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來者不拒是西方對中國過去軍備進口政策的形象描述。不可否認,過去由於基礎薄弱,加上部分人錯誤的認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中國在國外先進軍備技術的進口上採取了來者不拒的策略。因為當時,西方國家對中國採取最為嚴厲的軍備技術封鎖,能夠取得軍備進口資格可謂是一種巨大勝利。可是這一切都成為了歷史,近年來中國徹底轉變了軍備發展理念,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成為了根本策略,外國軍備我們再也不是來者不拒。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渦扇15定型量產,殲31改進型中推力發動機定型,渦扇20研發成功開始量產,轟20發動機定型,高超音速聯合循環發動機研製成功,大型燃氣輪機獲得重大突破,汽車發動機研製成功並出口美國,13款發動機同時研製,中國發動機幾乎開始在全行業挽回頹勢,不斷觸及世界頂端。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看到中國航空發動機的巨大突破,一向高傲的美日歐俄等西方國家終於坐不住了,他們開始頻頻採取措施向中國推銷發動機。烏克蘭已經把所有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帶到中國,英國主動要求中國使用其航空發動機,美國兩家大的航空發動機廠商也積極聯繫中國,希望中國的大型客機能夠使用美國發動機,曾經在出售中國發動機問題上猶豫不決的俄羅斯也堅定了立場主動推銷發動機。 剛剛結束的巴黎航展上,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總裁斯柳薩里曾聲稱,願意向中國出售航空發動機,並希望與中國聯合生產AL或RD型號發動機。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世界主要軍備強國主動推銷航空發動機,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世界航空發動機巨頭為此很憂心。目前中國已經攻克了航空發動機製造的所有技術難關,取得最終突破並超越西方,需要的僅僅是時間的模式以及大量實戰背景的反覆驗證。不可否認,目前由於技術成熟度、實踐驗證率等原因中國航空發動機與美英俄等還有一定差距,但中國在一些關鍵技術指標上已經追上他們並實現了超越,按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實現整體性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美俄歐登航空發動機強國害怕中國自主航空發動機進步過快,想拖住我們加速研發的步伐,可謂是想盡了招數。美國先是勸告中國自主創新有風險應當減緩自主創新步伐,接著又呼籲中國多模仿西方成果。為了阻滯中國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速度,美歐等西方國家希望重新使用汽車、運十經驗,大量推銷航空發動機,降低中國自主創新動力,從而達到目的。美歐等西方國家認為,推銷航空發動機但是並不出售技術給中國,這樣中國只能模仿西方產品,而不會主動加大自主創新,這樣中國就永遠不可能超越西方。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蘭德智庫研究認為,運十就是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當年中國大力研發自己的運輸機,可是美國答應直接出售中國運輸機,勸說中國不要在自主研發上再浪費人力、財力,這樣中國放棄了運十。可是中國放棄後,美國又以各種理由沒能踐行當初的承諾,致使中國遭遇大型運輸機之困幾十年。蘭德智庫認為,汽車行業也是一個典型,西方只是出售產品但並不讓中國掌握核心技術,這樣中國的汽車廠商嘗到了利潤的甜頭也就失去了自主創新的動力,直到近些年奇瑞、比亞迪、吉利等民營企業才開始在自主創新上發力。蘭德智庫認為,西方國家採用運10和汽車同樣的策略,大規模推銷航空發動機,但不出售技術,不僅可以賺的盆滿缽滿而且能夠阻滯中國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西方的如意算盤這次被中國識破了,凡是只推銷產品不出手技術的航空發動機合作項目,這次中國大多數都選擇了婉拒。自主創新已經成為了我們堅定的發展方向,中國再也不能因為節省經費、節省時間而放棄獨自掌握航空發動機核心技術的技術。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西方如意算盤落空,美日歐感覺到很詫異,分封表示,中國怎麼突然變了,變得不像以前那樣來者不拒了。美國紐約時報指出,中國主動拒絕西方航空發動機合作,凸顯了中國自主研發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決心,也表明了中國堅定的堅持擺脫西方航空發動機制約的路線,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有了自己的獨立技術和自信。將來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取得革命性突破,擁有全球最大市場支撐的中國航空發動機必將價格更加低廉、性能驗證機會更多,那麼西方維持多年的航空發動機格局也將受到衝擊。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歐洲媒體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發動機市場,歐洲市場空間狹小,一旦中國航空發動機取得最終突破,那麼歐洲必然會失去這個最大的市場,那麼歐洲航空發動機產業將會遭遇致命習性衝擊。歐洲媒體希望中國在發展自己航空發動機的過程中不要傷害歐洲的利益,盡量保持現有的平衡局面。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日本《產經新聞》 認為,中國航空發動機取得最終突破,中國市場優勢將會被發揮的淋漓盡致,屆時西方將會在世界航空發動機競爭中處於劣勢,這個西方國家必須提早應對。日媒認為,美歐等西方國家應該聯合起來,要求中國不要到現有的航空發動機市場格局。

