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考研參考書目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考研參考書目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考研狀元經驗

擬錄取名單出來了,人大行管的備考終於塵埃落定了,一路上起伏波動的心情終於平靜了。非常感謝考驗論壇上曾經無私分享經驗的師兄和師姐,讓我從一無所知變成了一個人大的「准研究僧」。現在到了我兌現自己當時諾言的時候了,把經驗像火炬一樣傳遞、分享給學弟學妹們,讓他們從我的教訓中少走彎路,從經驗中汲取養分。於是我決定用晚上看電影的時間來敲打這一篇經驗~~~

我個人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二戰以初試第一、複試最高分、總分第一考上人大行管,一戰敗北,而且敗的很慘,所以一戰之後立刻決定二戰。所以今天的經驗中其實飽含了深刻的教訓,經驗只能讓人走相對的捷徑,教訓卻能讓人避免絕對的損失。

今年的分數:總分395;政治62,英語71,學科基礎(620)130 ,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841)132。亮點就在於學科基礎和公共管理於公共政策兩門專業課,260+的專業課總分在最近3年里算是最高的了,英語由於第二年把真題幾乎都翻譯了一遍,分數也有一個提71,還是比較滿意的,政治的複習更多的就是教訓了,兩年啊,這個分數真是對不住各位看官,但做反面教材就能勝任了。

先說政治吧。從十月份開始複習政治,時間並不長。主要參考的是《考研思想政治大綱解析》,每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肖秀榮1000題》,還有《1600題》也都跟著複習進度做,回頭想想還是花在做模擬題的時間偏多了。後期對大綱解析知識點的背誦沒有達到一個比較熟練的程度。只是草草地抓住《風中勁草》臨時抱佛腳。失誤的地方主要是:一,前期理解工作沒有在一個月做完,一遍看書一遍做模擬題耽擱了進度,直接導致考前背誦核心考點的時間不足;二,模擬題雖然做得多,但是真題沒有吃透,我發現忽視政治真題也是不應該的,真題的質量比模擬題高出了一大截,結果掉在模擬題里沒拔出來,真題也沒吃透,這就很難抓住命題人的思路;三,「突擊隊」思想被證明是錯的。指望考前抱著一本《風中勁草》+《肖4》拼高分,還是太不現實了。基礎是平時積累的,「矛盾論」、「認識論」等等核心考點還是需要早點背,而且背誦的最好依據還是大綱解析,雖然厚,但是偷懶無高分啊!血淋淋的教訓。如果說有第四點的話,就是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考研政治複習計劃。9月打好理解基礎,10月二遍兼真題,11、12狂背核心考點,補充熱點,選取模擬題的精華題目練練手就行,模擬題不在多,就連《肖秀榮8套卷》的題目也是需要精挑細選來做的。這也是我同屆政治87分的大神的政治經驗,在此掠其之美,也奉獻給你學弟學妹,希望能明確複習的思路。

