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與「敬」——讀《三國演義》有感
先哲曾把讀書譽為「靈魂的壯遊」,一卷在手,日月山川,興衰變遷,悲歡離合,便如沿途的風景撲面而來,鑄就人類的精神之塔。而《三國演義》便是那能讓我秉燭夜吟時感受從心底傳來共鳴的情愫。
《三國演義》乃我國古典歷史演義小說的代表之作,敘述了東漢末年以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權之間的鬥爭,最後魏滅兩國,統一天下,史稱西晉的故事。書中刻畫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使其更雋永傳神,例如禮賢下士的劉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義薄雲天的關羽,嫉賢妒能的周瑜……
人才濟濟間,攀至巔峰的不過幾人,諸葛亮更是其中之一。
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手持羽扇,身披鶴氅,即便是曹操見了也要退避三舍,避其鋒芒。他在《三國演義》中是個神話人物,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令人為之敬佩;草船借箭,一招使詭計著稱的曹操跌入敗境;東吳招親,弄假成真,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可諸葛亮最寶貴的精神,並非足智多謀,而是他的「忠」與「敬」。
「忠」為忠誠,指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對蜀國的忠誠。諸葛亮不僅在劉備生前,懇與劉備出山,傾獻隆中對策,舌戰群儒,火燒赤壁,據占荊益,挺入巴蜀,至天下三國鼎立之勢形成,都一如既往盡忠職守,且在劉備過世後,不因後皇劉禪是個庸君而改變其對劉家的初衷和忘掉在白帝託孤的劉備。這種善始善終的忠誠非人人都能做到的,就連身為唐王朝皇后、皇太后的武媚娘都無法企及,甚至還找出各種理由自立為皇。諸葛亮卻能始終保持對劉備的忠誠,他是人類忠誠史上的一朵艷麗而罕見奇葩,讓無數朝秦暮楚之輩自慚形穢,讓無數同床異夢之徒汗顏羞愧,讓無數得隴望蜀之流無地自容。
「敬」為敬業,指諸葛亮對事業的熱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諸葛亮的敬業精神是建立在真才實幹的基礎之上的。他的真才實幹不僅表現在戰略決策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而且他的神機妙算更是堪稱一傑。他善於利用自然科學為實戰服務,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其實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天文學、地理學知識。他「長於巧思」,革新了連弩,能同時發射十箭;製造的「木牛流馬」,利於山地運輸。他的真才實幹讓他在極為嚴酷、複雜和嚴峻的爭戰中揮戈自如,遊刃有餘。
諸葛亮的「忠」與「敬」如一道永遠明亮的極光,滋潤人們的心靈。大文學家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何嘗不是與諸葛亮的忠誠敬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諸葛亮的肉身早已不復存在,但他的「忠」與「敬」的精神永世長存,引領著東方華夏這泱泱大國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獨樹一幟,永世不滅!
TAG:三江1號 |
※《三國演義》讀後感
※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粗讀小感
※胡熙:《三國演義》讀後感
※讀《三國演義》談做事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經典選讀
※《三國演義》原著精讀
※嚮往國家統一,歌頌「忠義」英雄——論《三國演義》的主題
※致經典·向《三國演義》致敬
※《三國演義》里喝茶的儀式感
※《三國演義》老闆與下屬
※忠義:《三國演義》最核心的江湖規則
※《三國演義》的不足
※世間只有「三國演義」,為何沒有「春秋演義」和「戰國演義」?
※為什麼說只知道《三國演義》而不讀《三國志》的人很愚蠢?
※性格決定命運——讀《三國演義》有感
※《三國演義》的人物「三絕」
※精選《三國演義》油畫
※《三國演義》的「三絕」是什麼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