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濟群法師:「進取」與「執著」有何區別?

濟群法師:「進取」與「執著」有何區別?

問:生活中,我們認為一個人有進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義的「進取」卻往往帶著「執著」的色彩,請問「進取」和「執著」有什麼區別?

濟群法師有些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擔心一旦學佛會失去進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實這是對佛教的誤解。從世俗意義上說,進取心是好事;從佛教角度看,進取心同樣被肯定。任何一個真正學佛的人,首先要建立一種崇高的目標,然後為實現目標不斷努力。佛弟子在修行時都要發菩提心,正如四弘誓願所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每個菩薩在因地修行時,都曾經發過大願,並為實現這些偉大願望而精進不懈。進取與執著是什麼關係呢?進取代表著人們有某種上進心,有某種向上的追求,比如學業、事業等。但我們在追求過程中,必然會介入自我,貼上我的標籤,覺得我在追求。成就了,我很光彩;萬一失敗,就覺得我沒面子。因為對我、對成就的執著和過分在乎,就會產生憂慮和焦躁。另外,我們對追求的事也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而那些在乎的事,重要性就被誇大了,一旦不能成功,會很痛苦。我們也會執著自己的經驗方法,以為這才是通往成就的最佳模式,從而變得自以為是,不能採納他人意見。甚至在做事中,因為固執己見,產生對立衝突,使人活得很累。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這種執著也具有某些促進作用。

佛法的修行,是要我們進取而不執著。《金剛經》的名言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沒有執著;而生其心,是有進取心。經中講到菩薩要滅度無量無邊眾生,所謂「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是說菩薩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煩惱,從輪迴中覺醒,但心中不能執著於眾生相,也不能覺得我在度眾生,所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如果菩薩也像我們凡人一樣,把所做的事看得很實在,覺得我在做事,我在度眾生,就不是合格的菩薩了。

但執著是凡人的習性,有進取心必然會伴隨執著,有執著就會造成痛苦。想要進取而不為所累,就必須要有空性的智慧,認識到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惟有這樣,才能超越對現象的執著,心無所住,在積極進取的同時不失自在。

文:廣東佛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佛教 的精彩文章:

TAG:五台山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濟群法師:進取並非執著
佛法說的「執著」和世俗的「進取」有什麼差別?
是不思進取?還是無法進取?
「隨緣」和「進取」矛盾嗎?
佛法開示:進取和執著有什麼分別
曹操取得漢中之地後,為何不趁勢進取蜀中?法正並沒有猜對原因
徐炳東反思打法:風險投資的世界裡沒有保守只有更進取
沙僧為何被招進取經隊伍?竟是要吃觀音?與唐僧見面咋又故技重演
女編輯當兵手記:從戰士眼睛裡讀懂了進取、奉獻和堅守
測試你的進取心?
隨緣不攀緣,進取不執著
所有的不思進取,都披著「努力」的外衣
屬啥生肖的人,樂觀且有進取心,事業愛情雙豐收
關於「進取」的心理學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能不斷成長和成功?
家樂福罕見「手拉手」大罷工:不思進取,還是勇爭權益?
擁有肉眼可見的天賦,科比一般的進取心,塔圖姆是綠軍的希望嗎?
蘋果為什麼在充電續航方面不思進取?
下巴中間有痣的人勇於進取,堅毅果斷
有一種窮,叫不思進取
陷人生絕境!曾國藩如何進取解困?李鴻章如何聰明自保?都是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