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九王奪嫡之外,還有一個阿哥,只要他想,沒人爭過他
《雍正王朝》真的太經典了,特別是前半部,講述九王奪嫡的驚險過程。
不過,為了突出重點,電視劇在康熙二十多個兒子,主要就那九個,即老大胤禔、太子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俄、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禎(禵)。其實,在老四胤禩和老八胤禩之間,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卻在劇中根本不存在,他就是五阿哥胤祺。
大家都知道老九胤禟是雍正死敵,雍正遷怒於胤禟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宜妃就是《康熙微服私訪記》里那個宜主子,而宜妃的頭胎兒子,就是老五胤祺。
康熙十八年(1679年),胤祺出生,從小就被祖母、自稱我孝庄的大玉兒收養,身份比皇后收養的胤禛要高貴許多。
電視劇里,胤祺沒有出現。不是他地位不重要,相反,非常重要。胤祺和雍正同時晉封貝勒(1698年),同時晉封親王(1709年),胤祺封和碩恆親王,老八胤禩還只是貝勒。早在康熙三十五年時,康熙親征噶爾丹,胤祺就領正黃旗大營。
那為什麼小說和電視劇沒有胤祺?很簡單,因為胤祺從來不爭那個位置,坐看九個兄弟為利益爭得頭破血流。
小說電視劇里,老八胤禩被塑造的溫文爾雅,謙謙君子,待人接和以平和著稱。老八本是如此,但老五同樣也是如此,從來不爭什麼,知道進退,康熙非常喜歡這個兒子。可以說,老五是不想爭,如果他想爭。不要說胤禛、胤禩,就是皇太子胤礽,都未必是老五的對手。
胤礽得寵,主要是康熙想還因難產而死的赫舍里皇后的情債,但胤礽的作為讓康熙太失望。而胤祺知書達理,做人做事都有分寸。胤礽二次被廢后,希望最大的,不是老四、老八、老十四,而是老五。只要胤祺願意爭,就當時形勢,沒人爭得過他(爭的方式另說)。可以說,胤祺是最有資格做胤礽的太子替身的。
至於康熙想肅清吏治,老四冷麵最合適,其實可以這麼理解。如果選擇老五,不過是填了廢太子胤礽的空,老五會做的比胤礽(當皇帝)更好,自然會知道如何使用胤禛。
胤祺只想做個安穩王爺,對這「福大禍也大」的位置唯恐避之不及,他選擇了作壁上觀。九王奪嫡,過程和結果都非常慘烈,弄到最後,死的死,散的散,兄弟反目成仇。但因為胤祺不爭,雍正對這個弟弟非常有好感。如果是老八或老十四上位,也會對這個不爭的哥哥有好感。有人兩邊下注,而胤祺兩邊不下注,事實上也等於下了注。就像唐初李靖、李勣那樣,坐看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骨肉相殘,誰贏了通知他們一聲就行。
所以,在雍正時代,胤祺得到很好的禮遇,不近也不遠,兄弟相處有道。
雍正恨胤祺的同母弟胤禟,以及胤祺生母宜妃,但胤祺本人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雍正十年,1732年閏5月,54歲的胤祺病故。雍正給這個弟弟謚「溫」,以其「心性甚善,為人淳厚」故也。
有些時候,人對重要的位置非常渴求,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奪。但奪過之後,又有什麼呢?爭來爭去,不過世事一場大夢而已。胤祺就看得開,玩自己的。胤祺的漢學紮實,結交了很多大儒名士,沒事就寫寫字,與朋友飲酒花下,何其快哉。末代醇親王載灃在書記懸一聯,「有書大富貴,無事小神仙。」胤祺在這一點上做的同樣非常好。
※年羹堯不懂這幾個字,是雍正殺他的根本原因
※雍正奪位成功,不繼續用鄔思道做謀士,原因出在這裡
※康熙廢掉太子,為什麼不立太子的兒子弘晳為皇太孫?
※康熙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十四阿哥,有一個重要原因
※此名將死的早,導致宋朝開國皇帝沒有統一天下
TAG:獨行客 |
※九王奪嫡,雍正為何爭得皇位,除了十三爺,支持他的兄弟還有這些
※此人是雍正的親弟弟,在九王奪嫡時卻支持老八,其實原因很簡單
※九王奪嫡,最終八阿哥輸在一個字,而雍正贏在一個字
※他是皇子卻能在九王奪嫡時明哲保身,享三朝榮華,要感謝此人!
※康熙末年的九王奪嫡都是指哪九王?他們的下場都是怎樣的?
※康熙朝「九王奪嫡」,其它的十幾個兒子在幹什麼?
※九王奪嫡,雍正成功上位,為何雍正對十阿哥寬容的多?
※九王奪嫡,最有希望的皇子為何落敗
※記得當年這部《九王奪位》嗎?這部劇值得再看一次!
※九王奪嫡後,雍正贏順利登基!八爺黨羽被處置,唯獨一人安然無恙
※清朝「九王奪嫡」其實老三才是胤禛最大的威脅,其實不是老八
※九王奪嫡後,雍正贏順利登基!八爺黨羽被處置,唯獨此人安然無恙
※康熙朝九王奪嫡中最陰險的人是他!
※康熙晚年發生的九王奪嫡,其實三阿哥才是當時雍正皇帝最大的對手
※雍正九王奪嫡成功後,為什麼不殺鄔思道滅口?
※康熙和朱元璋兒子很多,為啥康熙朝出現九王奪嫡,無人敢挑戰朱標
※康熙朝「九王奪嫡」中最陰險的人是胤禵嗎,為什麼?
※康熙年間九王奪嫡,皇位原屬意於十四爺,最終為何傳到四爺身上
※雍正九王奪嫡?是十王奪嫡!此王和十三爺一起奪丰台兵權
※《步步驚心》中的 九王奪嫡 誰的下場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