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讀《資治通鑒》應達到三重境界

今讀《資治通鑒》應達到三重境界

梁啟超說,《資治通鑒》是迄今無法取代的通史藍本。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力求警鐘長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張國剛所著《資治通鑒與家國興衰》選取20個故事,反映了家國興衰的諸多方面。作者期待讀者,尤其是領導幹部,能從讀史中,在如何選人、用人、培養人等方面有所啟發和借鑒。張國剛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非專業工作者,讀史可能會有一些障礙,他試圖通過本書為普通讀者提供一些閱讀幫助。

優秀的領導能夠團結優秀的人才

遼寧日報:《資治通鑒》是國人廣為推崇的史書,您如何總結這本書的特點?

張國剛:《資治通鑒》作為一部編年體通史,充分體現了史德以及史學、史才、史識的高度結合,是了解戰國秦漢魏晉隋唐五代歷史的一部信史。梁啟超說它是迄今無法取代的通史藍本。毛澤東說:中國有兩部大書,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一部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不得志的情況下撰寫的。唯其有才,故能寫出好書,值得閱讀;唯其不得志,故能寫出深刻的書,值得參悟。與司馬遷縱橫恣肆直抒胸臆,追求盡一家之言不同,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力求警鐘長鳴、讀史明智,他的善惡史觀是密切聯繫現實思考的,赤子之心淋漓盡致。

遼寧日報:今天我們該以什麼視角讀《資治通鑒》?

張國剛:《資治通鑒》作為一部信史,司馬光在1000多年前的具體結論未必都有價值,但歷史本身展現的知識和經驗,是我們至今仍然需要的。毛澤東一遍遍地讀《資治通鑒》,不僅僅是為了解史實,也是從中體會其歷史經驗。王夫之說讀史的目的有三:「自淑、誨人、知道而樂」。即讀史可以提升自己,可以與人分享,可以了解治國及為人處世之道,探討歷史的經驗有所收穫而感到快樂。自淑、誨人、知道而樂,也是我們今天讀《資治通鑒》應達到的三重境界。當然,作為非專業工作者,讀史可能會有一些障礙。《資治通鑒與家國興衰》試圖為讀者提供一些閱讀幫助。

遼寧日報:三家分晉是《資治通鑒》的開篇故事,司馬光從智伯覆亡講起,是否有其特別的用意?

張國剛:三家分晉是春秋及戰國初年,晉國歷史長期演變的結果。但智伯的滅亡是三家分晉的最後一個障礙,顯得非常重要。而智伯之所以滅亡,在史家看來,首先是因為智氏家族在接班人問題上犯了錯誤。因為智伯是有才而無德之人。這個「德」絕對不只是我們理解的道德,而是領導素質和領導能力的綜合概念。智伯私慾心重,為所欲為,處事強霸,剛愎自用,最終被韓魏拋棄,身死族滅,留下了沉痛的教訓。這就給閱讀《資治通鑒》的讀者上了第一課,領導人的德行(政治品質和領導能力的綜合概念)修鍊是第一重要的。

遼寧日報:李克「授人以漁」教魏文侯選人用人的五個方法,今天看來,李克的這段佚事對選拔領導幹部也有啟示。當然,劉邦也深悟領導力的精髓,唐太宗治國也以善於用人為世人稱道。他們的用人之道,給今天的領導幹部選人用人以什麼樣的啟示?

張國剛:我國自古以來就積累了豐富的用人經驗。李克的說法,在《管子》《莊子》《呂氏春秋》《人物誌》《貞觀政要》中都有相似論述。說明「行勝於言」,在實踐中考察人才、考察幹部,是中國古代的傳統。劉邦說他的成功,是因為有張良、蕭何、韓信的幫助,唐太宗說他的成功有五個原因,都是關於用人的。他們的經驗都說明,優秀的領導之所以成功,關鍵是能夠團結一大批優秀的人才。要敢於用比自己強的高人;用有缺點的能人;用人之長,就要容人之短;用人不講出身門戶。這對我們今天的領導幹部選人用人都有借鑒意義。

遼寧日報:吳起的悲劇讓人痛心的同時也會思考一個問題:能否保護好、用好像吳起這樣的人,是對領導幹部能否識人用人的一個考驗。

張國剛:「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有本事而又有個性的人才,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乃至被人忌害的例子,自古及今不絕如縷。但今天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更應該注意的是,如何給創新性人才、有反向思維能力的人才,提供寬鬆的成才土壤和環境。在法治的前提下,如何給有缺點和不足的「非常之才」,提供建功立業的基礎,確實是各級幹部特別是一把手應該思考的問題。我認為,這不能僅在領導者個人胸襟氣度範圍內解決,而應通過法治和制度建設解決。

領導者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遼寧日報:中國的歷史之所以不同於西方,商鞅變法是一個關鍵。商鞅變法值得總結的經驗是什麼?

