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家稱謂的出處,皇帝、陛下、太上皇等皇室稱謂的由來
中國古代皇室各種稱謂的由來:古代君王有許多稱謂,每種稱謂都有它的來歷。朕:在古代原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如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首句中云:「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朕」便成為帝王自稱的專用詞,不準別人再用。天子:君王認為自己是「天之子」,擁有的地位是上天賦予的,因此,「天子」成了君王的代稱。萬歲:約始於秦漢。「萬歲」一詞本是人們喜慶時的歡呼語。如《戰國策》中記載,馮諼替孟嘗君燒掉債券,百姓們「高呼萬歲」。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君王,拜恩慶賀,以呼「萬歲」為常,遂成為帝王的代稱。
皇帝稱謂的由來
歷史上把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趙王、燕王等。西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贏政自認為這是亘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稱號該如何更改,方能顯出榮耀。李斯等人商議後,向秦王報告,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秦王反覆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尊貴。
另一種說法:
秦滅六國後,秦王政覺得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號,顯不出他的偉大,更不能讓後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於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博士們商議改帝號之事。
丞相王綰稟奏:「三皇五帝的名稱,是天下共主,實際上本身所佔有的領土,不過方圓千里,而自商周稱王后,才真正擁有天下,而且周維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臣認為王的稱號最好。」
秦王政不悅的說:「我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萬世永傳的朝代。」
李斯上奏道:「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內都已成為郡縣,法令由中央統一,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業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認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貴,臣建議稱泰皇。」
秦王政一聽,高興的說:「泰皇仍與以前分別不出來,我看,去『泰』留『皇』,采上古『帝』號,稱『皇帝』。我稱始皇帝,後世以數計,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另追尊庄襄王為太上。」就這樣,贏政被稱為「秦始皇帝」,通稱「秦始皇」。
皇帝為何自稱「朕」
在秦始皇以前,朕只是一個普通的字,誰都可以用的,並非國君專有。此前國君專有的是孤和寡人,謙稱自己是寡德之人。自秦始皇開始,只有皇帝才可以用朕。孤歸了王爺以下的貴族,例如侯爵,孫權致書曹操,「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當時他只是吳侯。寡人就沒人用了,反正也不需要再謙虛了。
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寡人,寡德之人。這個詞的用法比「孤」複雜些。古代王侯可自謙為寡人,《左傳》:「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鄒忌諷齊王納諫》:「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稱為「寡人」的。《世說新語》:「晉王衍諸婿大會,郭家與衍婿裴遐談,衍謂諸人曰:『君輩勿為爾,將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諸侯夫人也有自稱寡人的,《詩邶風》:「先君之恩,以勖寡人。」這是衛庄公夫人庄姜自稱。唐以後唯皇帝得稱寡人。
「陛下」的由來
人們在文藝作品中,經常會看到臣民把皇帝稱為「陛下」的情況。為什麼把皇帝稱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時代臣民對皇帝的稱謂。「陛下」本來是指宮殿的台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階。皇帝臨朝時,「陛」的兩側要有近臣執兵刃站列,以防不測和顯示威風。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者轉達,以示皇權的崇高。
「陛下」這一稱呼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後來,人們就用「陛下」作為對皇帝的直接稱呼,表示自己雖然是在對皇帝說話,但在禮儀上不敢忘記自己本來無此資格。
「太上皇」的由來
秦朝末年,楚漢爭霸,漢高祖劉邦最終取得了勝利。漢王五年(西元前202年)十二月,項羽被劉邦十面埋伏,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項羽突圍不成,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漢高祖劉邦當上皇帝後,每天都去參拜自己的老父親。誰知有一天當他又去參拜父親劉太公時,卻見父親穿著一件舊襖,手拿掃帚,畢恭畢敬地迎接他。劉邦大吃一驚,急忙上前攙扶父親,而劉太公卻連連後退。劉太公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然是您的父親,也只是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殺頭的。我也不想為這事壞了天下的法紀。」漢高祖開始想該如何才不失禮度地對待父親,但他想不出個好辦法。後來,有個大臣說秦始皇曾尊去世的父親為太上皇,建議封劉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聽後,馬上舉行大典,將劉太公扶上太上皇位。皇帝的父親從此就被稱為「太上皇」,這一叫法就歷代沿襲下來。
皇后不可自稱哀家 哀家和本宮有別
哀家一般是太后、太皇太后的自稱,而皇后一般自稱本宮。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會自稱「本宮」的,而是自稱「哀家」。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後,皇后才可以「哀家」自稱。另外,哀家一詞僅用於喪夫的皇后,而且僅在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裡出現,歷史真實中的皇后,無論何時都不自稱哀家。皇后自稱哀家應該是個笑話,否則豈不是詛咒皇帝?
※稱謂由天子君王變為皇帝,皇帝的「范」從何而來?
※清宮劇中的最大錯誤,皇子公主對皇帝的稱謂,根本不是「皇阿瑪」
※藏在稱謂里的姓氏:叔、伯、姑、祖……
※法王、達賴、班禪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寧夏古代的稱謂是什麼?
※「六親不認、誅九族、出五服、祖宗十八代」中的稱謂你搞懂了嗎?
※淺談古人的名、字、號,以及古代的稱謂禮俗
※秦始皇為什麼要採用皇帝這個稱謂?
※碗、甌、盞、杯,這竟然是歷代品茗杯的稱謂
※「朕」是古代皇帝的專用稱謂,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
※古代皇帝平時怎麼喊皇后,娘娘?老婆?答案是一個很冷僻的稱謂
※此人請辭太子之位,成就了弟弟千古明君的稱謂,死後被追封為皇帝
※祭酒、教授、大長秋等,這些容易混淆的稱謂,在古代原來都是官職
※洛陽先後有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的稱謂。為什麼還有三朝古都的稱號?
※由「楚河漢界」孕育出的一個偉大民族的稱謂
※中國古代夫妻之間的稱謂,還有叫老公「丈人」的
※整理出的中國從古至今的稱謂
※古代皇帝私下怎麼稱呼皇后,不是老婆,這個稱謂你都沒聽過
※中國各城市的古稱謂及得名由來,看看你的家鄉
※老公竟是用來稱呼太監的?從「郎君」到「老公」:中國丈夫稱謂的變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