接下來說說英語。71分,啊哈,還不錯。但,是,!我對英語那是一個深惡痛絕,因為這個磨人的小妖精,我曾經還不止一次想過放棄考研。從初中開始我的英語就落在別人後面幾十分,中考、高考都是因為英語與重點中學、重點大學錯失交臂。考研前只過了4級,還是本著「辛勤努力,節約用分」的原則考了427分。看官們~,我這樣的菜鳥級水準都能考到71,你們要是努力,考到我這個分數是木有問題噠!一、辭彙篇:最常見的當然是新東方的《考研英語辭彙(亂序版)》,我也是用的這本。從4月開始,一直到考前,每天背一小時,未曾間斷過。先是默背,然後在草稿紙上把重要的單詞反覆寫上幾遍,大聲朗讀的方法也可以,不過我用的不多。遵循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我每天1-2個list,然後第二天複習,再背1-2個list。根據「漏鬥法則」把不會的單詞重點標註出來,這樣每一邊的記憶就不會做重複工作,大大提高了背單詞的效率。就這樣循環著、重複著,背到最後就能夠做到隨便翻開任何一個單詞書,隨便提問任何一個單詞,完全背過,完全認得,這種成就感,沒有體會過的人是不知其中滋味的!而這其中的關鍵還是一看方法,二要堅持。新東方的辭彙書我複習了不下10遍!單詞的記憶沒有誰是能一勞永逸的,都是一個重複、重複、再重複的過程,所以你抱怨背了就忘,是因為你背的遍數還不夠。二、閱讀篇:得閱讀者得天下,也是從四月份開始,張劍、曾鳴的《考研英語閱讀150篇(基礎篇)》每天做兩篇。對於這本書體會做真題的感覺,摸索做真題的規律是最重要的。到暑假的時候,《150》基本做完了,然後從86年到2014年所有年份的真題,我都過了一遍。86年到2004年的題目,因為出題思路跟現在的思路不一樣,所以就把這部分題目當作好文章去精細研讀。每天兩篇文章,讀熟,翻譯一遍。在這個過程中,既鞏固了單詞,也提升了自己的語感、翻譯技巧和駕馭閱讀理解文章的能力。只是研讀文章還不夠,還需要真正地去做真題,這恐怕是考研英語中最核心的策略了。從暑假開始,2005-now的真題,每天一套,每篇分析長難句、題目設置、選項特徵、根據不同的題目類型,比如主旨、細節、例證等總結真題規律,總結完了規律還要把文章整體翻譯一遍,雖然耗時耗力,但是效果顯著。對於新題型這個可以練習的真題題目只有10多篇,但是我充分汲取了第一年的教訓,把這些題目都反覆練習了5遍以上,根據不同的題目類型,反覆總結了答題的方法;完形主要是靠語感,因為每題的分值小,占時多,建議放在最後再做。由於高度注意對閱讀理解的強化,考試時我閱讀理解只錯了一個,拿到了38分。完形7分,新題形8分。所以英語考的好,基本上就是閱讀考的好。三、作文篇。經驗就是背字當頭,11月開始大作文,12月開始小作文。反反覆復,我幾乎把新東方版本的英語歷年真題的作文範文全部背誦了一遍。每天堅持1篇。此外王江濤的《考研英語高分寫作》這本書句子不是很難,背誦起來比較容易。大作文要分成正面倡導類的和反面批評類的,除了「合作」「養老」「生態保護」「文化融合」等人文社會問題外,多準備一些話題,我基本背誦了30篇的文章。小作文的話,題材基本都是信,建議是每種信背誦1篇,一共背誦了10篇左右。背誦的好處,我認為還是非常大的,達到了一定的數量積累,一些句子信手拈來,毫無模版痕迹。全國英語閱卷,尤其是北京英語的閱卷,據說反模版化非常厲害。如果只是匆匆背了幾篇模版,就想著到了考場自己在填充模版,被打入模版作文之後,分數基本都掉在12分以下。整體而言,我英語備考的思路還是遵循了「單詞是基礎,真題是王道」、「考試就是閱讀+寫作」、「冰凍三尺,持之以恆」的戰略指導思想進行的。

接下來說說學科基礎(620),130分不是好拿的,是完全是在改變一戰錯誤的複習策略的基礎上得來的。這裡既有一些經驗也有一些教訓。

先說經濟學。在一戰的時候,我對經濟學這本書不是很重視,因為本科學習過經濟學的課程,曼昆版的,覺得高鴻業版本的還是相對簡單的。所以只是把書粗淺的看了4遍,對一些問題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刻。雖然每一道題都寫出來了但是答題的邏輯性和框架把握的不是很好,丟了很多的分數。其實還是應了那句話——人大行管考栽了,八成是因為經濟學!所以後來的學弟學妹不要感覺這個比較簡單,忽視這門課。此外這本書還是需要系統的筆記,我二戰買了一份《2015易研教育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一本通》,這是全套專業課筆記資料,所以對第二年的複習也起到了比較大的幫助作用。至於書籍的選擇,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五版及第六版就可以,雖然出了新版的教材,但是只需對新版不同的知識點進行補充性複習即可,知識點的更新和考點有時並不總是一致力的。當然,經濟的複習不能沒有高鴻業《宏觀經濟課後習題詳解》,這一點無需多言。

社會學的內容比較多,而且要是考察對知識點記憶。社會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很重要,是需要充分理解的,加上許多理論都有一定的深度,複習的任務量就比較大,所以應該重視對基本概念、知識要點的整理。我一戰的時候沒有充分的整理這個筆記,所以二戰的時候通過那本一本通,節省了自己大量的寶貴複習時間。這樣在精簡了記憶材料之後,複習的效率就提高了,今年專業的分數有一個大的躍升,主要是這門課程比去年有了進步。由於我的公共課還不錯,這塊短板補上來之後,名次就有了較大的提升。名次靠前是降低複試風險的最好的辦法,專業課分數獨領風騷,位居前列,複試中才能佔盡先機,穩操勝券。至於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和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四版)》不能簡單的說以哪本為主,雖然第四版的在13年就出來了,但是14年和15年的考題還是重點考察的第三版,但是下一年怎麼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最穩妥的策略還是兩本都複習看看,對比著,對其中不同的知識點要重點記憶。另外風笑天的《社會學研究方法》沒有那麼重要,主要是對鄭杭生的書補充了社會調查的內容,沒有時間的學弟學妹可以不看了。

