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高貴典雅的金黃色——邱漢橋《金湖灣系列》賞析

高貴典雅的金黃色——邱漢橋《金湖灣系列》賞析

畫家邱漢橋在畫作《金湖灣系列》中用金黃色作主色調,非常成功,十分罕見,令人嘆為觀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偏愛黃色,這或許是我們膚色本身就是黃色的緣故吧。從夏商周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對泛著金黃色光芒的青銅器頂禮膜拜,無比崇尚,對稀缺的黃金更是珍愛有加,視如至寶,至今許多「中國大媽們」還喜歡收藏黃金,更不用說女性們喜歡將黃金作為高雅的飾品配戴在身上了。因為這金燦燦的黃色讓其所有者覺得更自信,更自豪,心情更加愉悅,感覺更加舒暢。由此也可以想想,為什麼中國歷代皇帝喜愛金黃色的龍袍了,連聖旨的色彩也大都選用黃色。我們生活著六十億人口的地球,也正是因為有著金黃色的太陽照耀著,才顯示出無比的生機和活力。沒有那金黃色的陽光,就沒有我們的一切。

中國國畫自古以來很少用黃色彩,更不用說用它作主色調了,這也許是皇權統治的結果,也可能是明清時代對黃色過於敬畏,沿襲至今,畫壇似乎談「黃」心悸。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我既沒有欣賞到許多用黃色彩作畫的優秀國畫出世,更少見用金黃色作主色調的畫家敢於冒險突破「黃色」的禁棝,彷彿大家達成了某種「共識」——用黃色彩作主色調畫山水畫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是,畫家邱漢橋卻敢於突破,敢於創新,敢於大膽地衝撞明清時代的「陰柔」畫風,敢於挑戰封建時代皇權對黃色的壟斷,創造出了一大批以黃色調作主色彩的高水平畫作。中國美協副主席劉勃舒曾指出:「邱漢橋的繪畫作品是很感人的。當大批畫家還在朦朦朧朧之中,談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時候,邱漢橋的作品已經走在時代前面。他的繪畫作品既古樸又很現代,很鮮活,不僵化,不勉強,不生硬,也不拔高。」他創造了北勢南氣,山水大成的體系,他創造了鎚頭皴和水潤墨漲法,這使得他在《金湖灣系列》中對黃色彩的運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中國繪畫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觀賞邱漢橋的《金湖灣系列》,你會被那些以金黃色作為主色彩的畫面所深深打動。雖然不同的畫作根據不同的題材和情感,配以不同的色彩,如紅色、黑色、灰色甚至紫色,但你仍然會被那滿眼的金黃色吸引和感染。你彷彿看到了祖國遼闊的大地上那一望無際的稻穀,那飽滿的金黃色的穀粒,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這金黃色的谷穗彷彿在向蒼天給予的風調雨順致意,向給予萬物茁壯生長的太陽致謝,向路過的人們發出喜悅的微笑,彷彿在告訴大家,那金黃色的穀粒,就是人生奮鬥的碩果,那金黃色的稻浪,彷彿是在邀約我們駕駛人生自信的風帆,乘風破浪,滿載而歸。

《金湖灣系列》滿眼的金黃色,又彷彿是那綿綿無際的油菜黃花,婀娜多姿,高貴嬌美,彷彿是美麗的少女在快樂的微笑,在優雅的招手,在向勤勞耕作的農民大哥致謝問好,在向金黃色的太陽揮手表達感激之情。她們彷彿融化在一起,陶醉在一起,擁抱在一起,你分不清哪是金黃色的油菜花,哪是金黃色的陽光。

我曾作為武漢知識青年下放湖北孝感市。與著名畫家邱漢橋在農村廣闊天地生活戰鬥了三年。每當我觀賞他的畫作 《金湖灣系列》時,我彷彿又回到了青年時代,回到了農村我的第二故鄉,令我遐想萬千,很快就融化在那一望無際金黃色的稻浪之中和生機勃勃高貴優美的油菜花中,心田得到極大的凈化,情感得到莫大的慰藉,思緒得到從未有過的疏理,意趣得到很好的滋潤,令人浮想聯翩,心曠神怡。

中國畫中用黃色彩作主色調的畫作如此之少,而成功之作則更少,這應該說是中國畫壇的遺憾。是畫壇上缺乏大膽創造、缺乏銳意創新的結果,也是我們一些畫家不善於吸納中國文化之精髓,不精於中西融合貫通,沒有深刻理解中華民族之精神,沒有深入研究中國畫創作的規律和取捨,繼承有餘,創新突破不足,泓揚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的膽識和氣魄更是缺乏。好在現在畫家邱漢橋作出了成功的嘗試和探索,他的《金湖灣系列》對黃色彩的運用,如此出色出彩、如此出神入化,如此出人意料,如此獨具匠心,如此高貴典雅、韻味無窮,可謂前無古人,令人讚歎。觀賞畫家邱漢橋的《金湖灣系列》,彷彿金黃色的陽光映入我們的眼帘,灑在我們的身上,讓人心中湧現出強烈的暖意,感到神清氣爽,情趣盎然,彷彿前途陽光燦爛,一片輝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勢南氣 的精彩文章:

不攀比,才快樂
有心的人,天涯近咫尺 無心的人,咫尺卻天涯
《長江日報》慢藝術才能出精品,兼談邱漢橋國畫《福日》
邱漢橋筆下是魂牽夢繞的故鄉
邱漢橋「北勢南氣」繪畫的氣魄 語言和圖式

TAG:北勢南氣 |

您可能感興趣

畫家邱漢橋《金湖灣》系列高貴典雅的金黃色
畫家邱漢橋高貴典雅的金湖灣系列作品
邱漢橋《金湖灣》
畫家邱漢橋國畫《放牧金湖灣》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