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草書《擇葯帖》拓本三種

《擇葯帖》,4行,44字。草書。《淳化閣帖》、《二王帖》、《寶晉齋帖》亦收刻。《大觀帖》作四行,不同於他帖。帖末「謝二侯」三字,若非他帖文字誤刻於此,則當是此函收件人的稱謂,《右軍書記》亦有載,難詳何人。帖文大意為:鄉里人採藥,有人發夢得到此葯,您難道不識嗎?說是服了這種葯可使人成仙,不知誰能試之。形色因此稍異,還沒有人見到。很明顯,信奉道教的王羲之對成仙的藥草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但他還是持慎重的態度,不敢冒然試之。王羲之對延長生命的關注及其矛盾的心態,於此帖昭然。

釋文:

鄉里人擇藥,有發(簡)〔夢〕而得此藥者。足下豈識之不?乃雲服之令人仙,不知誰能試者。形色故小異,莫(亦)(即)(當)(嘗)見者。謝二侯。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草書《朱處仁帖》拓本四種

《朱處仁帖》,3行,26字。《十七帖》第十通尺牘。《右軍書記》著錄帖文。《宣和書譜》著錄此帖目,可知墨跡本在北宋時尚存世。《淳化閣帖》、《大觀帖》、《二王帖》收刻。朱處仁,清包世臣考為朱燾。《晉書》卷八穆帝紀、《資治通鑒》、《建康實錄》皆作「朱燾」,《晉書》卷五八周撫傳作「朱壽」。考諸史乘,朱燾曾為庾翼安西司馬,南蠻校尉,後受桓溫節制,為龍驤將軍。束晉西線戰事,多有參與。王羲之三十二歲許嘗在庾亮武昌征西府任職數年,與朱處仁相識,當在彼時。「往得其書,信遂不取答」,於是中斷了聯繫。或許王羲之與周撫通信偶然得知其下落,念及舊誼,寫下了此帖這段話。那麼,此函是寫給周撫的。

釋文:

朱處仁今所在。往得其書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書,可令必達。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草書《白姓帖》

延伸閱讀(一)

張昕若王羲之書法真面目的探討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原載《文藝研究》1980年第5期)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行書《追傷帖》(疑偽)

延伸閱讀(二)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原載《漢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期)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草書《野鴨帖》

延伸閱讀(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原載《文史知識》1988年第9期)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草書《源日帖》拓本二種

王羲之《擇葯帖》、《朱處仁帖》、《追傷帖》等

王羲之《虞安吉帖》

《虞安吉帖》又稱《虞安帖》,七行,五十六字。《十七帖》第二十九通尺牘,即最後一通尺牘。《右軍書記》著錄帖文。此帖是王羲之專門向周撫推薦虞安吉的一封信函,反映出他晚年社會交往,為人處世的某個側畫。帖文大意為:虞安吉曾經與我共事,時常惦念他。現在是殿中將軍。他前不久經過這甲,對我說、與您是中表親,他不在乎年紀大,非常想到您那裡去做您的下屬。我認為他的資質能力可以擔任小郡的郡守,您願意招致他嗎?

釋文:

虞安吉者,昔與共事,常念之。今為殿中將軍,前過雲:與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與足下為下寮。意其資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遠及。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王羲之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使他對東漢「草聖」張芝的書法產生了欽羨之情,並決心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里,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鍊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著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裡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

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緻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走近書畫大師吳三大先生的藝術人生
蘇東坡知密州的書法活動及所留墨跡考評
墨色也迷人
宋仁宗、清康熙臨《蘭亭序》
唐以前無拓本?

TAG:聞是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欹正相間、剛柔兼備,賞書聖之《朱處仁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