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推薦」35個醫改樣板全搜羅
來源:健康報微信傳播矩陣-中國衛生雜誌(zgwszz)
6月4日,在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暨2017中國衛生髮展高峰論壇上,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35項深化醫改重大典型經驗。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監察專員姚建紅表示,35項深化醫改重大典型經驗是圍繞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的關鍵環節,堅持改革方向正確、路徑清晰、機制創新、措施紮實、成效顯著的原則,從各地醫改實踐中遴選出來的。
典型引路,引領示範,是醫改向縱深推進的關鍵,讓我們聚焦這35個醫改樣板,看看他們是如何創新突破的。
構築分級診療制度
上海:「1+1+1」拓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上海市從2011年起在全市逐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大家庭醫生培訓和激勵力度,優化簽約服務內涵,提升服務能力。從2015年起,居民在與1位家庭醫生簽約的基礎上,再選擇1家區級、1家市級醫院就診。簽約居民在簽約組合內選擇任意一家醫療機構就診,若需至組合外就診必須由家庭醫生轉診,形成了「1+1+1」簽約服務組合。在保障居民享受簽約服務的同時,逐步引導居民改變就醫習慣,形成合理就醫秩序。
浙江杭州:蹚出政策聯動改革路徑
浙江省杭州市以簽約居民需求為導向,開展覆蓋全域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並不斷完善相關機制。落實個人和市、區兩級政府共同分擔費用保障機制。出台醫保傾斜政策,簽約居民社區首診和通過社區轉診上級醫院可享受相應的醫保優惠政策。完善物價配套政策,調價後的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通過市屬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慢病聯合診療中心等方式提升全科醫生能力。根據簽約服務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業務收入增長等情況增加績效工作總額,並將簽約服務經費的70%用於家庭醫生及團隊,保障簽約服務良好運行。
福建廈門:
從「三師共管」切入帶動「下沉」
福建省廈門市由大醫院專科醫師、基層家庭醫師和健康管理師共同組成的「三師共管」團隊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以慢性病為突破口,帶動其他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等普通疾病下沉社區,優先覆蓋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結核病患者、計生特殊家庭等重點人群,著力完善簽約服務方式、內容、收付費、考核、激勵機制、技術支撐和家庭醫生職業保障措施等。建立健全簽約服務的內在激勵與外部支撐機制,為群眾提供綜合、連續、協同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大醫院接診壓力得到緩解,基層服務能力、百姓信任度、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江蘇鹽城大豐:個性服務包種類豐富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在分析不同群體的健康需求基礎上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針對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等不同人群,遴選針對性強、認可度高、實施效果好的個性化服務項目,形成「梯度結構、種類合理、特色明顯、內容豐富、適應不同人群」的健康包。簽約服務通過服務包價格折扣一部分、新農合補償一部分、農民繳費一部分形成較為合理的籌資機制,並通過競爭機制促進鄉村醫生提高簽約服務質量,提高村醫積極性。
北京月壇社區中心:家庭醫生「簽手」醫聯體
北京市西城區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家庭醫生首診負責制,對接診的患者合理診治,並提供個性化服務、分類簽約、有償簽約等多種簽約服務形式,滿足居民多層次服務需求。同時,以復興醫院為龍頭,二級、三級醫院為補充,組建縱向醫聯體,把醫聯體內共享的優質資源和優先服務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引導居民到社區簽約和首診,因病情需要轉診的,家庭醫生優先引導患者在體系內選擇適宜的醫療機構和醫生就診。「社區首診、分級就診、預約就診、簽約優先」的有序就醫格局初步形成。
廣東深圳羅湖:醫療集團落地「三個共同體」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秉承「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服務理念,成立醫院集團形式的緊密型醫聯體,將醫院集團打造為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健康共同體。在院辦院管基礎上,以醫院集團打包整體支付為紐帶,建立「總額管理、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機制,使醫院集團各級醫療機構成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通過落實政府主體責任,打破行政層級,落實醫院集團自主權,建立權利和責任清晰的責任共同體。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基層能力建設,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健康共同體。
安徽天長:
圍繞縣域醫共體做文章
安徽省天長市以天長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和天康醫院(社會辦醫療機構)3個縣級醫院為牽頭單位,分別與基層醫療機構簽訂結對協議,組建3個縣域醫共體。醫共體內由牽頭醫院統一人、財、物資源管理和業務管理,依託縣級醫院。建設區域HIS、影像、檢驗、心電、病理五大中心,整合區域信息平台,實現醫共體內信息互通。大力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共體實行按人頭總額預付,由牽頭醫院負責統籌管理,結餘由縣醫院、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按比例分配。
