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小滿月為什麼男孩子要放鞭炮,而女孩子則不可以?說出原因來,女生可能不樂意
新生兒「小滿月」風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的文章說了新生兒「洗三」的風俗(見《第一次給新生男嬰洗澡,擦到小雞雞小屁屁時要說喜話》一文),這篇文章再來聊聊孩子「小滿月」風俗。
(新生兒)
什麼叫小滿月?就是孩子誕生滿12天,與滿一個月相對應。還記得小時候姐姐生孩子家裡「送奶糖」么,這便是小滿月禮俗。
小滿月很講究,至今在農村都這樣。妻子生了孩子後,女婿會給丈母娘家報信,娘家會在小滿月這天「送奶糖」。
「送奶糖」這個禮俗在過去是一定不能少的,怎麼送有講究。過去生活條件不好,物質匱乏,送的東西主要是產婦吃的和新生兒用的,以蘇北、皖北、豫東、魯南等地區來說,有「六大樣」:紅糖、饊子、挂面、生雞蛋、小帽子、青尿布。送奶糖不能亂送,只能六樣,寓意「六六大順」,祝願新生兒順利成長、一生平安。
(饊子)
前四樣的紅糖、饊子、挂面、生雞蛋,是給產婦吃的,這在現在都是普通之物,但在過去可都是高檔食品。送的數量可多可少,有錢有家數量大點,娘家條件不好的有個樣數就行了,但就是再窮小滿月時也得送奶糖。後兩樣小帽子、青尿布是給新生兒用的,尿布有的地方改為送小包被。
送奶糖的器物也不隨便用,東西一定要裝在笆斗內。笆斗是什麼?不少城裡的孩子可能不知道,這是古今農村人家必備盛物容器,現在農村仍在使用。與簸箕一樣,都是用柳條編成的,但底呈半球形,形狀似斗,故叫「笆斗」。裝滿一大笆斗糧食有大幾十斤重,一般力氣小的扛不動。
(笆斗)
明朝人都穆現的《都公譚纂》書中提到一故事,有超人力氣的梁興甫,用肘就能挾一大笆斗銅錢,聽說有一班惡少,天天聚在一塊賭錢,不贏了對方不罷休,「興甫聞之,攜一笆斗,置錢數千以往」。結果就憑能挾一笆斗銅錢的力氣,把這班小混混給鎮住了。
從這個故事裡,大家應該明白了,笆斗能盛放不少東西。所謂「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之「斗」,就是這個笆斗,肚裡有八大笆斗的知識,形容有真才實學。送奶糖用笆斗當然不只因為能裝東西,還有特別的說法。笆斗諧音「八斗」,用笆斗送奶糖自然是祝願新生兒長大「才高八半」,做個才子或才女。
送奶糖的方式,過去一般用獨輪車推著走,有條件的用牛車、馬車送來,現代在農村則用小轎車了。奶糖快送到,要在村邊或是門前提前放鞭炮,一是喜慶,一是告訴產婦,娘家來人了,這時新生兒的父親就要快步迎出去。
接奶糖時又有規矩,不待笆斗放下,新生兒的父親要抓起帽子,把蓋在笆鬥上的青尿布或小包被揭開,老話說這樣做孩子說話早,將來聰明,會讀書。
(過去的獨輪車)
值得一提的是,送奶糖來的娘家人(母親等女眷除外)是不能與產婦見面的,只能站房門外說說話,問問好 。
過去為什麼孩子要過小滿月?有這麼一種說法,孩子降生是催生娘娘催趕,由送生娘娘護送,這樣才來到人間的。催生娘娘在孩子落地後就回去了,而送生娘娘一直留在產婦坐月子的暗房(產房)里,繼續守護孩子,到第12天(朝)孩子基本沒事了回去,交給人間的俗神保護,這就是民間所說的「十二朝改案」。
(健康的寶寶)
為什麼要過小滿月?還有一個版本,就是新生兒過了12天,才可以見光,之前從娘胎里才出來身體嬌弱,不宜見風見亮,因此產房門窗都會遮閉成「暗房」。12天後新生兒可以見世面了,暗房就能透風亮——這叫「改暗」。至於「改案」是不是因「改暗」而來,一時無法說清。
「改案」是小滿月這天最重要的活動,要舉行一種虔誠的儀式:上午在天井裡(沒有則在家院里)設香案,供上茶食、果品,點燭燒香,然後在香案前燒龍牌紙馬,俗稱「燒天地皮」,也叫「燒天地紙」。
(外婆第一次抱外孫(女),要準備紅包給孩子,掛錢表示將來富貴)
「天地紙」有專門人會做,在一張大紅紙上,印上天官靈霄寶殿和龍的圖案。再用這張紅紙為「皮」,疊成四方形,內包草紙剪成的元寶串子,就成了「天地紙」。
焚燒時要用兩根蘆葦將紙架起,懸空燃燒,以防火紙著地灼傷地神。燒紙時要把新生兒抱出暗房,在當門的房間(客廳)坐一會,讓大家看看小臉,這叫「亮相」——新生兒首次會見生人。
(孩子在小滿月第一次抱出來)
燒紙後全家老少都要在香案前磕頭,一方面感謝送生娘娘,為其送行,另一方面祈禱天地諸神保佑新生兒一世平安。
