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古體詩詞遇上互聯網

當古體詩詞遇上互聯網

來源:文學報

正因古體詩詞既有「古代文學」的屬性,又有「當代原創」的事實,其在創作和欣賞層面會經常遇到不均衡、不匹配的糾結和困擾。當古體詩詞遇上互聯網,這種糾結和困擾將隨之被放大。

憑藉容量無限、即時隨地、傳播迅捷與輻射廣泛的巨大優勢,互聯網的文字寫作和閱讀量早已超越傳統媒體,任何體裁的文字只要上了網,原本熱門的將會更熱門,原本冷寂的也有可能變熱門。古體詩詞也開始了互聯網之旅,從固定網路到移動網路,從博客微博到微信號群,寫作和閱讀量都出現巨大的增幅,配以朗誦、音樂、圖像甚至微動畫微電影,變得活色生香,變得時髦流行,成為許多詩詞愛好者的掌中雅玩。這不免使人產生古體詩詞「小眾變大眾」的感覺和期待。

不過,在互聯網上出現的古體詩詞質量良莠不齊,若僅以數量和流量作為繁榮的標誌,是輕率的。事實上,許多在互聯網上傳播的古體詩詞,其格律的本體和意境的追求都發生了一些偏差和變異,令人對互聯網的負面作用引起注意。互聯網如此廣泛和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存狀態、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不僅已具備了以載體改變本體的能量,而且正實施著以形式改變內容的行動,足以使我們以往對內容與形式關係的認知,變得複雜和模糊起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當遇上互聯網後,古體詩詞是否可能發生由表及裡或由內而外的質的變化?究竟是古體詩詞利用互聯網得到承繼和弘揚,還是互聯網改變了古體詩詞的內容和形式?

一方面,任憑互聯網改易古體詩詞的本質規定性,使其所延續的古典詩詞的創造和接受審美髮生變異,是無法接受的。事實上變異已經發生,例如人工智慧的「創作」軟體能按「詩人」的主題、意象和字句要求自動生成一首「作品」,還能提供各類「方案」調整直至「詩人」滿意為止。表面看來,這樣的「作品」與個人原創無異,甚至在字句上有所超越。又如一首原創詩詞上網後,任何一位傳播者都可根據自身的審美標準加以「再創作」,傳播次數多了,原作面目變了,最終完全脫離原作者本意,成為有眾多分身的「作品」。以上情形實質上是將古體詩詞的創作與傳播作了工業化生產和信息化處理,否定了詩的文學屬性和詩人的主體地位,繼而否定了古體詩詞作為古典詩詞的延續及其在當代的特殊價值。

古典詩詞的生長和發展、鼎盛與衰落均在兩千多年的農耕社會中完成,總體上是自足演進、自我運行的古代文學。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古典詩詞逐漸形成了超穩定的創作思維、模式結構,從古風到格律詩,從雜言到七言,從詩而詞而曲,其內容與形式的互動式演進都是漸變而非突變的。作為古典詩詞的延續,當代古體詩詞的創作完整地保有了前者的內涵和形制,具有很強的穩定性。百多年來,尤其是近五十年來,語言上以白話文系統、音韻上以普通話系統對古體詩詞所進行的「現代化改造」儘管連續不斷,卻始終未被廣泛認可而得以普及。因此從本質上說,古體詩詞仍屬於古代的,這正是它在現當代文學領域遇冷並趨於和處於被邊緣化的原因,也正是它在現當代社會具有並生髮和揮發古典性的意義所在。

當代古體詩詞的衰落,固然是明清古典詩詞總體趨於衰落的延續,但造成其文學地位墜落和社會地位動搖的原因,不只是因其內部創造力的趨弱,更是因時代與社會的巨大變化。隨著農耕文明的逐漸消逝,曾與詩詞一道生於其上、長於其上的許多文學體裁,如賦、駢文、古文等都迅速地衰落甚至衰亡了。在進入完全不同的語言系統和文化環境後,儘管有人試圖將這些體裁保護和延續下來,卻改變不了它們的命運。相較而言,古體詩詞的存續情況最好,一方面因古典詩詞魅力極度強大,獲得廣泛的社會認知,令人愛屋及烏,心手追隨;一方面因古體詩詞精巧美麗,其言志和抒情憑藉形式的優勢,擁有存活於當代的潛力。但與欣賞古典詩詞一樣,創作古體詩詞同樣須將思維方式、審美精神適當擺脫出白話文系統和工商業文明語境,返歸文言文系統和農耕文明語境。兩者的隔膜是如此明顯,以至於那些在內容和形式上試圖「拉近與時代社會現實的關係」的努力,大多停留在美好的願望和失敗的嘗試上。

