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外視頻網紅爭著要進中國市場?
烏克蘭的Slivki show,是一個在Youtube上用英語科普生活常識的頻道,在Youtube上擁有超過79萬訂閱者和9800萬視頻點擊量。今年,Slivki show開始在新浪微博上推送帶有中文字幕相同的內容,包括教你如何用一個橙子榨出2升果汁等生活視頻。
除了這種由國外專業管理團隊Yola負責包裝、運營的之外,近兩年來,類似Slivki show這樣的Youtube個人博主也紛紛選擇進入國內的社交網路,其中包括微博,頭條等平台。為什麼Youtuber這麼重視國內市場呢?
無法拒絕的中國內容市場
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和Questmoible移動互聯網報告的公開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突破10億,其中30歲及以下用戶比例合計達到63.8%,36-40歲和41歲以上年齡段也分別佔據了10%。手機成為了這個時代國人娛樂的首要工具,其中年輕人是主力。
事實上,在經過BBS論壇、博客等文字、和圖片為主的PC時期的社交軟體洗禮之後,進入移動互聯網時期,隨著移動端用戶量的崛起,網友更加青睞於微博、優酷、秒拍、抖音等提供視頻內容和服務為主的社交APP,視頻則理所當然成為了內容輸出的主要形式。
2016年,移動視頻行業包括在線視頻,網路直播,短視頻等細分行業,其用戶月度總規模近10億,同比保持36.5%的增長。除了原有的傳統長視頻之外,短視頻在中國也迎來爆發,誕生了一批以秒拍、快手、抖音等以短視頻的APP,同時也改變了視頻生態的格局。
在這個前提之下,在外國的Youtuber們的視野中,逐漸地出現了國內這塊巨大的蛋糕, 一個擁有10億的移動用戶和不可想像潛力的市場。而且國內的視頻領域正屬於起始階段,視頻的內容、形式、質量、粉絲的口味及用戶群都尚未成型,這個巨大的空白市場,讓國內的視頻領域成為供小於求的「賣方市場」。
在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國內年輕一代,大多養成了觀看美國大片、追蹤美劇、「翻牆」上油管(Youtube)的娛樂習慣。在B站和微博中也有許多博主會將「油管」上的視頻搬運到國內,供特定喜好的粉絲觀看。如B站Up主張書雲則將Youtube上面的一些外國人React(反應)系列的視頻節目搬運過來,緊靠著搬運和二次上傳原版視頻且內容大多數為「生肉」(不帶字幕)視頻的他在B站上有了3.6w個粉絲,播放量多達997w次。
國外網紅進入國內已成為一種現象
隨著國外網紅對中國內容市場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團隊和個人開始進入國內。由於文化的差異性,過程卻並不順利。
進來的人和內容:Slivki Show是一個由團隊負責運營的例子,它的管理團隊是來自一個管理超過72,000個YouTube頻道的多渠道網路團隊Yoola。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YouTube,Facebook和Instagram在國內都無法訪問。因此,Yoola先選擇了幾個有影響力的視頻,將其分布在包括微博等10個國內社交網路平台上,作為進駐中國市場的第一槍。目前,Yoola在微博上已經運營了三個包括如Slivki Show、Room Factory(搞笑視頻,Youtube上有200萬粉絲)和生活黑客頻道Roman Ursu(YouTube擁有150萬粉絲)在內的視頻主頁。
除了團隊運營之外,也有Youtube網紅親自運營新浪微博的例子。如在Youtube上擁有790萬粉絲的搞笑視頻博主Logan Paul 和他擁有800萬粉絲的弟弟Jake Paul ,他們的狂熱粉絲自發創建運營的主頁替偶像宣傳。如PewDiePie在youtube上擁有Youtube上有幾千萬粉絲的神級大v,他的搞笑遊戲視頻微博就是由粉絲所創立的。
Logan Paul的YouTube主頁
而且這些從Youtube「移民」而來的視頻,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除了一般的生活知識科普外,還有諸如遊戲搞笑、美妝盤點等適合特定目標受眾而產生的垂直類型的視頻。
快速本土化的老外網紅:為了更好、更快地適應中國市場和中國粉絲,這些外來博主們針對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都制定了一系列迎合市場需求的手段和改變。
