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神女華胥氏有幾個孩子?關於雷澤華胥的故事
華胥,也稱華胥氏,風姓,故里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 。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華胥國的女首領,她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炎帝和黃帝的直系遠祖,譽稱為「人祖」,是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母體 ,被中華民族尊奉為「始祖母」 。伏羲、炎帝、黃帝功勛卓著,在華夏文明史中位列「三皇五帝」,中華民族由此興盛 。關於華胥的記載最早見於《列子·黃帝》,其後上百種典籍均有記載。
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傑出的部落女首領,相傳她踩雷神腳印,感應受孕 ,生伏羲和女媧 ,傳嗣炎帝黃帝,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在八千多年前,華胥為了部族生存,帶領遠古先民們不斷游徒,足跡遍布黃河流域,創造了中國的漁獵、農耕文化,開創了中華文明史 。「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 。學界普遍認為,處於黃河流域上中游的華山方圓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華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像「花」(古代「花」與「華」同)之外,還因為華胥氏族就生息、繁衍在華山之陽。因此,中華民族之「華」源於華胥之「華」。
華胥逝世後,卜葬故里孟岩,即今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 。歷代文獻典籍的記述表明,華胥是華夏之根、民族之母。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她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脈親情。因此,華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
九河神女華胥氏的孩子是誰
遠古時代,有一個地方叫華陽,九河神女華胥氏就出生在此地,因此她以地名給自己命名為華胥氏。傳說中,她是一個喜歡四處遊玩的人,遊玩過程中她聽說有一個叫燧明的人用火燒東西吃,她十分感興趣,然後她就去了燧明的家裡,並且和燧人氏相識相知相愛,不久之後就有了他們的兒子伏羲。
九河神女華胥氏回到家鄉就趕快教相親們用火燒東西吃,因為這樣,華陽人便讓華胥氏掌管國事,不久以後她又生下女媧,後來的人把她主政的國家叫為華胥國。 她一時間變成了名聲大噪的女首領,被稱為華胥氏。她十分聰慧,並且和族叔風偌領導他們族人在水草里居住,過著浪漫而又溫馨的游牧生活。
過了多年後,華胥氏一族遭受了滅頂之災,族人都全部死亡,只留下了伏羲女媧兩兄妹,因為災難來臨之時他們坐在葫蘆里,才被漂到了一座山上,這才使他們免於災難。當他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他們兩個人的時候,他們決定繁衍子孫後代,於是他們便結為夫妻。在結婚之前,他們對天發誓說,要是上天贊成允許他們兄妹結為夫妻,繁衍人類,那就讓四山的煙聚而滾磨合,就這樣,她們得到了蒼天的准許。為中華民族繁衍了人類。後來的人為了紀念伏羲和女媧繁衍人類的功勞,就將他們所在的山稱作磨合山,而且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種廟,後來因為覺得人種廟名字不太好聽,就改為了仁宗廟。
雷澤華胥的故事
傳說,雷澤神威猛剛烈,他的專職工作就是行雷布雨,並且他神通廣大,只要用手拍拍腹部,就會發出驚天動地的雷聲,震耳欲聾。那麼雷澤華胥的故事是怎麼回事呢?
雷澤華胥的故事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是有一位名字叫華胥的少女閑來無事就去郊外玩耍,在雷澤岸邊望到了一個大腳印,她十分好奇,於是就踩了上去。踩上去之後,華胥氏的心就隨其動,她便感應到自己懷孕了。在遠古時期,象徵著神靈的神職人員在前面跳舞,年紀相仿的女子跟在他們的後面,一步一步踩在神職人員的腳印上,按部就班,這種儀式結束以後,兩個互相愛慕的人就可以在悠閑僻靜的地方過性生活,然後懷孕。
還有一個雷澤華胥的故事的版本是說,雷澤神一直對華胥氏十分好奇,就苦苦的打探華胥一族在的地方,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在崑崙東南相見。為了試探華胥氏的心意,他就在華胥神女走路的前方,踩出了一個巨大的腳印,華胥走進了雷澤神的腳印,他們相互愛慕,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生下了天帝伏羲。
