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人才的來源渠道,如何聚攏人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人才的來源渠道,如何聚攏人才

人才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曹操在起兵之初即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後來在一道求賢令中又說:「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在與袁紹對壘時,他聽說許攸來了,光著腳跑出軍營迎接,還拍著雙手大笑說,「吾事濟矣」。

曹操求賢若渴,他說「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達對人才的渴求,他又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渴望能盡攬天下人才,創建周公那樣的偉業。他三次頒布求賢令,遍訪賢士,對於敵方陣營里的人才,不惜動用各種手段去挖牆角,為籠絡關羽,金錢、美色、高官,手段用盡;為爭取徐庶,禮遇、利誘及至欺騙,心機費盡…在他帳下,聚集了文如荀彧武如張遼等一大批文臣武將,不論是人才的數量與質量,都遠遠超過了吳國和蜀國。曹操人才來源是多渠道的。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親族。一般是跟隨曹操起事的親族人物。他們主要包括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等。

曹仁字子孝,太祖從弟也,也就是堂弟。

曹洪字子廉,太祖從弟也,也就是堂弟。

曹休、曹真是曹操的族子,實際上是養子,從小和曹丕親厚。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里。休年十餘歲,喪父,獨與一客擔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間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使與文帝同止,見待如子。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眾,為州郡所殺。太祖哀真少孤,收養與諸子同,使與文帝共止。

夏侯家是漢初名將夏侯嬰的後代,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

夏侯淵字妙才,惇族弟也。

夏侯、曹氏,世為婚姻,故惇、淵、仁、洪、休、尚、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勛業,咸有效勞。

曹家與夏侯家世代通婚,可謂淵源極深。具體曹操兄弟與夏侯家的關係也是盤根錯節,夏侯惇的叔父是曹操的父親曹嵩,夏侯惇的兒子娶了曹操的女兒。

夏侯淵的妻子是曹操的妻妹,夏侯淵的兒子夏侯衡娶了曹操的侄女。

夏侯尚是夏侯淵之侄,尚妻是曹氏女,從小和曹丕友愛。

夏侯尚字伯仁,淵從子也。文帝與之親友。

這些人一方面由於關係特殊,一方面由於確有過人之處,基本上都是曹操集團的骨幹,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力。

二、敵方。郭嘉、荀彧、崔琰、陳琳、張郃是從袁紹那裡投奔曹操的。

《三國志.荀彧傳》記載:永漢元年,舉孝廉,拜守宮令。董卓之亂,求出補吏。除亢父令,遂棄官歸,謂父老曰:「潁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鄉人多懷土猶豫,會冀州牧同郡韓馥遣騎迎立,莫有隨者,彧獨將宗族至冀州。而袁紹已奪馥位,待彧以上賓之禮。彧弟諶及同郡辛評、郭圖,皆為紹所任。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以為司馬,時年二十九。

《三國志.郭嘉傳》記載: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也。年二十七,辟司徒府。初,北見袁紹,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於是遂去之。先是時,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 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為司空軍祭酒。

《三國志.崔琰傳》記載:大將軍袁紹聞而辟之。時士卒橫暴,掘發丘隴,琰諫曰:「昔孫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雖湯武不能以戰勝。』今道路暴骨,民未見德,宜敕郡縣掩骼埋胔,示憯怛之愛,追文王之仁。」紹以為騎都尉。後紹治兵黎陽,次於延津,琰復諫曰:「天子在許,民望助順,不如守境述職,以寧區宇。」紹不聽,遂敗於官渡。及紹卒,二子交爭,爭欲得琰。琰稱疾固辭,由是獲罪,幽於囹圄,賴陰夔、陳琳營救得免。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辟琰為別駕從事。

《三國志.崔琰傳》記載:張郃字俊乂,河間鄚人也。漢末應募討黃巾,為軍司馬,屬韓馥。馥敗,以兵歸袁紹。紹以郃為校尉,使拒公孫瓚。瓚破,郃功多,遷寧國中郎將。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漢晉春秋曰:郃說紹曰:「公雖連勝,然勿與曹公戰也,密遣輕騎鈔絕其南,則兵自敗矣。」紹不從之。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說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賈詡是由張綉那裡歸附曹操的;

《三國志.賈詡傳》記載:綉從之,率眾歸太祖。太祖見之,喜,執詡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表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

華歆、王朗則來自孫權陣營;

