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周易儒道釋三家三句真言!

周易儒道釋三家三句真言!

一、《周易》真言

第一、生生之謂易

第二、保合太和

第三、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二、儒家真言

第一、以治平為本

第二、以仁為核

第三、以和為貴

三、道家真言

第一、無為而治

第二、有無相生

第三、道法自然

四、佛教真言

第一、明心見性

第二、無念為宗

第三、頓悟成佛

《周易》是中華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頭,是一部由巫術包裹著的百科全書。

只有自己身修好了,才可以管理好家庭,如果連家庭都管理不好,他如何能治國呢?這當然會出問題的。34420

趙匡胤有一個「佑文政策」,這個政策重要的特點就是不殺知識分子,這樣知識分子就可以大膽的發言。朱熹上奏摺的時候,他就大膽地說,皇帝的「心術不正」。

為什麼選擇每家的三句真言?我們知道,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僅就儒家的書籍就說過「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窮年不能究其禮」。國學方面的典籍浩如煙海,「窮年不得盡其觀」,因此我們應該掌握核心的問題。基於這樣的考慮,我把每家的思想都概括為三句話,這樣概括的標準有二:一是這家的核心思想;二是這些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是最大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句話儘管簡約,但並不簡單,因為它概括了這家思想的核心話題。

一、《周易》真言

文王索生八卦圖

先講《周易》。為什麼從《周易》講起呢?我們知道《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根,也是中國思維方式的活水,它開啟了中華學術的一個範式。從這個意義上講,《周易》是中華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頭,是一部由巫術包裹著的百科全書。它不僅深刻地展現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結構的特點,滲透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價值觀念里,而且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比如說萊布尼茲關於「二進位」的思想,就得到了《周易》的啟發;同時,它也開啟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國歷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

易道廣大,乾坤並健,陰陽消長,與時偕行。它的三句真言可以這樣概括:一、生生之謂易;二、保合太和;三、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第一、生生之謂易

「生生之謂易」包括這樣兩層涵義:一是「富有之謂大業」;二是「日新之謂盛德」。

什麼叫「生生」?《周易》上講「天地之大德曰生」,意謂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周易》各卦產生的過程就體現了「生」的品格。《說卦》上講,「乾,天也,故稱為父;坤,地也,故稱為母。」父母交感變化就化生了震、坎、艮、巺、離、兌,三男三女,他們與乾、坤兩卦合起來便形成了八卦,八卦的不斷重疊產生六十四卦,這個過程就是生生不息的過程。這種思想就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思維方式。

只有變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富有,此謂「富有之謂大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富有,富有應該包括每人的道德水平、科技知識以及財富積累等,也就是說要成功立業,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富有,還有精神財富的富有。《繫辭》講:「夫易聖人所以崇德廣業也。」就是說要注意道德這個層面的建設。一個人道德的缺失,可能會使他整個的財富化為烏有。中國人講「富不過三代」,為什麼?是因為後繼者沒有一種創業的意識和道德。

生生和富有另一層涵義是「日新」。所以它把「日新」作為一個重大的德性。「日新」就是「日日新」,用現代的話講就是不斷地創新。如果沒有不斷地創新,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生生不息」,所以《周易》上講「日新之謂盛德」。怎樣才能保持不斷地生生和富有?就要依據《周易》乾卦九三的爻辭所講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終日要勤奮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夠不斷的反省自己,這樣就不會有災禍。一個不會反省自己的人是不會進步的。

第二、保合太和

《周易·乾·彖》上有句話叫做:「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這裡提到了「保合太和」,在太和的「天道」內蘊涵著浮沉、升降、動靜、相感的性質,因而產生氤氳、屈伸、勝負的變化,變化有一定的規則,在變化的過程中,每個事物都得到了它應有的位置,並「各得其所」,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取得一種協調、和諧。這種思想影響很大。

