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大盜墓賊,18座唐皇陵挖了17座,只有一座不敢挖,一挖就出怪事

史上最大盜墓賊,18座唐皇陵挖了17座,只有一座不敢挖,一挖就出怪事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唐伯虎的這首《桃花庵歌》中的幾句可謂膾炙人口,他看破紅塵,狀若瘋癲,放蕩不羈,將懷才不遇的無奈與憂鬱付諸阿堵之物,盡情瀟洒。這其中的五陵豪傑墓,指的是漢帝國的五座皇陵,其中就包括漢高祖的長陵和漢武帝的茂陵,曾經輝煌一時的帝國已經遠去,風光無限的皇陵變得荒涼無比,被人開墾為田地,永遠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

史上最大盜墓賊,18座唐皇陵挖了17座,只有一座不敢挖,一挖就出怪事

漢武帝之茂陵

其實,不僅是漢帝國,幾乎每個皇朝都一樣,隨著朝代更迭,陪葬品豐富的皇陵都遭到了後人的洗劫。就連慈禧老佛爺也沒有躲過,陵寢被軍閥孫殿英洗劫一空。但是就盜墓來說,孫殿英還不算是最大的盜墓賊,與五代時期的軍閥溫韜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這位天上掉下的「賊星」,把唐朝的18座皇陵挖了17座,毀壞珍品無數,是中國歷史上大大的罪人。

為什麼說他是「賊星」呢?因為據民間傳說,溫韜生下來時,剛好有一顆流星殞落在昭陵所在的嵯峨山,當時有看天象者認為這是一顆「賊星」,將給唐皇陵帶來一場災難。當然,這就是封建迷信了,是後人穿鑿附會的結果,但溫韜確實是賊星下凡,從小就走上了歪道,成為遠近聞名的盜賊。放在平時,他就是一個人人喊打的主,但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五代十國,天下大亂,正適合溫韜這樣的人成長。

開始時,溫韜投靠軍閥李茂貞,靠著好勇鬥狠成為了一員鎮將,但他畢竟是個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反覆無常,有奶就是娘。開始時他跟著李茂貞,為了討好,他隱瞞自己的原姓,冒稱姓李。後來朱溫勢大,於是投靠朱溫,後來又叛變,回到李茂貞手下。但時間不長,溫韜又再次故技重施,拋棄了舊主,投靠了後梁。就在這一時期,溫韜擔任了耀州、崇州、裕州等地節度使,管轄關中地區,而唐代的皇陵恰好就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大唐的繁華剛剛鉛華散去,皇陵財富的傳說依舊在民間流傳,盜賊出身的溫韜自然是垂涎三尺。

雖說是五代亂世,但盜掘皇陵畢竟為人所不齒,但這對盜賊出身的溫韜來說根本就構不成道德障礙。他在這裡鎮守了七年,關中18座皇陵掘了17座,獲得大量稀釋珍寶,還大膽地將盜掘的物品名目編輯成冊,真可謂是史上最高調的盜墓賊了,他的這一「壯舉」也被寫進了各類正史、野史,流傳千古,遺臭萬年!

溫韜盜墓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胆進行的,連個軍事演習的借口都不用找。一個個堅固的皇陵被打開,一件件稀釋珍寶再次重現人間,生前尊貴無比不可一世的帝王,在野蠻的盜賊面前暴屍荒野,雪白的屍骨在蕭瑟的西風中隨風滾動,他們生前耗盡人民血汗建造的宏大皇陵再也無法讓另一個世界的靈魂保持寧靜。即使偉大如李世民,也難逃此劫,他的昭陵最為堅固,依舊難逃毒手,「昭陵最固,(溫)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

史上最大盜墓賊,18座唐皇陵挖了17座,只有一座不敢挖,一挖就出怪事

昭陵

「遂傳人間」,但當時是什麼人間呢?是兵荒馬亂、混戰頻仍、「白骨露於野」的亂世,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之一,這些珍寶甫一面世,就再次成為動蕩社會的陪葬品,在戰亂中流離失所,很多毀於戰火,永遠告別了人間。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死後,把《蘭亭序》等眾多珍貴的名家書畫真跡作為陪葬品,帶進了昭陵。「鍾、王筆跡,紙墨如新」,說不定《蘭亭序》正在其中。但盜賊出身的溫韜根本就不通文墨,他只對金寶感興趣,這些書法繪畫他根本看不上眼。據說,溫韜在把書畫作品帶出昭陵後,看上的卻不是價值連城的真跡,而是裝裱在外的華美綢緞。他讓手下將上面的綢緞全部撕下來,而把作品扔了。史學界推測,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從此再未出現,可能就是此時被撕毀了。

