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來臨話養生
唐徐堅的《初學記》中說「金氣伏藏之日」,他的解釋為「何」。這個何為荷的通假字,承載的意思。金氣為秋天之氣。那整句話的意思是,秋氣為避藏還在肆虐的炎氣。唐《陰陽書》說,三伏是「夏至後第三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庚日起為末伏」,也可理解為暑天人如泡在熱水裡面一樣。後來,到曹植才確定一旬為一伏。
伏藏是氣象的自然反應。古人認為,仲冬生黃鐘律,季冬生大呂,孟春生太簇律,仲春生夾鐘律,季春生姑洗律,孟夏生仲呂律,仲夏生蕤賓律,季夏生林鐘律……對應林仲律的月份,草木茂盛,陰氣將要殺傷萬物,所以不要發動大事,以便維持陽氣。
伏,古語中的意思是覆蓋,面朝下,背朝上。同時,從姿態來看,也同時可理解為人匍匐而行。三伏暑天,人們匍匍而行,是面對毒日的一種自我保護姿勢。從養生角度看,告訴人們三伏天蟄伏養陽,安心保腎。明朝高濂《遵生八箋》中有「四時調攝箋」之說,季夏之月,重濁籠罩,萬物瘋長,所以在增咸減甜,滋補腎臟。夏至後,心氣火旺,火能克金,金屬肺,肺主辛,故宜減苦增辛以養肺。他還教人們防暑重在調心氣,而心氣首先要調息:呵以疏之,噓以順之,目的是「常如冰雪在心」,心清自然涼。他還強調此時脾旺腎微,故宜忌肥甘厚味。因腎弱,腹中常冷,所以儘管天大熱,也不宜吃寒涼食品。順應大熱,發汗去暑濕。《黃帝內經》中,夏季補腎奇方是「補腎茯苓丸」。茯苓乃松根菌類,吸天地之靈氣,能「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和中益氣,安心神。」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養生也成了人們最為重要的內容。
現代社會已不同於古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養生也要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氣溫高,濕度大。由於出汗多,消耗大,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一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二要少外出以避暑氣。同時,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且要以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
在炎夏,還應多喝清涼消暑飲料和防暑茶。如用西瓜番茄搗汁作冷飲,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用綠豆、酸梅水煎,待涼後代茶飲。有清涼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還可用金銀花、綠豆衣、薄荷煎水代茶,具有消暑利濕生津之功效。取鮮竹葉心、蓮子心、麥冬、鮮佩蘭煎水代茶涼飲,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夏季人的新陳代謝旺盛,蛋白質、維生素消耗大,人體蛋白質經常處於缺乏狀態,在飲食滋補方面,適當補充一些鴨肉、蝦、鯽魚、瘦肉等等。
更多內容請點擊此處 我的診室
※河北師大暑期支教之:觀乎人文,化育莘禾
※12生肖本周運勢 大暑將至如何旺運?
※7月「大暑」前後,喜事多遇,五福臨門,六六大順,橫財大發生肖
※蘭大暑期社會實踐推送系列
※二十四節氣話小暑:小暑有沒有大暑暑?
TAG:大暑 |
※白雲養生 大寒養生
※生冷寒涼 養生大忌
※冬去春來話養生 春季養生全攻略
※大寒吃什麼最養生
※養生之道 小暑吃什麼養生
※現在人越來越注重養生,那麼要如何養生才能延年益壽呢?中醫教你養生6大習慣
※大寒要這樣養生
※小年來啦 洗個熱水浴 養養生
※大道至簡話養生三
※養生節氣?大寒
※最冷的季節來了——大寒節氣話養生
※養生 大寒吃什麼?
※健康養生|大寒節氣養生
※大寒節氣五穀養生
※大寒養生提示
※生態養生的4種食物,夏季養生,消暑除濕全靠他們
※倒春寒來臨 如何健康養生
※大寒養生日記!
※大寒養生,你需要保溫
※養生需得當,春季養生 5大 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