我們可以看看故宮的建築。第一個殿就是「太和殿」,第二是「中和殿」,第三是「保和殿」,後面還有三個殿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故宮六個大殿的建築就是按照《周易》六爻所建。這裡有了「太和」、「保和」,為什麼還有一個「中和殿」?如果知道《周易》的既濟卦(上坎下離),我們就可以清楚,「既濟」卦是「離」卦和「坎」卦的重疊,「離」在下,「坎」在上,「離」是火,「坎」是水,在「既濟」卦裡面,九五是陽爻,在陽位;六二是陰爻,在陰位。五是奇數,二是偶數,陰在偶數位,陽在奇數位,稱為「得位」,九五為至尊的位置,古代皇帝稱「九五至尊」,與其相對應的六二陰爻,是臣位,君臣和諧為「得中」。九五、六二兩爻陰陽相應,叫做「和」,既當位又相應,所以稱為「中和」。「乾清宮」是皇帝平時辦公的地方,「坤寧宮」是皇帝結婚的地方,皇后、太后可以在那裡活動,中間是「交泰殿」,「泰」卦是「坤」在上,「乾」在下,這時候,陽氣向上,陰氣向下,便可以交感。《周易·泰·彖》上講,「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不交萬物就不通,上下不交萬物就不成,「交泰殿」就是取《泰·象傳》:「天地交泰」的意思,也就是「乾清宮」和「坤寧宮」的一個交合,這是故宮仿照《周易》思想的一個排列次序。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保合太和」實際上是講「和」的思想。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相反相成的,講和合、和諧的思想,八卦的天地、水火、山雷、風澤,也是融突而和合、和諧。「和」的思想後來得到儒家、道家、墨家等的闡發,成為中國思想上一個核心的範疇和首要的價值觀,影響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

第三、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郭店楚墓竹簡

這句話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有「三義」,一曰變易,二曰不易,三曰簡易。「不易」講的是「易道」,「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就是不易之道。這裡提出了三個概念:「理」、「性」、「命」。這三個概念在後來「理學」開山之祖周敦頤那裡做了重要的發揮,他在《通書》中有專門一篇文章叫做《理性命》。

「窮理」就是窮「易道」。朱熹講只有「格物」而後方能「窮理」。王陽明年輕時篤信朱學,依朱子所說格他父親王華北京官署里的竹子之理,結果未果而中途病倒。「窮理」用我們現代的話講就是認識事物的本質,認識事務現象的背後是什麼。比如桌子的背後是什麼呢?背後的東西能不能被認識?也就是「理」能不能被我們「格」出來?大家應該想一想。王陽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沒有「格」出來,那麼這個「理」究竟在什麼地方?王陽明窮盡儒、道、佛之書,後來他找到了「理」就在心中,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就是理。這樣他就開出了與朱熹不同的路向,一個是「理學」的路向,一個是「心學」的路向。

何謂「盡性」?首先,「性」就是我們說的人性,對「性」的本性,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人性是善的,有人說性是惡的,也有人說性是善惡混的。其次,「性」是從哪裡來的呢?《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郭店楚墓竹簡》里講「性自命出」。這說明「性」是「天」給我們的,是先天的。孟子講人性本來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慾所蒙蔽,因此才墮入惡。所以我們應該去除私慾,把我們放逐的「本心」找回來,這叫做「求放心」。把原來的「本心」恢復起來,這就得「盡心」,即認識我們的「本心」是什麼。所以孟子講「盡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夠「盡心」,才能夠「知性」、「知天」。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命」可以理解為「天命」和「命運」。「命」和「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說「命」是「天」賦予的、不可改變的必然性,那麼「運」則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動中來掌握自己的命運。《周易》上講:「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就是說我們只要「窮理盡性」就可以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與鬼神合吉凶,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掌握它,孔子就說:「五十而知天命」,從這個意義上看,《周易》上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可以說開啟了後來的宋明理學以及儒家的理性命話題。

二、儒家真言

《周易》開啟了儒家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源頭活水。孔子讀《周易》曾經「韋編三絕」,把用來穿竹簡的繩子翻斷數次,可見對《周易》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後人把《易傳》歸於孔子的名下。儒家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講「經世致用」。我把儒家的核心精神概括為三句話;一、以治平為本;二、以仁為核;三、以和為貴。