多國推銷航空發動機遇阻,感嘆中國不再來者不拒,美日等憂心中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挑戰西方裝備格局

長久以來中國一直受到西方國家航空發動機卡脖子,如今我們加大了自主創新的力度並快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中國必然會在這個既定的路線上堅持下去。中國不可能再重蹈運十覆轍,也不可能因為西方國家憂慮可能達打破現有航空發動機市場格局就放緩自主研發航空發動機的節奏。攻克航空發動機難關,擁有自己獨立產權的航空發動機是中國幾代人夢想,中國不可能再有任何的遲疑,西方國家也不要再存幻想。至於西方國家的憂慮,那也是關於壟斷暴利喪失的憂慮,本就是不合理的東西,中國沒有義務幫助西方維持這種不合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分析 的精彩文章:

一國當年購買中國先進坦克,閱兵後退貨,如今想要購買CH-5量產型,專家:實力贏得尊重
一國曾號稱世界第一強國,沖在軍備技術封鎖中國第一線,如今主動低頭求購中國裝備技術
購買中國先進裝備技術遭遇嚴苛附加條件,美歐日等西方國家很生氣,聲稱中國違背裝備規則
硬漢也有無奈處,為了重拾昔日雄風振興軍備,放下師傅架子,主動請求中國給予裝備技術支持

TAG:裝備分析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裝備強悍心臟,戰機性能卓越提升,或將有力挑戰美俄地位
不懼美國斷貨,尖端軍事裝備早已裝上中國芯,中國晶元產業迎重大機遇與挑戰
美國為何不敢再挑戰中國底線
商務部:中國不希望打貿易戰,也不會主動發起!但能應對挑戰
中國挑戰新難度,從天空調水實現呼風喚雨般的能力
中國美食多,韓國不服發起挑戰,最後結果可想而知
挑戰堅定信念將無往而不勝,中國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就是實例
全世界僅三國擁有!中國新戰機挑戰新高度,美國被迫暫停研發
不懼挑戰,奉陪到底!中國做美國合格的戰略競爭對手
誰在南海炫耀武力有目共睹,中國主權不容隨意挑戰
用人工智慧來研發自主武器,韓國可能在挑戰國際軍事平衡的神經
中國海軍迎來「殺手鐧」武器,或將挑戰美國權威,改變世界格局
中俄聯合大練兵應對挑戰,兩國陸軍加起來能否挑戰世界
二戰中,德國在歐洲戰場上肆意妄為,為何獨不敢挑戰美國?
美專家震驚,中國這是對石油美元發起直接挑戰,美國領導地位不保
美國國會稱美國這一領域面臨嚴重挑戰,中國再次躺槍
自食其果!美國不斷挑戰世界極限,沒想到盟友都受不了要反擊
全球多國經濟已復甦,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挑戰或將更大
中鋼協:積極應對美國挑戰,不怕貿易戰
美國將阿里雲視為最大挑戰,新一輪貿易戰必須霸氣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