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大時代下的「小女人」,大概沒人能拍得比她更好了

大時代下的「小女人」,大概沒人能拍得比她更好了

(預警:有部分劇透)

《明月幾時有》定位是抗戰片。

電影還沒上映的時候,就看到有人評論說,不想看「抗日神劇」,所以拒絕看這部片子。

許鞍華拍「主旋律電影」,確實有點想不到。

不過去電影院看了這部片子之後,我發現這其實依然是一部非常具許鞍華個人特色的電影,跟「主旋律」倒沒有多大關係。她一直在拍她擅長拍的題材: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大環境下的「小女人」。

電影的開篇比較宏大,從1941年香港淪陷切入,地下工作者們秘密將留在香港的文化人轉移,周迅飾演的「方姑」就是在這時出現的。

因為茅盾租住著方姑家的房子,在地下工作者將茅盾從香港轉移到內地的過程中,方姑無意中幫了一次忙,由此認識了彭于晏飾演的神槍手劉黑仔,隨後被拉入組織,也就此改變了自己和自己母親的命運。

周迅一如既往的出色,片中的其他女性也都很亮眼,但最矚目的還是葉德嫻演的方母,許鞍華鏡頭下永遠最豐富的演員。

很多人在提到葉德嫻飾演的方母時,最愛提的特點就是她的「小氣」。

茅盾夫婦要撤離香港時,她大概是不想失去租客少了租金,想方設法勸人家不要退租。

要去勸他們繼續租自己房子時,為了要體現主人家的熱情,她還拿出了兩塊糕餅做「見客之道」,本來打算帶三塊餅的,猶豫了一下又把另一塊給收了回去。談到最後發現勸留無望時,她直接說「那這個(餅)你們也是不會吃的哦」,又把餅給帶走了。留蔣雯麗飾演的茅盾夫人在一旁一臉苦笑。

因為這個情節,很多人說方母小市民,是自私的沒文化女性典型。

或許對這個情節的理解,恰好又最能體現我們與歷史之間的隔閡。

在方母的這個行為背後,或許許鞍華更想展現的,是那個年代的匱乏感,不僅安全感匱乏,吃穿都匱乏。所以在接下來的鏡頭中,茅盾夫人將已經倒在杯子中只有硬幣般厚的水又倒回了壺中。在另一個鏡頭中,一群小孩圍著一個似乎是因為出了故障而到處噴水的水泵在歡呼雀躍,有的光著上半身,有的拿著個大水盆子舉在半空接水。

戰亂年代停水停電缺吃少穿的困窘,許鞍華全用這些很微小的細節體現出來。只是很多鏡頭都是一晃而過,或只是被當成背景,不細想都無法感知。

許鞍華鏡頭下的女性,基本上都會有讓人覺得不那麼「體面」的另一面,就如這次影片中方母的「小氣」。《女人四十》中,聽說打折就狂買米的阿娥,回家半道被路邊麻將桌吸引直接坐了下來跟著打麻將;《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就更「不堪」了,斯琴高娃飾演的姨媽,晚年和人曖昧,穿著肥肥胖胖的自織泳衣一頭扎到池子中,染紅了半個池子,因為不想被人發現「偷情」,抱著個西瓜從樓道回房間,結果不小心西瓜摔得稀巴爛,又心疼浪費,索性就坐在樓道里吃了起來……

(《女人四十》)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香港影評家石琪在評論許鞍華導演的《半生緣》時就曾說:「想不到女人原著、女人導演的此片,簡直有點『反女人』。」

但或許正是這些不那麼好看的一面,反而使人物變得更立體了起來。

《女人四十》中阿娥需要照顧一大家子人,工作生活兩頭忙,每天睜眼閉眼,估計沒有多少時間是留著來考慮自己的,但那一個小小的為麻將桌流連的眼神和動作,又讓她顯得特別真實可愛,是平凡人努力過好生活的渴望。

而斯琴高娃演的姨媽,各種狼狽,與她一口純正的英式英語,對京劇國畫的痴迷形成鮮明對比,默默交代了她的身份背景:文革時遠配東北鞍山,嫁了一個粗糙工人,不甘夢想破滅,得到機會又拋夫棄女逃離回上海,一個既身不由己隨時代漂泊又努力想抗爭的女人,看著有時覺得好笑有時又覺得心酸。

許鞍華對《明月幾時有》中的方母也是同樣的展現形式,她確實很小市民小女人,擔心女兒的安危,絮絮叨叨不想讓她去參加地下工作,說做革命都是大漢,你細腳伶仃的怎麼行,「你死不要緊,千萬不要連累隊友」。繞著彎子數落,不過都是關心女兒的安危。

不想女兒出去冒險,但在剛說完「殺日本人,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這種話之後,見攔不住女兒,又追出去給送了一把傘,還偷偷在女兒手心塞了一枚金戒指。

