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邱振中:書法與繪畫的關係

邱振中:書法與繪畫的關係

邱振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潘天壽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館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致力於書法理論與藝術創作。

一、書法與繪畫的關係是中國美術史上最重要的命題之一。

由於書法成熟早,繪畫在很長的時間裡受書法的影響。後來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繪畫技巧日益豐富,轉而對書法產生了影響。後世參與書法與繪畫創作的人們往往有交集,不少人兼擅書法與繪畫。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近代,雖然一位藝術家書法與繪畫同臻一流的情況越來越罕見,但書法與繪畫的關係卻很少受到質疑。一般而言,畫家普遍具有相當的書法水準。

問題出在現代。現代美術教育受到西方影響,為中國繪畫留有一席之地,但書法卻被拒之門外。雖然今天的中國畫系中都象徵性地設置幾周書法課,但能起到多大作用,令人懷疑。人們都批評今天的中國畫家書法水平不夠,其實教育體制應當負主要的責任。

這種情況使得一位中國畫家書法修養的獲取,只有靠個人的覺悟。這種憑靠對於一個專業領域來說是脆弱的。應當改變書法在整個美術教育體制中的位置。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潘天壽、朱乃正等人利用他們的影響,儘力做了推行的工作。書法雖然是今天美術領域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但對中國畫的影響十分有限。

這種情況應當在美術史研究和教學中得到重視。書法與繪畫是中國美術中並重的兩個方面,對書法的忽視,會使我們對繪畫的深入遇到無形的阻隔,因此未來的美術史研究者必須兼通書法與繪畫。在美術史專業中,書法史與繪畫史具有同樣的地位。

對歷史的深入認識,有可能逐漸改變美術專業深層結構中書法與繪畫的關係。

至於書法與繪畫在實踐中的聯通,是需要專門進行研究的。例如教授書法專業和繪畫專業的書法,便應當採用不同的方法。我們正在編著一本《中國畫專業的書法教學》,正是從書法與繪畫創作的不同特點入手,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訓練原則。

當代書法研究的進展使我們能夠提出新的問題和設想。

多年以前,我曾說過:「深入地剖析傳統就是革命。」分析不一定是為了消解,它是深入的前提。一種現象,人們長久地對它進行審視,既有的方法、觀念得不到改進,往往結成一層硬殼,人們再也沒有進一步深入的能力和慾望。這時,不斷深入的感受與剖析成為最為迫切的工作。一個縫隙、一個缺口,成為打開一扇門的契機,從這裡才可能產生新鮮的感覺與思想。

二、人們希望從書法中獲得對當代創作的支持,但不容易做到。

書法與當代藝術不僅在身份的區分上,在感覺深處似乎也分為兩個陣營,彼此隔絕。

對書法能有所深入的大多保守,覺得傳統盡善盡美,能夠上前人就已欣喜萬分。關心當代的大多捨不得花時間,也不知道怎樣去化時間深入傳統,粗涉皮毛,便急著「轉化」,結果可想而知。

原因主要在於書法的自足性,人們無法破解書法這個形式、技法、觀念的綜合體。

原有的進入書法的方式,便是觀賞、臨寫,通過長期反覆的操作,把視覺、技法、內涵作為一個整體來接受,重視體驗,絕少分析,靠的是長久的磨鍊、滲透,成功率不高,因為先行者能傳達的東西很有限,一切要靠自己的領悟,但是一旦悟入,則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不過,領悟是難以驗證的東西,誤解、迷信比比皆是。

我們的建議是,在這種體悟方式之外加上一重觀察與感受,這就是在構成上深入單元空間——線(或者說點畫)所分割的最小空間,在線的駕馭上深入控制書寫的運動方式,在那裡尋找與前人的契合之處。這樣的書寫往往與經典作品在運動方式上有默契,但在圖形上卻頗有距離——這其實正是一種求之不得的狀態:看起來是另一種東西,但深處卻聯繫緊密。個人風格往往就產生於這種並非經意的書寫中。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這種對空間感覺和運動感覺的訓練,與現當代藝術中的構成基礎暗合。以這種感受方式面對現當代藝術,不會有絲毫的陌生感。從書法轉入現代視覺藝術,就像從一個房間漫步到另一個房間。

三、當代藝術中僅僅做圖形的時代漸漸遠去,僅僅做觀念的時代也漸漸遠去。

今天創作一件作品,做觀念的同時又必須做精彩的圖形。

六十年代以來,觀念藝術佔據了一個重要的位置,但是人們對觀念作品的視覺方面很少關注,更不會去思考有關圖形在藝術史中的價值。然而,我們在藝術中希望獲得的是多方面的滿足,視覺的、心理的、歷史的、哲學的,不厭其繁。但是我們發現許多「當代藝術」,只是包含一些類似常識的「觀念」,同時在視覺上也不精彩。這讓我們難以容忍。英國一位導演寫了一篇文章:《清理當代藝術的垃圾桶》。他說,很多當代藝術是有意義的,但意義被大大高估。這反映了人們心底的疑惑。觀念與視覺的分離,是人們不滿的原因之一——任何視覺作品圖形的獨創性,都必須與觀念的尖銳、深刻、獨到連在一起。

