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年走了,成千上萬的留學歸國人員還像他一樣,奮戰在各個戰線
「大年,安息吧!您未競的事業和抱負,我們會繼續做好,我們會為此繼續奮鬥。」在科技部「學習黃大年先進事迹座談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杭州濱江醫院副院長田梅哽咽著說。
同為「千人計劃」專家,她對黃大年的「惜時不惜命」感同身受,也道出了「千人計劃」專家同仁們的共同心聲。
今年1月8日,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大年,因病逝世。隨後,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先進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黃大年在講課
總書記指出,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先進事迹感人肺腑。
正如田梅所說,黃大年走了,成千上萬的留學歸國人員還像他一樣奮戰在各個戰線。
戴小虎:能回來做點事是最踏實的
「一定要出去看看,出去了一定要回來。」這是黃大年經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出去了一定要回來」也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走出國門這一代人的堅定信念。
在英國公司身居要職、住著帶花園的大房子、妻子經營兩個中醫診所……這是黃大年回國時割捨的優越條件。事實上,「我們這個年紀在國外的,基本都不會太差,工作和生活都相當舒適。」「千人計劃」專家、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戴曉虎說,「但是,國外再好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幹得再好也是在給別人打工,對我們來說,回國不是偶然。」
正因如此,在2002年被同濟大學聘為兼職教授的時候,戴曉虎就動了回家的念頭。但由於個人原因耽擱。2008年,中國啟動「千人計劃」。作為第二批入選者,他告別工作生活了23年的德國,回到母校同濟大學。
十年來,戴曉虎帶著他的水處理和固廢處理技術活躍在祖國大地。
戴小虎
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每年約產生4000多萬噸污泥,由於缺少相關技術,污泥處理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回國後,戴曉虎成為該領域863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在污泥和餐廚垃圾處理方面自主開發出系列適應中國國情的新技術。「這幾年,大家的理念和重視程度都有很大提高,我們在該領域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這些技術在中國的落地也贏得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他自豪地說。
沒有什麼比將自身發展融入並推動祖國進步更激動人心的了。戴曉虎說,他們時刻不忘祖國的培養。「我們常開玩笑說,當年國家得賣多少蘋果、襯衫,才能給我們買機票,支付學費,當我們終於有了點本領的時候,能回來做點事,這是最踏實的。」
施一公:中國夢不是口號
今年是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回國工作的第十個年頭。「2006年當我決定放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職位全職回國的時候,有很多人疑惑不解,認為我瘋了;可是今日回頭看,我想再沒有人會懷疑這個決定的正確性。」他說。當年,他的歸來被認為是中國科技界吸引力增強的標誌之一。
10年前,施一公的實驗室剛剛啟動。而今,他們於2015年發表的剪接體結構已經登上了國際經典生物化學教科書的封面,他在清華培養的博士生已經在中外研究機構開始獨立領導實驗室。
施一公
10年來,他的科研小組研究進展不斷: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進展,為揭示生命現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紮實的理論基礎;他運用X—射線晶體學手段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為開發新型抗癌、預防老年痴呆的藥物提供了重要線索……帶領中國生命科學研究前進了一大步。
「這10年,我親身見證、經歷、更重要的是親身參與了中國的高速發展,深切感受到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切切實實正在發生的進行時。」施一公說。
田梅:在仰望星空的同時,要腳踏實地
在日本和美國留學和工作的10多年,田梅獲得了多中心、多學科、基礎與臨床交叉前沿研究的工作經驗。「回國後,我的工作概括起來就是針對重大疾病的分子影像學臨床、教學和科研。」田梅說。
分子影像學在中國剛剛興起。目前診療中常用的傳統影像設備包括超聲、CT、核磁等技術一般都只是給出解剖結構圖像,如某種病變的大小、位置等信息,而分子影像則能通過對某種分子的成像,顯示病變部位的代謝與功能情況。目前該技術在腫瘤、老年痴獃等人類重大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精準治療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田梅
