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應人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以失敗告終:其原因何在?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人皆欲除之。曹操在刺殺董卓未遂後,回鄉招集義兵,並發檄文於天下諸侯,共伐董卓。天下十八路諸侯紛紛起兵響應,諸侯共推四世三公的漢朝名相之裔、兵多將廣、實力雄厚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眾諸侯歃血而盟,約定共聽袁紹調遣,「同扶國家」。出兵後先後與董卓部下華雄、呂布交戰。雖遇挫折,但終歸斬華雄,敗呂布,迫使董卓「遷都」於長安以避其鋒,如果眾諸侯合力追擊董卓,董卓敗局巳定,「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然而袁紹卻按兵不動。儘管曹操說破厲害,袁紹和眾諸侯皆言不可妄動,曹操被迫引本部軍馬追擊董卓,和董卓軍交戰後,由於勢單力薄,被呂布等擊敗,十八路諸侯各懷異心,逐漸離散。
十八路諸侯結盟後,袁紹實力雄厚,聲望高,無形資產也十分可觀,成為盟主。袁紹任職後,「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旌黃鋮,兵符將印」,諸侯鄭重其事的請袁紹登壇宣讀盟詞。盟詞痛斥董卓作亂,表明了眾諸侯同赴國難,共討董卓的決心。眾諸侯見袁紹辭氣慷慨,都禁不住「涕泗橫流」。開始人事分工,首先安排其親弟袁術為「後勤部長」,「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糧草官是個肥缺,是個極重要崗位,應該選擇一個責任心強,辦事公道,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可袁紹一掌權就任人惟親,安排其無才無德的弟弟擔此要職,為後來離心離德埋下了禍根。
袁紹任命其弟擔任要職後,即選任另一個重要職務:先鋒。孫堅素有「江東猛虎」之稱,勇猛善戰,部下人才甚多,願為先鋒大將。有個濟北相鮑信,惟恐孫堅奪了頭功,「暗撥其弟鮑忠,先將馬步軍三千,徑抄小路,直到關下挑戰」。結果被華雄一刀斬於馬下,活捉其將校極多。致使十八路諸侯初戰失利。且長了董卓,華雄的囂張氣焰。
孫堅在鮑忠被斬的不利形勢下,仍主動向華雄挑戰,斬殺其副將華軫,並乘勝攻汜水關,被華雄兵馬憑關擋住。孫堅一面報捷,一面向袁術催糧。然而袁術卻聽從小人之言,惟恐孫堅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成了氣候,故意不發糧草,欲使孫堅部渙散,致使孫堅部兵士心亂,被華雄趁機襲寨,大敗孫堅兵馬,殺其大將祖茂。華雄斬殺祖茂後,乘勝向諸侯挑戰。又連斬俞涉,潘鳳兩將,致使諸侯失色,袁紹也只能嘆氣說:「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在此,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此時,幸虧關羽挺身而出,願意去斬華雄之頭獻於諸侯。可是,袁術一見關羽地位低下,即怒斥關羽欺諸侯無大將,要將關羽趕下去,袁紹也說讓一個馬弓手出戰會讓華雄看笑話。多虧曹操力排眾議,關羽堅持出戰,方才得以斬華雄。關羽斬殺華雄後,張飛大叫要乘勝追擊,殺進關去,活捉董卓。然而袁術還是執迷不悟,怒斥張飛為「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甚至說:「都與趕出帳去!雖然曹操強調論功行賞,不要計較貴賤。袁術還執意不聽,甚至以「退股」相威脅。結果搞得大家不歡而散,曹操也只好暗中使人犒勞撫慰劉關張三人,如果不是曹操如此搞些小動作,恐怕就沒有三英戰呂布的好戲了。
本來張飛的建議是完全正確的,這也確實是進攻董卓的一次好機遇,然而身居高位的袁術卻思想僵化,無可救藥。華雄被殺後,董卓、呂布率大軍同諸侯對陣,呂布武藝高強,連敗諸侯幾陣,幸虧劉關張三英戰呂布,奮不顧身,竭盡全力,方才扭轉戰局,殺得呂布,董卓大敗而逃。
