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氣候與氣象武器(三)——各國氣象武器發展

氣候與氣象武器(三)——各國氣象武器發展

上兩期我們講到氣候與氣象武器(一)——氣候與戰爭

由於氣候擁有巨大的破壞力,某些國家試圖利用氣象的特性發展新一代戰爭武器,以人為方式改造氣象條件達到軍事目的,本文研究發現,以人類目前所擁有的科技能力,還不足以生產具有毀滅性的氣象武器、但為了避免未來氣象武器發展成功之後被濫用,對地球生態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因此國際社會應限制各國將氣候科學應用在以戰爭為目的的活動,避免人類陷入失控的氣候浩劫。

那麼各國氣象武器發展如何

一、美國

201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NAS)所發表的技術報告提到,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法包括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或是改變雲層或地球表面使之反射更多陽光回到太空。不過,科學家Alan Robock向媒體透露,中央情報局是這份報告的資助者之一,中央情報局也資助過其他氣候改造計劃,真正的目的是透過人為方式控制他國氣候。

長期關注環境戰爭研究的先驅Rosalie Bertell指出,美國一直在秘密從事氣象武器研究,美軍在2005年公布一份名為《天氣-戰鬥力的倍增器:2025年擁有天氣武器》的報告,明確將氣象分析與應用列為重點發展的武器技術之一,並希望在2025年之前實現在200平方公里以內控制戰場天氣的目標。

儘管《環境改變公約》限制各國將氣候科學應用在以戰爭為目的之活動,部分國家仍然十分熱衷氣象武器的發展,其中又以美國最為積極,所掌握的科技和成果也領先其他國家,因此美國的氣象武器發展情形相當值得關注,其中又以麥金萊氣候實驗室(McKinley Climatic Laboratory)和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High Frequency Active Auroral Research Program, HAARP)最受矚目。

(一)麥金萊氣候實驗室由於氣候對軍事作戰有密切關聯,美國在二次戰後開始就氣象條件 對武器裝備和部隊作戰行動的影響,以及人員適應環境的能力進行研究。1949年,美國軍方在佛羅里達州坦帕灣建立麥金萊氣候實驗室,就全球30多種氣候環進行研究與模擬。麥金萊氣候實驗室包括「風實驗室」、「雨實驗室」、「雷電實驗室」、「溫度實驗室」、「沙漠實驗室」以及「海洋實驗室」,可以製造秒速高達30公尺的颶風、製造每小時380公釐的暴雨、製造雷雨交加的惡劣氣候、使室內溫度由攝氏80度迅速降至零下40度、模擬與非洲沙漠相似的氣候環境、製造和大海相似的海浪,並可以調節和控制水溫。實驗室曾在攝氏零下10度到零下25度的條件之下,藉由向雲層播灑化學粉末方式,將雲層的水滴變成冰狀物掉進海洋,使得2公里長的烏雲消失。實驗室也可以輕易製造中型規模的降雪和結冰。由於麥金萊氣候實驗室具備氣象調節功能,美軍特種部隊都會在氣候實驗室所模擬設計的雨林、沙漠、極地、高原和海上等環境接受訓練,以培養部隊面對各種複雜的氣象條件的作戰能力。此外,美軍半數以上的武器裝備在正式服役之前,都會先經過麥金萊氣候實驗室的嚴苛考驗,透過各種氣象條件的模擬,檢驗武器裝備性能。

然而,麥金萊氣候實驗室的最終目標是開發氣象武器,美軍所使用的氣象武器有7成以上都是由這個實驗室所研發,美軍在越戰期間對北越軍隊在胡志明小徑所進行的氣象戰,正是麥金萊氣候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此外,英國《焦點》月刊報導,美國軍方曾經透過麥金萊氣候實驗室,秘密進行過數十個氣象研究計劃,包括製造地震的「阿爾戈斯計劃」、製造颶風的「烈風計劃」、利用雷射製造雷電的「天火計劃」,以及在颶風周圍實施人工降雨以改變風暴方向的「暴風雨計劃」等。