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841)這門課我考了132分。這門課程需要花大力氣搞定,除了經濟學之外,很多同學也是因為841才落榜的。對841的複習要仔細研究歷年真題,從中找出命題的規律。這不是讓大家投機取巧哦!基本上每一章都是需要看了,但是總要分出一個重點章節和非重點章節才能提高效率。把重點章節標記出來,然後對著兩本書進行一遍遍的理解,一遍遍的記憶的,重複的次數多了,就能把重要考點鞏固住。關於記憶的方法,我後面還會講。

首先是張成福、黨秀雲的《公共管理學》,在這門課程上,我花的時間幾乎是最多的,相信大家在複習的時候也會深有體會。這本書的內容有點晦澀,我是從3月份開始準備,先從頭到尾通覽了幾遍,大體弄懂了這本書的內容。暑假之後,結合的我買來的那本一本通重點筆記,把大框架捋了捋,開始的重點章節、重要知識點和重要概念進行記憶。後面的記憶,也要突出對框架的掌握,也就是對大標題小標題黑體字做到心裡有數。我還是一貫的強調筆記的重要性,筆記上的內容,一定不能直接照抄照搬書本的內容,要學會運用自己的語言,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一些具體的案例,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是自己能夠把握的,也是你在答題的時候,反映在卷面上的東西。這本書的一個特點是條條框框非常清晰明確,但是這容易給大家造成一定的誤解,有不少同學反映說「考試題我全部都答上了啊,怎麼分數出來這麼低呢,簡直不敢相信」。出現這個問題,我想還是因為沒有把書本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理解和領悟的還是不到位。所以好的方法是通過筆記,把書上的話按照自己能駕馭的語言,整理一遍,「解碼」的工作也是比較重要的。我自己是從7月開始背誦這本書的重要知識點的,採用了框架記憶法和循環記憶法,把書本的重要知識點前前後後過了6、7遍。不得不提,是一位學長告訴我艾賓浩斯曲線記憶,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我就製作了一個表格,把每天需要背誦和記憶的章節做上編號寫到表格裡面,追蹤哪些章節背得多,哪些章節背的少,重點對背誦遍數少的生澀章節進行了強化。這樣背誦的效果不錯,到後來就會越來越快,記憶的越來越牢固,這裡算是給各位推薦一下哦~

公共政策(謝明《公共政策導論(第三版)》、《公共政策概論》(第二版),這兩本都需要看看,另外大家需要關注今年會不會出新書,如果新書出來了,最好是要買下,補充一下新書的內容)。因為公共政策是解決政策問題的,案例分析不可缺少,考試的時候也會結合案例考察,所以在這些教材之外,如果還有空餘時間,可以看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人大出版社)這些書籍。對公共政策的複習,必須吐槽的是書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一年更新一本,而且更新的內容會反映到考題上。今年的試捲髮下來,差一點要崩潰,竟然有10多分的題(沒記錯的話,應該是一個簡答),還好因為平時對政策的準備比較充分,理解的也比較到位,所以就根據背過的書本上的相關知識點進了一下知識的「遷移」,把題寫上了。再一看其他題目,哇,全部都會的。所以分數出來還不差,完全符合了自己的預期。這就告訴後來的學弟學妹們,如果新書出來的話,是一定要看看的,不然很可能會碰到你沒見過的題目!我用的是10版的概論和09的導論修訂版,比較舊,所以也算是坑到自己了。這本書的背誦相對比較容易,語言平實近人,比較好懂,而且書也比較薄。也是從暑期開始,從先是把框架捋了一遍,然後按照筆記上標註的重點進行記憶,整個過程也是多次循環記憶,跟公共管理學的複習差不多,這裡就不羅嗦了!需要注意的是公共政策一定要結合實事進行理解,平時多積累一些案例記到筆記本上。整體而言這本書是相對比較容易複習的。

