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歌劇,激情、權利與政治

歌劇,激情、權利與政治

英國作家丹尼爾·史諾曼(Daniel Snowman)在他關於歌劇的著作《鎏金舞台》的開篇就寫了一個故事,說1853年的一份《泰晤士報》上刊載了倫敦一位署名C.T.先生的來信,講述了他某晚穿著「足以出入任何高級場所」的服飾到皇家義大利歌劇院觀看義大利現代作曲家J·那波里的歌劇《馬薩涅洛》,卻被劇院以著裝有問題為理由拒之門外,於是雙方互相扯皮的事情。這個糾紛最後如何解決我們不得而知,但丹尼爾對此的總結是:「合適的裝束、門票的價格、觀眾的舉止、經理在圍攻下表現出來的圓滑、採取法律途徑的威脅手段等等構成了這個故事……歌劇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它也是一種社會、政治和經濟現象。」

> Barbara Hannigan在歌劇《Written on Skin》中

歌劇,簡而言之,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關於這個藝術形式的產生,音樂史學家通常認為有三個源頭:一為希臘的悲劇;二為中世紀的宗教劇、神跡劇、田園劇;三為民間喜劇中的兩幕之間配有音樂的戲劇,即幕間劇。這些劇目在上演時,往往有音樂作伴奏,都算得上歌劇的前身。

而真正的歌劇出現,是在1600年前後的義大利。據說1597年,在佛羅倫薩的貴族柯爾西的家裡上演了第一部歌劇《達芙尼》(Dafne,現已失傳)。這是義大利作曲家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和劇作家、詩人里努契尼的作品,當年轟動一時。音樂採用了一種單聲部的、與歌詞結合得相當緊密的朗誦式的歌唱(即後來所說的朗誦調),並允許演唱者自由處理;伴奏則以古鋼琴為主,加上幾件其它樂器伴以簡單的和聲。繼《達芙尼》之後,佩里與里努契尼又在1600年,為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和瑪利亞·德·梅迪契公主的婚禮創作了歌劇《尤麗迪茜》(Euridice),於佛羅倫薩皮提宮上演。這是歷史上第一部公開上演的歌劇,也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歌劇。

> Nadja Michael2008年在倫敦皇家歌劇院沙龍的表演

此後歌劇這一精英藝術形式迅速從義大利風靡至歐洲各國。德國的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ütz)、法國的讓-巴普蒂斯特·呂利(Jean-BaptisteLully)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Henry Purcell)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

歌劇從一開始就是歐洲歌劇界的主流,直至德國作曲家格魯克在18世紀60年代推出了「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不過要說到那個時代的歌劇巨匠,非莫扎特莫屬。莫札特以正歌劇起家,繼而以義大利語喜歌劇變成了當時上流社會的流行偶像。他的《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唐·喬望尼》(Don Giovanni,又譯《唐璜》)和《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 ossia La scuola degli amanti)都是萬人空巷的作品。而他在去世當年創作的《魔笛》(Magic Flute)更是德語歌劇的教科書作品。

> 薩爾瓦多·達利(1904-89)的為1949年倫敦皇家歌劇院做的服裝設計(角色:侍者)草圖

> 沃爾夫岡·莫扎特(1756-1791)1786年的樂譜草圖

19世紀在經歷了初期的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之後,到中後葉,進入公認的歌劇黃金時期。比如德國的理查德·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和義大利的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都是當時的風頭人物。

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又出現了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現代風格元素也常常在歌劇中得到嘗試,比如奧地利作曲家阿諾德·勛伯格(Arnold Schnberg)和阿爾班·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還有以俄國作曲家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美國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Morris Glass)和約翰·亞當斯(John Coolidge Adams)的簡約音樂。

> 威尼斯的視圖,弗雷德里克·德維克(1629-1706)

今年9月30日至2018年2月25日,V & A博物館與皇家歌劇院就將呈上一出大展:「歌劇:激情、力量和政治」(Opera: Passion,Power and Politics),為觀眾講述歌劇轟轟烈烈走過的這四百多年。

這個展覽亦是V & A博物館的新展廳,1100平方米的地下無柱臨時展覽空間Sainsbury Gallery的開幕展。

展覽的主要內容取材自當年在歐洲七座城市舉行的七場歌劇首演,分別是:威尼斯——蒙特威爾第的《波佩亞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1642年);倫敦——亨德爾的《里納爾多》(Rinaldo ,1711年);維也納——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1786年);米蘭——威爾第的《納布科》(Nabucco,1842年);巴黎——瓦格納的《唐懷瑟修訂版》(Tannh?user,1861年);德累斯頓——施特勞斯的《莎樂美》(Salome,1905年),以及聖彼得堡——肖斯塔科維奇的《姆欽斯科縣的麥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of Mtsensk,1934年)。

