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真義】供養

【佛法真義】供養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

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惡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皈依佛竟,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佛教的供養有好多種類,比方說,我們對佛有十供養,即: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對於法,也有不同的供養,例如佛經,手捧胸前、舉經齊眉、恭敬禮拜,甚至於把佛經頂戴奉行,這都是對法的供養。或者大藏經,你看經、閱藏是追求真理,也是在供養法寶。佛經裡面不是也提到,對於經典你能夠讚歎、起信、尊重、披讀、宣揚,都是對法的供養。對於僧,出家人一樣也有四供養,所謂飲食、衣服、卧具、湯藥。

原始佛教的僧團,生活簡單,比丘需要吃飯,他來托鉢,我供養他;他需要衣服、袈裟、三衣,我供養他;他需要鉢、需要坐具、需要卧具,就是日常生活所需,我都能供養,這就是對三寶的供養。

另外,你想要拜師父,不是說送一個紅包,就叫做供養。這一個送紅包的習慣,對佛門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利弊很難說。其實,在佛法里,真正的供養是身、口、意三業的供養。例如念佛,我身體在禮拜,我口頭在稱念,我心裡在憶念,這就是身、口、意三業的供養。

再有,我拜你做師父、到你這個常住來,我發願「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給龍天」;我要用三業供養常住。今後說話一定讚歎常住、讚歎師長、讚歎前輩、讚歎同修、讚歎信徒,我要修口供養;我要做行堂,我要做典座,我要每天上燈、關門、掃地、清潔,就像儒家也有「有酒食先生饌,有事弟子服其勞。」要為師長、大眾服務,這叫身供養。身、口供養以外,心裡對人也要有恭敬心,尊敬這位學長,他字寫得很好;那位同學很會說法;那位師父念佛的聲音好聽;那位長老實在對常住非常的忠心。

對於每一個跟隨我的大眾,我都要經常讚歎他們的所長,用我的身、口、意不斷的供養。供養,就等於你給人,當然,人家也會反饋給你,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

哈哈

自他無別 施受平等

1

如同現在講布施,在佛法里「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我說佛法給你聽,你用金錢、物質供養給常住,我們彼此的功德都是一樣的,施者、受者同等功德。雖然我是布施的人,你是接受的人,但是我不可以存有一個觀念:「你要感謝我!」真正以佛法的布施,我給人家東西,我還要向他謝謝。

這就等於我們到寺院里打齋供眾,我要拜齋,感謝大家來接受我的供養。一般的人會覺得奇怪,我出了錢,你吃我的飯,你不跟我說謝謝,還要叫我跟你們磕頭禮拜、謝謝,這是不是有一點不大合乎情理?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就拿世間法來說,我們請客,張先生、王先生,這位長官、那個領導,到我家裡來吃飯了,我不但歡迎、接待,吃過了以後,還要感謝各位的光臨,增加我的榮寵;我請他吃過飯以後,我還要感謝他。

所以在佛門裡面做功德,沒有自己個人,所有表現都是一體平等,有彼此的關係。你吃了人家的,你也要對別人有一種感謝;我請人家來吃了,我對他也要有感謝。所以感謝來、感謝去,感動來、感動去,你來我往,我往你來,都是一體、都是平等;等於我們現在說的「彼此、彼此」一樣的意思。所以自

他無別,施受平等,這是供養的意義。

哈哈

把己所有 給人歡喜

1

如果要修供養,最好的方式,比方說,眼睛做好事,我眼睛朝你看,行注目禮;佛像也不一定要拜,瞻仰也是一種禮貌,也是供養;我們繞寶塔三匝、繞佛幾周,這都是恭敬,都是供養。

所以恭敬、供養倒不一定完全是在形相上的合掌、問訊、禮拜,主要的還是你心裡的信仰、心裡的恭敬、心裡的清凈,這也是修行。

供養不僅只是給人家而已,實際的利益是自己獲得功德。所以佛教講究供養,就是把自己的所知、所有,能可以給別人歡喜。而佛光山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也可說是四供養。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平台自營微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佛法是怎麼定義魔的?
迷悟之間?要忍一時之氣
星雲大師談正信佛教
印光大師:邪淫痛快一時 後患一世
大安法師:富人如何將錢帶到下一世?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佛法真義系列 本尊與分身
「士」的真義
焚佛取暖有真義
惟覺法師:吃素放生的真義何在?
孔子的為「學」真義!
佛教徒的真義是:反叛命運的人!
何為「性命雙修」的真義
諷誦《阿彌陀經》,持誦佛號讓心安詳、明晰真義
論打坐的真義
哲思 人生的真義
命理中「空亡」的真義與具體命理特徵
林慈信:「聖經無誤」之真義
蓮池大師開示念佛真義
「嗡嘛呢唄咪吽」六字真義
八字命理:十二地支藏象真義解密(二)
八字命理十二地支藏象真義解密
「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真義……
吳怡博士《易經處變學》摘選丨乾卦里藏著什麼真義?這麼一解釋才明白
拾萃 人生的真義
佛說:學再多的法,不懂真義也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