第一、以治平為本

《大學》中按照朱熹排列次序第一章就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叫做「八條目」。不管是天子、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以上是「內聖」問題,「修身」以下則是「外王」問題,「內聖」也就是「超凡入聖」的問題。這就需要通過格物致知而誠意、正心,身修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內聖」可以直通「外王」。現代新儒家熊十力也認為可以直通,而他的學生牟宗三則認為不是直通,而只能「曲成」。需要經過「良知坎陷」,然後才能開出「外王」。換言之,內聖的「心性之學」只有這樣才能開出「外王」的科學和民主來,這是他作的一個現代的解釋。但是從《大學》來看,「格物」、「致知」是一個知識論問題,如果把這些做好了,然後「誠意」、「正心」,其實是可以開出「外王」來的。

現在為什麼一些人,甚至一些高級領導幹部,出現了很多貪污受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格物致知,提高認識,然後正心誠意,去做修身的功夫。只有自己身修好了,才可以管理好家庭,如果連家庭都管理不好,他如何能治國呢?這當然會出問題的。現在很多高官倒台,都與此有關係。

治平為本,在政治上看,孔子是主張「德治」的。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從政時,你用政令和刑罰來壓服,那麼百姓可以做到不犯罪,但是並不能使他有羞恥之心;如果你用道德來教化他,用禮來引導他,那麼他就不會犯罪,並且有了羞恥之心。這是兩個層面,一個是「自律」的,一個是「他律」的,只有把這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我想問題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政治上孔子要求君應遵君德,官應遵官德,為政者要端正,所以說「政者,正也」。如果只有命令,自己不以身作則,下面也不會執行的。用俗語講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這是治平的根本。

治平為本,從經濟上看,就是從「小康」到「大同」的社會目標。小康是「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自己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子當兒子去愛他。「大同」社會是「天下為公」,那麼就不能僅「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是要把這種親情也推及到別人親人的身上,「不獨親其親,子其子」。

治平為本在道德上的要求,是要遵循「孝、悌、忠、信、仁、義、智、勇」這樣一些道德條目,這是社會治平的保證。

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出自《四書章句集注》聶中波書)

從教育上講,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不受等級的限制。譬如周代就有這個限制,要上「國子學」,必須是三品以上的子弟,入「太學」必須是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四門學」必須是七品以上的子弟。孔子的偉大之處就是打破了這種等級制度,使得每個人都有學可上。同時他打破學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率先私人辦學,為廣大人民開闢了上學的方便之門。

第二、以仁為核

《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孔子貴仁」。「仁」,《說文》上言:「親也,從人從二」。是講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應該如何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呢?要「仁者愛人」。後來有人講「仁」是對別人而言的,是重人的價值取向;「義」是對自己而言,重我的價值取向。「義」是你自己要做到,它由外在的道德行為內化為端正自我。「仁」則要求愛別人,人往往有一種本能的自愛心理,而喪失愛人的意識,所以強調愛人,只愛自己不是太自私了嗎?因此,「仁」是由己及人。「仁」包括三個方面的意思:

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993年通過了一個「全球倫理宣言」,這個宣言提出了四條金規則,一是不殺人,也就是不要戰爭;二是不說謊;第三條是不偷盜;第四點是不姦淫,男女是平等的。這四條「金規則」的指導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就是說自己「立」起來了,也要使別人「立」,自己通達了、發達了,也要使別人通達、發達。就像現在評教授,自己評上了,就不讓別人上,這就不對了。還有在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總是制裁不發達的國家,不讓不發達國家發展,限制你的發展。發達國家自己發達了也要讓別的國家發達,這才是「己欲達而達人」,這才符合孔子的思想。

三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就是廣泛地給予老百姓以好處,又能幫助老百姓生活得好,而且要幫助不發達國家發達起來。

第三、以和為貴

孔子的弟子有子說過「禮之用,和為貴」。日本資本主義之父澀澤榮一在經濟領域中成就顯赫,他創辦了五百多個企業,六百多個慈善機構。但他很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著名的論點就是「《論語》加算盤」,並在他的家鄉立了一塊「以和為貴」的碑。

「和」是中國哲學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最高的價值目標。在堯的時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國家大概有三千多個,到了周代還有八百多個,到了戰國還有「七雄」。我在《和合學》中就講,當時,中國就是一個國際社會,雖然國家小,但畢竟是一個國家。當時如何「協和萬邦」?就提出了國家和國家之間應該協和、和諧,黎民百姓才能和諧相處。