甘肅慶陽:
醫保槓桿撬動分級診療
甘肅省慶陽市採取人、財、物整體託管和業務託管等多種形式,在市縣、縣鄉兩級形成較為緊密的醫療聯合體,促進資源縱向流動、上下轉診。同時,合理確定縣級、鄉(鎮)級和村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分級診療病種,要求符合分級診療病種診斷標準的新農合患者原則上首先在參合地相應級別的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實行逐級轉診,越級診療大幅降低報銷比例。對分級診療病種實行「總額包干、限額預付、超支不補」的支付制度,推動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提升自身診療服務能力。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福建三明:「三醫聯動」構建運行新機制
福建省三明市以「百姓可以接受、財政可以承擔、基金可以運行、醫院可以持續」為原則,以「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質、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為目標,以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為途徑,以整合基金管理、醫療行為監管和藥品採購等職能的醫保基金管理中心為抓手,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思路,建立起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三明市還通過實行編製備案制和員工目標年薪制,加強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和內部分配機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提高醫務人員積極性,保障公立醫院公益性。
安徽天長:系列改革助公立醫院「歸位」
安徽省天長市在政府層面成立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改革辦醫體制,統一高效行使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舉辦職責,明確醫院獨立法人地位和經營自主權。通過整合醫保管理機構,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改變公立醫院經濟運行機制。通過落實總會計師制等措施加強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提高運行效率。通過建立縣域醫療服務醫共體,加強縣域內醫療服務能力、整合服務資源、優化服務路徑。通過綜合改革,初步實現醫療機構收入結構優化、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提升、縣域內服務能力提升、患者費用負擔減輕和醫保基金可持續。
福建:省屬醫院管委會大「集權」
福建省成立省屬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衛生計生委。管委會受省政府委託,對省屬公立醫院的資產、財務、人事、薪酬、績效、管理目標、政府投入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和監督,將分散在政府相關部門的醫院管理許可權歸攏統一運作。初步改變「九龍治水」局面,推動建立適應醫療行業特點的醫院人事編製、績效分配、財務管理和運行監管等制度,落實公立醫院經營自主權。
上海:
申康中心承擔政府辦醫職能
上海市設立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承擔28家市級醫院的辦醫職責。推動建立以戰略規劃為統領,以全面預算、綜合績效考核和分配製度改革為重要抓手,以資產監管和審計監督為保障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形成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管理機制,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
廣東深圳:
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履責辦醫
廣東省深圳市設立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代表市政府統一履行舉辦公立醫院的職責,負責制定醫院運營管理規範,實施績效考核評價,負責公立醫院的人、財、物保障,落實公立醫院公益性目標。
安徽:
「周轉池」盤活存量編製資源
安徽省在區域內事業單位編製總量控制下,探索建立編製「周轉池」,將事業單位(如科技、農業等單位)的空餘編製納入「周轉池」,盤活存量編製資源,優先用於公立醫療衛生機構。
山東:公立醫院編製備案管理
山東省在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實行編製備案制。公立醫院按照各自業務水平、類型特點、床位數、門診量等研究提出本單位人員控制總量,由主管部門報同級機構編製部門備案,在備案範圍內醫院自行招聘人員和確定崗位。控制總量內的人員在崗位聘用、收入分配、職稱評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調動了醫務人員積極性。
江蘇:薪酬制度改革實現突破
江蘇省探索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合理確定薪酬總量,優化薪酬結構和分配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江蘇省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調控水平在當地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基準線水平上實現較大突破,並以公立醫院公益性服務為核心,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制度,以績效考核結果為依據動態調整績效工資總量水平。試行院長績效工資年薪制,符合規定的高層次衛生人才薪酬待遇由用人單位自主確定,不納入所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