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網擴大古體詩詞的社會影響力,使其所創造和接受的審美擴大範圍,則是必須又可行的。儘管古體詩詞不屬於互聯網時代,但互聯網這一自主、互動並潛在無限可能性的傳播媒介,對古體詩詞而言來得正是時候。

首先,互聯網具有以形式改變內容,以載體改變本體的能力。正因古體詩詞既有「古代文學」的屬性,又有「當代原創」的事實,其在創作和欣賞層面會經常遇到不均衡、不匹配的糾結和困擾。當古體詩詞遇上互聯網,這種糾結和困擾將隨之被放大。概言之,對網上的古體詩詞,人們已不可能像在紙質媒介上那樣輕易地加以控制了。良莠不齊的作品可以隨意上網發表,若形式的鑒定和內容的鑒賞缺位的話,很容易引起概念混亂,對詩詞的本質規定性產生錯誤認識,而這些錯誤認識的傳播速度與詩詞作品一樣迅速和廣泛。不同於古典詩詞的閱讀,也不同於紙質媒體的閱讀,在古體詩詞網上傳播過程中,常會遇到讀者兼傳播者的「再創作」。讀者兼傳播者會根據自己的審美趣味對作品加以改變,經多次累積後便很快發生扭曲甚至面目全非。若評論和糾偏機制失語的話,那麼偽作、劣作將成為打著創新、創造旗號的「正宗」。

其次,互聯網具有以虛擬代替現實,以速度代替韻味的性質。以屏幕的創作與以紙筆的創作感覺是不同的,持握手機閱讀與手拿詩集閱讀的韻味也是不同的。潛心凝神、反覆詠嘆的詩意營造,字斟句酌、往來推敲的語言錘鍊,往往不是面對屏幕能夠快速得來的。對於一首好詩,傳統實體的閱讀更易深入人心,通過循回往複的吟誦,不僅令人過目不忘,且其過程本身,也是藝術享受;網路虛擬閱讀容易流於淺表,較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加上海量信息的堆積和覆蓋,往往使人過目即忘,至於刷屏瀏覽的過程,也很難言什麼「韻味」和「意境」。

綜上所述,在古體詩詞的創作層面,互聯網不僅難以起到積極的建設作用,反而可能發生消極的破壞作用。將古體詩詞盡數付諸互聯網、一味依靠互聯網是不可取的。我們既已認識到古體詩詞是古代文學與當代原創的合體,就必然堅持實體平台與虛擬平台並重和分工的理念,在創作、欣賞和評論上,以紙質媒介為出發點,以網路媒介為開拓面,配以詩詞本體知識普及、網路版權維護手段和評論鑒賞功能,令人正確地傳播、正確地欣賞和正確地模仿,方能在古體詩詞遇上互聯網後,擁有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和美好的發展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百年新詩:光榮與夢想丨李少君
新雨歇,田野像一本殘缺的書丨詩臉譜:心上秋
四百年來聽杜宇,聲聲泣血嘆孤忠丨每日好詩
拆骨為刀是祛魅的馬丨詩臉譜:王子俊
《保持的白里》丨「每日好詩」網友點評揭曉

TAG:中國詩歌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當數學遇上古詩詞
當情話遇上古詩文!
物聯網系列研究之三:當機器遇上「智慧」,工業互聯網崛起
微博上的bot們:當機器人遇上東方互聯網文化
當區塊鏈遇上物聯網
當英文遇上中國唯美的古詩詞……
壁紙丨當德雲社遇上表情包
7首經典旅行古詩詞!當旅遊遇上詩詞意更悠遠!
當傳統國粹遇上黑科技 會動的春聯你見過嗎
當古詩詞遇上歌詞,這些你知道嗎?
當課本插圖遇上網路新詞
當倉央嘉措遇上詩
當音樂遇上印象派畫家
當藍調遇上民謠
當武俠遇上詩歌,直教人
當茶遇上詩,傳茶且習詩
當小豬佩奇遇上古詩詞……
當史詩電影遇上敏感詞!蒙古西征大片《止殺令》為何鮮有人知?
春的聲音:當詩遇上歌
當歐文遇上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