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品——王兆平圖錄文論集

畫品——王兆平圖錄文論集

(一)龐大的美木官僚機構門閥化和土豪金的世紀碰撞催生了耳鑒怪胎。鑒賞史上觸日驚心的黑暗在反腐深入中也許有了轉機,然而耳鑒的本質是巨眼的缺失,用眼力切切實地去觀照作品才是根本,或許真正鑒賞家群體正在成長?以上用了觀照一詞,源於佛教,觀照是居高臨下。把四方上下展開成平面,從表象至深層,還有流觀一說,非但居高,還四面八方動態的觀照。鑒賞作品,冊頁優先,冊頁是畫家悟見本相最直接,最見意緒的形制,也是鑒賞和品評的最準確的窗口,方寸之間蘊含著意、趣、情、性、格、品、韻以及一目了然的筆墨功夫。從書法的高度可看出中國畫能走多遠。中國書畫在二維空間里對線條的哲學詮繹,對線條品質在審美、情感、個性上的苛求,確立了澄懷味象的認知體系,中國畫和彩墨畫的區別就在於深入骨髓的士夫情結。《大集經》載有惡口六十四種,有妄語,有諂語,有二舌語,第六十二惡口叫《自讚歎語》,不知何時此惡口被我美術界所納,後來發現歷史上也此類,請看晚唐三流詩薛能的自我簡介:「唐代最具學術影響力詩聖,海棠詩派創始人,其詩作睨視宇海,古今獨步,為坐四望五之曠世奇才」。每翻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畫冊,被扉頁里大師的謙謙微笑所動,而眼下某些場合,一不小心就能撞見一位「大師」。頭始終保持適度上仰,偶然也和人握手,但大姆指和小指是斷斷不用的,任憑粉絲們握著食指、中指、無名指上下晃動,仔佃觀察,會發現微表情在瞬間抖忽會出現亂碼。做人,作畫得一個真字,真的很難。觀物入化,表象是虛,即為非相,所謂看山非此山的心物一元的大自在,所謂法身無相,明心見性,所謂磨沙聚會偶然成,枉從得失論輸贏,是為禪。虛靜中勃發個性意念,以莫測的線性抽象去統攝客體,物性降格為其次,並被放逐在無邊無垠的心源里發酵。使線條在內氣運籌中有了性靈。這和飄浮、油滑、刻露、靡弱有了明顯的區別。在空谷虛壑中獲得片刻寧靜,在物我雙泯中躲進古曠、淡宕、飄渺的煙霞氤氳,實現心源的自我放逐,這也許正是山水畫歷久不衰的緣由。其實也是美的本質。軟骨綜合症成為時代流行病,其主要特徵是筆性的庸俗化。說白了線是向上提攜和向下按頓二個合力的內氣運籌。所謂內氣是個性化內生的韻律感,是畫家天真罄露的生死命門,而庸俗化的標指就是這一內孕過程被架空,筆墨堂而皇之走到了狀物的最表層。當今畫壇充塞著假情假意和刻意造作,機巧被譽為創新;視覺驚艷製造了一道道偽飾的佈景;內孕外拓的長途跋涉者最終被邊緣化。藝術的夲真,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師法造化不是復敘自然。更重要的是去發現自然界物理氣脈,陰陽盈虛的普遍規律,在天地造化間體驗元氣未泄的渾沌,在浩渺的初原中去探究物理序列的抽象本質,自內而外的構建出主觀語境去反證自然,造化——技藝——個性——心境。這才是山水畫家的必由之路。真是藝術的魂,相非相之本真,是骨子裡的真,直白的說就是天成,天趣,是不露痕迹的創造,不可雕啄精微,不可粘皮帶骨,不可謹細繁冗,逸格尚簡,徜徉肆意,個性生命的激情和宇宙開闔相通會。一個真實世界尚不存在的純無境界,就是藝界,就是心境。:天成、天趣,必洗盡塵滓,不事妝綴,深諳格法而棄之,從不法求其法,前法是格法,後法是道法,只有蘊含著譎變的性靈中擷取內向性賾幽的生命痕迹,才能驚訝地發現真致處有我在,真致處我又不在。滯礙不是高古,詭僻不是神奇;甜熟不是飄逸;浮弱不是工緻;機巧不是靈功;油滑不是舒展;塗鴉不是蒼茫;庸靡不是沖淡;念凈境空,忘慮釋形,獨具慧眼,方得真鑒。元氣渾沌,清虛素輝,中國畫山水畫對光的處理和西畫的不同在於不探究光源,中國畫是以黑擠白,水墨在滲透中幻於無形,無形中泛起浮光,這種二維光感比立體更崇高,更玄遠,更普照眾生。