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曹操的「唯才是舉」令,《軍師聯盟》也許沒有讀透

關於曹操的「唯才是舉」令,《軍師聯盟》也許沒有讀透

近日熱播的電視劇《軍師聯盟》中有一個情節,曹操對其子曹丕說起用人時提到,亂世用人唯才不唯德。

不得不說,該劇把才、德對立,認為曹操任才不任德,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就是曹操的「求才三令」。

但是,如果仔細閱讀史料,並揣度當時的歷史背景,可以發現,這一解讀可推敲的餘地不小。

這是「彰考局」為你推送的第57篇文章

接下來你將看到

曹操自發跡以來,用人唯才並不棄德,其屬臣、當世君子荀彧取才並不拘德,兩個辦法構成曹操集團用人的一體兩面。

後人看到的曹操「唯才是舉」等「求才三令」,實際上是受崔琰「唯德是舉」偏失的刺激而出台。

秦漢選官之法,兼用儒法、才德,曹操此令,可以看做是對東漢末以來選官制度的撥亂反正。

成效:曹操的「求才三令」讓魏國「濟濟多士」

餘波:魏晉易代,唯才是舉的路線方針悄然轉變

原標題漢魏晉嬗替圖景中的「求才三令」

撰文推松曰去(彰考局專欄作者)

誤讀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敗於赤壁,統一受挫。戰後,雙方在荊襄、淮南一線互有勝負,南北分治漸成定局。

在北方稍微安定的狀況下,曹操集團原本退居次席的內政理治被提上日程。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於鄴城頒令求賢,即名聞後世的「唯才是舉」令: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建安十九年末、建安二十二年秋,法令一再重申,辭旨更見激烈。第二令尚言「士有偏短」,第三令竟然覺得「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也可以當官。

《軍師聯盟》曹操劇照。

這一選官用人之策,不論是在漢魏晉更替之局中,還是在整個中國古史上,都可謂是平野上的一道驚雷。

顧炎武說此令「毀方敗常」,將東漢光武、明、章以來的節義之風掃蕩殆盡。陳寅恪亦認為,此令「明白宣示士大夫自來所遵奉之金科玉律,已完全破產也」。

顧、陳似均此令放在「以德舉人」的對立面,當做衝決倫常節義的洪水猛獸。

事實果真如此嗎?

胡昭以「操尚」聞名於世,「養志不仕」,曹操屢加禮辟。胡昭來到鄴城當面辭請,曹操不僅不怒,反說「勉卒雅尚,義不相屈」。又如崔琰曾舉薦「才好不足,而清貞守道」的楊訓,曹操當即以禮徵辟。這說明,曹操取士「唯才」,但絕非「棄德」。

曹操的屬臣荀彧取士,卻不「拘德」,這位將潁川士族整個引薦入曹操霸府的「儒門之望」,史稱他:

「取士不以一揆,戲志才、郭嘉等有負俗之譏,杜畿簡傲少文,皆以智策舉之,終各顯名。」

可以說,屬臣荀彧的不拘德與曹操的不棄德,恰好構成曹操集團用人的一體兩面。

因此,如果將取士的「德」「才」標準完全對立,甚至將「唯才是舉」理解為「唯才棄德」,未必妥當。

引線

曹操頒布唯才是舉令,並不是一時腦熱,亦不關所謂的亂世用人法,乃是針對當時選人的弊端而發。

平袁紹後,曹操用崔琰納河北士,崔氏取士治吏的風尚與荀彧不同。

崔琰既薦德勝才薄的楊訓,又舉邴原「秉德純懿」為「國之重寶」,可見崔琰舉士,以德為先。

建安十三年,曹操為丞相,不久,讓崔琰、毛玠主選舉事。崔、毛選人以「清正」為標準,對那些有盛名於世,但「行不由本」德行有虧的人,一概不予進用。

《軍師聯盟》里的崔琰劇照。

這一選人之法,可謂「唯德是舉」。

不僅如此,在種種德行之中,崔、毛二人「先尚儉節」,優先獎掖拔舉廉者、儉者。朝廷風氣於是為之一變,曹操一度十分讚賞。

崔琰的選人法,其實是東漢後期清議之風的餘緒。但是,東漢尚以四科舉士,崔琰獨以「儉」取才,短時間尚可,長此以往,勢必會阻遏其他類型士人的仕途。

正因如此,平定荊州不久,曹操新辟舉的掾屬和洽,便上言進諫:

天下大器,不可只憑儉德。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天地生才各有不同,以一德蔽天下,是失於偏。

儉,可以責己,責人則失。朝臣新衣好車,即視作不清;破衣爛衫,則視為廉潔。事關仕進,百官於是有故意敝壞衣裳以求名求進。

立法貴中庸。「勉而為之,必有疲瘁」,取士過於偏矯,必會多生詐偽。

和洽直斥崔琰取才偏矯,也點破清議之風下「以德取人」的不足,對曹操不啻當頭棒喝。

此後不久,曹操就頒下「唯才是舉」令,不得不說是受了和洽奏表的刺激。而崔琰、毛玠二人,最終因小過而一死一免,也正與選士事件及其政治理念有關。

撥亂反正

如果回顧秦漢以來的用人法,則會發現,曹操的求才令,可說是對選官制度的撥亂反正。

秦漢治術,在「法」、「儒」之間;銓才選士,則有「文吏」、「儒生」之別。治術、銓才,其實正是一體兩面。

而所謂儒生、文吏,王充《論衡》中說:「文吏以事勝,以忠負;儒生以節優,以職劣」,即文吏長於才,儒生長於德。

秦「以法為治」,故而專任文吏,「以吏為師」。

西漢初用黃老,武帝雖尊儒術,其實治法如宣帝所言,亦是「霸王道雜之」。故外儒內法,兼用儒生、文吏,這是典型的漢政。

王莽是儒學的虔信家,尊儒棄法,用儒生而絀文吏。

王莽。

光武帝雖號稱「以柔道理天下」,骨子裡仍是「霸王道雜之」的路數。閻步克先生說:「東漢王朝意識形態上專崇『經術』,實際政務中又不棄『吏化』。」儒法合流,與儒生文吏的融合,是東漢一朝的特質。

綜括秦漢而言,單單任法之秦,與獨獨用儒之新莽,都短祚而亡。可知此一期歷史的主流,在於兼用儒法,兼用儒生與文吏,亦即兼任德才。

到了東漢中後期,隨著清議的盛行與士家大族的興起,「任德」說再度甚囂塵上,表徵之一即是對「處士(隱士)」的大量徵辟。

結果如何?

漢順帝時,李固在勸處士黃瓊出仕的書信中寫道:

自頃徵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嘗、朱仲昭、顧季鴻等,其功業皆無所采,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

到了東漢末葉,選官日趨腐敗,而寄生在壟斷清議的士族之上的「以名取人」、「以族取人」的選官之法,也隨之更加敗壞。

時人謠諺說:「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所以,在清議盛行、過崇儒術的局面下,「求才三令」實際是將高在雲霄的「德」與低在塗泥的「才」等而並舉,實質是擴大了選官範圍而非逆轉。

也正是看到這一點,陳寅恪先生將「求才三令」視作曹操閹宦階級向士大夫階級的檄文,雖不能贊同,但將「求才三令」視作「政治、社會、道德、思想上之大變革」,「實有轉移數百年世局之作用」,則實在可以擊節讚歎。

成效

漢武帝詔曰:「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魏武第一令曰:「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如論「求才三令」的成敗,不妨看裴松之所引述的故事:

當諸葛亮未仕之時,與徐庶、石韜「特相善」。及至劉琮以荊州降曹,孔明追隨了劉備,徐庶、石韜則俱出仕於曹操。

到了曹丕時代,石韜做了典農校尉,徐庶則是御史中丞。諸葛亮軍出隴右,聽聞兩位故友「仕才如此」,愕然嘆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孔明口中的「魏之多士」,大概是「求才三令」最好的註腳。

