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滅亡後,為什麼會有漢人視其為正統而以身殉死?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是中國歷史上疆域廣闊的政權。其來勢洶洶,去也匆匆,只短短百年就灰飛煙滅。所以,講史的人,對於元朝往往會避而不談。
但是,元朝統治者對漢民的壓迫與欺凌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元初,依據不同民族將民眾的社會地位劃分為四等(即四等人制),蒙古人社會政治地位最優越享有特權,屬統治者;色目人(西夏、回回)居於第二位;漢人(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內的漢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及較早被蒙古統治者征服的雲南、四川兩省民眾)處第三位;南人(指原南宋地區的民眾)落於最底層。
民族歧視造成元朝民族矛盾的尖銳,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引發元末農民起義的導火索之—。
即使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當元朝滅亡時,仍有一些漢人為其守節、殉國,甘做蒙元遺民。據歷史資料記載,以身殉死的漢人也有不少。
元末進士趙璉,後任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杭州路總管。張士誠部圍城時,曾派人勸降,璉詰之曰:"汝輩罪在不赦,今既宥爾誅戮,又錫以名爵,朝廷何負於汝,乃既降復反邪!汝棄信逆天,滅不旋踵。我執政大臣,豈為汝賊輩屈乎!"即馳騎奮擊賊,賊以槊撞璉墜地,欲舁登其舟,璉真目大罵,遂死之。其仆揚兒以身蔽璉,亦俱死。
其弟趙琬,字仲德,仕至台州路總管。至正二十七年,方國瑛以舟挾琬至黃岩。琬潛登白龍奧,舍於民家,絕粒不食。人勸之食,輒瞑目卻之,七日而死。
另有楊乘者,濱州渤海人。至正初,為介休縣尹,其後累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張士誠入平江,其徒郭良弼、董綬言乘於士誠,士誠遣張經招乘,乘曰:「良弼、綬皆名臣,今已失節,顧欲引我,以濟其惡邪!」且讓經平日讀書云何,經俯首不能對。乘日與客痛飲,竟日不言。客問:「盍行乎?」乘曰:「乘以一小吏致身顯官,有死而已,尚何行之有!」經促其行愈急,乘乃整衣冠,自經死,年六十四。
趙弘毅,字仁卿,真定晉州人。少好學,家貧無書,佣於巨室,晝則為役,夜則借書讀之。或閔其志,但使總其事而不役焉。嘗受經於臨川吳澄。始辟翰林書寫,再轉為國史院編修官,調大樂署令。大明兵入京城,弘毅嘆息曰;「忠臣不二君,烈女不二夫,此古語也。我今力不能救社稷,但有一死報國耳。」乃與妻解氏皆自縊。
「天能亡一代之國,而不能亡一代之人,即能亡一代之人,而不能亡一代人之心……南宋、晚明遭易代之變,遺民 接踵而起。有元之遜荒,有清之禪讓,遺民亦復接踵而起,其 用心亦與宋遺民明遺民相同。」元人自塞外人主華夏,享國雖短,然於不足百年之間,在易代之後,遺民之盛雖不及明 清鼎革之際,然人數之多,亦非常可觀。錢謙益《列朝詩集》 甲前集自劉基以下收錄了158人,而甲集239人之中也有許多詩人入明不仕。
他們之所以如此表現,僅僅一個「愚忠」是難概括其祥的。
※為何元朝滅國時,其他四大蒙古汗國遲遲不來救援?這其中有怎樣的隱情?
※元朝滅國時,其他四大蒙古汗國為何遲遲不來救援?
※不是徐達、常遇春! 朱元璋最喜歡的武將, 竟然是元朝的他
※亮點:元朝到底算不算是中國?
※揭秘:為什麼元朝短短90多年就覆滅了?你怎麼看?
TAG:元朝 |
※她是順治唯一自願殉死的后妃,死後引多種猜測,最後一種似有應驗
※爭霸天下失敗他逃到荒島避難,被逼自殺後門客紛紛為他殉死
※毛奇齡《古禮今律無繼嗣文》、《古今無慶生日文》、《禁室女守志殉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