最後是輔導班的選擇問題,不只有一個學弟學妹問我這個問題。我只能說輔導班都是輔助的作用。政治網上有很多視頻,講馬哲的、講毛概的,可以都搜索一些聽聽,主要是把握一下重點,比如「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等等。但是肖版的知識點精講精鍊比較好的划出了重點,很值得參考;英語的輔導班我是參加的宮東風的閱讀視頻班,講了許多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開始聽的時候,不覺得有用,但是到後來隨著對近10年真題做的遍數增加,對這些解題技巧的理解和運用就會越來越來得心應手。當然,別人的經驗只是一個啟發的作用,我是總結的自己的經驗,每做一遍真題就研究一遍,尋找正確選項和錯誤選項的特徵,例證題、細節題、主旨題的規律和技巧,用鉛筆在真題上標記出來,第二遍再做一次,如果這個題目確實符合這個解題技巧,有規律性,就整理在一個本子上,最後整理了大概90多條,可惜後來考完扔了,不然也是閱讀理解的葵花寶典級別的大作。專業課第一年吃了虧,主要是信息和方法規划上的,沒有人帶路,自己摸索雖然總結了一些寶貴經驗,也吃了些苦頭。所以第二年參加了易研教育的一對一課程,贈送了一本通筆記。主講的老師是一個人大行管的師兄,這個師兄慢條斯理的,但是他講課卻非常有條理,他的許多方法和經驗,讓我意識到了第一年存在的問題,而且在記憶方法和複習效果檢測上也給我一定的幫助。專業課答題方法上易研教育盧老師講的比較系統,我是聽的他的網路視頻課,尤其是對課程中論述題如何跨章節組織答案這部分感觸比較大。最後,還是需要說,自己才是成功的內因,如果自己不積極掌握吸收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資源,那麼爭取再好的外部條件也是資源浪費,不能起到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成功的道路有千萬條,每個成功者的經驗都是主觀的,並且也不是全對的。所以我的經驗不能照搬到你的複習中去,取經的話,還是需要結合自己的基礎、複習能力、信息是否充分(這一點對京外的考生而言可能會信息匱乏,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以前的學習方法與習慣是否科學等方面綜合考慮,只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抓住別人經驗的合理內核,才能取得更好的複習效果。換句話,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經驗和方法,是最有效果的,我在這裡也是拋轉引玉。

該收筆了。自己體會一遍方知,考研確實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很強的決心+堅持+正確的複習方法+充分的內部信息(比如重點章節和知識點等)+必要的運氣=成功錄取!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句贈言,「你想讓自己成功你就能成功,記住,沒有什麼不可能;如果你還是覺得不可能,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渴望的那麼瘋狂!」。加油!成功就在前方!

一、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考研參考書目

專業一:620-學科基礎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精編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五版。

專業二:841-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

張成福、黨秀云:《公共管理學》(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謝明:《公共政策概論》(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二、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考研招生人數、報錄比

招生人數:

10人

報錄比:

1:24

三、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考研就業去向

【1】中央部委及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相關部門,如工商經濟管理部門、紀律監察部門,從事管理行政工作或者政策法規研究。

【2】國家正式事業單位,政策研究或行政工作;

【3】留校擔任行政職務或教學工作、科研部門的教學科研工作

【5】出國深造等。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考研易研教育筆記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與知能

【考點1】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亨利·明茨伯格曾經總結了八種研究管理者職能和角色的途徑(易研教育註:重點)

1、古典學派。他們將管理者的角色用一套綜合的職能予以描述。最典型的是法約爾提出的計劃、組織、協調、指揮以及控制。在30年後,行政學家古利克進一步以POSDCRB代表公共管理者角色,即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調、報告、預算,直到現在,這種描述仍然在管理著作中占統治地位。

2、偉人學派。他們試圖通過對歷史上以及現實中傑出人物的家庭、教育、社會交往、事業、個性等加以描述,將他們作為楷模和典型。

3、企業家學派。他們更多的將管理者視為創新者、創造性思考者以及機會的發現者。

4、決策理論學派。他們更多的將管理者視為複雜環境下的決策者。

5、領導有效性學派。他們將領導特質以及管理風格視為導致有效績效的因素。

6、領導行為學派。他們通過對領導行為的觀察和研究,研究成功領導的行為以及技能。

7、領導權力學派。他們關心的是領導者的權力和影響,以及如何最大化地行使他們的權力。

8、工作活動學派。他們運用歸納方法,以調查研究資料為基礎,對管理的工作活動進行系統分析,然後確認管理者的活動。

的確,儘管出版了大量的管理著作,我們對於管理者角色的了解還是很少。正如有些學者所說的那樣,「我們對於新幾內亞或其他地方的原始人的動機、習俗和最隱秘的秘密的了解,比我們對尼萊佛商行的那些管理人員了解要多。」嚴格來講,有關管理職務的描述仍然處於原始的狀態。

【考點2】一般管理者的角色(易研教育註:重點)

管理者的十大角色——明茨伯格的觀點

哈佛大學教授,管理學大師明茨伯格1973年在其巨著《管理工作的性質》中,對管理者的角色和作用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論述。他通過大量的、長期的觀察和研究,得出結論:一個管理者同時起著不同的作用。這些作用和工作可歸納為三個方面:人際關係方面的工作,信息方面的工作和決策方面的工作。

1.人際關係方面的角色

著重於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繫,具體包括下列三種角色:

(1)掛名首腦。由於其正式的權戚,管理者是組織的象徵,有責任和義務從事各種活動,如會見賓客、代表簽約、剪綵、赴宴、致詞等等,有些屬例行公事,有些具有鼓舞人心的性質。但全都涉及人際關係的活動,沒有一項涉及信息處理或決策。

(2)領導者。負責對下屬激勵和鼓勵,負責用人、培訓和交際。管理者通過領導角色將各種分散的因素整合為一個合作的整體。

(3)聯絡者。負責同他所領導的組織內外無數個個人和團體維持關係,建立和發展一種特別的聯繫網路,將組織與環境聯結起來。

2.信息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在其組織內部的信息傳遞中處於中心地位,事實上是組織的「中樞神經」,他既是獲取外部信息的焦點,也是傳遞信息的來源。信息角色包括下列三項:

(l)監聽者。作為監聽者,其角色是尋求信息,使其能夠了解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找出問題和機會。

(2)傳播者。將收集到的信息傳播給組織的成員。有些信息是關於事實的信息,有些信息是關於價值的信息,即某人有關「應該」是什麼的主觀信息,目的是指導下屬正確決策。

(3)發言人。作為正式的權威,代表組織對外發布信息,以期爭取公眾、利害關係人的理解與支持,維護組織形象。

3.決策方面的角色

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許就是擔任決策角色。管理者對他的組織戰略決策系統負有全面的責任,也就是組織的每一項重大決策皆與管理者有關。包括以下四個主要角色:

(1)企業家。作為企業家,管理者是組織中大多數可控變化的設計者和發起者,即按其意志進行變革的全部活動,包括發現利用各種機會,促進組織的變革。

(2)故障排除者。企業家角色把注意力集中於可控的變革,而故障排除者角色則處理非自願的情況以及部分地非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變革,如對一件未曾預料的事件,一次危機或組織衝突的處理和解決。

(3)資源分配者。資源分配是組織戰略制定的核心,戰略是由重要的組織資源的選擇決定的。作為正式權威,管理者必須進行資源分配,這裡所說的資源包括時間、金錢、物質材料、人力以及信譽。所謂資源分配主要是安排時間、安排工作、批准行動等。

(4)談判者。代表組織與相關組織和人士進行協商和談判,進行資源的交易。

奎恩等人的觀點

在20世紀80年代以及90年代,以奎恩為代表的一群學者,對管理行為進行了廣泛的實證研究,出版了一本巨著---《成為一位卓越的管理者》,他們發展出競值框架,並以此界定了八種看似相互矛盾又必須兼顧的管理角色。茲將這八種角色說明如下:

1、導師。一個管理者如能恰當扮演好導師的角色,他將是一位關懷的、設身處地的管理者,表現出對下級的體恤與關懷。但如果太過分強調導師的角色,則會成為心軟的、放縱的管理者。

2、促進者。一個能扮演好促進者角色的管理者,是一位重視過程、促進互動的管理者,但如果太過強調參與,則會變成過度民主,進而損害管理生產力。

3、監督者。能扮演好監督者角色的管理者,是一個對業務十分嫻熟的技術專家,主要從事相關信息的收集活動,能使下屬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完成組織的目標。但這種角色扮演過分,則會導致缺乏想像力、墨守成規和吹毛求疵。

4、協調者。一個能扮演好協調者的角色,他將會是一個可靠的、可信任的管理者,對維繫組織的團結有很大的幫助;但過度時,則會成為一個事事責難、追蹤、要求,甚至過分多疑的管理者。

5、指導者。管理者如能恰當地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他將會是一位果斷的、英明的管理者,能為下屬提供處事的框架、原則和方向。但若過分,則會論為抱殘守缺、剛愎自用者。

6、生產者。作為一個生產者,他是一位工作取向、發起行動的管理者。然而,如果過分沉溺於這一角色,則可能產生個人主義、愛出風頭的印象。

7掮客(Broker)懂得扮演掮客角色的管理者,是一位資源取向的、政治上十分機敏的管理者,能為組織爭取和獲取資源。然而過度熱衷於爭取資源的管理者則可能變成狂熱的機會主義者。

8、革新者。一個能恰如其分扮演為革新者角色的管理者,是一位有創造力、聰明的、能預見變革的、帶領改革的管理者。但是,過度求變有 時會導致不切實際、理想化,進而浪費資源。

【考點3】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易研教育註:重點)

1945年公共行政學者保羅·阿普里伯曾說:「政府是不同的,因為政府是政治的」。他同時從三個方面:範圍的、影響的廣度與深度、公共責任和政治特質來分析政府組織的不同。公共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和職責肯定有許多相吻合之處,因為管理(無論公與私)都會涉及對一個組織擁有的資源——人力資源、財政資源、物質資源、信息資源——進行規劃、組織和協調,以有效的方法去實現組織目標。然而,管理工作的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在於其環境適應性,即管理者不斷依據環境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價值、角色和行為。公共管理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這些特質,也決定了公共管理者承擔與一般管理者不同的角色。