(二)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是一個由美國空軍、海軍、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以及阿拉斯加大學共同合作的電離層研究計劃,計劃早在1990年代就開始構想和籌備,但基礎工程直到2003年完成,2005年正式展開實驗。基地設於阿拉斯加加科納(Gakona)軍事基地之內,佔地超過30英畝。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的核心設備由360個發電機和180座超過10公尺高的天線所構成的金屬方陣所組成,可以將360萬瓦功率的無線電波(相當於目前世界上最大商用電台功率的72,000倍),發射至離地表100到350公里的電離層指定位置,透過加熱提高電子活動的速度,並且改變電離層結構,達到操控氣象條件的效果。其他重要設備包括電離層研究儀、超高頻雷達、磁通門磁力儀、電離層探測儀、電磁感應儀等。根據美國官方說法,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只限於純粹的科學研究,是為了解如何改變電離層結構修補臭氧層,並探索新的核子潛艦通訊方式。不過,許多科學家和國家政府懷疑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的用意並不單純,這項計劃是美國為了進行氣象戰所進行的研究。

有科學家指出,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可以將強大的無線電波聚焦為比核爆能量更大的強波,準確地射向電離層,以巨大的熱力撕開電離層,打出一個大洞,藉此影響雲層、風向和降雨,讓天氣發生難以預期的變化,或因為刺激電離層變動引發地震和海嘯,甚至改變地球磁場,利用這些方式改變特定區域的天氣,製造有利的戰場條件,並且給敵方絕對性的打擊。25再者,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可以把高能離子流沿著當地的地磁力線發射出去,藉由迴旋振蕩加熱的方式使氣體電離,當帶電離子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轉變為等離子體,這種等離子體能夠在太空形成自然屏障,並干擾和破壞敵人的通訊,或用來偵測他國軍事基地和設施的位置,也可以作為電磁武器,用來攻擊敵方的飛彈、衛星、飛機等目標,在巨大的超重壓差和慣性影響之下,目標物在0.1秒內就會被摧毀。

其次,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所發射的載波的頻率範圍是2.8~10兆赫,發射到電離層之後可以影響在電離層流動的電流(稱為電噴流,在極地的電噴流稱為極光電噴流),透過極光電噴流的控制能夠產生能量極強的電磁波,高頻可達幾百萬赫,低頻在0~1,000赫之間。當電磁波和人類大腦頻率一致(0.5~40赫),就可以產生控制意識和影響情緒的效果。若低頻電磁波的頻率控制在60赫,甚至可能破壞人體內負責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的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造成身體的嚴重傷害。1994年,美國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主持人Bernard Eastlund向國防部提交的報告指出,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除了可以為美軍潛艦提供先進和便捷的通訊系統之外,還能夠偵察敵人的地下核試驗情況、追蹤超低空飛行的巡弋飛彈和敵方戰機、利用高頻波摧毀敵人的電力和通訊,甚至可能改變特定區域的氣候,破壞敵人的作戰能力。

另外,這份報告提到氣象武器將在30年之內逐漸成熟,屆時美軍可以製造人工降雨,使敵方陣地洪水泛濫;製造乾旱,使敵方的用水和糧食生產短缺;製造颶風,破壞敵方的經濟和基礎設施,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甚至引發疾病傳染和氣候難民;利用雷射製造閃電,擊落空中的敵機或使其無法起飛;向大氣發射微波,干擾敵軍雷達系統和通訊。

然而,無論是為了進行修補臭氧層和改善氣候的研究,或是氣象武器試驗,發展電離層相關研究都是相當危險的行為,因為這類計劃可能嚴重影響地球生態的平衡,對地球的物理狀態、地質以及物種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最終導致地球毀滅。基此,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受到科學界關切,也引起許多特定個人、團體和其他國家政府的反對。

