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人就痴迷於改編《西遊記》,孫悟空竟和鐵扇公主玩曖昧

明朝人就痴迷於改編《西遊記》,孫悟空竟和鐵扇公主玩曖昧

文| 羊菓

《西遊記》,可謂婦孺皆知、老少咸宜,觀眾們對它的熟悉程度自不必說。許多人即使沒有讀過原著,也會在每年寒暑假期間或主動或被動地收看了無數遍的央視版電視劇。這種高度的普及率,是其他任何一部文藝作品都難以比肩的。

近年來取材自《西遊記》的魔幻電影層出不窮,從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到《西遊降魔篇》、《伏妖篇》、《三打白骨精》,直到正在熱映的《悟空傳》,還有《大鬧天宮》、《大聖歸來》等一系列口碑良好的動畫片。觀眾們不禁疑惑,為什麼導演和編劇們如此熱衷翻拍《西遊記》呢?更奇妙的是,幾乎每一次翻拍都能贏得相當數量的觀眾。

電影《悟空傳》中的孫悟空形象

有人說,隨著電影的特效技術日新月異,能夠呈現更好的魔幻效果,因此,翻拍《西遊記》更適合當下的3D技術。按照這種說法,神仙鬥法更加激烈、法寶和法術種類更加紛繁複雜的《封神榜》,豈不是更適合電影特效?那麼為何《封神榜》翻拍成的電影數量卻遠遠比不上《西遊記》呢?此外,如《東遊記》、《鏡花緣》、《三遂平妖傳》等古典神魔小說,也很適合拍成魔幻電影,但我們卻幾乎從未在大銀幕上看見它們。

為什麼當代的魔幻電影總喜歡改編《西遊記》呢?為什麼每一次的翻拍仍舊能夠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呢?對此問題,筆者試圖從文學史和歷史學的視角作一探析。

「神話歷史化」的局限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中優秀的神魔小說數量並不多。後代導演和編劇們實際上能夠改編利用的作品較少。這一問題,早已經有人指出。在明代神魔小說流派誕生以前,古典文學中的神話數量也比較稀少。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一書中分析「中國神話之所以僅存零星者」,他認為是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先民們「居黃河流域,頗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實際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傳以成大文」。第二個原因是孔子的思想學說深刻影響了後世社會——「實用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說」。

胡適先生也有類似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的觀點,也是經由魯迅和胡適兩位大師的推論而認定的),他在《白話文學史》一書中說:「古代的中國民族是一種樸實而不富於想像力的民族。他們生在溫帶與寒帶之間,天然的供給遠沒有南方民族的豐厚,他們須要時時對天然奮鬥,不能象熱帶民族那樣懶洋洋地睡在棕櫚樹下白日見鬼、白晝做夢。所以『三百篇』(筆者註:這裡指《詩經》)里竟沒有神話的遺迹。」

周星馳的「孫悟空」形象在上映之初並不被觀眾認可

胡適認為「中國固有的文學很少是富於幻想力的」,但是到了《西遊記》、《封神傳》,高峰崛起,是受到印度文學的影響。胡適感慨說:「試看中古時代的神仙文學如《列仙傳》《神仙傳》,何等簡單,何等拘謹!從《列仙傳》到《西遊記》《封神傳》,這裡面才是印度的幻想文學的大影響呵。」

史學界也存在相關看法。考古學家衛聚賢認為:「中國的國民,因有尚功利,而且重常識的傾向,故神話終未得充分的發達」;「中國現有的古代文獻,多經不語怪力亂神的孔子及其門徒之手的,故中國古代的神話,寧可謂多歸湮滅。」中國神話歷史化的說法後來得到「古史辨」研究熱潮的證實,顧頡剛、楊寬、童書業等學者從古史中清理出上古時代大量的神話斷片,從而證實了中國神話所經歷的歷史化過程。「神話歷史化」的結果無疑局限了後世神話文學的發展。

「喜劇型的英雄形象」符合大眾期待

藝術的任務,就是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恰好,《西遊記》中的每一個主角都具有鮮明而個性化的性格特徵。孫悟空開朗樂觀、富於鬥爭精神,豬八戒懶惰精明而又笨拙遲鈍,二人的插科打諢,正好構成一對舞台效果極佳的搭檔。取經道路上的最終結果是完滿完成任務,而孫悟空的鬥爭總是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中國觀眾是最喜歡看大團圓結局的。

不管孫悟空面臨的對手法力多強大、背景多深厚,最後總是他大獲全勝。在與妖魔鬼怪或者神仙力士的戰鬥中,孫悟空還總能保持著開心的心態,哪怕是遭遇困境,也是詼諧幽默。TVB的經典台詞「做人呢,最重要就是開心啦」,放在孫悟空身上也很貼切——「做猴呢,最重要就是開心啦」。他大無畏的樂觀精神,符合觀眾們的口味。