對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許多學者作了很好的闡發。阿普里伯認為公共管理者除不能忽視政治角色與公共性質外,應成為民主價值與公共利益的保衛者和提倡者。哈特認為公共管理者應先具有公民和良民的身份,並在公共服務使命的召喚下,經由法定程序任命,所以他不僅應嫻熟政策執行技術,更應堅持與捍衛立國精神,保障和提升公民道德,如此方無愧為民主行政的衛士--高尚官員。他認為高尚官員應至少具有四項責任:重視道德、關愛公民、道德企業主義和責權並重。

在許多對公共管理者特殊角色的論述中,1983年魏姆斯利等人在《黑堡宣言》中對公共管理者在民主社會治理中的角色的闡述,最具典範性。在我們看來,他們對公共管理者在民主憲政治理中角色的論述,的確反映了公共管理者的特殊使命和角色。

一、執行與捍衛憲法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在就職時已宣誓要護憲及行憲,行憲的預期目標是營造一個穩定且有效運作的政治體系,而終極目標則是增加機會,促進平等以及持續地改進和提升全民的生活品質。這是公共管理者的天職。

二、人民受託者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受人民的託付,在治理過程中扮演正當與重要的角色,不能屈服於強烈短視的壓力,應考慮長遠的全民利益。公共管理者要不懼強權,更不能妄自菲薄,只把自己當成工具,應以追求公共利益為職責。

三、賢明少數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要能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不可人云亦云,要扮演賢明的少數,而不是隨波逐流追求時尚的「喧嚷的多數」或有權的少數,他們有責任通過吸引民眾參與公共事務,使賢明的少數變成多數。

四、平衡輪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必須對外在環境有回應或有反應,但絕不是像地震儀一樣忠實地從事刺激反應的記錄,或像忠誠的僕人一樣只聽命行事,也不能只是很有技巧地在各種利益集團間躲閃、求存。公共管理者要肩負專業責任,也就是要以維持公共利益及憲政運作為職志,公共管理者應以其合法權力及專業判斷在治理過程中的各種勢力中,扮演平衡輪的角色。

五、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應該或必須能夠有意識地了解自己決策的價值體系與假定,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提出合理說明並盡量將人民納入治理過程。公共管理者應扮演分析者與教育者的角色,以增加民選領導、民意代表、所有在治理過程中的參與者,乃至一般民眾對公共事務的了解,並向他們灌輸公共利益的觀念。

總之,公共管理者在民主治理中營扮演重要的、有價值的、正當的角色,而不能將自己混同於一般的管理者。

【考點4】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公共管理者為扮演好其角色,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所謂技能,系指後天發展起來的處理特定的人、事、物的能力。管理技能不同於一般的業務能力,業務能力系從事某種具體工作的能力,如市場調查、產品設計、服務營銷、研究發展等等。一般而言,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多半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當然具有較強業務能力的人未必就是一個好的管理者。

一.技術性技能

技術性技能主要指從事自己管理範圍內所需的技術與方法。現代公共管理的一個顯著特徵在於其日益變為一個專業化的活動,有效的管理者必須擁有完成專業性工作所需的技術能力。例如,對於一個政策分析者而言,他必須掌握複雜的定量分析的方法。特別是電腦技術廣泛應用於政府管理以後,對電子計算機和網路能力的了解和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相對來說,管理層次超低的管理人員就越需要具有技術技能。特別是一線的管理者,技術技能尤為重要,因為,一線的管理人員大多從事訓練下屬人員或回答下屬人員有關具體方面的工作,因此,他們必須知道如何去做下屬人員所做的各種工作。

二.人際關係技能

正如瓦爾多所言,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質在於其是協作性的人際活動,協作活動的核心在於人際的互動。一個管理者的大部分時間和活動都是與人打交道的:對外要與有關的組織和人員進行聯繫、接觸;對內要聯繫上下級,特別是要善於激勵誘導下屬人員的積極性(即做人的工作)。一個管理者只有擁有人際關係技能才,能將人員整合到各種協作性的活動之中。

人際關係技能十分複雜而且不易概括。最低限度包括一種他我意識(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種對他人的關懷和敏感,對自己責任的體認,對別人權益的尊重,做事符合人情事理等等。許多研究表明,人際關係技能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這種技能對各層次的管理人員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在相同條件下,一個具備這方面技能的管理者肯定可以在管理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概念化技能

