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道家哲學的當代教育啟示

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道家哲學的當代教育啟示

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道家哲學的當代教育啟示

庄照崗

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廣東 東莞 523808

以前,我們常常把道家的哲學世俗化、平民化,將其當作一種生存的智慧、保命的哲學、人生的教條,以此來教育世人要知足常樂、以柔克剛、功成身退、要低調做人、圓滑世故、不戰而勝,要超脫、豁達、逍遙。其實,道家的哲學不僅是指導人生處世的金科玉律,更是指引人類社會生產、發展的圭臬,特別是對當代教育有著普遍的啟示意義。

一、教育應該是從容的

如果說儒家哲學教人「入世」,叫人陽剛、積極、進取,那麼道家哲學則教人「出世」,叫人柔弱、卑下、靜篤。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儒家是活動的,道家是靜觀的,儒家是激烈的,道家是從容的,儒家是奮進的,道家是淡然的。

道家之所以從容、淡定,一方面是因為對自然、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老子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這個「常」指的就是自然永恆不變的規律,又說:「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心中無功利、無榮辱,至於「返璞歸真」,因而能禍至不憂,福至不喜,逍遙、自在、圓融、安然,所以老子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故能「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故能保持一份清醒,一種省察,一點對大自然的敬畏、後怕和歉疚,因謙卑守弱而淡定。

道家不僅如此說,行為上也是豁達從容的。

一天,莊子正在濮水垂釣。楚王委派的兩位大夫前去聘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希望先生欣然出山。」莊子持竿不顧(回頭看),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曳尾潛行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莊子一生窮困潦倒,他住在「窮閭陋巷」,人瘦的「槁項黃馘(臉)」卻始終擁有冷峻而深刻的洞察人生的敏銳目光和超然的處世態度,依然而從容處世,淡然生活。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教育也應該是從容的、優雅的、自在的、達觀的,應該是行雲流水,水到渠成的,應該是泰然自若,不動聲色的。教育應該是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影響學生的,學生也應該是在和煦春風中慢慢成長、發展的。可實際卻並非如此,教育變得越來越功利,越來越世俗,教育的目標不再是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是變成了成績的比拼,分數的高低;教育的指向不再是未來和終身,而是投向了眼前和腳下;教育不再是百年樹人,而成了三年立人;教育不再是從容優雅,而變得激烈粗暴,這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心態的激進,也包括教育措施與教育手段的粗暴,當浮躁功利的社會風氣滲透入教育,教育就褪去了以往溫情脈脈的面紗,變得猙獰、恐怖、粗暴。因此,用道家的哲學關照當下的教育就是讓教育從激烈回歸平淡,從快跑回到漫步,讓教育在慢慢行走中變得陽光、優雅,從而積澱真正的文化和精神。

二、教育應該是和諧的

道家哲學告訴我們「道法自然」,自然是和諧的,是包容的,「道法自然」即順其自然,自然而然,這個「然」就是事物的本來狀態、本真狀態,是事物的規律和方向。教育也應該如此,教育是有規律的,所以要遵循規律,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身心發展的規律,還有教育本身的規律,教育又是指向人的,所以教育要回歸本性,讓孩子在快樂、自在、輕鬆中獲得成長。

《莊子·外篇·至樂》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這則寓言實際上想告訴我們:好的願望必須符合事實,如果只有主觀願望而違背客觀實際,好事便會變成壞事。不管做什麼,都要努力掌握事物的規律性,絕對不能想怎麼干,就怎麼干,絲毫也不顧及工作對象和研究對象的具體情況。

落實在教育上,就啟示我們教育要遵循人的本性,反對扭曲本性,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反對違背規律。小學的時候本是學生最天真爛漫的時候,最愛玩、最愛動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偏是用各種作業把學生綁在凳子上,最後的結果是學生視學習為畏途,一生都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所以說違背本性的教育落後的、失敗的教育。