事實上,電離層研究計劃最早源自於冷戰時期,當時美國為了探測蘇聯的深海核子潛艦的所在位置,並改善深海潛艦的通訊質量,因而展開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嘗試利用超低頻電波作為深海潛艦的通訊訊號,其中一個原理是透過電噴流,即電離層中帶電粒子的束流,作為類似天線的傳輸工具,將訊息傳送至海底潛艦。隨著前蘇聯解體,加上科技快速進步,原有的研究動機已不復存在,支持者於是不斷提出新的研究構想以便讓這類研究計劃繼續存在,包括利用超低頻電波偵測敵方的移動式飛彈基地和地下碉堡、解決太陽風暴對人造衛星、通訊、電力設備的傷害、降低高空核爆所釋放的輻射、改變電離層的電子密度以左右無線電波的傳播,以及研究極光形成過程的各種物理問題。

雖然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由美國軍方主導,但開放學術界使用,這有助於各項研究計劃的推展,並透過與學術界合作發揮更高效益。計劃研究過程曾經完成以人為方式在離地100到150公里高空的電離層製造出綠色極光,雖然這比挪威的歐洲非相干散射科學協會(EuropeanIncoherent Scatter Scientific Association, EISCAT)透過電離層加熱創造出世上首例的人造極光晚了幾年。

易言之,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並非如外界所想像,這項計劃不僅對大氣物理研究帶來新視野,而且也讓人類對大自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但因為受到太多質疑,而且經費負擔龐大,因此美國政府於2013年中止這項研究計劃。未來是否會重啟進行,或者真的應用在以戰爭為目的之活動,則有待時間證明,但可以確信的是,至少目前人類還不具備以人為方式大規模改造氣象條件的能力。

二、其他國家

除了美國之外,部分國家也在進行氣象武器的研究。譬如,俄羅斯和挪威長期對電離層的物理變化進行研究,挪威甚至是全球最早透過電離層加熱創造人造極光的國家,只是俄羅斯和挪威的電離層研究計劃的規模和成果遠落後於美國。另外,俄羅斯長期以來祕密從事太陽武器研究,並持續進行以核彈引發大規模地震和海嘯的實驗。

英國是另一個發展氣象武器的重要國家。1998年,英國軍方在西海岸部署一系列電極,向大氣層輸入電能,使對流層中的鎂原子電離產生一個密度可變的靜電屏蔽層,接著透過密度調節來決定高壓和低壓天氣的生成與消失,進而達到控制天氣的目的。英國軍方宣稱,他們有能力控制半徑5,000公里範圍內的晴雨天氣,成功率達93%以上。2009年,英國軍方進一步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研製熱壓氣霧武器,這是一種利用熱浪、壓力和氣霧打擊目標的武器。這種武器應用先進的油氣炸藥原理,讓彈體在擊中目標之後產生大量的濃霧爆炸雲團,通過熱霧和壓力造成建築物內敵人的傷亡。英國的熱壓氣霧武器曾經應用在阿富汗戰場,對塔利班部隊造成有效打擊。

中國在氣象武器發展雖然還沒有重要成果,但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典禮和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氣象部隊發射消雨火箭彈實施人工消雨作業,確保當天活動順利進行。作業過程不僅順利,技術也相當先進,這讓外界認為中國有能力從事氣象武器研究,並將在20年內製造出具有破壞力的氣象武器。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國家投入以人為方式影響戰場天氣的科技發展,以及氣象武器的研究。

結論本文研究發現:

