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多場景充電一體化解決方案,Anker超極充體驗

多場景充電一體化解決方案,Anker超極充體驗

一直以來,眾多的電子產品圍繞在我的身邊,充電就成了困擾我的重大問題。過去解決這種辦法是靠小米家的多USB口插線板。 可是,插線板這隻能滿足辦公室的不移動的充電需求。為了通勤,我又購入了小米家的兩代充電電源。

帶來結果就是諸多的充電插頭和線材混在一起,非常繁複。直到我發現了Anker 二合一超極充,既能在辦公室擔當充電頭,又能在外面通勤時擔當移動電源,豈不樂哉。

【產品介紹】

2011年10月,Anker誕生於美國加州,由前Google工程師Steven Yang創辦,為全球註冊品牌。Anker生產移動電源、充電器、藍牙外設、數據線等智能數碼周邊產品,重點市場覆蓋北美、日本及歐洲多國。

白色的Anker二合一超極充是新上的款型,在主要功能和技術指標上延續了黑色款的傳統。因為定位於充電頭的緣故,Anker在AC輸入的電流電壓上考慮了全球的使用場景。

不過讓人疑惑的是在充電器模式和移動電源模式下電流差異,移動電源下居然高於充電器輸出。後來我去找了京東的產品客服。客服諮詢了相關技術人員後說是:「因為高壓的板塊需要承受大電壓,為了體積做得更加便攜,唯有放棄高壓部分的大功率,所以高壓的功率更小。」

Anker的外包裝有著塑封,能夠有效的避免灰塵水分的煩擾。

包裝的背面印有產品的相關信息,掃描了二維碼能夠關注Anker的公眾號,有意思的是Anker提供18個月的售後服務,相對於行業普遍一年的質保,確實較為良心。

Anker外包裝由頂部開啟。

開啟之後,內部的包裝就分成了左右兩個部分:左邊是超極充,右側是配件。

【開箱視頻】:剩下的開箱部分就交由視頻展示了。

【全家福】: 最後例行放上,Anker超極充的全家福。

3.1 超極充

Anker超極充正面涵蓋了開關機鍵和指示燈。

 插座的部分採用了摺疊的設計。

Anker超極充的側面則是介面的位置,兩個USB輸出口,加上一個microusb輸入口。

 同時插上兩根數據線之後,也不會顯得打擠。

3.2 數據線

數據線方面,Anker超極充提供的同樣是microusb口的線材。

USB口一段印有Logo,便於區分。不過沒有贈送綁帶,實在可惜。

3.3 收納袋

雖然沒有贈送線材綁帶,但額外附贈了一個收納袋。收納袋印有專屬的Anker標誌,頂部可收縮伸展,非常便於整理。

4.1 按鍵&指示燈

Anker二和一超極充的按鍵和指示燈較為簡單,按鍵負責超極充的開關,三個藍色的指示燈則顯示當前的電量:3格代表66-100%,2格代表33-66%,1格則代表電量小於33%。

4.2 二合一功能

二合一功能絕對是一個突破性的設計,一方面Anker超極充可以擔當充電插座的作用,兩個輸出介面還能以1拖2,同時Anker超極充取下之後還可以充當5000mAh的移動電源。

【二合一的功能的意義】:

為用戶的多場景使用提供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在辦公室用插座模式,通勤時用移動電源模式,一機兩用便於攜帶。

二合一的模式,更巧妙地規避了移動電源和電子產品需要分開充電的窘境,使得二者可以同時充電,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插座接孔。

5.1 充電設備

【充電設備】:iPhone SE、榮耀 V9、iPad mini2

5.2 充電功率

(1)電壓電流對比

【iPhone SE】:iPhone SE使用Anker超極充之後的,電壓非常穩定,電流則有所不同。原裝充電器的電流最小,僅為0.92A;插座模式其次,為1.59A;電流最高的是移動電源模式,為1.75A。可以看出我的iPhone SE這麼多年受了多少委屈啊。

【iPad mini2】:iPad mini 2在使用原裝充電頭時,從電壓電流讀數上面來看效率最低,分別是4.89V 1.02VA,而在Anker 插座模式下效率最高,為4.90V 1.09A,移動電源模式次之,為4.89V 1.08A。

【榮耀 V9】:榮耀 V9使用Anker超極充的時候,電壓和電流則有所下降。因為原裝充電頭是有快衝技術,所在電壓電流數據上最大,而Anker的插座模式次之,移動電源模式效率最低。

【單口和雙口】:為了判斷Anker超極充使用單口和雙口時的區別,進行了下圖的測試。結果顯示使用單口和雙口電壓電流差距都非常小。

【左口和右口】:為了判斷Anker超極充使用左右口時的區別,分別從插座模式和移動電源兩種模式下進行了相關測試。

插座模式:左右兩口的效率非常接近。

移動電源模式:左右兩口的效率依舊非常接近。

結果顯示兩種模式下,Anker超極充使用單口和雙口電壓電流差距都非常小。

(2)充電效率對比

【iPhone SE】:

整體充電效率方面,iPhone SE由於沒有採用快充技術,插頭的最大輸出功率僅有5V-1A,花費130分鐘充滿。換成Anker超極充之後,插座模式的充電效率要高於原裝充電頭,僅需120分鐘。移動電源模式下的充電效率稍慢,需要140分鐘。

