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訪AAAI主席:不要忘了,曾經少有人看好神經網路

專訪AAAI主席:不要忘了,曾經少有人看好神經網路

導語:我們很容易就忘記的一件事是,甚至在2010年左右的時候,也沒多少人看好神經網路,對它堅信不疑的人屈指可數。

本文作者:張馳

AAAI協會主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Subbarao Kambhampati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大拿。他在7月7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CCF-GAIR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並在會後接受了雷鋒網的專訪。

Subbarao對中國和中國的AI界很感興趣,他去過北京多次,對共享單車印象深刻。他也與國內的諸多學者和業界公司有過交流,對中美AI公司均有很深的理解。

作為一名AI領域的學者,他固然希望技術能得以應用,但也希望在越來越多學術人才進入工業界的時候,同樣有人堅守基礎研究崗位。他希望AI研究能更加開放,畢竟誰不想對正在改變自己生活的事情,有更多了解呢。

以下是雷鋒網採訪的主要內容:

為什麼對中國感興趣?

AAAI是一個國際學術會議,在大約五六年前,還沒有多少中國學者參加,但最近幾年中國無論是提交的論文數量,還是出席的人數,都有了很顯著的增長。我覺得很難不去注意中國和中國的AI,這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的AI發展幾乎是呈指數級的,這種勢頭甚至超過了美國。我也看到了騰訊、百度與滴滴這樣的公司都在積極使用AI技術。比如騰訊、百度兩家都贊助過AAAI,明年滴滴應該也會。作為學術會議,AAAI也是各大公司招人的好去處,而且可以讓學界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AAAI也是一個科學組織,我希望能有更多中國人加入。雖然不用入會也能提交論文,但作為科學組織,成為會員可以參與其中,並改變組織的發展方向。這也是各國學者們增加在AI社區中存在感的一種方式。我希望有更多中國學者成為會員,參加會議。

人個人角度來說,我對中國文化也很感興趣,除了這次參加CCF-GAIR,我之前也來過中國多次。另外,香港科技大學的楊強教授也是我的好友,我們在攻讀PhD時一起奮鬥過。

中美的AI公司有什麼特點和共性?

就像人與人之間有各自的特點一樣,我覺得中美的公司也都有各自特點,也有共同點,而且兩邊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態系統。

在我看來,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是,越來越多的AI人才在中美之間流動,比如吳恩達,他先後在Google與百度任職,現自己創業。在中美之間有頻繁的人才流動,去年我在北京見到幾個人,他們告訴我之前就在美國公司工作,現在回到了中國公司。這種現象也讓中美兩邊公司的差異變小,因為是人才決定了公司的性質。中美AI公司在文化上無疑是有區別的,但得益於人才的流動,這種差異正在變小。

兩邊公司都具有的共性,我覺得是速度,主要是指從概念到形成產品的速度。整個過程越來越快,也有越來越多的服務融入了AI技術。而且我感覺到,中國公司在這方面比美國表現得還要好。

共享單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去年8月我到北京時還沒見過共享單車,但現在大街小巷都是了。共享單車也需要AI技術,裡面的主要問題是,怎麼把自行車放到合適的位置,怎麼在不同區域移動,這些都是AI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

中國速度之所以這麼快,我認為也是因為公司與政府之間有更多良好的合作。比如,AI公司可以與城市合作,使用和收集數據,像是汽車行使數據,用於交通管理。但一般來說,這種事要在其它國家發生,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公共數據不會輕易允許公司參與進來,誰也無法保證公司不會將數據挪作它用。

對學術人才的出走怎麼看?

對學術界人才紛紛加入工業界,我感到很憂傷(sad)。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曾經有公司想讓愛因斯坦到自己公司工作,並向他允諾了充足的資金和實驗設施。他妻子知道後說,實際上給他紙和筆就行了,因為他只需要思考和寫作。

這種基礎研究是一種類型,但我們也處在理論研究向實踐應用轉變的過程之中。現在研究的一個很大改變是,越來越以數據為中心,需要收集大量數據,領先它們來做出決策。但這種以數據為中心研究,棘手的地方在於學術界往往無法接觸到數據,而能收集數據的公司會說,因為隱私的考慮,我們沒法給你們提供數據。不過他們自己反而不受隱私保護的限制。

所以在有些領域,學術界可以做出優秀的成果,但在深度學習這樣的領域,沒有數據會困難重重。所以我們看到不少學界人才走進工業界。

在自由經濟中人們想去哪就去哪,不過我認為,在一些重要的領域,我希望有長期的研究,最好是有政府資助的基礎研究。

我們很容易就忘記的一件事是,甚至在2010年左右的時候,也沒多少人看好神經網路,對它堅信不疑的人屈指可數。但重要的是,我們不知道未來的突破會出現在哪裡。工業界將資源投入在一些特定領域當然很好,但如果他們走錯了呢?我們就需要關注其它領域和問題,這也是政府資助這種研究模式很重要的原因。想做基礎研究的人,應該得到資助。

總體來說,我覺得學術界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價值,因為它是開放的。我擔心研究和資源的過度集中,特別是在一個大家都想去工業界的系統中時。雖然有很多公司都在做研究,而且會發表論文,比如Google。但除了發布的那些,我們不會知道他們到底在做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相比之下,學術界是開放的。而當AI技術越來越重要,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廣泛時,我希望至少研究也越來越開放。

當然,我也很高興的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司想要發表他們的論文,因為他們意識到不開放可能吸引不到聰明的學生,而且發表論文也是與外部交流的方式。

雷鋒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授權。歡迎熱情討論,轉發分享~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那些預定了特斯拉Model 3的人,還不進來看看嗎?
警方耗時19天抓捕了攝像頭破解軟體黑產,但你還要知道這些才能放心
智行者CTO詳解:無人配送物流車背後的挑戰與關鍵技術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AI=神經網路?這8個技術就不是!
這5部超好看的網路劇已經「禁播」了,看過的都是「大神」!
DNF:網路這麼卡還會有人帶,一句話說得人無法反駁,心悅3就是好!
有了AI,網路也能「自動駕駛」!
知乎APP、網站沒有註銷入口,網路賬號註銷為何這麼難!
網路小說三大「毒書」,作者已經驚呆了,網友們這是要幹什麼?
RSA總裁看好網路安全仍有「一線希望」 其他人卻認為前景暗淡?
八大經典的奇幻網路小說,看過的人都流連忘返,不看怕是會遺憾
網路再發達,獵頭也要精通CC,這3個原因算是講透了
《為了你》讓她意外走紅於網路,網友:這次打了多少人的臉?
關於神經網路:你需要知道這些
不是你想的那個北斗APP?;明年蘋果將推「三攝像頭」iPhone?呼聲:蘋果,請去做社交網路吧!
搞笑GIF圖:大家不要網戀!網路和現實差距太大了!
DNF:商人老林回歸網路直播,不收徒不收錢,網友:這唱的哪出?
移動將要關閉3G網路,網友:好走不送!
移動要建全球最大5G網路!網友:我們看好它,開放這個功能?
5本不出名卻好看的網路小說,不是大神的作品,你會看一眼嗎
你講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正在被AI監聽,網路身份證來了,靠譜嗎?
MIT開發了一種神經網路 可以在一秒內完成MRI掃描
網路日誌的大數據分析可以感知安全?不看你就Ou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