廣東深圳:創新財政投入機制
廣東省深圳市加大公立醫院財政補助力度,除落實明確規定的政府6項投入責任外,還增加了醫院運營、開辦費和非醫方責任醫療欠費等補助。按照醫療機構實際完成的工作數量、服務質量、滿意度等因素核定基本醫療服務補助,創新醫療機構財政投入機制。
北京協和醫院:
全面強化醫院管理
北京協和醫院制定了《北京協和醫院章程(試行版)》,實行院長負責制,明確了醫院內部運行機制和重大事項議事決策機制。通過履行章程,堅持民主公開的決策機制、建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健全嚴格規範的監督機制,有效行使內部人事管理、機構設置、收入分配、副職推薦、中層幹部任免、年度預算執行等法人自主權。同時,注重醫院文化建設,積極推進綜合績效考核,持續強化醫療質量控制,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
河北唐縣人民醫院:
加強內部管理挖潛
河北省唐縣人民醫院通過建立健全以法人治理結構為核心的管理機制、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的補償機制、以人事代理為重點的用人機制和以績效考核為依據的分配機制,不斷提高醫院管理水平,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建設人民滿意的公立醫院。
建立全民醫療保障制度
福建:構建醫療保障管理「中樞」
2016年,福建省成立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負責指導、協調福建全省醫療保障工作。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整合醫療保障基金管理、醫療服務價格談判、藥品耗材聯合採購配送和結算、醫療機構服務行為監管和醫藥費用稽查稽核等職能。充分發揮醫保對藥品耗材生產流通企業、醫院和醫生的監督制約作用,擠壓藥品耗材流通使用環節的水分,為「三醫聯動」改革提供抓手和平台,推動醫改縱深發展。
寧夏鹽池:支付方式改革全覆蓋
自2009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基本實現醫保支付改革對醫療機構與醫療服務全覆蓋,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效益。鹽池縣在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實施門診包干預付制、在縣級醫院實施住院包干預付制,利用經濟激勵機制引導病人合理利用基層醫療衛生資源,降低醫療服務成本,並探索建立適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的籌資、支付、績效考核新機制。
雲南祿豐:DRGs覆蓋住院服務
雲南省祿豐縣自2013年以來,結合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縣域內因地制宜實施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已基本覆蓋縣域內所有住院服務。通過合理確定DRGs分組、科學測算支付標準、加強服務行為監管,在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促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和內部精細管理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河南宜陽:
創新DRGs分組管理辦法
河南省宜陽縣從2011年起參照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管理理念,推行基於臨床路徑的按照疾病分組管理、分類支付的醫保支付方式。結合實際,創新分組管理辦法,制定臨床路徑,合理確定病種分組價格,完善信息系統,並加強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激勵約束,共同發力,基本覆蓋縣域內所有醫療機構,取得較好效果。
河南:
推進商保經辦基本醫保
河南省先後在新鄉市、洛陽市、鄭州市推行商業保險經辦基本醫保。在政府主導下,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託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基本醫保的審核、結算、支付等具體業務,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公司專業優勢,節約行政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廣東湛江:
開展第三方智能監管
廣東省湛江市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原則,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引入醫療信息公司進行醫保智能審核體系建設。利用信息公司的服務理念、專業團隊和技術力量,成立第三方支付評審服務中心,在市社保局的指導下負責單據審核、統計分析、醫療機構溝通、參保人服務等工作。第三方服務機構通過智能審核工作信息系統為處方事前提示、醫保專業審核、醫保基金運行決策和參保人就醫過程評價等環節提供數據和信息支撐。
河南:
困難群眾均有大病補充保險
河南省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的基礎上,創新探索了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制度,推進健康扶貧。由政府出資,按照每年每人60元的標準,為困難群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等三類人群)購買大病補充保險,實行省級統籌、商業保險經辦,起付線設為3000元,不設封頂線,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再提高10個百分點。目前,河南省已初步構建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商業保險、慈善救助等多層次的全民醫保體系。
江西:
貧困大病患者有四道保障線