「在我出國留學前,我國還只有北京協和醫院有一台能提供分子影像的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儀器,當時日本也只有4台,現在日本有400台,而我國大概有300台,按照人口比例,要達到日本那樣的水平,我們至少需要5000多台。」田梅分析,之所以缺口那麼大,關鍵是因為缺專業人員。
所以回國後,除了臨床和科研,她最重要的任務是教學。「我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留學生都講課,主要教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醫學英語這兩門課。」她說。
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球
除了高水平成果,高層次留學歸國人員還帶來了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國際視野。
在田梅的帶領下,近幾年來,浙江大學醫學PET中心通過整合國際學術、教育和技術方面的優勢資源,搭建起「杭州國際分子影像研討會」這一國際交流平台。作為一個國內領先、在國際上影響力日增的學術交流合作平台,帶動了國內核醫學與分子影像技術研究與應用逐步走向國際舞台。
田梅最關心的是,如何深化國內分子影像領域與國際高端資源的接軌和合作,加快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為此,她積极參与中心同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研究以及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將科研活動與臨床診治進一步緊密結合起來,源於臨床,高於臨床,回饋臨床。即在臨床中發現問題,在科研上解決問題,從理論上總結經驗,再回饋到臨床應用中。
戴曉虎則發起了大型中德合作項目清潔水創新合作計劃。這個由兩國近50家單位參與的研究項目獲得中德雙方科學家的高度關注。戴曉虎的國際合作團隊在青島世園會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分質供排水處理系統。
與此同時,他們不遺餘力地參與多種能讓自己發揮更大價值的社會活動。田梅和戴曉虎都是「千人計劃」聯誼會副會長。「聯誼會每年有不同形式的頭腦風暴,還會組織一些考察,為國家發展獻計獻策。」戴曉虎說。
「我是已經畢業的第一批『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現在我們一共有2900多名『青千』,大家剛回國可能都會面臨一些不適應,通過國家『千人計劃』聯誼會這樣的平台,我把自己的經歷和經驗教訓告訴剛剛回國的『青千』朋友,『打預防針』,讓他們儘快適應國內生活。」田梅說,他們也希望通過這個平台聯誼交流、協同合作、建言獻策和服務社會,「總之,就是希望能盡自己最大努力做一些事。」
6月30日,她帶領近百名「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來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浙江嘉興,重走「一大」路,「很多人都說,確實能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不易,我們國家發展到現在的不易,這種活動能讓我們更珍惜現在的條件,也提醒我們要肩負起責任。」田梅說。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實習生王藝霏
審核:管晶晶
點擊展開全文
※推廣應用科技成果是對人類的極大貢獻
※人類愛上機器人沒啥大不了
※「拔掉」插在身上6年的氣管管套,她用上了世界首例生物人工氣管
※一種新電池幾乎能「收」了太陽光譜所有能量,狂甩現有太陽能電池好幾條街
※又有學者向互聯網「開炮」!拿不出好成果竟讓互聯網背鍋……
TAG:科技日報 |
※巴基斯坦女留學生,來中國一年之後大變樣,就像換了一個人
※百年前中國人留學,是為了改變這個國家,而今天呢?
※兩個中國男人,為一個非洲黑人留學生打架鬥毆,她卻和白人走了…
※世界上留學最便宜的十個國家 有一個是我們的鄰國
※中國最早的留學運動!有人一去就是四十年,皇帝都換了幾個了
※蔣勁夫出國留學三個月,就拐回來一個女朋友,這脫單的速度也是絕了
※1955年授銜的十大將軍,有幾人是留學回來的,留學過哪個國家
※留學美國多年,我改變了一些成見
※去年大批高層次留學人才歸國,這意味著什麼?
※1955年授銜時的十大將軍,有幾人是留學回來的,留學過哪個國家?
※留學生訪談:來美高才一年,我卻像走過了十年人生
※他是史上最牛父親,留學歸來從窮人逆襲成富豪,教出六個子女影響中國半個世紀!
※為了多撩些中國留學生,這6所美國大學還是蠻拼的
※這些年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特殊待遇」,怎一個慘字了得!
※從美國留學,卻被美國困住,又一個一定要回家的他
※留學美國選這些城市,一月一萬塊怕是不夠吶?
※這些美國大學像撩妹一樣在撩中國留學生,這套路,我服!
※外國小伙來中國留學,第一次遇到春運,表示從沒見過這麼多人!
※面對日本侵華,留學日本的中國人卻越來越多,隱藏著一個巨大陰謀
※英國留學:這年頭誰還不是個被黑的大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