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忍和殘忍之間,是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錯
明成祖朱棣是歷史上爭議頗大的一位帝王,
看完文章,說說你認為
「繼承人」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1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
明成祖無論從文治上、從武功上
都是一個頗有建樹的君主。
但客觀而言,
他不是一位受百姓崇仰的君王。
朱棣締造了眾多空前的壯舉,
但卻耗費了超過其他皇帝的民脂民膏;
他開拓了空前遼闊的疆域,
卻使無數的將士戰死沙場;
他繼承和開拓了朱元璋的事業,
但卻是篡奪了侄子的皇位,而且殺戮無數。
2
朱元璋有26個兒子,
但成器的不多,越到晚年越發愁!
這麼大的江山,我死之後,交給誰坐?
儘管在26個兒子中,
朱標並非朱元璋最佳人選。
但朱元璋一登上皇位,
還是給馬皇后吃了顆「定心丸」,
冊立朱標為皇太子,即未來的領導人,
也算是對得起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
朱元璋甚至聘請
浙江名士宋濂等人為太子的老師,
希望將朱標培養成合格的接班人。
朱標出生時朱元璋正在打天下。
13歲時,他才被封為太子,
此後便開始了長達二十五年的儲君生涯。
所以,朱標理應是明朝第二代皇帝,
但朱標不幸早逝卻是始料未及的。
對於朱元璋來說,
這更是極為罕見的大事件,
這不是普通的喪子之痛,
而是接班人沒有了,
整個帝國的命運怎麼辦?
那麼多大將手握重兵,怎麼節制?
這件事折磨著老皇帝,居然28天沒有上朝。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選擇繼承人。
周王、晉王、燕王等都有野心。
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攤扶不上牆的爛泥,
還差點兒被廢了王號。
晉王外表殘暴,違法亂紀,
然而本質上是個膽小鬼。
魯王是個天大的蠢貨,
為長命百歲,亂吃丹藥,把眼睛吃瞎了。
其他的王子有的殺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
稍微幾個成器的,卻是舞文弄墨,
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藝術家。
最後,只剩下燕王朱棣和朱標次子朱允炆。
3
朱元璋對朱允炆抱著一種複雜的感情,
對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憂,
他柔弱的肩膀,
能擔負得起治理國家的重任嗎?
這麼仁柔,跟個兔子似的,
這種性格是很容易
被政壇上的獅子、老虎吃掉。
所以,一開始對於朱允炆,
朱元璋是拒絕的。
就立儲問題,
朱元璋曾悄悄徵詢過大臣的意見。
他問翰林學士劉三吾:
「太子死了,皇長孫年幼不懂事。
治理國家必須選對人,
我想讓燕王接班怎麼樣?」
劉三吾是知識分子,你問他誰當儲君,
他當然只推薦自己的同類。
他頭搖得像撥浪鼓:「立燕王絕對不行!
如果立燕王,那麼秦王、晉王怎麼辦?
皇長孫朱允炆四海歸心,
大家都擁護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覺。」
文官們擁護朱允炆,
因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
上台後能實行文明德化之治,
而不是軍事化的高壓獨裁。
這是其實也是朱元璋所期望和看到的。
朱元璋統治期間太過猛烈,官員叫苦不迭,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長久下去沒人吃得消啊,
國家客觀上需要一位陰柔、仁愛的皇帝,
讓人民歇歇腳、喘口氣。
朱允炆也非常有孝道。
朱標死後,
朱允炆將3個年幼的弟弟照顧得十分周到,
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裡。
在爭奪皇位的鬥爭中,
「孝」就是奪取皇位繼承權的必殺技。
4
對於第四子朱棣,
朱元璋確實非常欣賞,
尤其欣賞他的「武」,
這是朱允炆不具備的特殊優勢。
可能和朱元璋自己的出身有很大聯繫,
朱元璋出身平民,相信槍杆子里出政權。
在他心中,男人只有通過戰爭,
才能證明自己的生存價值。
朱棣十一歲就被父親朱元璋封為燕王,
並於二十一歲就藩北京,
當時元朝的勢力
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
但還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
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
因此北京並不安寧,
他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而存在的。
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
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
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
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
既然朱棣各方面條件都符合,
為什麼朱元璋還要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呢?