江西省在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基礎上,全面建立了貧困人口重大疾病補充保險制度,各級財政按每人每年不低於90元的標準,為全省346萬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建立補充保險,建立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四道保障線」,貧困患者住院治療,經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後,再由補充保險予以報銷,確保個人自付費用控制在總費用的10%之內,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進一步降低。
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福建三明:實行藥品流通「兩票制」
福建省三明市通過創新採購配送方式、全區域統一配送和合理確定商業配送費用率的方式,推進實施從藥品生產企業(藥廠)到藥品流通企業(藥品配送公司)開一次發票,藥品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再開一次發票的藥品流通「兩票制」。
浙江:醫用耗材集中採購
浙江省從2011年開始啟動醫用耗材集中招標採購工作,設立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監管平台,統一平台,統一價格,嚴禁目錄外採購。凡屬公布的省集中採購中標結果目錄內的醫用耗材,醫療機構必須實行網上採購。集中採購的中標價格即為醫療機構的採購價格。實施陽光採購,把醫用耗材所有的交易環節在網上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四川:「五位一體」陽光採購
四川省以建立健全規範、有序、高效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為核心,以信息化平台為載體,積極構建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醫用設備、第二類疫苗、體外診斷試劑「五位一體」集中採購新機制。落實公立醫院藥品集中分類採購,全面推進高值醫用耗材掛網陽光採購,全面實施醫用設備陽光備案採購,開展第二類疫苗省級掛網陽光採購,啟動體外診斷試劑省級集中陽光掛網採購,採購價格顯著降低,監管更加及時有效。
健全綜合監管制度
上海:績效考核激勵約束醫院院長
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自2006年起,從社會滿意、管理有效、資產運營、發展持續、職工滿意等5個目標維度,對所屬的三級公立醫院院長開展年度績效考核。通過抓取業務、財務、人事、資產等實時數據,確保考核數據全面、真實、準確。績效考核結果作為院長年度績效獎懲、選拔任用、評優評先和醫院工資總額預算核定的重要依據,建立對醫院院長強有力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安徽:六項制度加強醫療服務監管
安徽省健全醫療服務監管機制,實行監管主體責任制、醫療服務監管部門信息共享和聯動制、醫療服務監管內容清單制、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制、醫療服務訴求回應制等綜合監管6項制度,監管結果與醫保定點、等級評審、職稱晉陞等掛鉤。成立28個臨床醫療質量控制委員會,實行定期檢查通報。建立全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核心信息公開制度,引導患者有序就醫,倒逼醫院改善服務。開發醫生診療行為監管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監管力度。
甘肅:「八八排隊」監管服務行為
從2009年開始,甘肅省通過開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四排隊」、醫療機構「八排隊」工作,規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診療行為。2016年,對制度進一步完善,形成了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八八排隊」,即對醫務人員用藥量、輸液人次比例等8項重點指標,以及對醫療機構藥品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平均住院和門診費用等8項重點指標,進行監控、排序並公示。通過加強對排隊結果的應用,規範診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
江蘇蘇州:
建設現代綜合監管體系
江蘇省蘇州市通過健全執法網路、明確監管責任、構建社會共治,不斷完善醫療衛生綜合監管體系,重點加強對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療技術應用、大型醫療設備等醫療服務要素監管,以及資格准入、服務規範、質量安全等重點環節監管。開展醫療機構依法執業信用等級評價、醫療機構和醫師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工、信息共享、建立案情通報和移送制度,完善綜合協調機制,形成部門間監管合力。
廣東深圳:
推動監管方式標準化信息化
廣東省深圳市通過強化全行業監管、綜合監督執法和社會監督,健全「三位一體」綜合監管體系。通過制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則、醫療服務質量評價標準、公共衛生服務整體質量評估標準和建設全市統一的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平台等方式,推動監管方式標準化、信息化、常態化。通過立法引領、改革創新和行業自律3項支撐,強化綜合監管。
※別拿「早搏」不當威脅
※10個樣品全部檢出黃曲霉毒素,花生醬還能放心吃嗎?
※笑氣也有可愛的一面
※李玲對話蘇州:未來變化最大的就是醫療服務
TAG:健康報 |
※本周末的8個活動推薦
※0411·本周新歌推薦
※18個月+寶寶繪本推薦
※新年就看這個!2018賀歲大片種草推薦!
※新書推薦 2018年第二期
※2018新年補番推薦
※2018嵊泗本島三日游路線推薦
※2018年五一武漢周邊三日游景點推薦
※2018年四月新番推薦
※完全主觀推薦 2018年1月新番
※周末院線推薦——4月第二周
※4-7個月寶寶補鋅食譜推薦
※2018年一月新番補番推薦
※2018年1月新番動畫推薦
※2018新年推薦的十本書
※3月7號周三足球推薦
※坤朋匯星女推薦第312期
※2018冬季檔日劇推薦
※2018年五一假期 武漢周邊景點推薦
※2017年日本動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