《三國志.華歆傳》記載:孫策略地江東,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長者,待以上賓之禮。後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徵歆。孫權欲不遣,歆謂權曰:「將軍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義未固,使仆得為將軍效心,豈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為養無用之物,非將軍之良計也。」權悅,乃遣歆。賓客舊人送之者千餘人,贈遺數百金。歆皆無所拒,密各題識,至臨去,悉聚諸物,謂諸賓客曰:「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原賓客為之計。」眾乃各留所贈,而服其德。歆至,拜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轉侍中,代荀彧為尚書令。

《三國志.王朗傳》記載:孫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為漢吏,宜保城邑,遂舉兵與策戰,敗績,浮海至東冶。策又追擊,大破之。朗乃詣策。策以儒雅,詰讓而不害。雖流移窮困,朝不謀夕,而收恤親舊,分多割少,行義甚著。太祖表徵之,朗自曲阿展轉江海,積年乃至。拜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

徐庶則來自劉備陣營;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典韋則是張邈舊部;

《三國志.典韋傳》記載:初平中,張邈舉義兵,韋為士,屬司馬趙寵。牙門旗長大,人莫能勝,韋一手建之,寵異其才力。後屬夏侯惇,數斬首有功,拜司馬。

龐德為馬超部將;

《三國志.龐德傳》記載: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也。少為郡吏州從事。初平中,從馬騰擊反羌叛氐。數有功,稍遷至校尉。建安中,太祖討袁譚、尚於黎陽,譚遣郭援、高幹等略取河東,太祖使鍾繇率關中諸將討之。德隨騰子超拒援、幹於平陽,德為軍鋒,進攻援、幹,大破之,親斬援首。拜中郎將,封都亭侯。後張白騎叛於弘農,德復隨騰征之,破白騎於兩殽間。每戰,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後騰徵為衛尉,德留屬超。太祖破超於渭南,德隨超亡入漢陽,保冀城。後復隨超奔漢中,從張魯。太祖定漢中,德隨眾降。太祖素聞其驍勇,拜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邑三百戶。

張遼是呂布部將;

《三國志.張遼傳》記載: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少為郡吏。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遷騎都尉。布為李傕所敗,從布東奔徐州,領魯相,時年二十八。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三、自由人士。主要指朝廷舊人或「無主」人士。例如,荀攸、毛玠、邢顒、徐奕、何夔、鮑勛、司馬芝、鍾繇、程昱,李典、許褚等等。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義太極 的精彩文章:

《伊索寓言》驢子與小狗續編
三國演義中最精闢的十句話
劉備曾經「十易其主」,都是誰?跟著「跳槽王」劉備學跳槽
人體散發檀香為哪般?人體內的本性氣息和大自然氣息是一脈相承
柔韌訓練是訓練的一大難關,至今被認為最科學和有效的柔韌方法!

TAG:德義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都對人才求賢若渴,為什麼曹操人才濟濟,而劉備青黃不接!
都對人才求賢若渴,為何曹操人才濟濟,而劉備青黃不接!
人工智慧來襲,未來需要什麼的人才?
喜歡劉德華的人才懂人生,喜歡王傑的人才懂浪子回頭,你認同嗎?
此人才貌雙全,為愛情不顧一切與才子私奔,最終卻被才子傷了心
鐵了心要來湖人!他對湖人才是真愛啊!
抓住情感的源頭,挽回自己,男人才會越來越愛你!
大家都在搶人才,可人才怎麼想?
原來此人才是西遊中藏的最深的人,他的師傅,如來都不是對手!
蜀漢人才本來就少,而馬謖的才能不亞於關羽,諸葛亮為何哭也要殺
為何人才都往秦國跑?
愛你的人會來追你,不愛你的人才跟你曖昧!
在大才子的葬禮上「學驢叫」,曹丕啊曹丕,你果真是人才!
自卑的人才炫耀,缺愛的人才花心
古代人都是傻子?被株連九族的人為何不知道逃跑?逃的人才是傻子
最近很火的句子:別嫌棄我幼稚,我對不熟的人才會用腦子
只有青海人才懂的那些味道!吃不上的才最香……
郭靖不是最愛黃蓉的人,他才是,文武雙全一表人才,卻因黃蓉而死
一部《我不是葯神》讓徐崢更火,而他背後的女人才是最牛的!
曹操用人之道,一句話可以概括,怪不得漢末人才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