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業企業都做無人駕駛,傳統汽車廠商焦慮了
7月17日消息,據《紐約客》報道,特斯拉Model 3近日駛下生產線,其售價僅為35000美元,加上215英里的電池續航歷程,這些數據讓其受到了消費者的極大關注。
然而,對於其他汽車製造商來說,他們對於Model 3的自動駕駛技術更感興趣。據特斯拉指出,Model 3同樣配置了稱之為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通過車載攝像機、雷達以及超聲波感測器探測周圍環境,根據交通狀況設定車速,或是跟隨駕駛,或是自動泊車,或是進入或離開高速公路等等,無需駕駛員手動進行干預。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預測,在兩年之內,人們能夠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中休息,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傳統汽車製造商參與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也已經有兩年的時間,長期以來並沒有什麼緊迫感可言。然而就在近期,他們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似乎在突然間,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對傳統汽車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傳統汽車製造商開始爭先恐後地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擔心自己被拋下。
近期各個傳統汽車製造商行動的背後無不隱藏著這宗擔憂和恐懼。
去年通用汽車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開發自動駕駛軟體的公司Cruise Automation,並向共享汽車服務公司Lyft投資5億美元研發自動駕駛,創建自動駕駛汽車網路。根據最近一次的統計,通用汽車已經生產了近兩百輛自動駕駛電動汽車。
日產已經與美國航空航天局下屬的研究機構Ames Research Center建立合作關係,聯合開發用於太空探索的自動駕駛全地形車,預計將在2020年打造出自動駕駛全地形車。而包括菲亞特克萊斯勒、寶馬、本田以及梅賽德斯以及福特都計劃在同年投產自動駕駛汽車。
2015年,福特在帕洛阿爾托設立研發中心,隨後成立了專門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Smart Mobility部門。事實上,福特前任首席執行官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之所以在五月份被解僱,部分原因也是由於比爾·福特(Bill Ford)對公司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緩慢進展非常不滿意。而新任首席執行官Jim Hackett曾經是公司Smart Mobility部門負責人。
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簡單地說,是矽谷重新發掘了底特律。為在傳統市場之外拓寬新的收入來源,諸如谷歌、蘋果、Uber等公司以及風險投資家投資數千億美元,為自動駕駛汽車打造軟硬體。科技公司開始專註於打造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而自動駕駛技術恰恰是一種自然契合。
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投資也與之前的業務相關聯。蘋果之所以向滴滴出行投資十億美元,主要目的在於城市道路上車輛行駛的相關數據。同樣,Uber手中也有著滴滴出行的股權,而谷歌向Lyft進行了投資。大名鼎鼎的晶元製造商英偉達則與德國地圖服務商Here合作開發專門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人工智慧GPS定位系統。在幾個月前,英特爾斥資15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計算機視覺處理公司Mobileye。
總而言之,在過去幾年中,數十家自動駕駛領域的初創企業或科技公司開始涉足汽車行業,讓傳統汽車製造商震驚不已。正如資深汽車媒體人、汽車網站C3總裁Doug Newcomb指出,「傳統汽車製造商相對保守,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應對外部衝擊。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眼前的一切從未發生過。」
通過犧牲短期利潤,加大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力度,矽谷的諸多科技公司正在爭相搶佔汽車行業的新高低。波士頓資訊公司曾預測,到2035年,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佔到新車保有量的25%。Uber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Otto在科羅拉州進行了自動駕駛卡車的運行試驗,將兩千箱百威啤酒從柯林斯堡運送至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全程120英里。谷歌也上路了約700輛自動駕駛汽車,其中包括雷克薩斯SUV以及克萊斯勒小型貨車Pacific。自從谷歌於2009年上線自動駕駛汽車汽車實驗以來,其研發的自動駕駛試驗車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和華盛頓州的公路上行駛了300萬英里。