單位充電效率方面,iPhone SE的原裝充電頭和Anker 移動電源模式都比較波折,而在Anker插座模式下,單位充電效率變化曲線最為平滑,顯示出其充電狀態的穩定。

【iPad mini2】:

使用iPad進行充電時,在整體充電效率上,表現最好的是Anker插座模式,僅需200分鐘即可充滿,原裝充電頭略遜一籌,多花了10分鐘。然而Anker 移動電源模式似乎表現不佳,整體效率偏低。滿電的Anker 超極充為iPad mini 2從零開始充電。在200分鐘時候,Anker超極充耗盡電量,此時iPad mini 2的電量為63%。所以下圖中黑色線條分割了Anker移動電源模式下的數據,左側是實錄,右側是預計,大概在390分鐘能夠將iPad mini 2充滿。

單位充電效率方面,Anker 插座模式相對平滑,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而原裝的充電器則有些迷離,上下波動不定。Anker 移動電源模式墊底,不過好在速度比較穩定。

【榮耀 V9】:

整體充電效率方面,榮耀 V9由於快充技術相對成熟,使用原裝充電器僅需100分鐘即可充滿。然後換成Anker 超極充之後,插座模式需要160分鐘充滿,移動電源模式效率稍低,需要170分鐘。這說明Anker 超極充對於安卓陣營的充電效率依舊有待改進。

 單位充電效率方面,原裝充電器前期較為穩定,末期陡然下降。其次,Anker移動電源模式在單位速率上較為穩定,插座模式則稍顯波動較大。

5.3 發熱情況

充電除了效率外,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安全,三星 NOTE 7就在這裡栽了跟頭,作為定位於二合一場景和1拖2的使用場景,在不同模式下測試下單孔和雙孔的溫度非常必要。

【插座模式】:插座模式下,單孔溫度是28.1℃,雙孔是29.4℃,溫度較低且非常穩定。

【移動電源模式】:移動電源模式下,單孔溫度是32.8℃,雙孔是33.3℃,溫度稍高於插座模式,不過同樣穩定。

6.1優缺點綜述

(1)優勢

Anker超極充的外觀設計非常美觀,整體白色配色,簡約的按鍵+指示燈和蘋果的設計風格頗有些相似。

Anker超極充的二合一功能,為多場景的充電需求提供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可以替代辦公室用插頭和通勤用充電寶的方式。

Anker超極充使用過程中,無論是左口和右口、單口和雙口之間的充電效率都非常接近,不存在效率遞減的情況。

Anker超極充給iPhone使用時,能夠比原裝充電器更加高效率的充電。

(2)不足

Anker超極充在適用安卓陣營時,由於各家的快充方案差異較大,無法一一匹配,所以在充電效率可能比不上支持快充技術的原裝充電頭。

Anker超極充相比於同類產品的定價稍高,在性價比上並不突出,但是考慮到其18個月只換不修的售後服務,也算在情理之內。

6.2 改建建議

儘快支持高通的快充協議,為安卓陣營的電子產品提供更加高效的充電效率。

Anker可以考慮優化超極充的定價策略,使得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優勢。

6.3 測評總結

經過了對於Anker超極充的仔細體驗,可以看出這款產品的外觀設計顏值在線,二合一的功能上相當大膽,為用戶繁複的充電需求提供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最大限度的減輕消費者的負擔。同時在一帶二的充電同時,還能保持兩孔效率不會衰減,非常難得。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這款產品在安卓陣營快充技術上面的適用不如iPhone上的充電效率,移動電源模式的功率依舊較低。如果Anker能夠在後續產品的升級換代中加入對於高通快充技術的支持,一定能夠為安卓手機充電提供幫助,取代原裝快充頭簡直就是指日可待!

本次測評到此結束,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愛好測評的研究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果 的精彩文章:

羅技K780開箱上手,滿足你對鍵盤的所有嚮往
能隨身攜帶的「書」,給它2.5cm就能變出百寸家庭影院的效果
高顏值超輕薄,工業設計師談華碩靈耀3 Deluxe
一根筆大小的打氣筒,極致便攜戶外騎行必備
有了會動的筆記本支架,從此站坐辦公隨意切換

TAG:極果 |

您可能感興趣

目前,AnyShare已經發布對抗勒索軟體的整體解決方案
高保真體驗 IKinema推出動捕解決方案
TX Stack天曦雲一體機以微軟軟體定義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架構為基礎設計
Oculus將為VR一體機推出遊戲進度雲存儲解決方案
Incognito推出數字家庭體驗解決方案
增強VR嗅覺體驗 Vaqso推出氣味墨盒解決方案
體驗Pico展區:Pico Zense為用戶提供完整的3D感測解決方案
老牌監控軟體Nagios可視化解決方案總結
對話BroadLink:順勢推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不做AI晶元
Oracle資料庫調整硬體環境方案簡述
AR工具VPET為虛擬生產環境提供了一體化解決方案
AirPods無線充電?現在有更便宜的解決方案了!
坐享數周清潔,一站式方案 iRobot i7+體驗
深度學習實驗流程及PyTorch提供的解決方案
深度學習實驗流程及 PyTorch 提供的解決方案
Facebook稱AI晶元仍處於初級階段,業界需要更多硬體方案競爭互補
Jaunt採用AR技術推出Livestreamed體積視頻解決方案
Facebook為VR力反饋保真度提出「應變測量指環」方案
Facebook展示基於單目高精度體感追蹤方案
Cybershoes體感鞋:一款廉價省空間的VR跑步機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