>《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一交響曲》,1935年(油畫,作者:帕維爾·尼古拉耶維奇)

觀眾們可以看到超過300件珍貴資料,包括作曲家們當年的親筆總譜、原始舞台指導、劇本、表演鋼琴,以及各種古董演出服等等,其中《姆欽斯克的麥克白夫人》的一些原始材料是第一次在俄羅斯以外的地區亮相。除了各種實物資料以外,在展廳的中心舞台,觀眾們還可以通過耳機欣賞配以不同表演的歌劇音樂。皇家歌劇院合唱團也將利用展廳里的360度環繞音響,擔綱獻上來自威爾第(Giuseppe Verdi)的作品《納布科》( Nabucco)中著名的《希伯來奴隸大合唱》(Va, Pensiero,又名Chorus of the Hebrew Slaves)。

現已離任的皇家歌劇院總監Kasper Holten相信這個展覽能夠對歌劇這一輝煌的藝術形式產生深遠影響。他說:「如果你了解25年前人們對葡萄酒的談論和現在有什麼差別的話,這也是一樣的道理,我覺得或許當下就是探討歌劇發展最合適的時刻。」這個展覽是他與V & A博物館的前任館長Martin Roth於六年前的一次會面中誕生的構想。

> Edouard Manet畫作《在杜樂麗花園的音樂會》,1861-62

他們對歌劇的認識與丹尼爾·史諾曼不謀而合,Holten認為這個展覽不僅僅是關於歌劇本身,而是從歌劇的角度探索歐洲這400年來的歷史。

歌劇發展跟社會與政治從來都脫不開關係。17世紀的法國,中央集權達到頂峰,路易十四將全國優秀的藝術家集中到凡爾賽宮,為皇家生活錦上添花。於是這一時期歌劇風格主流便是迎合宮廷和貴族審美情趣,富麗堂皇的大場面屢見不鮮。而到19世紀中後期,歐洲各國掀起的民族解放和獨立運動,在歌劇領域也表現無疑。最典型的事例包括法國作曲家奧柏(Daniel Franois EspritAuber)的《波爾蒂契的啞女》(La Muette de Portici)在1831年點燃了比利時革命;而威爾第那首著名的《希伯來奴隸大合唱》更是被譽為義大利的第二國歌。

> EvaGonzalès(1849-83)的畫作《1874年的巴黎》

到了20世紀初,除了義大利法國德國等歌劇主流舞台,歐洲其他的邊陲國家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真正創作。隨著西歐資本主義進步思潮的廣泛傳播和民主運動的蓬勃發展,這些國家的民族民主意識空前高漲,民族樂派作為浪漫主義的分支也悄然在音樂不夠發達的東歐國家興起。比如俄羅斯民族歌劇的創始人格林卡的歌劇《伊凡·蘇薩寧》(Ivan Susanin)是具有高度藝術水平的第一部俄羅斯歌劇。而此後的《鮑里斯·戈都諾夫》(Boris Godunov)、《金雞》(TheGolden Cockerel)等作品把具有強烈民族色彩的俄國歌劇推向頂峰。而長期遭受異國奴役和統治的捷克人民,則擁有了斯美塔那(Bedich Smetana)創作的《被出賣的新嫁娘》(Prodaná nevěsta)這樣透露出強烈愛國主義情緒的代表作品。

除了歌劇本身,就連歌劇院的設計也能反映出時代的變化。比如現代歌劇院的設計中已經鮮少出現「包廂」這種曾經為了突出社會階級差異而誕生的元素了。並且你還會發現,如今歌劇表演的票價、海報設計,甚至對觀眾著裝的要求也不再是從前高高在上的樣子。

> 歌劇政治局ZKVKP(B)(全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Gustav Klutsis(1895-1938)海報

有人樂觀,認為這是歌劇這一曾經的精英藝術形式正洗去鉛華,趨於大眾;有人悲觀,直言這是歌劇的沒落。

不過在Kasper Holten看來,有觀眾才有未來。他說總有人覺得自己這輩子都與歌劇無關;一提到「歌劇」,腦子裡浮現出的就是演員們在舞台上一遍遍地唱著「我愛你!」或者「我要死了!」他希望「歌劇:激情、力量和政治」這個展覽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歌劇,讓他們知道這種藝術與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社會有著多麼深刻的聯繫。「就算這些人一時半會兒還不會走進歌劇院,但能糾正他們的偏見,也是好事一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設計 的精彩文章:

在這超治癒圖書館看書,像是沉浸在一個成人樂園!
這年頭,沒有點藝術才華都不好意思當父母!
史上最全四合院介紹都在這裡!
代爾夫特,維米爾和荷蘭青花瓷的故鄉
如何在北京擁有一條以自己命名的路?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