《詩經》上也出現「和羹」一詞,「羹」就是肉汁,「和羹」就是說如何能夠讓肉汁好吃。晏子和齊景公對話的時候,就講到了「和同之辯」,他認為要讓肉汁好吃,就必須把各種各樣的調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油、鹽、醬、醋等,把它們加到一塊,又恰到好處,多種元素的和合,才能美味,才是「和羹」。《禮記》中講「和」的地方就更多。《五經》裡面都講「和」。孔子把「和」與「同」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人格的標準,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從這個意義上講,「和」在儒家的思想系統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中國哲學中,關於天地萬物是從哪裡來的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你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大家好像沒有考慮過,而且也覺得不需要考慮。其實,哲學就是對這種問題的追問,他們首先考慮的就是天地萬物從哪裡來的問題。中國古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是「和實生物」。「和」就是「以他平他」,也就是事物與事物之間是平等的、平衡的。也就是說你和我和他之間,不是你吞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一種平等、平衡的關係。對他者應該尊重。如何「和實生物」?他講「土與水、火、金、木雜而成百物」,不同的元素「雜合」才能生成百物。韋昭對「雜」有一個解釋,「雜」就是「合」的意思,因此,「雜種」是優生的一種方法。日本人稱自己的文化是雜種文化。「雜」能使萬物融突和合化生。

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中國從思維的源頭上,是講天地、男女、父母等多種元素、事物融突和合而後化生萬物的,它不是有一個絕對的、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來產生萬物。正因為這樣,所以中國的思維就從源頭上開創了多元的、包容的、沒有獨斷的這樣一種思維方式;西方是由唯一的、絕對的東西產生萬物就開出了二元對立的、獨斷的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就會認為只有我才是唯一的、絕對的真理,其他的東西都不是真理。這種情況下,對不同的意見就會採取排斥的方法。而中國思維方式從源頭上便具有包容性。譬如在中國人的宗教信仰里,儒、釋、道三教之神可以在一個寺廟裡供奉,其他宗教可能嗎?所以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國文化能夠包容各家思想的一個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講,中國文化開出的是一個「和合」的思維方式,而西方開出的是一個主客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從思維源頭上講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國的文化之所以偉大,之所以生生不息,確實有它的原因,這就是和合。世界上的四大文明,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除了中華文明外,都曾斷裂過,現代的歐美文明是有今無古的,唯有中華文明是亘古亘今的,它沒有中斷過。這是中華文化以和為貴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表現。

三、道家真言

道家思想屬於黃老系統。它的源頭之一是以坤卦為首卦的《歸藏》。道家是講「逍遙」的,你們可以看看莊子的《齊物論》和《逍遙遊》,那是極富想像力的,莊子能把你的思想帶到廣袤的宇宙空間去遨遊。在宇宙之中,人雖然看起來很渺小,但在道家看來,人也是很了不起的,是「四大」之一,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從這裡來看,道家並非否定主體人的作用,也不是「避世」的(這一點我可能跟傳統的看法有些不同),其實,他是講如何批判社會的,他從批判現實社會中,提出了自己一套獨特的看法,闡發了自己獨特的價值理想和超越境界。我把道家核心思想概括為三句話:一、無為而治;二、有無相生;三、道法自然。