在大洋洲的島國中,也有一種類似於這種的風俗,被叫做「宴飲」,具體的就是年紀適婚的男子,圍在一個叫女陰的水潭邊跳舞,這個時候再將長槍投入到水潭之中。以此尋找能讓自己心動的女子,然後他們就能相約在野外過性生活,繁衍後代。
華胥的孩子
對於華胥的孩子這個問題神話傳說中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是華胥氏有兩個孩子,伏羲和女媧。第二種說法是說華胥氏只生了一個孩子,那就是伏羲,女媧是伏羲的表妹,不是華胥生的。
第一種傳說是,華胥氏年輕的時候十分喜歡四處遊玩,在遊玩途中,她知道了有一個叫燧明的人會一種奇妙的絕活,就是用火來燒東西吃,並且做出來的熟食味道鮮美,於是她就去了燧明生活的地方,和燧明相識,而且還向他討教了用火之法,就在學習了用火法回來之後的一段時間,她再次外出遊玩的時候,華胥氏看見了雷澤湖邊有個十分巨大的腳印,她心生好奇,就往裡面踩了一踩,這一踩她便感受到自己懷孕了,在她懷胎十二年後,生下了伏羲。後來也生下了女媧。
第二種說法是華胥國有個湖泊名叫雷澤湖泊,是一位神通廣大的神仙雷神居住的地方。雷神是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在他心情不好的時候,雷河上就波濤滾滾,洶湧起伏。一旦雷神發大怒的時候,河水就越發的猛烈。人們對此事毫無辦法,有個叫華胥姑娘對此感到憤憤不平,就去找雷神評理,她的氣魄和直率使雷神十分感動,華胥姑娘最終為了華胥國嫁給了雷神。
一年之後,華胥和雷神有了兒子,從此以後雷河兩岸風調雨順。華胥國的人民也過的很幸福,可是,華胥已經很久沒回家,她非常想念親人和家鄉,就把兒子放在葫蘆上,姥姥嘮叨他的外孫乘著葫蘆而來,就給這個外孫取名伏羲。
華胥氏身份之謎
華胥氏本是中國西北的廣袤土地上的一片極樂國土,名叫華陽,而當時這個部落里有個女孩叫做華胥,這就是華胥氏,當時的他還只是個孩子,天真浪漫,不懂世事。但是後來因為解救了部落的危機而犧牲了自己的幸福,所以部落族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部落名稱改為華胥國。至於華胥氏到底做了什麼事情才解救國難我們下面會說到。
華胥氏的身份知道了,那麼就是關於她的孩子的疑問了,華胥氏到底生了幾個孩子,這孩子的父親又是誰?這個疑問,現在世間也有兩種說法。
華胥氏有幾個孩子?
第一種說法:華胥氏有一個孩子——伏羲
華胥國國內有個大湖泊名叫雷澤,是雷神居住的地方。雷澤兩岸為雷河,華胥國的人民都聚居在雷河兩岸。雷神脾氣非常暴躁,當他不順心時,雷河上就濁浪滾滾,洶湧起伏。要是雷神震怒時,河水更猛烈。人們沒有辦法,華胥國有個華胥姑娘就去雷神殿堂找雷神評理,她的膽大和直率感動了雷神,但雷神讓華胥姑娘嫁給他,為了華胥國的安危,華胥姑娘答應嫁給了雷神。
一年以後,華胥姑娘給雷神生了個兒子,雷神非常高興,脾氣也越來越好,從此雷神只在農時節氣打雷閃電,行雲布雨。於是雷河兩岸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但是時間久了,華胥氏非常想念家鄉,就把兒子放在葫蘆上順水而下,讓他乘葫蘆回華胥國,他的姥姥看見他乘葫蘆而來,因此給這個外孫取名伏羲,按華胥國方言,伏羲與葫蘆諧音。因為姥姥年老了,所以就把伏羲交給其姨母高妣與覷乾子夫妻撫養,而其姨娘自己有個女兒名作女媧,兄妹兩人從小一起長大。
這個說法是說華胥氏只生一子,那就是伏羲,而女媧則是伏羲的表妹,而非華胥氏所生。下面來看看第二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華胥氏生一子一女,分別是伏羲、女媧。
相傳華胥氏年輕時特別喜歡四處遊玩,後她得知有一個地方叫燧明的人會用火燒東西吃,而是使用熟食味道鮮美,所以他便去了燧人氏居住的地方,認識了燧人氏,跟他學慣用火之法,而就在學習了用火之法回來之後,一次外出,華胥氏看見雷澤湖邊有一個巨大的腳印,於是好久就往裡面踩了,就因為這樣,她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生下伏羲。後來又生下了女媧。
兩種說法並列來看,似乎第二種說法更受大眾認可,不過本生上古的故事都是傳說,也不知道是否真實存在。而且東方神話之父袁珂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國神話傳說》中也曾表示,早期的神話因為後來封建統治階級和教廷的刪改,很多都難逃面目全非的命運,最主要的例子,就是我們中國神話,這也是為什麼任何一個傳說在中國好些地方會有不同的版本。統治階級會按照他們的意願和想法來任意篡改神話的內容,以達到符合他們的統治口味。所以現如今的故事也不一定就是他原來的版本。
關於華胥的三個觀點
關於華胥,可以講三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華胥是「前三皇」之一。