科技公司的大規模投資無疑對傳統汽車製造商造成了困擾。他們要麼就將汽車製造業中的大頭利潤讓給矽谷科技企業,讓諸如谷歌和蘋果這樣的科技公司在傳統汽車上添加感測器,造出自有品牌的汽車。這將使得傳統汽車製造商的利潤不斷攤薄,沒有了維護和保養等後期服務,也相應減少了傳統汽車製造商與消費者的關係。但是,傳統汽車製造商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把技術公司當作供應商,從而學習打造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顯然,傳統汽車製造商都選擇了後者。
雖然傳統汽車製造商不見得一定能參與其中,但關於自動駕駛技術的願景是自動駕駛汽車將徹底消滅汽車的所有權。那樣的話,城市中的傳統汽車將會消失,自動駕駛汽車全天候遊盪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需要用車的人通過雲端呼叫汽車,而每個購物中心、機場和學校之間都穿梭著無數的自動駕駛汽車。
如果你願意相信這個未來,那麼目前購買汽車的經濟理由就會終結。洛基山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得到普及,就像現在的打車服務Lyft或是Uber一樣,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開銷基本相當於購買並使用一輛轎車,每英里開銷不超過1美元,而且省去了後期維護、停車以及擁堵等棘手問題。同樣,技術分析公司RethinkX的另一項研究認為,自動駕駛汽車將「終止汽車所有權的模式」。該研究表示,到2030年,95%的美國客運服務將由自動駕駛汽車來完成,這將使得每個美國家庭每年節約5600美元交通費用,這些研究的含義是,目前傳統汽車製造商每年五分之一的研發費用都在用於讓自己淡出歷史舞台的技術上。
當然,這一願景的實現還是困難重重。首先是汽車製造商依舊在儘力維持這個龐大的汽車銷售市場。此外,自動駕駛汽車在技術上還存在很多障礙。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還無法做到招之即來,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這遠遠超出了目前的技術水平。
站在安全專家的角度來說,希望汽車完全能過脫離人類司機。過去幾年,因汽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在全球範圍內有一百萬人死於車禍,其中96%源於駕駛員的失誤。去年9月份,美國國家公路安全管理局發布了有關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和部署的詳細指導方針,同時人可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能夠大幅減少與人類行為有關的車禍次數。但是,只有人類在駕駛中完全被信任,相關研究才能夠持之以恆。在一些研究中,汽車製造商發現人類也不足以應付突發情況,當被要求接管自動駕駛汽車時,根本無法快速判斷周圍情況。換句話說,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能做的最明智之舉就是將自己的生命交給冷靜的機器。至少這就是矽谷科技公司大筆投資的原因所在。
※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如何與商業結合?
※無人駕駛駛向商業化
※谷歌獲得美國商業無人駕駛汽車服務牌照
※無人駕駛技術將會給汽車行業帶來變革
※忽視電動化與無人駕駛,德國汽車製造業將成為最大的輸家?
※無人駕駛卡車正式開啟商業化!圖森未來創造歷史,與美國郵政合作
※汽車產業鏈重塑 長安汽車押注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技術,汽車行業新寵,美國軍方也要插一腳
※無人駕駛,哪五大領域能最快商業應用?
※同樣是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和傳統汽車廠商做的有什麼區別?
※預備!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之路即將開始
※滴滴拉來 31 家汽車產業鏈企業成立「洪流聯盟」,未來將合作研發智能駕駛
※無人駕駛能否成為商用車行業新風口?
※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能不能去掉它?
※無人駕駛汽車想要產業化 會面臨這些主要的障礙
※民航客機無人駕駛系統 在商業飛行中的作用和意義
※飛行汽車商業化,無人駕駛計程車三年後或成為「空中優步」
※只賣服務不賣車,自動駕駛商業化有望迎來新模式
※傳蘋果與大眾合作搞無人駕駛汽車,先給自家員工體驗
※試水無人汽車送披薩,這家汽車製造業的「百年老店」正在無人駕駛賽道低調快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