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玉書‖夢裡飄來稻花香

張玉書‖夢裡飄來稻花香

夢裡飄來稻花香

人到中年常念舊,夢中飄來稻花香。八十年代後期,我在故鄉教書。當時中興小教創辦了一個刊物《硯中田》,由李定華校長和我負責。我在創刊詞中,把「上井」和「中田」這兩個地名嵌了進去,清泉蓄上井,桃花滿中田。引起了讀者的密切關注。

一天中午,我收到一封信。「張老師,你好!素未識荊,鴻雁傳書。拜讀《硯中田》深有感觸。信的意思是要我組織各村的「老學派」成立一個詩社,開闢一個怡樂詩情的園地。信是曾聘珍先生寫的。他是廣州中山大學的早期畢業生,曾經擔任省行政公署的秘書,解放初期,曾任縣立第一中學校長他為人相當低調,精通古典詩詞,知識淵博,腹可豐盈。後因打成右派被遣送回鄉,過著「牛角掛書」的日子,當地人都稱他為「活字典」。我想能與這樣的飽學之士借詩聯緣,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當天晚上,我和幾位老師專程拜訪了他,我們討論了有關成立詩社的事。談到高興的時候,他手舞足蹈,只聽他興奮地反覆吟誦「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我從他吟誦的詞句中頓生感悟,建議用「稻花村」作為詩社的名稱,話未落音,他一連說出幾個好字,捋著花白的鬍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連幾個星期天,我分別探訪了翁箭、翁錦榮、吳頌聲、曾淑成、詹棣宏、張振歐、張展勛、胡成福等當地頗有名氣的詩翁。「稻花村詩社」在沒有章程和儀式的情況下成立了。

在老一輩詩友的熱情感染下,我從微薄的工資中抽出一點錢,買回一塊鋼板、一支鐵筆、一筒蠟紙、一捆白紙及印刷工具,編印了第一期「稻花村」詩頁。刊登了中田村清代秀才曾傳麟的《登插天嶂》「十載縈思陡翠鬟,今朝身始到天關。杖頭拔翠煙千點,眼底睇穿水幾灣。遠接羅浮青縹緲,近連丫髻碧孱顏。笑他奔走風塵輩,未許雲梯共仰攀」。還有我和曾聘珍先生以「稻花村」為主題的七絕。我寫的詩是:「興懷開闢稻花村,渭北常思日慕雲。渴望高賢抒快意,詩題遙寄一枝春」。曾聘珍先生步和「呼朋引伴稻花村,靜聽弦簫響遏雲。只因東風來作主,英雄搖醒泰和春」。第二期印發下去以後,社員們的興趣更加濃郁,連縣文化館的魏東海等人也踴躍投搞。

一年後,詩社發展到15人。有6人加入了「縣詩書畫研究會」,5人加入縣文聯,3人加入了「嶺南詩社」,其中3人在《中華詩詞》發表了多首作品。後來,我調到安流中學任教,「稻花村詩社」不告而散。雖然告別詩友,但我心依舊詩情依在,夢裡飄來稻花香。

離開家鄉情繾綣,水遠山遙思念長。歲月流逝,流不走的是我對當年創辦詩社的懷念。每每想起,一種溫馨的激動油然而生。感謝老一輩詩友扶持我走上文學道路,引領我在文學的殿堂徜徉,給我留下了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教我奮發,催我自新,令我難忘。

也許是喜歡懷舊的緣故吧!我最近總是多夢,不知多少次夢回故鄉,夢裡飄來稻花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州文學網 的精彩文章:

葛小青‖童心如眸
夏鷗‖思念侵襲,您會想起誰
客家山歌‖《山歌同贊縣城美》
廖玉娥‖泥古錘的幸福生話
廖玉娥‖《「天鵝扁嘴」的傳說》外一篇

TAG:梅州文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精品推介】山歌《古代十大美男子》,五華張玉書、陳祝英老師最新推出!
張玉書編纂的官方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