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不是兒戲,和平來之不易,這兩國不能輕言戰爭
編譯:王德華
《印度經濟時報》17日在一篇文章中分析,中印兩國盡量有邊界爭端,但在過去40年沒有因為它發射一顆子彈。其原因在於,中國在印度有大量的投資,兩國都高度反對永久性的軍事敵意或局部武裝衝突。敵對的鄰國創造了一個新的戰線,在那裡他們將不再戰鬥,而是攜手合作,「敵人正在變成敵友」。
原標題:不管你喜不喜歡,敵人中國現在是印度的友敵
兩周前,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指出了一個顯而易見但被忽略的事實:「我們與中國發生了邊界爭端,這是事實。但在過去的40年里,沒有一顆子彈因為它而被發射。」
印度總理莫迪的觀察仍然是正確的,儘管兩國在印中邊界上的錫金對峙仍在繼續。儘管中國恃強凌弱且好戰,但中國不太可能向印度發射一顆子彈。更重要的是,15年前中國對印度只意謂著一件事,一場可能的戰爭。15年來,兩國關係已經得到了發展。
如今,這也意味著貿易和投資。10年前,當世界開始將兩個亞洲國家視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時,「中印共同體」(「Chindia」)一詞就開始流行。「大象與龍」和「老虎與龍」是商業和經濟學家比軍事專家更常用的比喻。在一個全球化的、相互依存的世界裡,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經濟競爭並不總是一場零和遊戲。
今天,每個印度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中國的影子。從智能手機到重型電氣設備,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印度的消費需求。然而,這導致了反華情緒的高漲。人們認為,中國正將印度市場作為廉價、補貼商品的傾銷地。
但這種貿易失衡可能不會是中印商業關係的決定性因素。有跡象表明,印度可能會慢慢演變為廉價中國商品的傾銷市場。
大量的中國公司已經在印度設立了製造部門,而且還會有更多的公司進入印度。中國在印度投資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 到目前為止,「印度版支付寶」、印度的「攜程」和印度的「淘寶」等項目,中國的投資都是戰略性的。但現在,中國也在進行純粹的金融投資,以回報為導向的投資。
中國經濟正在放緩,製造業正變得更加昂貴。但印度正在提高其製造業產能,預計將繼續穩步增長。因此,印度有望在未來獲得更多的中國投資。
在未來幾年之內,中國對印度的觀注可能不僅僅是其廉價商品的消費市場。中國可能在印度設立數十家大型製造廠,並投入大量的資金。
隨著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不斷加深,敵對的鄰國將創造一個新的戰線,在那裡他們將不再戰鬥,而是攜手合作。這將是中印關係的最大轉折。投資將為中國在印度創造寶貴的利益。它也會把兩國人們聚集在一起。印度的增長軌跡與中國相似。
今天,印度從10年前的中國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當時外國投資正在加速其製造業。印度企業可能需要向中國學習很多東西,因為兩個市場都有很多相似之處。雙邊貿易的發展將使兩國關係更加緊密。
雙方的企業家已經開始相互交流和探索合作的機會。由於印度的增長前景是穩定的,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與印度做生意。
中國在印度以投資和商業的形式的日益增長的利益,可能使兩國都高度反對永久性的軍事敵意或局部武裝衝突。
然而,邊境爭端解決的可能性很小。印度對其能力增強的信心和與美國的同盟關係,總是被中國視為威脅,而中國將繼續增強其對印度的軍事實力。
但中國對印度複雜的商業利益使其不願公開好戰。這兩個鄰國正走向一種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兩國仍處於邊界糾紛中,但仍需要在商業上進行合作。敵人正在變成敵友。
※這國因暴雨引發山體滑坡,200萬人流離失所,軍人卻忙著打仗
※從士兵被殺到洪水泛濫,鏡頭裡的印度一周真亂
※印媒:民族主義干擾任何理性的解決,洞朗對峙可能會持續到冬季
※「南海仲裁」一周年,菲媒眼中的黃岩島仍是「潛在的引爆點」
※難道中國網民的「口水」,匯成印度的「滔滔洪水」?
TAG:火星方陣 |
※戰爭一定不好玩,但可能挺好笑的
※蘇德戰爭,是狂妄還是不得不為!
※貓狗之間不只是戰爭,也可以是真愛
※美國並不酷愛戰爭,但又為何戰爭不斷?
※美國雖然不怕戰爭,但是卻不想跟此國作戰,真相令人意想不到
※不經受戰爭的殘酷,就不知道現在的和平生活有多麼不容易
※國際不斷爆發戰爭,為何卻不敢挑釁我國,我國這一戰略優勢無人超越
※一場有去無回的戰爭,不奮力作戰會被處決,為何還那麼多人搶著去
※要不是這場「戰爭」,我們可能早就死了
※你這麼做,才能在核戰爭生存下來,不是危言聳聽,最後一條最重要
※戰爭非常殘酷,任何人都沒有主角光環,應當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戰爭結束後,留下的不止傷痛,還有這些財富,眼前一幕不敢信
※愛情不是戰爭
※清朝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必然的,不是慈禧太后的錯,也不能怪李鴻章
※不寒而慄!最殘忍的戰爭武器你決不會想到是這款
※美蘇冷戰,幸虧兩國控制住了自己,不然又是一場戰爭
※這是一場無意義並且贏不了的戰爭,揭開殘酷戰亂的世界
※世界各國不敢逼中國說這句話,一旦說出就有戰爭,並且屢戰不敗!
※美軍在阿富汗陷入三重困境:不能贏得戰爭、不能阻止戰爭、不能離開戰爭
※歷史上哪些戰爭是沒有必要的?這場戰爭連美國人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