首先是內容選擇方面,「我們通常選擇高度可視化的內容來解決普遍的話題,如旅遊,生活方式和食物,這種主題普遍教易接受,想想著名的英國應該搞笑喜劇短片憨豆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Yoola首席執行官Eyal Baumel說。「例如,如果一個西方的社交明星或網紅談論他自己的生活故事,或者說一個屬於美式流行文化的笑話或美國俚語,這將會因為中外語言和文化差異較大的原因,而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例如Logan Paul在4月1日這天推出的視頻,就是針對國內市場做的一個含有白娘子等國內粉絲熟悉元素的視頻,而這一期的播放和轉發量是他日常推出的一些視頻播放和轉發次數的10倍左右。
Jake Paul的新浪微博主頁
其次,在視頻時間方面,外國的博主也有相應的對策,現在短視頻的形式在中國很火熱,尤其是1-6分鐘的短視頻,而現在在Youtube上面的流行視頻,大多是1-20分鐘不等,因此Youtube的博主在微博上的視頻也大多控制在1-5分鐘。
另外,字幕方面,Youtube的原版視頻一般不帶字幕或者是帶英文字幕,外來博主們考慮到如果將這種原版視頻原封不動的上傳到微博上,視頻效果和傳播力量則會因為語言的限制大打折扣,所以會有特定的團隊制定中文字幕,例如像Yoola團隊在北京就有六個工作小組,每天編輯並添加字幕「幾十個視頻」。而且Yoola還與中國本土的社交明星合作,推廣其西方同行創作的內容。
水土不服的老外:原本想要在國內市場大展拳腳的這些外來博主們卻因為語言、文化、團隊限制等因素遭到水土不服的情況。以Logan Paul和Jake Paul兄弟為例,兩人在Youtube上擁有超過1600萬粉絲播放量疊加累計超過上億次的超級I,卻在微博遇冷。
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如中西方文化、語言等因素所帶來的文化差異上的不適;而且Youtube上的網紅面對的是整個國際市場,所以只能接著走自己原有的既定路線,想要專門為國內市場開闢新的特定內容且量產輸出,他們也知道這並非實際,否則只會是顧此失彼。
更勝一籌的本土視頻
反觀目前,在國內同樣以外國人為主的短視頻,如歪果仁研究協會、嘿老外、張逗張花等,由本土團隊製作的視頻更為符合、貼切國內的實際情況,也能迎合中國市場和粉絲的需求。首先,內容主題更為本土化。以嘿老外為例,體驗類視頻方面有以品嘗小龍蝦、新疆大盤雞、粵式燒臘等品嘗中國美食系列為主的視頻、和中醫正骨、社區健身器、輪椅出行等街頭體驗視頻等、街頭採訪類視頻方面有怎麼看待深圳的女性車廂、國內女生更喜歡外國男生等。
其次,突破語言限制和文化差異。本土視頻製作一般會選擇以理解中國文化背景主持團隊,極大地降低了在觀看視頻時由於文化差異等因素所帶來理解上的不適,造成與視頻內容的脫節。以及後期製作的風格將更為貼近中國受眾,無論是從花字使用豐富程度、後期的效果、還是視頻節奏方面,均比「外來團隊」更具優勢。
※被樂視欠款的影視公司們
※深圳開首批共享單車禁騎令 明起1.3萬人停用一周
※蘋果對黑客越獄iPhone不爽 不過十年沒起訴過誰
※40多億年前剛誕生時 月球曾短暫擁熾熱金屬大氣層
※「榮耀」還是「農藥」? 看看95後們都怎麼說
TAG:cnbeta |
※螞蟻金服要進入英國市場?
※國家為什麼要進口美國大豆?
※LISA頻繁上中國熱搜,難道要進軍中國市場嗎,網友:不歡迎!
※德國要進球 韓國要玩命
※余承東稱要進軍美國市場,慘遭美國拒絕,網友的回應亮了!
※中國為什麼要進口美國大豆?是國內種不出來還是符合國情?
※俄羅斯豪車要進軍中國市場,普京傾情「代言」:代表大國尊嚴
※中國為什麼要進口洋垃圾|大象公會
※中國為什麼要進口洋垃圾
※為什麼中國需要進口大豆?
※為什麼中國的大豆需要進口?
※印度、泰國、越南、美國等為全球大米重要出口國,中國則是大米重要進口國
※鴻蒙系統已改名:新名字更加國際化,網友:這是要進軍海外市場
※中國為什麼要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
※我國這款飛機更先進,中國為什麼要進口俄羅斯?國人不理解
※我國消防車為什麼都要進口?國產不出來?
※中國在量子存儲網路上獲得重要進展
※小米也要進入美國手機市場,能不能顛覆美國市場呢?
※我國是產油大國,為何還要進口石油?為祖國的做法點贊
※中國是糧食大口,為什麼還要進口美國的大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