第一、無為而治

為什麼講「無為而治」,這就是道家所探討的獨特的治理世界的方法。他這樣講:「為無為,則無不治」,就是說把「為」當做「無為」,把「無為」當做「為」,這樣就可以治理國家,我想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個領導,他事無巨細,什麼都管,你想能管得好嗎?肯定管理不好,所以,道家就講「道常無為無不為」。「道」經常是「無為」的,但是它「無所不為」。一個領導,你看他無為,其實他什麼都為了,因為他制定方針、政策、戰略、策略,制定工作的方案、制度和秩序,按照這個制度的規範去做,就能夠做好,對不對?這樣,實際上他都為了。對於老百姓來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百姓自然教化,這裡「正」字很重要,過去就講,皇帝「正」就能夠正朝廷,朝廷「正」就能夠正百官,百官「正」就能夠正天下。宋代理學家們的思想是比較開放的,因為當時趙匡胤有一個「佑文政策」,這個政策重要的特點就是不殺知識分子,這樣知識分子就可以大膽的發言。朱熹上奏摺的時候,他就大膽地說,皇帝的「心術不正」。他在奉召當侍講的時候,朋友們問朱熹給皇帝講什麼?朱熹就說要講「正心誠意」,朋友說你這樣講不行,皇帝不愛聽,朱熹反問,我不講「正心誠意」講什麼?他認為如果皇帝的心術不正,百官的心術就不正;百官的心術不正,百姓的心術又怎麼能正呢?所以老子講的「我好靜而民自正」,皇帝正了,百姓自然正,不需要一個個地「正」,我們現在就很辛苦!如果你自己「正」了,你自己不貪污、不盜竊、不走後門,我想別人也不敢,這樣就可以「我無為而民自化」,人民就可以自己教化自己,自己改惡從善,這就是老子講的「無為而治」。

中國歷史上,有兩次是用道家的思想來治理國家的,卻獲得了兩次盛世,這就是「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文景之治」我們可能很熟悉,影片《漢武大帝》里有所描述。當時竇太后把儒生轅固生投到了豬圈裡面,想讓野豬殺死他,結果是豬被他殺了,這看出當時儒道兩家鬥爭是很激烈的。

另外一個是「貞觀之治」。唐初受當時「士族」門閥制度的影響,想從李姓當中找一個最有名的人,以提高自己的門閥,他們找到了老子。因此,在唐朝開始的時候,雖然儒釋道三教並用,但道家的思想是排在第一位的。當時,也是與民休養生息,取得了好的政治效果。

第二、有無相生

老子不是只講「無」,他也講「有」,他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好理解,萬物、人類都屬於「有」的範疇。但是「有生於無」就不好理解。

我們看看老子講的。他是這樣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譬如說房子。如果房子是一個實體,你們能在禮堂里聽我講嗎?當然不能,所以老子說:「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又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用泥巴做一個杯子,中間必須是空的,如果中間是實的,那就沒有用,不能裝水。還有「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車軲轆中間必須是空的,它才能轉動,所以說「有無相生」。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道德經》,「道」就是「無」,是形而上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德」呢?如果就具體的行為來說,它就是「有」。你待人接物,就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是你生活的一種「樣式」。從一定意義上說,《道德經》的「道」是講「無」,「德」是講「有」,這就構成了道德經。反過來,就像馬王堆帛書裡面那樣,「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這是說它對形而下的人們的道德行為更加重視,所以講「失道而後德」、「大道廢,有仁義」。《老子》書當中,在講「無」的時候,並沒有忽視「有」,所以「有」、「無」相反而相成,兩個是互補的相生的。

第三、道法自然

《老子》中有句話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效法地的,地是效法天的,天是效法道的,道是效法自然的。那麼「自然」是什麼?它是一種自然而然,正因為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一種自然境界。老子對自然有一種描述。他舉了一個例子,「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飄風、驟雨不終朝日只是一種自然現象,體現出自然本身的一種狀態。它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說明,用無為思想「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輔助萬物的自然而然。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道」的自然而然的本質是什麼呢?第一點,不能加它一點,也不能減它一點,不能加減,不能損益;第二點,「道」是不主宰,既不主宰別人,也不要別人主宰它,它是這樣的一種品格;第三點,它不需要超越別的東西,而是自然而然地超越;第四點,它既是萬物之母,又不自以為是萬物之母;第五點,是相輔相成,雙贏互補的,也就是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它背負著「陰」,而抱著「陽」,是這樣的一種狀態。你們可以閉上眼睛想像「負陰而抱陽」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它的「和合」化生了第三者,就是「沖氣」。

儒道兩家正好構成了中國思想當中的兩條路向,這兩條路向又是互補的。它們又像是中國思想中的兩條大河,氣勢磅礴、亘貫古今,兩者既相反相成,又相得而益彰,在交融互設中維護著民族精神的平衡。我們人的手心是陽,手背是陰;人的軀體是陽,內臟是陰。任何事物都可以做這樣兩方面區分。所以中國的思想是非常有生命智慧的,它既講這一面,也講另一面,兩個又是互補的。這就構成了中國思想的偉大之處,也構成了中國哲學思想的精妙和深刻之處。大家了解這一點,就應該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獨特性而驕傲。

