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人品是最高的學歷
在採訪北大教授季羨林的時候,我聽到一個關於他的真實故事。有一個秋天,北大新學期開始了,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託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謝過老人,兩人分別!
幾日後是北大的開學典禮,這位年輕的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這位學子當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但在我聽過這個故事之後卻強烈地感覺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學位。
這之後我又在醫院採訪了世紀老人冰心。我問先生,您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老人的回答簡單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狀況。
當時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終點,而這位在八十年前到五四爆發那一天開始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對芸芸眾生的關愛之情,歷經近八十年的歲月而仍然未老。這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傳統!
冰心的身軀並不強壯,即使年輕時也少有颯爽英姿的模樣,然而她這一生卻用自己當筆,拿歲月當稿紙,寫下了一篇關於愛是一種力量的文章,然後在離去之後給我留下了一個偉大的背影。
今天我們紀念五四,八十年前那場運動中的吶喊、呼號、血淚都已變成一種文字停留在典籍中,每當我們這些後人翻閱的時候,歷史都是平靜地看著我們,這個時候,我們覺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經距今太久了。
然而,當你有機會和經過五四或受過五四影響的老人接觸後,你就知道,歷史和傳統其實一直離我們很近。
世紀老人在陸續地離去,他們留下的愛國心和高深的學問卻一直在我們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還想加上一條,這些世紀老人所獨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該作為一種傳統被我們向後延續?
前幾天我在北大聽到一個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剛剛走進校園的年輕人,相約去看季羨林先生,走到門口,卻開始猶豫,他們怕冒失地打擾了先生。最後決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門口的土地上留下問候的話語,然後才滿意地離去。
這該是怎樣美麗的一幅畫面!在季老家不遠,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門口的問候語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學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這樣的人格投影在我們的心中還是太少。
聽多了這樣的故事,便常常覺得自己是只氣球,彷彿飛得很高,仔細一看卻是被浮雲托著;外表看上去也還飽滿,但肚子里卻是空空。這樣想著就有些擔心啦,怎麼能走更長的路呢?
於是,「渴望年老」四個字對於我就不再是幻想中的白髮蒼蒼或身份證上改成60歲,而是如何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便能吸取優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種種優秀品質。
人品是最高的學位,而品德是人格的靈魂。人品的修養比博士等學位更重要,更有價值,更俱魅力。 一個人既有人品又有學位,那一定是事業有成;而雖有了學位卻壞了人品,學位就可能成為一張廢紙,人就可能墜入深淵,甚至毀掉人生。文憑、學位的作用,僅在於證明一個人經歷了什麼樣的學校,讀書多長時間,學何種專業,而對於一個人的能力水平、素質來說,文憑、學位並不能完全證明。而有識之士也並不太看重文憑、學位。人品與智慧的結晶不是文憑、學位,德才兼備才是真正的人才,社會需要之才!
一個人的才能是一個人智商、知識、能力的集中體現。一個人若沒有「才能」,就不能勝任一個部門、一個專業的工作,這是眾所周知的。然而,人才的人品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權衡一個人是否真正是才,是否擔當起「才」這個稱謂的原則問題。人的才能是可以後天訓練的,但哪怕是「才高八斗」的人,倘若輕視人品的自我修養和塑造,就絕對成不了「才」!因為人品和人才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借勢的。
一個人的人品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就是「支撐」才能的基礎,如果沒有了這種價值和基礎,也就不能體現出人才的真正價值。好人品與好人才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對一個人是否為社會所用,有著同樣至關重要的作用。
聰明、才學、才幹失去良好品德的駕御,就會變成一隻猛獸;聰明、才學、才幹一旦被缺乏道德的人所擁有,不僅產生不出智慧,而且會轉化成罪惡。冰毒製造犯劉招華的化學天才就連大學教授都認可,但他缺乏道德,研製的冰毒如同猛獸吞噬著人的生命。美國羅斯福說過:「有學問而無品德,如一惡漢;有道德而無學問,如一鄙夫」。古人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可見,人品何等重要!
人品是其他東西無法替代的,金錢、地位、權力、學歷、學位、才學、才幹都無法彌補一個人人品的缺陷。一個人無論他多富有、多大權力、多少學位、多高學問,如果在他的人品中找不到誠實與正直,那麼他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當人民提到他的名字時即使有羨慕之心,也不會有敬佩之情。
所以,一個人不僅要培養自己的才智,更要修好自己的品德,兩者都是極其重要的,缺一不可,既要有學問,更要有人品!
而今,是誠信、和諧的社會,人品特別能體現人的價值,試想,在一個企業里,有人天天動腦挖公司的牆角,這個人能要嗎?在一個機關里,有人天天搞小動作,破壞團結,這人能用嗎?在一個集體里,有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這人能相信嗎?試想,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的人品出了問題,不是能力越大而反作用越大嗎?一個單位無論管理制度多麼嚴謹,一旦任用了品德有瑕疵的人,就像組織中的深水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可見,人品是多麼的重要!一定意義上講,智慧是德與才的統一,人才是德才兼備、對社會貢獻較大的有智慧之人。
因此,人生可以沒有學位,但不可以沒有學問,更不可以沒有人品!人品是最高的學位!德與才的統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註:本文摘自《白說》,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微信公眾平台獨家授權。
TAG:岩松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