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中教育評論

山中教育評論

美國杜克大學對課題「閱讀和健康生活方式之間的關係」展開的一項研究發現,體重超標的人,如果經常看與減肥相關的書籍,將會有助於他們減輕體重。英國科學家們也發現,閱讀有意思的小說也能夠幫助人們保持苗條的身材,研究人員還得出了最能通過閱讀保持身材的前十名小說。日本人明川哲還發現,朗讀可以減肥。而我要說,在減肥的好方法中,讀書應佔一席之地。

眼下肥胖已成為世界性的健康問題,美國醫學會甚至在2013年做出決定,把肥胖當作一種病。肥胖者開始想方設法絞盡腦汁減肥,還催生了減肥這個產業。其實,肥胖多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因此,減肥的本質就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見,不以改善生活方式為目的的減肥都是在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事實上,很多女士用的奇怪的飲食方案和化學藥品就是如此,不亦哀哉!

減肥既要用心,也要用力,對應減肥法:後者即運動,偏動;前者則為讀書,偏靜。一動一靜皆可減肥,不亦樂乎!眾所周知,體力運動消耗脂肪很得力,可腦力勞動也不會示弱,它會有效地抑制脂肪的生長。人的大腦雖只佔體重的2%,卻要消耗20%到25%的能量,連睡覺也不會停止耗能。倘若每日再讀書,消耗的能量就會更多。很多人說自己在學生時代最瘦,這跟那時用功讀書有莫大的關係。一旦工作,尤其是在工作熟練以後,由於缺乏動力,不思進取,用腦不足,很多人就肥胖起來。如果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就很容易肥胖,而想減肥,就離不開「用心」。

自然,減肥所讀的書最好是超越自己水平的,即所謂的經典名著。在我看來,《道德經》《紅樓夢》《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瓦爾登湖》這五本書足夠經典,減肥綽綽有餘。之所以讀經典,是要讓大腦高速運轉,去思考一些大問題,特別是哲學問題,以不斷挑戰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而非被淺薄甚至平庸的文字所包圍,換言之,須盡量遠離無需動腦的淺閱讀和快餐式閱讀。總之要勤於用腦,鍛煉大腦。對此,美國學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中有個警告:「心智就跟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心智的萎縮就是在懲罰我們不經常動腦。這是個可怕的懲罰,因為證據顯示,心智萎縮也可能要人的命。」其實,老年痴呆症患者基本上都是因長期不用腦而「心智萎縮」的人。

常言道,「腹有讀書氣自華」,讀書不僅能減肥,還能讓人變得更有氣質,因為圖書是最好的美容品。同時,讀書既能治肥胖,還能治其他病,閱讀療法方興未艾即為明證。

減肥僅靠讀書不易,結合讀書與運動,肥胖必能預防,減肥必能成功。我就是個典例,近十年來,一米七三的我體重一直保持在一百二十多斤,這得益於我至今不輟的多讀書和多運動。當然用心用力不宜過度,否則就「心力交瘁」了,畢竟人要活出瀟洒。

註:本文發表於《巴中晚報》(2016年6月14日)第14版「讀書」,發表時略有改動。文中配圖由筆者提供。

讀古今傑作,評人生百態,

論世間萬象:只在此山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中讀書人 的精彩文章:

TAG:山中讀書人 |

您可能感興趣

華中科大著力打造新聞評論特色教育
【評論】中國如何學習德國的生育鼓勵政策?
英媒評論美俄中武器出口競爭
張暉中國畫藝術評論
劉鴻武教授在《環球時報》發文評論美國務卿蒂勒森訪非
文藝評論·王洪宇書畫作品融合閱歷經驗
陸朝陽——榮登《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中國電影編劇,評論家,教育家王迪講電影藝術
評書大師單田芳逝世·評論
抖音評論變顏色教程
張德明教授關於橫行胭脂《紅岩》發表的組詩的評論
《中國法律評論》版權聲明
《中國輿論場》: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互聯網+」創新
文藝評論·一本書
中央電視台特約評論員:杜文龍
評論 《動物世界》
文藝評論︱北喬詩集《臨潭的潭》讀評:在詩行里放逐高原
《長江叢刊》文學評論
青年教師許軍軍在物理學頂級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研究論文
軍網專訪文藝評論家陳先義:向「去英雄化」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