所謂概念化技能,系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觀視野、整體考慮、系統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卡茲認為概念化技能包含著一個管理者體認到組織的功能是相互依賴的,並能夠從大的背景上為組織的未來勾畫願景。一位優秀的公共管理者必須了解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變化的現狀與趨勢,從組織之中超脫出來,將組織視為大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進而建構願景、發展戰略,以保證組織的永續生存和發展。中國古詞講「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明身在局中不識大體的道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即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中國古代之寓言井底之蛙、坐並觀天、夜郎自大等說明的是人不可缺乏概念化的技能的道理。

四.診斷技能

所謂診斷技能,是指針對特定的情境尋求最佳反應的能力,也就是分析問題、探究原因、因應對策的能力。中國古代文官考試的「策論」,也就是考察官員的「診斷」應對功夫和能力。正如一個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進行診斷方能對症下藥一樣,一個公共管理者應根據組織內部各種現象來分析研究各種表象,進而探究其實質。如果我們將概念化技能視為「只見森林,不見樹木」的話,那麼,診斷技能便相當於「只見樹木」,要由表及裡,從現象掌握本質的功夫。

五.溝通技能

可以這樣講,沒有溝通便沒有管理和組織,管理工作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包含著溝通。管理者沒有信息則不能作出決策,而信息只能通過溝通得到,決策一旦作出,就要進行溝通,否則決策再好也無人知曉。要處理好人際關係,就要進行廣泛的意見溝通。可見,溝通是管理的基礎,也是管理者的一項基本技能。

所謂的溝通技能,系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發送信息的能力,能通過書寫、口頭與肢體語言的媒介,有效與明確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與態度,亦能較快、正確地解讀他人的信息,從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與態度。管理者需要溝通的技能。溝通的技能涉及許多方面,如簡化運用語言、積極傾聽、重視反饋、控制情緒等等。雖然擁有溝通技能並不意味著成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但缺乏溝通技能又會使管理者遇到許多麻煩和障礙。

考點5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易研教育註:重點)

波茲曼和史陶斯曼在《公共管理的戰略》一書中,曾提出理想的公共管理者有七個基本特質。

一.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須是一個良好的自我評估者

有效的公共管理未必等於策略的公共管理,二者雖有關聯,但制定策略與執行策略必須與許多其他公共管理工作配合進行。公共管理可能在某些層次是有效的,但卻未必在策略層次上有效;同理,在策略層次上或許是有效的,但卻未必在其他層次上有效。因此,自我評估的訓練甚為重要,因為,公共管理者藉此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以便在策略執行時能汰弱留強。然而,如何評估自己,波茲曼認為自我評估是一種本能,了解別人對你的看法,可以幫助自我評估。在管理人員的發展訓練中,可要求部屬與主管相互評估對方。此外,要求因為只能分析細節的公共管理者來處理大範圍的問題是令人擔憂的。

二.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須是不令人討厭的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是絕對不會令人討厭的,因其必須具備相當豐富的知識並樂於學習,同時願意與他人分享知識,並有一些工作之外的生活樂趣。公共管理者必須具有創造力,而創造力可能源於與問題無關的想法與概念,而這些想法與概念最後皆能運用於解決問題。假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具有創造力,而這些創造力又是以淵博的知識為基礎時,那麼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就絕對不會令人討厭和厭煩。

三.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須追求美好的意志與周全的政治感覺

公共管理者不應是唐斯所謂的「狂熱家型的官僚」,因為這種人在積極推動某項運動時,只支持他們自己的狹隘政策而阻止其他任何的發展,常常會引起衝突和仇恨。而公共管理者應為「政治家型官僚」,因為他們具有清晰的個人與政策價值,並將其運用於公共管理上,使其擁有遠大的目光和高瞻遠矚、開闊的胸懷;在制定策略時,亦能夠超越自我利益,甚至於組織利益,以整個社會或國家的利益為著眼點。

四.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須具有耐心

耐心對於公共管理者而言,至為重要。因為公共組織不像私部門,其變革速度往往較為緩慢。由於公共部門策略的執行往往曠日費時,甚至於要耗費大筆的經費,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必須具有耐心並堅持到底。

五.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須具有多樣化的工作經驗

策略性的公共管理的推動必須由對機關業務有全盤了解的管理人員掌理。因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最好具有在不同部門,甚至不同機關的工作經驗,這樣,就可以使其在管理中能夠充分了解和掌握各個部門的工作性質,在決策中能夠全盤考慮,通盤打算。

六.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須以民眾為導向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不僅要能與民眾和睦相處,還要能了解不同民眾的各種需求,並作出適當的反應,這樣才可稱得上是一位開放的、具有民主參與意識的管理者。