很大程度上朱元璋的統治過於鐵腕,
使得大明的氣氛有些壓抑,
需要一個仁君去仁治。
除了太子朱標其他的皇子都過於尚武,
雖說皇太孫朱允炆年少,缺少為政經驗,
但可以慢慢培養。
這與《大軍師司馬懿》里
曹操偏向曹植一個道理。
於公是戰爭連年的國家不能再起殺戮,
需要休養。
於私事需要文治的帝皇為自家人的歷史
留下好名聲。
5
可誰知就是這個四皇子,
竟利用手中的兵權最終奪取了皇帝的位子,
這是當初朱元璋無法預料到了。
而造成這一切的導火索,
是朱允炆對自己眾位皇叔的削藩。
朱允炆繼位後,為加強中央集權,
接受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削藩」建議。
所謂藩,就是朱元璋大大小小十幾個兒子
駐紮在外地擁有合法軍隊的王。
削藩舉措後,不造反是死,造反也是死,
正所謂等死,造反可乎,
於是,燕王朱棣起兵反抗。
朱棣打著「請君側」的旗號,向南京進攻,
這次戰役號為「靖難」。
6
靖難之役,坐擁大明朝天下的朱允炆,
為什麼會在短短几年內,
就輸給了只有北京一隅的朱棣?
之前我們說過,
朱元璋認為朱允炆沒有能力去應對
朝廷中如狼似虎的人,
於是乎,他一方面利用胡惟庸案和藍玉案
來滅掉開國功臣
和無數才幹能帶兵打仗的人,
僅僅這兩個案件,就大概處死了幾萬人,
到朱元璋死之前,
六大開國功臣只剩下湯和一人。
另一方面實施八股取士,
讓那些真正有才幹的人得不到發揮。
就好比把已經成型的產品砸毀,
又把能生產此種產品的機器砸毀,
儘管還留下方孝孺等才人輔助,
但方孝孺等終究還只是文人。
其次,朱允炆行事拖泥帶水,婦人之仁!
而朱棣則一心爭奪皇位,不擇手段。
在靖難之役部隊出發前,
朱允炆告誡將士:
「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祥之甚。
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
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
燕王正是燕軍的核心,
而建文帝戰事未開卻先讓手下自縛手腳,
焉有不敗之理?
正是朱允炆在將士出征前說出這樣的話,
給朱棣提供了保護傘,
使將士面對朱棣時不敢放手一搏,
才有後來的失敗。
第三,建文帝朱允炆用人不當,識人不明。
朱允炆方銳意文治,
每天與學士方孝孺等人討論周官法度,
把軍事決策權交給齊泰、黃子澄二人。
齊泰和黃子澄都是什麼人?
齊泰雖然在洪武一朝為兵部侍郎,
但並未見其功勛,
至於黃子澄呢,他就是一個文人墨客。
所以把軍事決策權交給
兩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軍事小白,
無疑是自毀長城。
六十萬朱重八留下的精銳明軍,
朱允炆又佔據人心和法統正朔,
若僅僅從軍事層面上看,
無論是靖難前期還是後期,
當時建文帝手下還是有不少厲害的將領的,
用的好的話還是能保住皇位的,
但建文帝沒有實踐經歷。
建文帝與燕王對比,
建文帝的軍事素養是幾乎為零的,
而燕王朱棣則是有著南征北戰的實踐經歷。
7
如果建文帝懂得像他爺爺一樣抓住時機,
削藩直接挑最強的燕王開刀,
那麼也許會產生另一種結局吧?
