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詩依:一位香江學人的家國之思
文 |章詩依
離任告別香港前的那段時間,離愁別緒縈懷。為了讓告別的日子過得有意義,臨行前幾個月,我為自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事情——去拜訪一些自己敬重、讀過其文字的學人、作家,藉由親炙的方式,把香港生動、人格化地打包進記憶,為自己三年半的香江緣划上一個句號。
小思先生是第一位。她的《承教小記》《夜讀閃念》,是我駐港期間常讀的兩本書,幾年中,還淘到了一些她早期寫作、編輯的作品,包括日本遊記《日影行》,以及很具史料價值的《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一九二五-一九四一)》《舊路行人·中國學生周報文輯》兩書。
對小思的反覆閱讀,近似一種心理需要。從這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筆下,固然能看到日常香港的零碎瑣事,她對香港的款款眷戀之情,但我最喜歡讀的,還是她回憶老師的文章。
小思何其幸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遇到那麼多值得回憶和懷念的老師,這些為人師者,道德文章都令人尊敬,同時又很具個性的風采。如小思在中文大學讀一年級時選修的生物學課老師任國榮,對班上這個唯一一個中文系學生時或加以調侃、挖苦,認為學文的人過於浪漫,讓小思有時氣得直跳腳。但其實,任老師的中國舊文學根柢很深,是他鼓勵小思把到台灣後的見聞感想寫出來,並且親自動筆批改,這位生物學教授的鼓勵,竟然成了小思寫專欄文章的開始。
懷念恩師錢穆、唐君毅的文章,尤其感人。這兩位當代大儒的言傳身教,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深情,對小思的精神生命具有關鍵的意義。在短文《另一種印象》中,她寫去台灣開研討會,順便去外雙溪素書樓看望錢穆先生。此時的錢穆已經九十多歲,失去了往日常見的笑容,神情木然,不說話,雙目平直望著遠方。但當小思與師母談到大陸時,「偶一回頭,竟看見錢先生在流淚」。這一細節,令人動容。
小思也寫蔡元培、陶行知、豐子愷,對這些她未能親聆教誨的老師,她同樣獻上深摯的敬意。
這些寫老師的文章,散發著迷人的氣息。它們讓人看到昔日師道之不墜,更讓人看到,中國文化的薪火,在海隅一角的香江頑強地燃燒。《承教小記》今日仍在嘉惠香江學子,駐港三年多,我逛新、舊書店時,曾看到過此書不同時期的多種版本。
小思先生本人,除了是學者,也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她先後在中學、大學執教30餘年,榮獲香港教育學院傑出教育家獎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2016年,因多方面的成就,她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最高榮譽——香港藝術發展局終身成就獎。
40多年來,小思致力於香港文學資料的搜尋、整理工作,為香港文學研究奠下基礎。2002年從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任上榮休後,她將3萬多冊私人藏書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根據她搜集的38000條香港文學及文化的原始資料建成的「香港文學檔案」,經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的電子化,於2005年啟用,使讀者可不受地域限制在互聯網上查閱檔案的索引。
因了發自內心的敬意,拜訪小思,成為離任前我的一大心愿。
令人驚喜的是,當我與她聯繫上後,得到的是爽快的應允,而見面前的路線指點,亦是周到細緻,言詞溫溫——我接觸的一些香江學人,即使名氣很大,也都具有這一特點。
是9月的香港,嘈雜的北角的一家迷你咖啡屋,我與妻子,如願以償地坐在了小思先生的對面。76歲的她,身形嬌小,目光清澈、溫暖,無一絲衰頹之氣,我暗想,這就是那個寫了那麼多有情有義的文字,做了那麼多發光發熱的事情的人,人的能量,與體積真沒有什麼關係。