七.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須善於分析與思考

分析並不等於量化,公共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具有分析的技巧和能力,這就是說.公共管理者並不是只須具有作業研究、推論統計、線性規劃等技能,而是必須同時具有邏輯運用與結構性思考的能力。因為,現代公共管理強調分析,尤其是價值、判斷、直覺、經驗間的分析思考與分析工具的整合。

考點6面向未來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著名的公共管理大師莫根在其《駕馭變革的浪潮》一書中,為變革時代的公共管理者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提出了許多深刻而又具啟迪的見解。

一、未來的公共管理者必須發展他們解讀和預測環境趨勢的能力,他們需要一種「觸角」,能夠幫助他們感悟組織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並發現機會。

二、未來的公共管理者必須具備前瞻性管理的態度和技能,特別是「前瞻思考」、「由內而外」的管理能力。

三、未來的公共管理者必須開發自己的領導技能。特別是他們應將領導視為一種「形塑」和「架橋」的過程,調動大家的能量和聚合大家的努力,因應環境的挑戰和要求。這樣一個過程要求領導能夠創造並發明願景,達成理解、獲取共識。

四、在信息社會中,組織的人力資源最為重要,公共管理者必須設法開發和調動組織中每一個人的知識、智慧和創造性潛能。

五、未來的社會要求組織和成員加強學習、創新和創造性。未來的公共管理者必須建構促進創造過程的關係;必須具有培養鼓勵開放性、自我設計、前瞻性企業精神的價值和文化;公共管理者必須通過頭腦風暴、創造性思考、試驗以及發展獎酬結構以鼓勵創新。

六、組織結構的扁平化要求管理和控制的新路徑。隨著層級控制的削弱,公共管理者將通過發展共有的價值,相互理解進行協調並在分權和控制之間尋求恰當的平衡。管理者需要開發「遠程管理」的技巧。管理者必須促進分權化,嫻熟地設計和管理自組織系統。

七、信息技術將改變許多組織的性質和結構,以及組織產品和服務的性質與生命周期。未來的公共管理者必須理解如何利用人工智慧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新技術可以用來強化組織中自上而下的官僚作風,但其真正的潛力在於促進分權化、網路化的管理作風以及自組織的能力。通過創建由電子協調的小規模的、鬆散的組織單位,信息技術具有化解組織層級控制的能力。新技術將同樣改變組織間的關係,消解組織間的刻板邊界,創造更加開放的互動形態。所有這些變化,對未來的公共管理者產生十分重要的後果:管理組織間的關係變得與管理組織內的關係同樣重要;通過培育共同的利益和認同的意識,運用第一流通系統,從而實現無官僚習氣的協調技能便顯得十分重要。

八、複雜性是管理棋局的代名詞。許多管理者可能希望簡單性,但事實上他們不得不與複雜性打交道。為了管理紛繁的歧例以及悖理,未來的公共管理者必須發展一種能使他們應對混亂和不能界定情勢的管理哲學和技術。公共管理將涉及眾多的利害關係人,公共管理者必須體認到多元的利益,需要許多政治的和網路的技能以調和相互矛盾和衝突的利益要求。未來的公共管理者同樣要求具有們熟的管理技能以應對管理的不斷變化與轉變,他們必須認識到變動不居乃為常態,並且應具有應付思想、觀念、技術、信息、組織內外關係不斷變化的能力;在某些時候,他們還必須將危機管理視為常態的管理。

九、除了了解和因應已經出現的變化趨勢,未來的公共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必須尋找改變這些趨勢的方法以便於管理。前瞻性的管理包含著改變社會、經濟、環境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把環境視為既定不變的。未來的公共管理者需要發展一種「環境知能」,來影響並改變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研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易研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管理學研究的三大基石
「經濟學管理學中國學派研究60人論壇」成立大會在京召開
「政府治理與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對外合作能源管理碩士項目啟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屆社會保障管理論壇綜述
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大數據+區塊鏈會形成新的社會秩序
圖解中國科學院科學數據管理與開放共享辦法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複雜科學管理分會赴日研討交流
北京發布民辦學校分類登記辦法 加強民辦學校監督管理
《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培訓在京舉辦
英國留學之「管理學」專業解讀
中國擬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
英國排名第一的學校信息管理系統提供商首席執行官講述與中國學校合作的前景
窮人學技術,富人學管理
深化醫教協同探索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新體制
《當代中國公共管理研究精粹叢書》新書發布會在京召開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錢塘大數據:《智慧城市%2B頂層設計指南》
河海大學舉辦教學管理百家談活動
美國管理學會之醫療管理分會
關於物理學、數學、哲學及在管理學中應用的思考及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