需要注意的是,男孩與女孩「十二朝改案」稍有不同,男孩子在焚香燒天地紙時要放鞭炮,寓意是孩子將來讀書有成就,金榜題名,一「鳴」驚人。女孩則不放鞭炮,為什麼呢?原因說出來,可能有女生要不樂意了。如果放鞭炮反而不吉利,老話說那樣做女孩大後嘴快,生口舌,惹生非,吵吵鬧鬧,婆媳、鄰里不和。
(放鞭炮)
一般人家舉行了改案儀式後,小滿月重要活動就結束了,但有些比較講究的富貴之家和多代單傳、新生兒又是獨苗的人家,還會有特別的儀式——向十二神燒「紅包袱」。這十二神是:床神、灶神、門神、碓 神、磨神、井神、路神、河神、橋神、土地神、疹哥、痘姐。
所謂「紅包袱」就是用紅紙包的冥錢,用現今網路語言來說,是向各方神靈行賄。燒「紅包袱」是有講究的,我查了一下風俗資料,有的還要準備「香火饅頭」——
(饅頭)
用白面蒸成雞蛋大小的小饅頭,在饅頭生劑的頂端用剪子剪出一條小龍,或用麵皮剪成一條小龍貼在饅頭上蒸熟。燒紙時只用簡單的一張小桌或一條小板凳,上面放三盅清茶和三個小龍饅頭,由新生兒的父親或祖父母,端著小桌在每個神前燒三個紅包袱,磕三個頭。這頭不能磕多,神三鬼四,只能是三個。
磕頭時還要向神靈禱告,說請受用香火饅頭、保佑孩子平安一類許願話。如果十二神都燒,叫「燒全紙」。因為供著帶龍的饅頭,又叫「燒滿龍」。燒完後,會把饅頭分發給親鄰,讓大家知道孩子小滿月燒過全紙,這下保險了。
(現仍在活動的接生婆)
在小滿月這天,最受敬重的是給產婦助產的接生婆,會被請來坐上席,即所謂「吃喜飯」。接生婆也會就此機會,向大家說說孩子出生時的一些好玩的事情。為迎合新生兒家人、外婆、親戚,會有意說些新生兒不同尋常之處,誇孩子將來會大富大貴,考生清華北大一類的喜話。
當然這番喜話不是白說的,如「洗三」一樣,新生兒家長會用三尺青布(俗稱「青手巾」,現在都改用毛巾了)包些小龍饅頭、喜蛋等饋贈。
上述活動看似迷信,實是過去民間樸素民風的反映,裡面是一份善良的心愿和濃濃的愛子之情,不能一概說是迷信。
(1949年後接生婆多改叫「接生員)
(部分圖源網路)
※都說冰激凌是義大利人發明的,日本人說了實話,證實元朝時義大利人獲得了中國人製作冰激凌方法
※夏天蚊子最煩人,中國古人有一種對付蚊子的方法很有效,被聯合國衛生組織推廣到非洲蚊疫區
※明定陵開棺50年,該不該挖仍是最大爭議 周恩來批准了郭若沫等6人發掘上書,再要挖他否決了,只說一句話
※過去民間第一次給新生男嬰洗澡,擦到小雞雞小屁屁時要說喜話,咋說的?知道了你會捧腹大笑
※嫁女陪冰箱風俗何時出現的?別說30年前,考古發現令人非常意外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
※搞笑GIF:妹子,你們女生不適合放鞭炮,一點膽量都沒有
※一群熊孩子放鞭炮欺負流浪狗,男子看不過去,毅然將它帶回家
※小孩放鞭炮很危險:大人可以童心不泯,玩心不退,但絕不能沒心沒肺!
※過年要放鞭炮是習俗,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放鞭炮,你了解不
※以前放鞭炮跟扔手榴彈差不多,這老外還要插牛糞里,好吃嗎哥們兒
※這狗真的是猛犬,這貨放鞭炮時不但不慫竟然還敢上去尬舞!
※咱不談放鞭炮,只提醒:這一代孩子將來可能在40歲年患癌
※男子為沖喜,燃放鞭炮接哥哥出獄,結果哥哥出來了自己被拘留了
※男子毆打他人被拘,出來後拘留所門口「沖喜」,非法放鞭炮又被抓
※劉燁帶諾一霓娜放鞭炮,劉燁嚇壞了孩子看好戲,磕頭拿紅包很傳統
※女兒離婚當天,父親開豪車放鞭炮來接,幾句話讓前女婿痛哭流涕
※結婚時城裡不讓放鞭炮,小哥卻想到這樣妙招,網友:人才!
※鞭炮的演變,沒有火藥可以這樣放鞭炮,放鞭炮的時候要小心了
※男子假裝放鞭炮,結果金毛看到後瞬間嚇傻了趕緊往家裡跑!
※孩子們圍著流浪狗放鞭炮,小傢伙嚇得四處亂躲嗷嗷直叫
※驚險!主人放鞭炮慶祝喜事,德牧狗狗卻衝上去想撲滅,是不是傻?
※好暖心!狗狗害怕放鞭炮,奶奶幫它捂住耳朵安慰「不怕不怕」
※他與多名女性發生不正當性關係,被查時有人放鞭炮慶祝
※凌晨放鞭炮嚇哭孩子,「伴郎」包貝爾微博淪陷,不回應刪除微博?
※嵊州一男子放鞭炮導致眼內積血!「雙禁」要牢記,不要有僥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