坐下之後,小思說,她來請下午茶,並說有一種點心很好吃,一定要嘗嘗。態度那麼誠懇,我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當天的談話,印象最深的,一是小思說,現在只要是年輕人找她,她都見,因為香港現在比較迷茫,她很願意多與年輕人聊聊;二是她對往昔的追憶。她回憶起1960年代初,上海越劇團來香港演出《紅樓夢》,演員都是一時之選,當賈寶玉一出場,所有複雜情緒都消融了。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小思也提到了這個例子,「軟的東西自然會沉潛入你的血液。」
一個多小時很快過去,在喧鬧的街邊揮別小思,看她小小的身影隱沒在人流里,心中滿是感動。
幾天後,我們根據小思提供的信息,去中文大學參觀了「曲水回眸:小思眼中的香港」展覽,展櫃中陳列的小思母親用毛筆自書的舊體詩作、小學時代小思寫給父親的家書,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傳統中國文化打在香港身上的烙印,令人不勝感慨。
我們還去聽了與新書《曲水回眸》有關的兩場講座。該書以小思為訪談對象,結合其生平,暢談小思在研究、教學、創作方面的感受與見解,為半個多世紀的香港文化留下一幀珍貴側影。講座在中文大學圖書館進學園的開放式演講廳舉行,題目分別為「都付笑談中?——小思的香港文學史探索」與「文學檔案的『有情』與『無情』」,主題均為向聽眾介紹小思學術活動的特點及意義。
「曲水回眸」展品:小思先生在新亞書院讀書時的習作
我注意到,200餘人的聽眾中,約有一半是穿著不同校服的中學生。儘管沒有中場休息,但他們的注意力沒有受到影響,一直在專註地做著筆記。
中文大學教授黃念欣為準備此次講座,第一次打開了「香港文學檔案」的每個文件。演講的尾聲,她感慨地說,無論用45分鐘,或用一兩個月時間去閱讀小思老師的半生心血,都是不足夠的。這些檔案,不只是小思老師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它們記錄了對香港文學與文化有貢獻的人存在過、互相幫助過。有這些檔案在,這一切就不會湮滅。
在展覽的留言簿中,名為「雙雙」的一位觀眾寫道:「當日中學生的我看了您的《承教小記》,也有幸聽過您的分享,今日我終於成為教師,開始走您當日走過的路。謝謝您當日以及今日都啟發我。」
2005年6月17日,根據小思捐出的香港文學檔案,經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完成電子化,舉行啟動儀式。小思欣慰之餘,於當日引用弘一法師的詩,表達感想:
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流連在展覽與講座中,我卻從這位辛勞的耕耘者背後,看到了一片春色。
(題圖為小思先生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終身成就獎)
【作者簡介】
章詩依|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媒體人。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凌嵐:留學生們,歡迎來到真實世界
※不要把國內深夜擼串的安全感帶到美國
※安德魯·羅伯茨:陰謀論,一種專屬於男性的歇斯底里
※王雁林:兩口子談錢,怎麼才能不傷感情?
TAG:騰訊·大家 |
※《反貪風暴3》=《人民的名義》之香江篇?
※香江美麗傳說:她是香港最命硬的女人
※金庸的兩種江湖,以及他的香江奇蹟
※《家國情匯香江 復興夢耀中華》新書發布
※從拜金小三到人生贏家,香江第一美人李嘉欣的傳奇人生
※香江美麗傳說:天涯歌女梅艷芳
※香江傳道,寶島仙風:羅天大醮朝真、道德壇小記
※香江健康小鎮 錦繡香江醫院守護家人健康
※香江美麗傳說(八):「花瓶女」劉嘉玲的前半生
※首期中國烏龍茶非遺傳承人高級研討班於武夷香江茗苑開班
※香江之畔「一天一夢」,上昆粵港澳大灣區巡演收官
※《石獅文藝》︱李天錫:香江情意深
※縷縷暗香江南情,悠悠女子醉人心!
※黃霑前妻、香江傳奇才女林燕妮病逝,金庸曾贊她是「最好的女散文家」
※李嘉誠—香江首富專奇人生
※香江美麗傳說(九):嫁豪門女星那麼多,只有黎姿拿了霸總劇本
※韓國瑜夜遊香江,心情大好
※香江才女林燕妮離世,網友:來世不要這樣的辛苦
※香江美麗傳說:鍾楚紅,白玫瑰的信與愛
※香港珍貴彩色老照片:60年代遊客眼中的香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