這十八個皇陵中,唯一一個沒有被盜的,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想當年黃巢想挖掘此墓,卻因挖錯了方向而未成功。這一次溫韜為什麼也沒有成功呢,除了陵墓堅固,還有一個原因——「惟乾陵風雨不可發。」。據說溫韜帶領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每次一動工就會風雨大作,等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手下人告訴他,可能是此陵有鬼神保護,溫韜竟然也有害怕的一天,於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完全絕了這個念頭。

史上最大盜墓賊,18座唐皇陵挖了17座,只有一座不敢挖,一挖就出怪事

雖然是亂世,但盜陵的臭名、善變的立場卻成為溫韜最大的商標,也為最高統治者所不喜,這樣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永遠是個潛在的隱患,何況還臭名昭著?所以即使溫韜拿出大批的寶藏來打點上下,依舊沒能逃脫被殺的命運,最終溫韜被後唐明宗李嗣源帝賜死。溫韜是中國史上最大的盜墓者,其帶來的破壞是災難性的,給中華文化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溫韜之罪,百死莫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磨坊 的精彩文章:

大國使者道貌岸然,小國皇帝:請我國美女唱首曲子吧!使者一見滿臉羞紅:昨晚的事全露餡了!
勝利在望主帥卻突然宣稱生病,對眾將說:只要你們答應一件事就可痊癒!留下千秋美名
使者:我國皇帝像兒子一樣侍奉您,非得滅我們嗎?皇帝:既然是父子,就不該分家呀
大將接待新皇帝使者,酒宴上突然哭著宣布:掛出皇帝畫像!使者一看大驚:是先皇!
大將:皇上,我不會喝酒!皇帝:我已命上天賜你酒量,你喝喝看!大將連喝十杯,果真不醉

TAG:歷史磨坊 |

您可能感興趣

關中18座唐朝皇陵,溫韜挖了17座盜墓,為何偏留下一座不挖?
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賊,一座墓挖了20年,結果竟挖錯了!
這座墓有247個盜洞,被上千個盜墓賊光顧過,還留下了三千件寶物
盜墓賊挖了15米盜洞沒挖到古墓,卻不料5厘米外,就是黃金萬兩
這座古墓有點牛,盜墓賊2000年挖了22個洞,氣得跳腳罵!
墓主用一計,瞞過盜墓賊兩千多年,打了22個盜洞卻無功而返
一座神秘古墓,葬著9歲的公主,棺材上刻著4個字,盜墓賊都不敢碰
史上唯一一座,兩個皇帝合葬的陵墓,怪事百出盜墓賊碰都不敢碰
史上最牛盜墓賊,盜墓30年獲利5個億,被抓後留下一句話震驚世人!
盜墓賊用一個月挖了盜洞,下去四個死了四個,考古隊一挖開看:白死了
此朝18座皇陵盜挖殆盡,只有一座挖不動,盜墓界祖師爺在此打擂台
安徽一座千年古墓,兩伙盜墓賊都沒挖開,最後直接調來了3個連
太原一千年古墓,佔地400多平,慘遭盜墓賊洗劫,專家卻毫不在意
南昌發現一座豪華「金墓」,因一場災變,阻擋了盜墓賊1600年
史上最大的盜墓賊!盜17座皇陵,唐太宗的墓也不放過!
中國一皇陵,存在世間1000多年,卻讓所有盜墓人都不敢挖!
一古墓群,盜墓賊盜了20次都失敗,最後一炮給轟開,但專家也來了
盜墓賊發冢40年後,偶遇酷似墓主之人,竟扯出盜墓史上第一怪事
盜墓界還有規定?盜洞挖了15米,離棺板5厘米突然就不挖了
歷史上最有名的七大盜墓賊,竟然有兩個祖師爺,這一個上榜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