到最後偷偷代替女兒和女兒的隊友送情報送物資,被抓時又咬緊牙關不肯透露半點內幕直至犧牲。

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歇斯底里,都是一些瑣碎的母女互動,方母也沒有任何來自外界的刺激來促進思想升華,她還是她,一個不起眼的弱小的普通市民,顧己、自私,但又慈愛、善良。代表的是一個真實的、局部的、不被載入史冊的戰時香港。

這種微小的細節在電影中隨處可見,也是許鞍華電影的特色。

周迅演的方姑,被劉黑仔拉入組織做情報宣傳工作時,整個過程沒有任何的熱血宣誓,也沒有什麼豪邁口號,只是在一起吃了兩塊糍粑,就這樣定了下來。

「反攻」開始時,也沒有任何的領導講話、政府公告畫面,兩家人正熱熱鬧鬧辦著婚禮搶著媒婆走禮儀,轟炸機就飛過來把屋子炸掉了一半。

沒有什麼宏大史詩,只是普通人的戰時生活,卻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歷史。

許鞍華很喜歡侯孝賢,說自己一直在向他學習,把他的一部《童年往事》看了幾十年,她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時,在上世紀80年代,正好在台灣新浪潮電影的鼎盛期,1985年上映的《童年往事》就是那時期的典型代表。而同時期的香港電影業其實也非常昌盛,各種動作、喜劇、黑幫片層出不窮,許鞍華北上籌拍《書劍恩仇錄》,人口不足千萬的香港全年票房總收入達到6億多美元,但看過台灣新浪潮電影之後,她卻覺得「我們完了」。

不同於高度商業化的香港電影,同時期的台灣新浪潮電影,更專註展示大時代下平凡人的命運,不刻意強調故事情節和戲劇衝突,以看似平實的基調展示歷史與人性,用許鞍華的話說是:「那個結構是沒有故事的,結構是怎樣出來的呢?就是情緒的輕重和漲落,那它就可以不用故事而給你情緒。」

在《明月幾時有》中,許鞍華以半偽紀錄片的形式,讓梁家輝演的彬仔不斷穿插在劇情中,講述自己老師方姑的故事。

彬仔當年也是一名小情報員,為抗戰出著自己的一份力。在電影結束的時候,影片才介紹了彬仔現在的工作:一名普通的計程車司機。在接受完訪問之後,他和其他人進行了日常的寒暄告別,開著車融入了街燈璀璨的都市車流中。

而結尾,方姑和劉黑仔在江邊告別,鏡頭逐漸旋轉,出現了一個高樓大廈燈火通明的現代香港江邊景。

此外影片沒有任何畫外音,但幾個鏡頭就足以說明一切:正是這些微小的人物,成就了今天的香港和今天的大歷史。

這部電影的片名也和傳統的抗戰片不同,非常具有詩意,編劇何冀平解釋:「明月幾時有,就是問什麼時候會和平。」片子的英文名也進行呼應:Our Time Will Come. 充滿了對和平的期待和希望。

我想起許鞍華的半自傳電影《客途秋恨》,以許鞍華為原型出演的張曼玉去看望爺爺,這位因為割捨不斷對祖國的眷戀而留在廣州的老人家,病懨懨躺在床上,對著張曼玉說:「不要對中國失望啊……希望在你們自己……」同樣也是對和平的期待。

《明月幾時有》算不上許鞍華最好的作品,但確實是一部很不錯的片子。許鞍華以最平靜的鏡頭在繼續她的講述:這就是生活。

圖片來自網路,部分資料來自《看天下》

*號外!號外!我們的新公眾號「橘花」上線啦,小橘子們快關注起來哦!

大家可搜索微信號:JUHUA_JuziMedia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橘子娛樂 的精彩文章:

娜扎在ins上正面回擊網友,也是時候澄清當年的美空傳聞了
想要絲綢肌還是想要激爽一夏?這大概是最全的平價沐浴露測評了!
還記得看《你的名字》時那份悸動嗎?
《新歌聲2》首播、baby再登快本、王大陸加盟「男人幫」

TAG:橘子娛樂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情人生
電競大時代下,為什麼說現在是做遊戲手機的最佳時機?
宋運輝:一個在大時代下向內使勁的人
帶你看大時代下日本犧牲的一類人 日本藝伎真實的面目,看那些神秘又廣為流傳的秘密
《好久不見》曝情感片花 品大時代下的聚散離合
對話《愛情的邊疆》導演毛衛寧:還原大時代下,小人物靜水流深的愛情
末節雪藏阿德:大時代下波波維奇的偉大和無奈
大時代下的絢爛生命——《凡爾賽玫瑰》
百餘俄羅斯冬宮文物助陣「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特展
智慧創新:大時代下的中國傢具製造2025!
江寧區:龔家敏《偉大時代下的偉大變化》
(25)老子和他的《道德經》:大時代下產生的「萬經之王」
《霸王別姬》中國台灣12月重映發海報 25周年數字修復版 大時代下的愛恨糾纏
網路大時代下的頂級音質——Apogee Symphony I/O MkII WSG 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