關於「三皇」,說法比較多,也比較雜。參考前人的說法,根據現、當代考古發現提供的資料,我將「三皇」系統予以梳理和歸整,分為「前三皇」和「後三皇」。「前三皇」為有巢、燧人、華胥;「後三皇」為伏羲、女媧、炎帝。
「前三皇」與中國的舊石器時代(距今約二百五十萬年至距今約一萬年)相對應。舊石器時代是指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其劃分一般採用三分法,即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
我以「有巢」對應舊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二百五十萬年至距今約十萬年)。這個時期,人類的體質進化到能人和直立人階段,開始直立行走,使用粗糙笨拙的打制石器,以採集、狩獵和捕撈維繫生存,住在山洞裡或以結巢的方式住在樹上——「構木為巢」可以有效地防止毒蛇猛獸的偷襲。故以「有巢」相對應。
我以「燧人」對應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十萬年至距今約三萬年)。這個時期,人類的體質進化到早期智人階段,打制石器的技術比早期有所進步,使用功能開始分化,出現了各式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和石球等,有的形制已相當規整。尤其是發明了摩擦取火,人們開始普遍熟食,由此促進了體質體能特別是大腦的發育。故以「遂人」相對應。
我以「華胥」對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三萬年至距今約一萬年)。這個時期,人類的體質進化到晚期智人階段,出現了比較精細的石器和骨器,發明了弓箭,人們用大獸皮等修建簡單的房屋,用骨針縫製衣物,還創造出了繪畫、雕刻等原始藝術品。這個時期母系氏族社會已發展到成熟階段,由於華胥堪稱中華母系氏族社會的代表人物,故以「華胥」作為這個時期的對應。
之所以將華胥列入「前三皇」,主要是因為華胥堪稱中華母系氏族社會的代表人物,之外,還有幾條理由。先看以下有關記載:
東漢王符《潛夫論·五德志》:「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從這兩段記載,可以讀出以下信息:
1.華胥是伏羲的母親,是一位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或者可以說,華胥氏族是伏羲氏族的母族,在伏羲氏族之前,有一個華胥氏族。華胥氏族處於燧人氏與伏羲氏之間。
2.華胥氏族屬於「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因為不知其父,才有履「大人跡」、「巨人跡」之說。
3.也可以將華胥氏履雷澤「大人跡」理解為華胥氏族開始了族外婚。族外婚又稱外婚制,指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禁止一定範圍內血緣親屬成員間通婚的一種婚姻規則。原始人由族內血緣婚發展到族外非血緣婚,是生產力發展、人口增殖的需要,體現著社會進步。
第二個觀點:華胥之「華」,是中華民族之「華」的源頭。
中華民族的主體是漢族,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華夏族的前身是炎黃部落聯盟,伏羲女媧是炎帝黃帝的直系祖先,而華胥則是伏羲女媧的母親。學界普遍認為,處於黃河流域上中游的華山方圓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華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像「花」(古代「花」與「華」同)之外,還因為華胥氏族就生息、繁衍在華山之陽,今藍田縣境內就有華胥陵。因此,完全可以說,中華民族之「華」源於華胥之「華」。
第三個觀點:華胥是「龍祖母」。
華胥在雷澤履「大人跡」孕生伏羲,這「大人跡」當為雷神之跡。雷因閃電為龍之形,雷聲為龍之音,故雷神就是龍神,履雷神之跡而孕也就是履龍神之跡而孕。生下的伏羲是雷神的兒子,自然也就是龍神的兒子,龍神的兒子當然是龍。後來,成為氏族領袖的伏羲又以龍名官,被稱為「龍祖」。這樣,華胥就可稱為「龍祖母」。
距華山不遠的山西吉縣柿子灘,發現了兩幅距今約一萬年的岩畫,一為母性形象,可斷為華胥;一為鹿魚等組成形象,可斷為萌龍。兩岩畫說明,華胥和他的兒子伏羲(或華胥氏族與其繼承者伏羲氏族)共同開啟了龍的創造。
※成吉思汗西征:橫掃歐亞三西征
※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故事 揭秘玄武門之變的真實歷史
※八年抗戰中國到底傷亡多少人?為什麼會出現3500萬這個數字?
※三國美女排行榜 貂蟬第一大小喬均在其中
※古代神醫華佗怎麼死的?華佗的死是罪有應得嗎
TAG:回到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