另外,教育又是自然而然的,道家反對刻意,《莊子》里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很孝順,父母過世後每天痛哭,哭得形銷骨立,別人看了都很感動,官方馬上給他封了一個官位。這下可不得了,同鄉的很多人開始效法他,一旦有父母過世都哭得形銷骨立,結果鄉里一半人都死掉了。

刻意做什麼事就會扭曲本性。人們在追求某些東西的時候都會傷害本性,老百姓追求利益,讀書人追求名聲,大夫追求自己家族的利益,聖人追求天下人的福利,都是為了某些目的,在道家看來,這些都是不自然的,都會與本性有損,西方歷史上著名的「惡魔的契約」,就是人類以自己的靈魂換取魔鬼的恩惠。莊子還講過一個小比喻,一個小孩和一個僕人一起去放羊,但是放羊的時候僕人在念書,小孩在玩擲骰子的遊戲,結果羊不見了。這裡羊代表了人的本性,人為了念書或者遊戲讓羊不見了,代表著你為了某些目的而傷害了本性。

其實,孔子也是反對刻意,反對違背本性的。《論語·公冶長》里記載: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醯(xī),就是醋。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爽呀?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言自己沒有,卻到他的鄰居家去要了點醋給人。」

乍一看,微生高還真不錯,自己沒有,轉向鄰居家討來給人。但細一想,就不對了:有就是有,沒就是沒,何必如此曲意討好別人?如此拖泥帶水,小心翼翼,有意識地去做好人,是要讓人家感謝他吧?所以,孔子說她不直爽。

做人做事,不能太刻意,刻意就顯得太有心機。也不能太曲意,曲意會變得很煩瑣。做人乾淨利索一點,洒脫一點,直率一點,是近乎君子的。而刻意去實行道德,曲意去體現善意,結果是讓道德變味,使自己變態。實行道德的結果,應該讓我們更加舒展,而不是扭曲。

教育是自然而然的藝術,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在「自然而然的氣氛中對學生施加教育」,李鎮西說我們要「減少刻意的教育」,因為刻意的教育多了說教,少了體驗,多了做作,少了真誠,學生只有在「自然的教育」中才能真正感受愛、表達愛,才能真正感受知識收穫的喜悅和習慣養成的幸福。李鎮西說:「無數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已經證明,教育的意圖隱蔽得越好,教育效果就越佳。不動聲色,不知不覺,了無痕迹,天衣無縫、自然潤物,潛移默化……這些都是教育的藝術,也是教育的境界。」而刻意的灌輸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本來是很好的事情,但當我們刻意去做的時候,學生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倒不如讓學生去讀都德的《最後一課》,再比如本來讀書是很好的習慣,當我們硬逼著學生去讀書時,學生反而沒有了熱情,倒不如給學生講些好的文章,引導學生自覺養成讀書的習慣。

三、教育應該是是改變人的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又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即事物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道家哲學的相對性,相互轉化性,可以說奠定了教育育人的理性基礎和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壞人也可以變成好人;差生可以轉化成優生,靠什麼,靠教育,即教育是用來改變人的,是培養人、塑造人,完善人的。從來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好人或壞人,從來就沒有差生一直是差生,差生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轉化的,是需要教育的,這是教育存在的必要,更是教育的責任和使命。

所以教育要善待差生,將其視作教育的對象,獨立的個體,而非包袱、累贅,在實際教育中要一視同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個學生,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本質的教育。可很多時候,在現實教育中卻並非如此,我們看到過太多體罰學生、侮辱學生的事件,我們目睹過太多拋棄學生,置之不理的情況,我們也聽到過太多說學生太蠢,無可救藥之類的話,此時,教育是不平等的,教育是有選擇的,教育是不公平的,教育是挑剔的,教育拋棄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慈愛,就是要有慈悲之心,教育也要有愛心,要愛學生,關心學生,就像母親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沒有哪個母親會嫌棄自己的孩子,就像沒有哪個孩子會嫌棄自己的母親一樣。但當教育迷失本性的時候,就挑剔勢利起來。《莊子·山木》里有這樣一個寓言:

假國有一個人叫林回,逃難的時候,捨棄了千金的璧玉,卻背著嬰兒逃跑,別人看不懂,就問他為什麼捨棄千金的璧玉,卻背著嬰兒逃走。林回說璧玉是利益,嬰兒是本性,本性是不能丟的。

現代教育在功利的路上已經走了太久,很多時候迷失了本性,我們以為教育是取得好成績,是輝煌的數據,是學生考上好大學,所以為此可以不擇手段,體罰、謾罵、侮辱,只要結果是好的,誰還會在乎過程呢,可我們忘記了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是為了喚醒人,發展人,成就人,這個人是大寫的人,是活生生、有人格、有尊嚴、有思想、有追求、有個性的人,他們不是考試的工具,不是成就一些人的工具。教育應該指向一切學生,包括差生,或者說差生更需要教育的感化、改變。因此,很多時候,教育不要急著趕路,停下來,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不要為了趕路而迷失了方向。

四、教育應該是指向長遠的

塞翁失馬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無常,只有用長遠眼光看待眼前的得失,才能預見事物的未來和方向,平和地對待人生的苦樂。所以老子教育我們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有長遠的目光,這才是明智的。他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又說「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因此,我們要見利思害,

現實生活中,利益誘惑無處不在,但凡有一利必有一害,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而損失了長遠的利益,《莊子·山木》里提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

有一次,莊子在雕陵栗樹林里遊玩,看見一隻奇異的怪鵲從南方飛來,翅膀寬達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著莊子的額頭而停歇在果樹林里。莊子說:「這是什麼鳥呀,翅膀大卻不能遠飛,眼睛大視力卻不敏銳?」於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著彈弓靜靜地等待著時機。這時突然看見一隻蟬,正在濃密的樹蔭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一隻螳螂用樹葉作隱蔽打算見機撲上去捕捉蟬,螳螂眼看即將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體的存在;那隻怪鵲緊隨其後認為那是極好的時機,眼看即將捕到螳螂而又喪失了自身的真性。莊子驚恐而警惕地想:蟬後面有螳螂,螳螂後面有怪鵲,怪鵲後面有我這個獵人,那我後面肯定還有人吧?一想到此,就嚇了一跳,因為自己已經進入別人家的果園了,於是扔掉彈弓轉身就跑,還沒等他跑出來,看守栗園的人就在後面追出來,大喊小偷,莊周於是感慨:「吾守形而忘身,觀於濁水而迷於清淵。」,提醒我們不要貪圖眼前利益。

我們當今的教育由何嘗不是貪圖眼前利益的,教育本是百年大計,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我們卻像守護一株鮮花一樣等待著它每年絢爛的花開,就像種地一樣,熊培雲說:「如果三月播種,九月就有收穫,焦慮的人啊,請你不要守著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經平整,種子已經發芽,剩下的事情交給時間來完成。」可我們的教育卻像等不及收割的農夫一樣,每天迫不及待地觀察禾苗的長勢,甚至最後揠苗助長,一無所獲。

教育對人的改變時靜悄悄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春風化雨的,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教育是長期而艱巨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種相互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是兒童成長、覺醒、不斷增長力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所以張文質說,教育是慢的藝術。所以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說:「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教育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守候,需要將眼光投的遠一些。

五、教育應該是無用而有用的

兩千年前莊子和惠子之間的一段對話或許可以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一些啟示:

惠子對莊子說:「你的言論沒有用處。」

莊子說:「懂得沒有用處的道理才可以跟你談論有用的道理。大地不能不說既廣且大了,人所用的只是腳能踩踏的一小塊罷了。這一小塊地對人是有用的,其餘的地再大對人也沒有用處,既然如此,那麼只留下腳踩踏的一小塊其餘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黃泉,人的四周成了無邊無底的深淵,腳下那小塊地方還有用嗎?

