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獨立不遷,上下求索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獨立不遷,上下求索

屈原:獨立不遷,上下求索

一位偉大的詩人走遠了,留下了一個永恆的紀念日。再不見輪轂交錯短兵相接了,再不見詩人拔劍擊節而歌了;古老的佩鈴搖響在千年的楚地,詩人的長鋏深深地沉入江心。「萬古汩羅深,騷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應見楚臣心。」借唐朝詩人王魯復憑弔屈原詩一首,讓我們走進這位偉大人物的世界。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屈原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其文章的浪漫主義主要體現在:善運用豐富的想像和誇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可以說,豐富的想像是浪漫主義最為本質的特徵。其次,多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大膽的誇張是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除此之外,他還發展了民歌的比興手法,來象徵他與楚國黑暗勢力的鬥爭是真、善、美與假、惡、丑的鬥爭。

屈原作品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對後世影響很大。劉勰《文心雕龍:辨騷》盛讚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不僅漢代賦家甚至後來六朝詩人無不以學習和模擬屈原作品的表現手法為能事。其中包括「詩仙」李白的浪漫主義詩篇,如《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誇張手法;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表現的大膽超奇,出人意料的想像;李商隱在《錦瑟》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一句中運用的比興手法,「無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說是喻已逝的年華,感嘆自己年已半百,這「三李」詩文的浪漫主義都是明顯取法於屈原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杜甫則以「竊盼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詩句來勉勵自己,足見他對屈原詩作的浪漫主義成就的評價之高、景仰之深。我們從當今毛主席的大量詩作中,也可看到屈原作品對其「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偉大而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從屈原到「三李」,再到毛澤東的詩作,我們看到了浪漫主義手法一脈相承的關係。

香草與美人

屈原代表作《離騷》中最引人注目和晦澀難懂的有兩類意象:香草和美人。

「香草」意象作為一種獨立的象徵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潔;另一方面和惡草相對,象徵著政治鬥爭的雙方。司馬遷贊屈原道:「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在詩人眼裡,各種香草顯得那麼可愛,詩人愛香草幾乎到了成癖的程度。「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常把它們做成香囊,然後將它們佩戴在身上。王逸說:「行清潔者佩芳。」張德純說:「蘭芳秋而彌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屬。」(均見游國恩《〈離騷〉纂義》)這充分說明了香草的喻義以及它與人格美的關係。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釋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後者如「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可以說,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自擬棄婦而抒情的,所以全詩在情感上哀婉纏綿,如泣如訴。以夫婦喻君臣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深契當時的情境,

總之,《離騷》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構成了一個複雜而巧妙的象徵比喻系統,使得詩歌蘊藉而且生動,對後世文人的創作影響深遠。

詩人對香草美人的追求,不僅表現了對人類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審美追求。屈原的人格美並非抽象的,而是具體滲透並表現在詩人的各種生活方式上。屈原的人格之所以是美的,首先是其心靈的偉大,然後我們才倍覺其美,他的追求、愛好無不打上美的烙印。屈原的人格追求已遠遠超出了巨人的理解範圍,他堅守一種信念:既不屈從世俗,也不背棄宗國。堅定的立場、坦蕩的胸懷、清醒的頭腦、嚴肅的生活態度、愛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屈原用其真情為中華民族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屈原投江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汩羅江懷石自殺。《史記》的《屈原列傳》對「屈原投江」有這樣一個記載: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中華書局標點本《史記》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屈原被放逐之後,在江湖間遊盪。他沿著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體容貌枯槁。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

屈原說:「世上全都骯髒只有我乾淨,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而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骯髒齷齪,您為什麼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呢?既然個個都沉醉不醒,您為什麼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汁呢?為什麼您偏要使自己憂國憂民的行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凈衣服上的泥灰。哪裡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呢?我寧願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里,也不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 於是他寫了《懷沙》賦,抱著石頭,自投汨羅江而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就有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跡。正是這種精神品格使得屈原的精神達到了一個理想的高度,成為詩人人生放達和恢弘氣勢的心理展示。

歷史緩緩流淌,屈原這種偉大的精神和品格始終讓後人高山仰止。偉大的民族需要偉大的人物,偉大的人物需要後人不斷緬懷和追思。在屈原之後,蜀漢的諸葛亮、唐代的杜甫、宋代的陸遊和文天祥等等,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承續了這種偉大的傳統。今天,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依然需要仰望屈原這種堅毅的品格和不屈的靈魂。我們依然還要銘記屈原高唱的那些振聾發聵的詩句:「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時代早已過去,但是正如美好的歷史遺存可給我們以偉大精神的教育一樣,屈原的人格和精神將永世留存,世世相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麓山妙筆作文 的精彩文章:

TAG:麓山妙筆作文 |

您可能感興趣

曾是中國領土,獨立建國後卻變臉,用中文寫「不賣東西給中國人」
蘇聯解體時,最不想被獨立出來的國家,歸還中國上千土地
此國曾是中國領土,獨立建國後,所有反抗中國的人都成了民族英雄
此國原屬中國,「自治」不久後悔,要求重回中國而不得,最終獨立
中國一鄰居,對中國人特別友好,且一直離不開中國,如今想獨立
此國獨立2小時就和中國建交,紙幣上印中文,卻拒絕日本橄欖枝
女人就應該在經濟上獨立,人格上自立!
此地風景迷人,曾經附屬於中國,之後被日本侵佔,現在謀求獨立
中國邊境的一個小國家,歷史上曾屬於中國,獨立後卻對我國開戰
為什麼當下的締造者們,都在追求「獨立」?
世界上最牛的殖民地,殖民者:求求你們快獨立,當地人:不可能
漢末此國宣布獨立,實力不輸蜀漢,歷史上為什麼不說四國鼎立?
雅爾塔會議上,美英蘇三國背著中國私下交易,將中國領土獨立出去
身為華裔,他致力於此國民族獨立,後被該國國父譽為「獨立之父」
此國獨立2小時就和中國建交,紙幣上印中文,卻拒絕日本的援助
此國地域遼闊曾為中國領土,獨立後毫無存在感,現想做永久中立國
英國在真正獨立之前的歷史也是外族入侵、不堪回首的歷史?
經濟獨立,人格獨立,凡事都能靠自己的星座
該國獨立後沒國王,便從德國找人繼承王位,現在的王妃是中國人
此國獨立後與中國非常友好,提供大量先進軍事技術不附加任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