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朝「八王之亂」指的是那八個王侯?

晉朝「八王之亂」指的是那八個王侯?

八王之亂是中國在西晉時期,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其實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那麼,晉朝的「八王之亂」指的是那八個王侯呢?

1、楚王司馬瑋

司馬瑋(271—291年)西晉宗室,字彥度,晉武帝第五子,初封始平王,後徙封於楚。

楊駿被殺,汝南王司馬亮輔政,賈皇后惡亮又忌瑋,乃使惠帝為詔,密令瑋殺亮,賈皇后又使惠帝為詔,言楚王矯詔害亮,且欲誅朝臣,圖謀不軌,被下廷尉,遂斬之。

2、汝南王司馬亮

司馬亮(?一291年)西晉宗室,字子翼,司馬懿第四子,仕魏為東中郎將[注: 東中郎將 秦郎中令屬官有左中郎將,漢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主輪番執戟宿衛天子,魏因置],討諸葛誕失利,免官,不久,出監豫州諸軍事。

司馬炎稱帝,封扶風郡王,邑萬戶,都督關中雍涼諸軍事,時宗室殷盛,無相統攝,以亮為宗師,使其管理宗族事務,咸寧三年(277年)徙封汝南,未幾,遷太尉錄尚書事,晉武帝卒,為楊駿所排斥,亮赴許昌避禍,及駿被誅,復錄尚書事,賈皇后嫉亮,密令楚王瑋誣其有廢立之謀,詔捕之,亮被亂兵所殺。

3、趙王司馬倫

司馬倫(?一301年)西晉宗室,字子彝,司馬懿第九子,初封為安樂亭侯,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於趙王。

為賈皇后所親信,曾參與謀害愍懷太子,不久又矯詔廢賈皇后為庶人,控制惠帝,獨攬大權,一如司馬懿輔魏故事,倫素庸下,不知書,無智策,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競榮利,無深謀遠略,淮南王允起兵討之,被倫所滅。

既而矯作禪讓之詔,廢掉惠帝,改元建始,濫肆封侯,以苟且之惠取悅人情,以至於府庫之儲不充於賜,金銀冶鑄不給於印,故有白版之侯,時齊王冏、河間王顒及成都王穎傳檄討倫,大戰助余日,死者10萬,倫敗,被賜死。

4、齊王司馬冏

司馬冏(?一302年)西晉宗室,字景抬,父攸死,襲爵為齊王。

初,趙王倫密與相結,廢賈皇后,以功轉游擊將軍,同以位低不滿,起兵誅倫,且遣使告成都、河間、常山、新野四王,傳檄天下,及倫被廢,惠帝復即位,拜同大司馬加九錫之命,如司馬懿輔魏故事,同輔政,沉於酒色,不入朝見,選舉不均,惟寵親信,海內失望,被長沙王乂所殺。

5、河間王司馬顒

司馬顒(?-306)西晉宗室,字文載,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司馬懿弟司馬孚孫,太原王瑰子,咸寧三年(277)受封河間王,遷北中郎將,監鄴城。

元康九年(299)為平西將軍,鎮長安,趙王倫篡位,乃舉兵響應齊王冏討倫,進位侍中,太尉。

永寧二年(302)底受密詔起兵討冏,次年又與成都王穎合兵敗長沙王乂,隨後其部將張方劫惠帝及穎至長安。

永興二年(305)七月,東海王越被王浚推為盟主,欲率師迎惠帝還復舊都洛陽。

三年正月,顒因劉喬兵敗欲與東海王越講和,但恐張方不從,遂使人殺之,送首級於東海王越請和,越不許,命宋胄等率鮮卑兵西迎惠帝。五月,越前鋒祁弘連敗顒軍,入關。顒單騎逃入太白山。越以詔書征顒為司徒。但越弟南陽王模暗遣其將梁臣於新安(今河南澠池東)途中殺顒,並其三子。

6、成都王司馬穎

司馬穎(279—306年)西晉宗室,字章度,晉武帝第十六子,太康末被封為成都王。

齊王同討越王倫,穎發兵應之,倫被殺,伺輔政,驕侈無禮,故詔穎輔政,而穎猶讓不就,同敗,穎在鄴懸執朝政,事無巨細,皆就鄴諮之,其恃功驕奢,百度廢弛,甚於同時,穎恐長沙王乂在京勢大,乃與河間王頤謀,發兵伐京師,乂被執後,頤廢太子覃,穎被立為皇太弟,作為儲副,但穎驕侈日甚,討者四起,不得已,被廢歸藩。