氣候對戰爭結果有重要影響,善用氣象條件不僅可以提高己方的防衛能力,降低部隊在戰場的損失,而且能夠提升軍事作戰能力,抑制敵方武器性能的發揮,創造作戰優勢,並給予敵人巨大打擊。因此,各國除了儘可能掌握戰場的氣象條件之外,也試圖發展氣象武器,利用氣候的強大破壞力奪取「制氣象權」。儘管人類經歷過兩次大戰的可怕經驗,加上核彈的發明,爆發毀滅性戰爭的可能性並不高,但各國仍不斷研究破壞力更大、殺傷力更強的武器,畢竟任何國家一旦擁有某種絕對武器,將在軍事戰場或政治談判桌獲得無可議價的籌碼。由於氣象武器能夠偽裝成自然現象,對敵人施加出其不意的打擊,因此成為某些國家積極發展的戰爭工具。

究竟氣象武器的發展現況如何外界並不可得知,這是因為各國的武器研發都是在極機密的情況之下進行,在應用在戰場之前都會儘可能保密。然而,充斥八卦新聞的媒體對此經常以科幻小說般的敘述和報導加以渲染,軍事和情報單位對敵對國家的武器發展也總是抱持懷疑和好奇的態度,這使得外界對氣象武器有許多懷疑和猜測。

根據本文的推論,發展毀滅性氣象武器的構想目前只停留在實驗階段,因為各國的科技能力還無法掌握天氣變化的所有因素,即使在晴空萬里的氣象條件之下,仍然很難做到人工降雨,以人為方式製造暴雨、颶風、乾旱等系統性劇烈天氣就更難達成。何況如果人類已經具備操控氣象條件的能力,就不會讓那些造成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極端氣候一再發生。換言之,因為氣候系統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太高,加上可控制性太低,想要將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這類超高科技系統,發展成為足以產生巨大能量的攻擊武器,迄今還未能實現。

然而,大自然是一個巨大和複雜的系統,一旦各國成功發展出具有強大破壞力和殺傷力的氣象武器,難保未來不被濫用和失控,對地球生態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為了防患於未然,國際社會應落實《環境改變公約》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規範,限制將氣候科學應用在以戰爭為目的之活動,並且比照核武和化武管制,全面禁止使用氣象武器,如此才能避免使人類陷入失控的氣候浩劫和全面性毀滅。

完結篇

資料來源:戰略與評估

★ 您的轉發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 ★

歡迎關注【支點軍事】公眾號

ZDJS20160801

我 是 支 點助 你 成 功

珠海支點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提供專業科技信息資源服務

專業數據| 圖片視頻 | 文獻資源

翻譯研究 | 編輯出版 | 系統開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點防務 的精彩文章:

氣候與氣象武器(一)——氣候與戰爭
支點快報 最新鮮環球海軍資訊0627
T-64/72/80主坦克的現代化改裝
2017巴黎航展都有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史上最強悍的A-10攻擊機(上):靠肉眼夜戰的疣豬騎士

TAG:支點防務 |

您可能感興趣

颱風山竹是美國開發的氣象武器?
颱風山竹會是美國的氣象武器嗎?美曾用氣象武器消滅此國5%人口
邱漢橋山水畫的氣勢、氣象、氣韻
二里頭的王朝氣象
亞太颱風研究中心、高影響天氣預警、智慧氣象試點……國家氣象局與上海市要推這些合作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氣象保障精準,「風雲」氣象衛星發射成功
颱風山竹是某國的氣象武器?人類控制天氣的科學技術真有這麼牛?
「古八景」新氣象
大國氣象 宋殿禮
中國氣象局:入汛以來我國天氣氣候複雜 氣象災害點多面廣
氣象學家擔心5G會干擾氣象衛星
颱風山竹是美國開發的氣象武器?真實情況比想像的更複雜
氣象科普之輻射霧
世界氣象組織:氣溫升高和氣候乾燥導致多起火災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加強「智慧氣象」建設 助力藍天保衛戰
大連農業氣象服務—春耕春播氣象條件分析
探尋當代中國大學的精神氣象
活出生命的遼闊氣象
王之渙:演繹盛唐氣象
騎士媒體日 樂福霸氣領銜球隊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