惠子說:「當然沒有用處。」

莊子說:「如此說來,沒有用處的用處也就很明白了。」

教育就像是既廣且大的土地,而成績正像是我們腳下所站的一小塊地方,我們常常能看到腳下小塊地方的作用,而看不到廣袤大地的作用,原因之一就是腳下的地方是實實在在的,是看得見的,是與我們自己息息相關的,而廣大的土地彷彿是幕後英雄一樣,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奉獻,默默地承載著一切,正因為它的作用是隱性的,是不在我們眼界之內的,所以我們常常忽視它,甚至認為它可有可無,可當我們一旦抽離它的時候,才發現它的可貴與重要。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是否有用,以能否提高成績作為我們思考與行動的標尺,功利性的思維一直佔據著我們的頭腦,短淺的目光一直控制著我們的視野,殊不知,「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知無用,始可與言有用」。當我們的教育遠離功利,遠離世俗,當我們多給予教育一點寬容和等待,或許教育會變得好一點。

六、教育應該為而不爭的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競爭無處不在,教育中也處處有競爭,因為有了區分,就會帶來慾望與競爭,你一區分黃金比石頭好,於是人人爭黃金,再區分鑽石比黃金好,於是人人又爭鑽石。成績上第一名比第二名好,於是學生人人爭第一,北大清華好,於是人人爭上北大清華,這個學校重點上線率最高,於是家長爭往進。所以學生人人爭第一,學校人人爭第一,城市人人爭第一。在爭的過程中,各施所能,各展所長,你有你的門路,我有我的方法,爭的不擇手段,爭生源,爭優生,爭政策,一爭就爭紅了眼,就無所顧忌,就迷失雙眼,爭來爭去發現爭的不是教育,而是利益,於是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成了工具。

老子曾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意思是: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老子還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老子提倡「不爭而善勝」,把浮躁和妄動收斂起來,默默地凝聚力量於內,即修鍊內功,看似呆若木雞,卻能所向無敵。是啊,當我們專註於教育,不為世俗所干擾,不為功利所左右,在追尋理想教育的路上一往無前時,教育才真正成為教育,教育才真正「利萬物而不爭」。

其實,何必去爭呢?當你去跟別人去爭時,你其實已經淪落得跟別人一個層次了。秦時明月說:「當一個人的心中,有著更高的山峰想去攀登時,他就不會在意腳下的泥沼。」熊培雲也說:「在一個廣場上,人擠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裡,但如果你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就知道周遭的種種擁擠對你來說其實毫無意義。」所以,教育應該把目標放得高遠一些,教育在高處,當我們都不爭時,教育就贏了。

總之,在教育日趨功利化、世俗化、短期化的今天,在教育日益被社會負面信息所浸染的時候,重溫道家的哲學,用道家的哲學去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關照我們的教育,會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和思考,或許,教育就應該向道家的「道」一樣,自然而然,無為而為,不爭而勝。

參考文獻

[1].老子.道德經[M].長沙:嶽麓書社.2011.

[2].莊子.莊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3.

[3].傅佩榮.老莊的智慧[M].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4].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3.

[5].李鎮西.減少「刻意」的教育[J].今日教育.2011.11.

[6].鮑鵬山.鮑鵬山說莊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09.

[7].鮑鵬山.鮑鵬山說老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0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文寫作 的精彩文章:

暑假,給孩子注入心理能量的黃金期!薦讀
聽說你是老師?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強上學記】瘋狂購書
優秀作文《孝於生活點滴中》:張家口市鐵路斜街小學五二班陳厚羽作品
詩歌:《每天給自己一個微笑》

TAG:說文寫作 |

您可能感興趣

家庭教育是教育什麼的?
什麼樣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好的家庭教育什麼樣?
我們應該給學生什麼樣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什麼?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學教育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哈佛、耶魯大學等四大教育名家的忠告: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現在學校教育是在教育家長還是在教育學生,老師很難做?
傳統文化教育需要什麼樣的教師
家庭教育中的夢想教育
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家長
教育應該是自由的
教育應該注意什麼,應該怎樣完美的教育孩子
家,是教育的根
家教,才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改革要從家長教育開始——家長為何不認同?
教育有道‖教育,讓我們回歸良善
藝術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區別是什麼
育兒問答:隔代教育在干擾我的教育,怎麼面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