餘波

「求才三令」不僅於現實政治上發揮其效力,其影響亦波及魏晉之玄談,成為「才性論」之所本。

《世說新語》記了這樣一則故事:鍾會寫就《四本論》,想交給嵇康評點,踟躕再三,從窗外扔進,掉頭便跑。

《四本論》,就是論才與性的「合」「同」「離」「異」。當時的士人傅嘏論同,李豐論異,鍾會論合,王廣論離。

曹操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石牌。

陳寅恪分清談為前後兩期,前期當魏末西晉時代,清談乃就政治實際問題而發,後期即東晉一朝,清談只為口中紙上之玄言,失去政治的實際性質,只是名士的裝飾品

有意思的是,在「四本」中各執一端發揮的人,鍾會、傅嘏論才性的合與同,都是司馬氏的死黨;王廣、李豐論才性的離與異,則都是忠於曹魏的人。

只有主張才性相「離」相「異」,才有「求才令」中「唯才是舉」的政治行為;主張才性相「合」相「同」,實際走的是「唯德是舉」的路數。

司馬氏死黨與曹魏忠臣理念上的分歧,表明魏晉之嬗替,終究是有路線方針的大更替的。

R

EFERENCES

注釋

衛廣來稱之為曹操的「戰略轉變」,見氏著:《漢魏晉皇權嬗代》,太原:書海出版社,2002年,第338頁。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2頁。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卷一三《兩漢風俗》,欒保群、呂宗力點校,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0年,第588頁。

陳寅恪:《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第51頁。

《三國志》卷十《魏書·荀彧傳》裴注引《彧別傳》,第318頁。

《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洽傳》:天下大器,在位與人,不可以一節檢也。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節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議,吏有著新衣、乘好車者,謂之不清。長吏過營,形容不飾,衣裘敝壞者,謂之廉潔。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餐以入官寺。夫立教觀俗,貴處中庸,為可繼也。今崇一概難堪之行以檢殊塗,勉而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務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詭之行,則容隱偽矣。第655、656頁。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卷十二《程材第三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535頁。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377頁。

《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2032頁。

陳寅恪:《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第49、51頁。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注引《魏略》,第914頁。

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初編》,第201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仙官,來根糖葫蘆吧!
你都不努力,憑啥叫孩子拼?
看完這部片你就了解了半個HipHop的歷史
讓偏執狂見鬼去吧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張飛睜眼真的睡得著覺嗎?張飛死後難道也是睜著眼的嗎?有些書你真的沒讀透
網傳杜蘭特是卧底,讀透勇士戰術將轉會湖人?
男人對婚姻不忠時的普遍心理,讀透了,你就會贏得很漂亮
此書被稱為千古奇書,至今沒有作者,但讀透此書的人皆能封侯拜相
《老子》傳承於後世的八大哲理,讀透做個明白人!
讀透《黃帝內經》的人,究竟有多厲害?
中國9大奇書正式出土,讀透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聽過嗎
《如何有章法地讀透名著》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奇石:讀懂需要智慧,讀透需要感悟
多久了,你現在還有認認真真地深讀、讀透一本書嗎?
朱熹:六則讀書方法,輕鬆讀透天下書
如果你想從平庸中脫穎而出,讀透它們!
11句讀透《孟子》,教你光明做人,坦蕩做事!
《易經》精選十句,暗藏改命之法,讀透一句,終生受益!
十句話,讀透中國歷史,讀懂世間至理
鬼谷子:貧窮並不可恥,讀透四句話,讓你大徹大悟!
南懷瑾:要想讀懂老子,先讀透這八個字
中國真正厲害的10大奇書,讀透,可富甲一方,天機不可泄露太多
能夠讀透你心思的幾個知心小寶典!
寫春遊的竅門,讀透這三首古詩自然就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