其實各種假設都可以成為大家的談資,
比如假設當初
朱元璋就直接立朱棣為繼承者,
可能日後也不會有
朱棣與朱允炆的叔侄之爭。
但這些也僅僅只能作為聊天的談資。
而不容忽視的事實是,
朱允炆在當上皇帝後,
表面上其綜合實力是高於朱棣的,
所以他敢對各個藩王動手,
也自然明白和朱棣之間的一戰在所難免。
然而,結果卻以朱棣勝出。
可以說,朱棣有點逆襲的意思。
8
那朱棣憑什麼逆襲?
其關鍵就在於朱允炆接連犯錯,
兩次可以拘捕朱棣的機會皆被他放過,
更令後人指摘不已,
稱之為「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建文元年三月,朱棣入京朝見,
有大臣建議建文帝借故將朱棣捉拿,
未被允准,
五月,朱棣派兩個兒子朱高熾,
朱高煦入京朝見,又有大臣「舊話從提」,
要建文帝扣押兩皇子以挾持朱棣,
再被拒絕,最終放虎歸山。
朱棣並不是一開始知道要撤藩就反抗的,
而是找準時機,等待對手先犯錯,
甚至裝瘋賣傻地讓朝廷以為他沒有殺傷力,
成日瘋瘋癲癲,做病入膏肓狀。
我們知道像這種
「權力的遊戲」是殘酷多變的,
朱允炆如此輕敵和處處給對方留後路,
終究要出大事的。
而古代出兵都要講究個出師有名,
朱棣進攻南京,打的旗號是「清君側」,
說是要把皇帝身邊的一些奸臣除去,
事實上哪還是除逆臣賊子,
其實就是找好借口,把最後一道手續辦了。
※憑藉開元盛世而創造最高市值的大唐,為何敗給門口的野蠻人?
※家居清潔小竅門,讓你的家潔凈如新
※分分鐘搞定污漬,小編教你清洗抽油煙機
※小編出招!教你環保健康的清洗水果方法
※櫥櫃的洗菜盆怎麼清潔?小編給你支招
TAG:婕洛說 |
※殘忍好殺的朱棣, 為何會放過朱允炆的弟弟和兒子?
※朱元璋對百姓的大愛與剷頭會的殘忍
※朱元璋最喜歡的女婿,臨死前讓他輔佐孫子,後被朱棣殘忍殺害
※多疑殘忍的朱元璋,為何在開國後唯獨饒過了功臣湯和
※靖難之役後,朱棣是如何對待朱允炆家人的,沒殺但比死更殘忍
※明朝四大藩王,作為朱家皇權的代表,被張繼忠殘忍殺害
※人財兩空,張靚穎還是被馮軻殘忍拋棄了,尚雯婕:她遇人不淑!
※明朝大將一戰掃滅蒙古,神奇預言朱棣必反,卻被朱元璋殘忍誅殺
※讓斷臂的楊過配被辱的小龍女,浪漫的金庸為何如此殘忍
※秦可卿與賈珍有染?但害她的人也太惡毒,手段過於殘忍
※在處置曹操的繼子何晏時,司馬懿暴露怎樣的殘忍與無恥?
※趙麗穎要當謝娜孩子的乾媽,卻被謝娜7個字殘忍拒絕,好尷尬!
※呂雉:如何從賢良淑德變成了殘忍冷酷的女人?
※魯迅髮妻朱安,臨終前的遺願令人淚目,但卻被許廣平殘忍拒絕
※唯一能和清軍抗衡的明將,被俘後死法殘忍,孫殿英卻說要為其報仇
※朱元璋是如何整頓吏治的呢?手段殘忍效果卻不持久
※劉邦死後,呂后是如何對待他的幾個兒子的?手段殘忍讓人憤怒
※呂后真正的殘忍只給了一個人,既不是戚姬,也不是功臣韓信、彭越
※呂雉是如何從賢良淑德變成了殘忍冷酷的女人?
※是什麼原因讓宋太祖趙匡胤,殘忍殺害自己的救命恩人兼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