後惠帝遣人捕穎,范陽王司馬幽穎於鄴,遇械暴死,長史劉輿見穎在鄴地勢大,慮為後患,偽令人為皇上之使者,稱詔夜賜穎死。

7、長沙王司馬乂

司馬乂(276—303年)西晉宗室,字士度,晉武帝第六子,初封為長沙王。

楚王司馬瑋被殺,乂因與瑋為同母弟、而被貶為常山王,頤本以乂弱同強,希乂為同所擒,然後以乂為借口宣布四方共討之,趁此廢掉惠帝,立成都王穎,己為宰相,專制天下,但事與願違,其計不果,乃暗使人襲乂,乂並誅之。

頤、穎同伐京都,連戰數月不休,乂斬獲穎軍六七萬,久戰糧乏,東海王司馬越收乂送金墉城被殺。

8、東海王司馬越

司馬越(?~311年)西晉宗室,字元超,高密王泰次子,因討楊駿有功,封於東海郡,永康初中書令,及宗室諸王混戰,越率諸侯及鮮卑等步騎迎惠帝返洛陽,詔為太傅錄尚書事。

懷帝即位初,委政于越,後帝親理萬機,越不悅,求出藩,鎮許昌,繼還洛陽,誣帝舅王延為亂,殺之,由此大失眾望。

後又請討石勒,屯於項,越不臣之跡,四海所知,加之當時經濟破壞嚴重,動亂迭起,上下分崩離析,禍結彌深,遂憂懼成疾,卒於項,其部下欲還葬東海,石勒追及,焚其柩。

八王之亂從公元291年(元康元年)開始到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共持續16年,這場動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而後引發戰爭,禍及社會,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也加劇了西晉的統治危機,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

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注: 五胡十六國,簡稱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蜀地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後稱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晉 的精彩文章:

江浙如何一步步變得經濟發達、人傑地靈?
持續時間最長三大亂世,幸未斷我華夏之根基
這座被世人遺忘的宮殿,可媲美大明宮!
曹魏帳下一位忠勇之將,西晉因其後人而滅亡

TAG:西晉 |

您可能感興趣

晉朝為什麼被稱為最黑暗的朝代?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是怎樣形成?
同是藩王內亂,為何漢七王之亂很快平定,晉朝八王之亂卻禍害百年
漢朝七王之亂幾個月就平定了,為何晉朝八王之亂卻用了很久時間?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都發生在司馬家的晉朝,為何晉朝如此動蕩不安?
晉朝八王之亂後的幸運兒成為皇帝,卻只能「王與馬共治天下」
西晉「八王之亂」,致使晉朝四分五裂,亂成一鍋粥
王羲之寫的書法,是晉朝時候的「江湖字體」嗎?
魏蜀吳的這三位亡國之君,倘若都做了這事兒,那麼晉朝就要晚幾十年才統一!
晉朝奪位之戰,爺爺將孫子尊為太上皇,千古奇事!
司馬炎晉朝取代曹魏之後 卻不該留著這個姓劉的
曹爽無能?劉禪昏庸?這才是史書沒告訴的晉朝一統三國的真正原因
晉朝牛人杜預連騎馬都不會,為何成為滅吳之戰的功勛之臣?
晉朝的望族為何是王、謝兩家,而不是司馬家的?
史上第一個被其他民族滅掉的王朝——晉朝
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何不長壽?
為何晉朝分西晉、東晉,而宋朝卻稱北宋、南宋?
劉聰殺害晉朝兩位皇帝,屠戮數十萬百姓,亡國後其子孫結局如何?
同樣是偏安一隅,為啥晉朝分為西晉東晉,而宋朝卻是北宋南宋?
蜀漢被鄧艾鍾會所滅,司馬炎廢掉曹奐建立晉朝,吳國是怎樣滅亡的?
曹操的乾兒子何晏在魏晉朝火了!開創了魏晉朝貴族階層娛樂消遣的新方式——溫酒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