏心掏肺對你好,愛你就寵你一輩子
因為我掏心掏肺的去愛你,所以我只能沒心沒肺的放棄你
送你幾句掏心窩的話!文章不長,卻很受用
掏心窩子愛你的女人都這樣,不愛你是裝不出來的!
請珍惜那個,願意為你掏心掏肺的人!
想想就心疼,我掏心掏肺喜歡你七年,卻成為你向別人炫耀的資本
送你幾句掏心窩的話!文章不長,卻很受用!
他對你掏心掏肺,你該接受他嗎?
你若對我掏心掏肺,我必拿命來換
我對婆婆掏心掏肺,她與小姑子的對話,我明白自己是個外人
斑爺被黑絕掏心後,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弟弟,喊出的名字讓人心痛
⊙ 推廣丨金主大大們請進來,我們有掏心話對你說!
立夏,一段掏心窩的話送給自己!願自己開心幸福!早安!
真的愛孩子,就別掏心掏肺的對他好!
等你老了,孩子是否會如你掏心掏肺對他一樣,好好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