董卓、呂布逃入虎牢關後,據關死守。袁紹令孫堅進兵。孫堅則帶程普、黃蓋二將至袁術寨中相見,孫堅義正詞嚴的說:「董卓與我,本無讎隙。今我奮不顧身,親冒矢石,來決死戰者,上為國家討賤,下為將軍家門之私,而將軍卻聽讒言,不發糧草,致堅敗績,將軍何安?」袁術無言以對,只好命令斬進讒之人,向孫堅賠罪。孫堅這樣做,不僅是出了一口氣,也打擊了奸佞小人。他能帶動人們不畏權勢,仗義執言。
董卓敗退關內後,又派心腹將領李傕來收買孫堅。李傕對孫堅說:「丞相所敬者,惟將軍耳,今特使來與將軍結親,丞相有女,欲配將軍之子」。孫聞言大怒,據理痛斥董卓,李傕。嚇得李傕抱頭鼠竄。董卓一夥無奈,只得遷都洛陽,以避諸侯之鋒。
董卓遷都後,孫堅和諸侯先後驅兵入關,本當乘勝追擊。袁紹卻和諸侯按兵不動。儘管曹操挑明厲害,指出董卓是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是天亡之時。」力主追擊,袁紹和眾諸侯還是說不可輕動。曹操只得引本部軍馬追擊,結果中了董卓的埋伏,曹軍勢單力薄,被殺得大敗而歸。
曹操的意見和動機本來都是好的,可惜袁紹和眾諸侯未能響應,使得一場本來可以大獲全勝的競爭發生了轉折,以失敗而告終。曹操以大局為重,雖敗猶榮。袁紹和眾諸侯後來在競爭中逐漸被淘汰,孫堅在率兵救滅宮中余火時,偶然得到傳國玉璽。以為有當皇帝的福份,於是藏匿下來第二天向袁紹「託疾辭歸」。不料卻被人向袁紹告密,當眾對證,弄得孫堅和袁紹幾乎相殺,結果孫堅強行率軍回長沙。曹操回來後,以諸侯的行為為恥,引本部軍馬投揚州去了。公孫瓚等諸侯也逐漸離散,各回舊地。
得人心者得天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正是順天應人,民心所望。然而不但未得到天下,反而以失敗告終:其原因何在?原因在於他們在大的行動決策時是順乎民心民意的,而在許多具體行為上卻大失民望;袁紹不帶上將顏良,文丑參加這次大行動,鮑信破壞軍紀欲搶頭功,袁術扣發孫堅糧草。袁術,袁紹先是壓制關羽,後又不論功行賞,在取得重大勝利後又不團結一心,乘勝追擊。後來連孫堅也藏匿玉璽,託病回江東。這一系列的具體行為都是不得人心的,是和總的行動決策相背離的。它使得總的行動決策無法貫徹下去,只能以失敗告終。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
※中醫急救妙招,招招有奇效!
※「化學閹割」對性犯罪者實施懲罰,西方文明會使太監死灰復燃嗎?
※不站不知道,一站嚇一跳,站樁的妙處
※五日一候,三候一氣,七十二候及歌訣
※宇宙八大規律之一——蛹動螺旋律,什麼玩意?
TAG:德義太極 |
※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曹操成功,而董卓失敗,原因很簡單!
※南宋鐘相楊幺起義堅持了六年之久,為何最終以失敗告終?
※街亭之戰:諸葛亮為何會失敗?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黃巢起義為何以失敗告終,唐為何會滅亡?
※諸葛亮北伐失敗,不是魏延或者馬謖的鍋,竟是因為這位蜀國名將!
※為何諸葛亮北伐均以失敗告終?姜維臨死前說了8個字道出其中緣由
※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曹操能夠成功,而董卓最後失敗!
※千古一帝秦始皇,之所以最終失敗,司馬遷:怪王翦!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為什麼會失敗?十八路諸侯又都是誰呢?
※刺客暗殺劉邦失敗,行刑前對劉邦說:聽我說一句話,劉邦說:無罪
※陳勝吳廣起義為何以失敗告終,范增說了10個字,一舉道破原因!
※陳勝吳廣起義以失敗告終 但你知道他們是怎麼死的嗎?
※三國亂世爭雄,諸侯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為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
※郭晶晶與田亮為何最後以失敗告終,原來郭晶晶是這麼回答的!
※袁術稱帝以失敗告終,他究竟敗在哪裡呢?
※王語嫣追表哥為何以失敗告終
※此人不死北伐未必會失敗,諸葛亮竟對劉備說:太厲害了,不能留!
※薛岳戰功赫赫,晚年卻被告上法庭,死前一句話揭露蔣介石失敗原因
※諸葛亮六次北伐都失敗了,為何司馬懿卻贊諸葛亮為「天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