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昔日,廉頗負荊請罪,他與藺相如「將相和」的故事也得以流傳千古,但之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道盡了故事的結局和廉頗悲劇的一生。要想了解這個後續故事的始末,我們還得先來了解一下廉頗乃何許人也。

廉頗,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廉頗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又擊退了燕國的入侵,斬殺燕國的栗腹,並令對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戰勝燕軍,任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大梁和楚國,後老死於楚,葬於壽春。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廉頗的名聲很大,履歷很牛,大半輩子死守趙國,看得諸侯獵頭們垂涎欲滴。這一點,一百年後的司馬遷非常清楚,所以在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時,開門第一句就是: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施註:公元前283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這說明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員虎將。一句話蓋棺論定,一個「良」字,引多少遲暮將軍老淚縱橫。《史記》里,這一篇重筆描摹,力透紙背,在列傳人物中絕對名列前茅。可惜好景不長,公元前265年,趙惠文王死了,兒子趙孝成王接班。趙孝成王偏聽偏信秦離間的鬼話,任命趙國另一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將,取代廉頗。這個趙括就是那個成語「紙上談兵」中所說的草包,熟讀兵書,但不曉活用,在長平之戰中致使趙軍被秦將白起率領的秦軍打得大敗。「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趙括由於指揮錯誤而使得趙軍全軍覆沒,自己也沖陣戰死,趙軍四十萬人盡數被秦將白起活埋。

此戰過後,司馬遷在《史記》里繼續寫道:「

「 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

說的是,在「將相和」的故事過去很久很久以後,又發生了一起類似的內鬥事件。趙孝成王死後,他的兒子趙悼襄王即位,使樂乘取代了廉頗。廉頗大怒,直接與樂乘火拚。結果是樂乘出走趙國,廉頗也覺得事情鬧大了,隨之投奔魏國。熟悉的情節,但結局不同。同樣是因為趙王提拔了一個他瞧不上的人物,位列他之上,便再次引爆了他的衝天怒氣。只不過同為武將的樂乘,沒有藺相如那樣的退讓。於是衝突不斷升級,最終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這是廉頗職業生涯的第一次跳槽,而且這時距離澠池之會已經三十多年了,廉頗至少已經五六十歲了。都這把年紀了,尚且有如此耿直、火爆的脾氣,不免讓人感慨他年輕時該是怎樣的性情急躁呀!廉頗不傻,過把癮後一想,也挺怕的,所以乾脆退休金也不要了,直接叛逃去了魏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對廉頗在魏國的老年生活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廉頗卒死以壽春。」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這一段講的說:魏國人雖然對廉頗以禮接待,但也並不重用他。後來趙國的趙悼襄王頂不住秦軍的攻勢,趙國局勢吃緊,趙王就有點兒想讓廉頗回來帶兵,於是派人去魏國瞅瞅看還能不能返聘,廉頗這時候已經老了。廉頗滿頭白髮偏來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之心未滅,於是他對著趙國使者狼吞虎咽,一頓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這相當於林黛玉一個月的伙食啊!隨後廉頗披甲上馬,以示英勇不減當年。使者回去以後,被廉頗的仇家郭開用黃金堵住了嘴,竟彙報說:「大王,廉頗老將軍還是很能吃的,但是吃得多,拉得也快,一會兒上了三次廁所。趙悼襄王覺得廉頗老矣,於是嘆了口氣,不復招用,這下雙方都死心了。

廉頗在魏國不見招用,這時候,楚國人力資源部聞其大名,偷著把他挖走。這是廉頗職業生涯的第二次跳槽,鑒於廉頗的戲路一直很窄,所以我推測楚國挖他必然為了拜將。但到楚國後工作開展得並不是很順利,史書說他「 無功」,可能是對外折騰了幾次,但沒有戰功。廉頗常常以為楚卒趕不上趙卒之強,發出「 我思用趙人」的感嘆,最後終老於楚國。

廉頗征戰數十年,攻城無數,殲敵數十萬,而未嘗敗績。為人亦襟懷坦白,敢於知錯就改。他的一生,正如司馬光所言:「廉頗一身用與不用,實為趙國存亡所系。此真可以為後代用人殷鑒矣。」這一結論,既概括了廉頗一生榮辱經歷的史實,又揭示了人才與國家盛衰興亡的重要關係,確實值得後人深思.......

時隔1400年後,南宋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著名詞人辛棄疾有感而發,引用這一典故。寫下了著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個同廉頗一樣至老愛國之心不衰的詩人,以廉頗自比,抒發自己「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情懷。「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書盡了廉頗豪爽剛烈的氣節,矢志報國的熱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廉頗的這種精神對後世有著非常積極的教育作用,但也空留世人對一代良將廉頗悲劇一生的喟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麓山妙筆作文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獨立不遷,上下求索

TAG:麓山妙筆作文 |

您可能感興趣

沒稱帝卻像皇帝的中國最後女強人慈禧太后軼事
民國文人軼事:胡適的圈子
三國軼事:煮酒論英雄之後,劉備為什麼要逃離曹操?
三國軼事:康熙能擒鰲拜,漢獻帝為什麼鬥不過曹操?
漢朝軼事:草根逆襲的愛國富豪,從羊倌做到御史大夫
朱幸福:文人軼事
漢朝軼事:呂后死後,漢文帝為什麼能被立為皇帝?
漢朝軼事:呂后為什麼要讓惠帝看「人彘」?
漢朝軼事:呂后安排了身後事,呂氏為什麼還是迅速滅族?
二戰中的奇聞軼事,當黑色幽默的英國人遇到嚴謹傲嬌的德國人
三國軼事:關羽和曹操的糾葛,曹操因為何事讓關羽心生嫉恨?
宋朝軼事:開國功臣中,他因過度貪財而被宋太祖恥笑
戰國軼事:秦滅六國中,哪國最冤?非楚國
汴梁說史 | 三國軼事之一:孫權趣事
漢朝軼事:劉邦哭祭項羽,是真情還是作秀?
民國軼事十則:德國小姐愛上吳佩孚,他回四個字,讓人佩服一輩子
三國軼事:張飛娶夏侯淵的侄女有什麼目的,劉備會怎麼想?
漢朝軼事:劉邦一生中的四大怪事,常人無法理解
愛因斯坦軼事趣聞:「家中無大事」和「真實看法」
三國軼事:高平陵之變,曹爽為什麼相信司馬懿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