四、佛教真言

禪宗的三句話就是:

一、明心見性;二、無念為宗;三、頓悟成佛。

第一、明心見性

禪宗的要義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故又叫佛性禪。禪宗在六祖發揚光大後,不主張苦力修行。他認為:人心本來是清靜的,萬法自在心性之中。日月本來是明亮的,但為何現在看不見明日明月呢,是被雲霧所遮蔽了。某天突起大風,吹拂走雲霧,那麼也就可以看見了。本來你的心性是明的,佛就在你心中,只要將遮蔽佛性的私慾吹拂走,就可明心見性。所以《壇經》講:上是明的,下是暗的。現在我們坐飛機,可以體會得到。所以他認為成佛不必外求,慧如日,智如月,是常明的。佛就是覺,就是悟,就是智慧。智慧本來是常明的,你本來就是可以成佛的,只是被雲霧暫時遮蔽。只要將之去掉,佛性就顯現出來了,慧能認為眾生都是有佛性的。因「明心見性」的宗旨,是建立在人人心中有佛性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慧能認為,「一切萬法,盡在自身中」,「於自性中,萬法皆見」,「萬法儘是自性」,因而不需外求,成佛在自心。

第二、無念為宗

無念為宗,還包括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並不是說要斷絕念頭,要離去念頭,沒有了念,也就意味著死去。禪宗不是拒絕意識活動,而是要超越意識活動,要離境離染,要念念真如本性。不要有愛憎、執著,蔽於境。強調的是真心發露,如此才是無念。無相為體。無相就是沒有相,現在注重相,名字概念是相,桌子是相,但我們不能停留在相的階段,不要被相所蒙蔽,而是要超越它,這存在一個修行的問題。佛教中的戒律實際上是外在的,我們不要被它所束縛,要自然去做,不違背它即可。無住為本,無住就是不要停留,不要中斷。你都有佛性的覺悟,但不是很容易達到,你應該空色身,這樣才是無住。

第三、頓悟成佛

頓悟成佛,這是禪宗念佛的法門和訣竅。佛性在你心中,只要你有了明師指點,即可立即覺悟,頓悟成佛。禪宗解決了必然和自由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發揮主體的能動性,去掉長期形成的束縛、戒律,充分實現主體的自由,去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可以說,禪宗生髮了佛教中的一次革命,把心外佛變成了心內佛,禪宗思想的精髓在於此,它是洞察人生命智慧的思想。也就指出了人在被奴役的情景下,如何去獲得自由。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義太極 的精彩文章:

中國各個朝代的平均壽命和身高是多少?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何許人也?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代背景
明道亦需知法——我克與克我
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百隻猴子效應

TAG:德義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區別,簡單明了!
周易名家黃忠銀老師:融貫儒道之學
到底是什麼大智慧,讓儒道佛三家一致推崇?是持盈保泰之道!
孔子問禮老子:一段儒道始祖的辯論佳話
「你的最佳升值期來了!」跟百家講壇名師精覽儒道釋、通讀菜根譚
為華夏文化正名:儒道所講的孝真是為培養奴性嗎?
跟百家講壇名師精覽儒道釋、通讀菜根譚
何謂「儒道不古」
安康歷史上釋儒道三教合一
傳統的道家是儒道不分家的道家
皇帝召見敢先睡40天的「老不死」,儒道二家卻都奉他為祖…
虛雲老和尚:曹溪不獨為禪門之祖庭,亦儒道兩家之大宗師也
《儒道至聖》:一本一書封神的零差評小說
曹溪不獨為禪門之祖庭,亦儒道兩家之大宗師也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修行儒道兩家推崇的靜字!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鎮遠青龍洞!
葛荃 儒道互補?
關羽到底有多牛?一統佛儒道三教,封號比慈禧太后還長一個字!
內聖外王,儒道皆所通也
茅忠群:「中西合璧,以道馭術」的儒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