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樂視事件透視中國經濟不會有大危機

樂視事件透視中國經濟不會有大危機

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董寶珍

樂視事件在資本市場的熱度,完全不亞於入伏的桑拿天。但今天筆者並不想討論樂視危機本身,而是透過樂視危機來看中國經濟。樂視危機的導火索是招商銀行的擠兌。但中國的大環境在於,金融機構總體上是配合產業轉型的,給遇到問題必須轉型的企業足夠的時間、不催要貸款。這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這就決定了中國經濟不會有大的危機出現。

樂視危機 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2017年夏天樂視危機爆發。

這一場危機有兩個原因,其一樂視公司貪大求多,大規模向多個領域投資,在每個領域都沒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和現金流迴流能力,更不要說創造利潤的能力。自己沒有創造現金流能力,靠外圍輸血維持的模式遲早要發生問題,這是樂視危機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危機恰恰在此時爆發了?因為招商銀行突然向樂視催債,凍結了大股東的相應資產,引發了信心危機,對樂視有貸款的銀行以及對樂視有投資的資本方,樂視上下游合作方信心崩潰了,對樂視形成了聯合擠兌。面對聯合擠兌,一般的公司很難招架得住。從一般原理看,這是樂視自己種下危機的種子,業務模式上包含著發生危機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對其喪失信心聯合擠兌,銀行成了危機現實化的誘因。危機爆發,這兩個條件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在樂視業務模式種下不可持續的種子,但金融機構不進行擠兌,始終給樂視信任和時間,讓樂視自己去調整去發現問題慢慢解決,樂視在問題存在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不發生危機。一個經濟體、一個產業,在其種下了發生危機的內部因素後,並不是必然發生危機,客觀上存在一種緩慢的自我調整方式,是有機會逐漸擺脫困難,走向新成長。但逐漸擺脫困難的前提決定於銀行等金融機構。

國內金融機構完全配合產業轉型

經濟模式缺陷是發生危機的內因,金融機構突然聯合擠兌是導火索。以小見大,中國整體經濟的某些行業也存在和樂視相類似的基本面缺陷,比如說重化工行業、鋼鐵行業、房地產行業。如果金融機構也像對待樂視那樣,對這些行業也來個突然聯合擠兌,那這些產業會立即爆發危機,並引發上下游企業的連鎖危機,那麼一個不大不小的經濟危機就現實化了。

但回看過去7、8年以來,中國的金融機構沒有出現一次集中向某一個行業進行擠兌、出現逼債還貸款的情況。在經濟狀況最不佳的山西,省政府組織本省銀行機構形成了一個約定,不追逼還貸款,並且還聯合再次向這些傳統產業,如煤炭企業提供轉型貸款資金4000多億元。山西監管局局長張安順說:「對省屬煤炭企業實施貸款重組,將原短期流動資金貸款重組為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對省屬煤炭集團的合理融資需求,通過發放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予以支持。對省屬煤炭集團中暫時遇到困難,但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有效益的優質成員企業,繼續支持其合理信貸需求,不得隨意抽貸、壓貸、斷貸;省屬煤炭企業集團涉及的產業鏈長、關聯面廣,如果生產經營出現大的波動,就可能引發各類風險,對山西財政、金融、就業、民生等造成嚴重影響。」

這一政策發布後,有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向火里扔鈔票沒意義。但實際上到底有沒有意義呢?筆者認為,如果金融機構不擠兌處於困難中的企業,適當地給轉型貸款,企業經營者也會發現問題,逐漸也會走向轉型。但是如果金融機構對問題產業立即催要貸款,產業危機就立即現實化了,就像現在的樂視。若產業危機和金融危機同時發生,金融機構最終也變成了最大的輸家。

而現實中我們看中國宏觀經濟領域的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態度,總體上是完全配合這些產業轉型的,不催要貸款,給遇到問題必須轉型的產業足夠的時間,而且還給予金融支持,讓企業自己轉型,慢慢的靠時間化解問題,這樣實體經濟不會爆發像樂視那樣的全面危機。中國經濟有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以一種溫和的靠時間化解方式。這種方式是最優的,損失和代價是最小的。另外,金融機構也不會實實在在形成真實的壞賬。

因此,筆者認為,當產業中存在了發生危機的內在依據的時候,是否爆發最終的危機是可選的,其讓危機自然爆發,不加以干涉,以休克療法的方式危害最大!像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的方式是最糟糕的,產業和金融系統雙輸,實體和金融雙輸。

國情差異導致路徑差異

那麼,為什麼美國在金融危機時不選擇寬容的態度,最後走向了硬著陸崩潰式下跌,幾乎導致社會全面危機化呢?