這種情勢對藝術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今天的平面作品——水墨包括於其中,如果不能在精神、思想上觸動觀眾,就無法立足於當代藝術。影像、裝置強大的衝擊力,對平面造成一種壓倒的優勢。基弗用30噸水泥廢墟做成一件作品,「水墨」怎麼在氣勢上與它一較短長?「水墨」必須靠圖形,但同時要靠觀念、靠智慧,以深入人心從未被觸及之處。

昆德拉說:「一部小說,如果不能揭示人性中從未被揭示的內容,是不道德的。」我們能不能這樣來說當代藝術,說當代水墨?

當代藝術已經越過了僅僅創造圖形的時代,也越過了對圖形進行深入解析並重新組合的時代。也就是說,題材的探索和抽象圖形的塑造已經不是今天的重點。這些才能仍然不可缺少,但不夠。一件平面作品,如果不能在觀念上帶給我們新鮮的有分量的東西,不能在圖形和觀念的融合上激發我們的熱情,我們是不會滿足的。

「觀念」應當滲透在作品中。它不能是抄襲,不能是人們熟悉的觀念的挪用,不能是觀念與圖形生硬的粘合。而書法與傳統的關係、書法在當代的喧鬧,以及書法與當代各種藝術之間那種張望與對峙,都成為新的問題與觀念滋生的沃土。

四、嚴格意義上的書法創作,在當代藝術中還有沒有意義?

人們通常認為傳統意義上的書法,有三個不可能:一是不可能真正深入傳統書法的核心,在創作上與古人比肩而立;二是不可能在前人所創造的傑作之後繼續高水平的創作,續寫這部精彩的歷史;三是不可能運用書法史所積累的豐富技巧創造出在當代藝術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他們認為,這是書法難以改變的現代處境。——這是人們心目中一個「不可能的世界」。

與此相對的是一個「可能的世界」。剛才所說的那三點都是有可能做到的。

這種可能性意義重大。《當代書法八人集》前言中說到:「過去的作品所要求於我們的是感受、解讀,更多的是對作品的接受和對當時境況的體察、思考,它是由外部進入事物內部的一個過程,而當代創作對應的是感覺狀態的建立、調整和深化,是藝術創作所要求的敏感、智慧以及內部生活與形式的融合,是作為主體的人的改變和成長。這是一個活生生的關於人與傳統的關係問題:傳統的感覺與智慧,今天是否還有深化並對文化建設做出貢獻的可能?它把「從外部進入並認識傳統」和「在傳統感覺、智慧基礎上的生髮」做了明確的區分。後者有可能打開一條嶄新的通往當代藝術的道路。

五、書法成為當代藝術中一個新的支點。

源自書法的創作有一部分作品不屬於任何既有的類別,它們既不同於現代藝術,也不同於當代藝術。

這裡便引出一個重要的問題。

今天人們普遍認識到,我們必須創造出真正屬於中國的當代藝術,它滲透著中國文化的基因,又充滿當代精神,它既不同於世界藝術中的當代創作,也為中國藝術中從未經見。這是一種願望,但是如果人們心中對「當代藝術」的認識還是源自以前所見到的中國和外國的作品,他們是無法對新出現的作品進行判斷的。

固有的思路無法發現具有新的意義的作品,因為那種意義處於已有的意義系統之外。

人們一直在感嘆藝術家的無能,他們為什麼不能創作出讓我們激動的真正屬於中國的優秀作品?但是,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轉身反思中國當代理論的狀況?如果沒有新穎而深刻的從中國傳統、中國當代文化中生長出來的理論,中國獨特的當代藝術是一個不可能出現的事實。我們所期待的源自中國文化的當代傑作,註定與源自中國文化的傑出的當代理論一同生長。

在北京,學書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文人書房
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醉中國——瓦當!
東方之境

TAG:書藝公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書法和繪畫的關係
鄧以蟄 : 書法與繪畫的關係
吳昌碩影像、繪畫、書法
《中國書法》:古代繪畫款識書法
國畫中松針的繪畫技法
黃賓虹的用功之法:我的書法勝於繪畫
論畫六法-唐·宋繪畫中的「吳帶當風」們
吳冠中繪畫: 牆!
法國繪畫:色塊中的音詩
美術?書法——王壽傳的書法作品和張寶啟的繪畫作品 筆墨精到!
中央美院教授王鏞:以畫家眼光審視書法,以繪畫手段塑造書風!
「才女」林徽因的繪畫和書法!
中國繪畫的一道難關:積墨法
能詩、工書法、善繪畫的陳洪綬
黃賓虹作畫的秘籍:繪畫步驟與技法
篆刻、書法、繪畫三藝精絕之吳昌碩!
【繪畫】畫師:歩
沒骨畫法:中國繪畫特有技法
繪畫中的「靈犬」
法國繪畫:色粉畫描繪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