《西遊記》還有一大重要的優勢是——他的主角不多不少,正好四個。即便加上偶爾出場的白龍馬,也只有五個人。像《封神榜》,圍繞著姜子牙周圍有一幫重要的徒弟和師侄,即便是反派也有好幾個主要人物。主角之間的關係複雜而且不集中,挑選哪吒、二郎神等部分英雄人物拍攝一部電視劇還行,整體改編成一二百分鐘的電影,難度係數較大。像《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一出場就是一百零八個,隨便挑出一位都能拍一兩部不重樣的電影甚至電視連續劇。它的隊伍太龐大,拍攝起來也很難駕馭。

孫悟空對「情」的掙扎並非當代人的發明

在之前的翻拍作品中,最容易遭受詬病的一大問題是對孫悟空情感空間的處理。因為在原著中,孫悟空的形象單純、無私無畏、意志堅定,對待一切女妖不會手下留情,這樣一位理想化的取經者,應該是不食人間煙火、無欲無求的。因此,任何對孫悟空添加的情感戲,並不容易被熱衷原著的觀眾們接受。

《西遊降魔篇》中的「妖猴」形象被輿論認為更符合原著

在《西遊記》奇峰突起、受到民間廣泛歡迎之後,明末文壇由此形成了一枝獨秀的神魔小說流派。明代末期數十年中,產生了三十多部類似的神魔小說,其中不乏《西遊補》、《續西遊記》、《東遊記》這樣的仿作、續作。那時對《西遊記》和孫悟空等主角的改編活動,已經開始了。

研究者一般認為,由崇禎時期的文人董說創作的《西遊補》這部書比較引人注目。除了魯迅先生的強烈推崇外,這是歷史上最先注意孫悟空感情之路的改編作品。

該書寫到孫悟空「三借芭蕉扇」以後,遇到了「情妖」鯖魚精,「情根未盡」的孫悟空被引入「青青世界」,產生了一段迷惑與曲折的情感掙扎。最終,孫悟空被虛空主人點醒,回歸真我,打殺「情妖」。由此彷彿看出,這一情節頗似後來的《大話西遊》電影。可見,當代影視作品格外矚目的孫悟空的情感迷惑並非無源之水,早在《西遊記》定型不久的明代社會,已經有人開始著墨發掘孫悟空的情感空間了。

《大話西遊》中孫悟空與紫霞仙子

其實,還需要感謝劉鎮偉、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電影,有意或者無意地打開了對文學經典的解構主義道路,為後來西遊題材改編作品掃清了輿論壓力:無論改得好還是改得不好,改編經典作品都需要承受原著既有粉絲的質疑和批判。

在一代代文學影視創作者的開拓下,西遊題材的翻拍道路已經足夠寬闊,這是其他任何一部中國神魔小說乃至於古典文學名著都無法企及的。經過持續數十年的挖掘,一個積極的影響是使一代代國人更加熟悉《西遊記》這部古典文學名著,引起他們對本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和認同感。

參考資料:

胡適著,《白話文學史》

魯迅著,《中國小說史略》

烏丙安著,《民俗學叢話》

林庚著,《中國文學簡史》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

劉向平著,《實用表演學》

【想知道閱讀歷史有哪100本經典書籍,請關注公眾號「歷史研習社」(ID mingqinghistor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鬼吹灯》中将童男童女活灌水银用于殉葬是真的吗?
九尾狐的傳說出自哪裡?
宋朝街頭的女性表演,天皇葬禮時被引入日本,竟成為日本國技
《軍師聯盟》:如何操盤才能顛覆曹魏政權?
中東國家的國界線為何這麼直?

TAG:明清史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西遊記》新解:孫悟空居然和鐵扇公主有一腿!這事兒您知道嗎?
《西遊記》太上老君和鐵扇公主竟然是這種關係
西遊記中孫悟空為何被牛魔王吊打?秘密就藏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里
西遊記:鐵扇公主為什麼叫公主,她的父親難道是帝王?
《大夢西遊》:讓孫悟空與鐵扇公主談戀愛合適嗎?
神話野史:鐵扇公主嫁給了孫悟空?
西遊記鐵扇公主因恨此神不願借扇給孫悟空,還和王母是結拜姐妹
西遊記,孫悟空對鐵扇公主做了什麼事,為何牛魔王要和他拚命
文物解讀《西遊記》:鐵扇公主形象的圖像來源
牛魔王能霸佔鐵扇公主和玉面公主,為什麼孫悟空卻沒人喜歡?來看看
西遊記中,孫悟空和鐵扇公主幹了什麼?為何牛魔王對他深惡痛絕?
西遊美女之一的鐵扇公主,為何愛上牛魔王?孫悟空想不明白!
西遊記最強法寶,暴露了鐵扇公主的秘密,和太上老君有關!
《西遊記》沙僧王母娘娘鐵扇公主等,十八位演員都去世了
迪麗熱巴當了鐵扇公主,《一生所愛》就沒悟空和紫霞什麼事了!
芭蕉洞孫悟空對鐵扇公主說了一句話 鐵扇公主立馬就翻臉了
《西遊記》里紅孩兒不是牛魔王的兒子,鐵扇公主另有他人
《西遊記》太上老君與鐵扇公主有這種關係,不一般呀
鐵扇公主為啥見孫悟空就打?背後藏著火焰山和紅孩兒來歷的秘密!
西遊記紅孩兒真正母親不是鐵扇公主,是觀音菩薩身邊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