這是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矛盾。由於每個生產資料都由具體的一小撮私人佔有的,他們之間不能協調,不可能步調一致,採取一致行動的。所以當危機來臨的時候,雖然理論上說大家保持一致。雖然不擠兌實體經濟,對實體經濟和金融機構都是好的,但是現實中做不到。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這種產權結構導致出現了囚徒困境。在絕對的私有制下沒有辦法聯合!比如,在樂視危機發生時,招商銀行第一個去凍結資產了,因為招商銀行市場化水平比較高,第一時間嗅到了危機的氣味,第一個鎖定凍結就維護了招商銀行的利潤,其他銀行就慢了一步,於是乎就有損失,所以在這種機制下,那些怕損失的金融機構就紛紛搶先凍結,最後一個企業本不該死,就在銀行的競爭性囚徒困境下,爭先恐後凍結資產的行動中給擠兌死了。

那麼,中國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呢?中國的實體經濟基礎的能源,基礎的工業原材料是國有。在金融體系,在銀行體系中,百分之八九十是國有企業,大家所有制是一樣,可以協調,不存在囚徒困境的問題。在危機來臨的時候大家能商量,最終就導致了一種不用危機爆發,用時間化解的危機解決路徑,這種路徑其實在中國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大家受西方的那種教科書誤導太久了,且沒有獨立思維能力,也不敢獨立思維,就認為當中國經濟有問題之後,就和美國一樣必然發生危機,不發生危機是不可能的。實際情況是通過銀行的一致行動,銀行不向企業催貸款,最終企業也慢慢的轉型過來了,銀行的壞賬也沒有大幅提升,這樣就會自然的溫和的化解矛盾,其實中國已經做到了。

下面我提供兩個最真實的案例來揭示中國的經濟金融體制能做到社會利益最大化、社會穩定最大化。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將美國十多家大型金融集團高管召集到財政部開會,告訴他們雷曼要崩潰,請每家公司拿出資金資助雷曼,這樣做可以保護美國金融市場的穩定,也保護每一家金融企業的安全!會場上的銀行家們要麼顧左右言他,要麼強調回去需要召開董事會才能回復。在美國金融機構都是私營企業,重大事項都需要董事會的決策,甚至需要股東大會的批准,否則不符合美國的遊戲規則,雖然這種救助本身對出資的金融機構有利!不久雷曼破產倒掉了,隨之震動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

2016年12月中國債券市場發生國海證券蘿蔔章危機,危機的實質是因蘿蔔章導致的巨額損失由國海證券一家承擔,還是由整個債券市場的參與者承擔?由於國海證券不願意自己承擔全部損失,市場人心惶惶國債市場大跌,危機的苗頭開始出現!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監管部門一位副部長主持國海證券和當事的20多家金融機構進行談判,談判很快達成了協議由國海證券承擔全部損失,從而這場危機被避免,除了國海證券形成巨額損失外,債券市場沒有發生實質危機,在協議簽訂後後,債券市場的恐懼情緒隨之消散。

這充分揭示了中國政治經濟金融體治下,一旦遇到難解決的問題,由行政力量主導,能夠協調各方面的資源,快速的形成對社會危害最小的解決方案,不會讓危機惡性爆發,不會出現多輸。

國情差異導致路徑差異,這是很簡單的常識。這是我看好大藍籌、大金融的一個基礎原理和依據。而很多人看不到這樣一個簡單常識,也造就了大藍籌大金融的重大歷史性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刊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上交所回應ETF下調估值 「黑天鵝」樂視殺傷多少基金?
板塊輪漲期待落空,「大而美」進行時,還要看盤嗎?
網信辦通知互聯網直播服務企業7月15日起進行登記備案
中報行情開啟 二線藍籌有望成為新龍頭
投資者如何規避樂視「騙局」?

TAG:紅刊財經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數據透視兩會教育熱點
透視蘋果電池事件
會透視讀書的「相機」
透視在美術中的應用
透視「頭騰短視頻大戰」 微視抖音引發UGC短視頻紛爭
世事無常,要學會用佛法透視生活
想要穿牆透視?細數現實中的那些「透視外掛」
全球危機前夜已臨 從歷史透視危險玄機
邊緣計算機解決方案興起 《最強大腦》透視什麼新投資機會
在改革開放中描繪高質量發展新畫卷——從首季經濟數據透視新時代中國經濟新開局
這款以《透視》為名的遊戲,把「視錯覺」做成了它的核心玩法
貌相是識人的「透視器」
王菊曬中國風透視造型,肩頭還要掛串珠,網友:畫風感人不忍直視
戲子,透視社會潰爛到了什麼程度
行業領袖齊聚峰會,透視中國新零售未來
透視「佛系」日本:低慾望令社會陷入危機
中國山水畫透視
MIT非視線成像「透視相機」:隔牆觀物、影中窺人!
面相中顴部大小,透視你的人生!
《熱點透視》中國貿易戰姿態雖強硬,但大豆進口暴露出底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