機巧,是小道,是大舞台上玩小把戲;是對外部物理光色的過度迷戀;是想著法子媚俗,迷緒小術,陷於機巧使凝神潛通,一真孤露的內孕外拓變成了見風駛舵的世故。入耳聲自在,凝眸色皆空,畫家必有落花無聲,空潭寫春的孤寂,炯燭內蘊,尋找通合造化的隱秘路徑,釀造出醉境、趣境、幽境、心境。一個和實有世界對應且完全個性化的意象世界。畫要熟中生,太熟易油,易流,易滑,易浮。根據自己熟悉的套路畫,陶醉於技藝的重複;生是一種無為、隨意、散談的狀態,不惜往壞里畫,對未知的叩問,去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美,這是游心於藝的冒險,是獨立不羈的孤注。創新原本是藝術的生命,但當求新騖奇成為時風和終極標杆時,整個社會瀰漫著焦慮和投機,民國時期孕育起來的學術為大,士夫氣節蕩然無存。江湖術成了登堂入室的敲門磚,搏傻、尖叫、裸奔,狂醉成了一夜成名的寶典秘笈……中國畫筆墨蒼老,筆老氣不能老,氣老失之霸悍,蒼而見潤方無衰暮之氣。明清以降斜逸出尚嫩一脈,以為能釋躁平矜,淡泊天真。一如金冬心、蕭雲從者。其實也是棉里藏針,藏老於嫩,藏熟於生,藏巧於拙,老與嫩雖為二路數,但如能互為參用,通會,真諳繪事三昧矣。看傳統必須站在哲學的制高點,在縱觀東西方文化衝撞中去擷取道法的根本,僅僅熟悉古畫的結體樣式,皮毛糟櫪,進去不難,出來很難,如果追溯到中國畫道和筆性的根本,才能蒙養元氣,返回本原,始終繚繞著意料之外的生趣。中國畫的傳統和傳統的中國畫是兩回事,現在一提傳統就避之不及,生怕後腦袋上生出一條辨子來,其實傳統是一種文化種性,流觀地看就二個字:一個「寫」字;一個「意」字,寫是骨,意是道,明此則莫雲求而自至,任情恣意,韻質完備。繼往而另開境界矣。盪聚散、精氤氳、辯開闔、萬物萬形歸於抽象。具象外在形狀和畫理中的抽象序列交會、複合、互用、互拆,程式在這種轉換中逐漸清晰。鎮上有二瘋子,一個是地主的女IL。土改沒收了她的嫁妝,他叫美麗,用剪子把前半個頭髮剪光。每天挑兩筐,前筐養著五隻雞,都取了名,後筐壓一塊石頭;另一個據說是提干遇到挫折,他把拉圾廢品扮成大元帥,肩章、領徽。帽子上插著雞毛,這成了中學時代的苦澀記憶,拿到現在,都是行為藝術家。聰明人總喜歡和比他傻一點的人開玩笑,社尚玩笑開得有點大,我猜想他決定把便池放到展廳那一刻肯定窈笑得非常詭秘,後來美術史家們有摸有樣地研究至今。用筆不能油滑飄浮,不能纖弱滯礙,不能狀物扁平,不能謹苟謹微,握筆濡毫宜虛,以勢始,以斂終。靜與陰德,動與陽婺,用筆用到無智、無跡、無為境界,則神全矣!畫有氣息。清氣、靜氣、書卷氣。作家氣——斧鑿雕啄;胭脂氣——艷色悅人;瘴氣——五行阻隔;江湖氣——三斧看家;蔬筍氣——精氣靡乏;村氣——村壠雜陳;霸氣——縱而不斂;市儈氣——媚俗於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畫吧 的精彩文章:

這書法,沒誰了!
蘊思含毫,游心內運——丁一嗚現代語境中的禪界

TAG:藝術畫吧 |

您可能感興趣

徐蜀:漫話圖錄
徐蜀:《中國版刻圖錄》《圖畫見聞志》訂補及其他
書影圖錄瑣談
徐蜀:古籍版本學圖錄之《周禮注》
詩人、實業家苑濤先生收藏鹿林抽象作品圖錄
中國《古鏡圖錄》之全圖
中國《古鏡圖錄》
徐蜀:《中國古代版印圖錄》《李侍郎經進六朝通鑒博議》敘錄差錯累累
沈津:《日本漢籍圖錄》序
徐蜀:漫談古籍圖錄的做法
世界貓咪圖錄
柏樹微型盆景蟠扎整型圖錄
世界貓咪圖錄(一)
南京博物院60幅精美玉器圖錄
伯希和:敦煌石窟圖錄
南京博物院60幅精美玉器圖錄!
珍罕珠寶及翡翠拍賣圖錄鑒賞
把壺擬作人,奧蘭田《茗壺圖錄》,慧眼識珍!
價值數十億《虛齋名陶圖錄》龐元濟傳世孤本
汪自力:《民間藏曆代押印圖錄》的讀法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