張國剛:一是頂層設計,秦孝公與商鞅改革執行團隊高度一致。可以有不同爭論,但爭論歸爭論,執行歸執行。即使有人事的變化,但改革的方向和主要政策,一直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堅持了一百多年。商鞅改革直接促成了秦國的崛起和統一大業。二是增量改革,不僅僅是利益重新分配。《史記》和《資治通鑒》都說,改革促進了秦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升了國力和軍力。三是商鞅改革帶來了競爭機制,競爭文化加嚴刑峻法,解決了增長問題和穩定問題,卻忽視了社會道德與文化的建設,為秦朝的長治久安帶來了隱患。可見,改革政策的階段性重點安排和長期性平衡措施,需要兼顧。

遼寧日報:您認為,從制度建設、制度鞏固的角度來說,漢武帝的意義超過了劉邦?

張國剛:劉邦是大漢統一皇朝的締造者,厥功甚偉。從制度建設的角度而言,沒有超越秦始皇。他的「郡國並行」只是權宜之計。是漢武帝解決了大一統中央集權體制的完善,包括細節完備和制度創新,比如內朝決策機制,人才培養和選拔機制等。是秦皇和漢武共同奠定了中華帝國國家制度。劉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過渡者。

遼寧日報:司馬光筆下的劉秀有不少好的品質,比如,不徇私枉法、不好高騖遠,這些品質也是今天的領導幹部應具備的。

張國剛:「三劉」之中,劉秀的知名度比劉邦和劉備好像要小些,但南宋的陳亮等人卻很讚賞劉秀的文韜武略。從歷史上看,劉秀不像劉邦那樣張揚,也不像劉備那樣低調,劉秀在為人處世上似乎比較「平庸」。劉秀是一個能把高遠的志向與當下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的人。他踏踏實實幹事,一有機會,就脫穎而出。劉邦的領導天才不易學,劉秀卻像是我們身邊的一個人,可以學。

遼寧日報:您期待讀者從這本書中能讀出什麼?

張國剛:希望讀者特別是領導幹部、商界領軍人物,不僅從中獲取一些歷史知識,還有為人處世的歷史經驗。領導者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這非常重要。作為生物界的人,人有自己的本性;作為萬物之靈,有其個性。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無非都是關於約束本性與張揚個性之間的學問。對領導人來說,在理性的指引下管住本性,以厚德載物,同時張揚個性,以自強不息這是個永恆的命題。讀歷史類的書籍,可以給我們這方面的啟迪和智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京官社交網路與盛清政治——以乾隆初年許王猷、仲永檀系列事件為例(上)
黄德凯 牛鸿斌:印度独立以来的边疆治理及成效
原贵美惠:旧金山体系下的竹岛/独岛问题
沈志华:破镜重圆 1965-1969年的中朝关系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古詩詞中描寫落花的三重境界,第三重境界只有一首詩可以達到
藉助隨息達到深邃境界
郭靖武功到底達到什麼境界?張三丰來告訴你!
《射鵰英雄傳》:郭靖苦練一生也只能達到2流境界?
《靈劍尊》楚行雲最高境界達到道境,每個境界又是如何劃分
《風雲》聶風為何能達到魔心渡境界?他經歷了八苦,放下執念
《遮天》中比大帝更高境界的紅塵仙,僅有六人達到此境界!
中國衛星解析度已經達到世界什麼水平,央視大國重器揭開神秘面紗
需要達到的境界
日本人的三國情結,對三國的痴迷程度已達到「令人髮指」的境界
《龍珠》老版布羅利戰力完虐超一,實力達到超二未到超三
素的境界,是繪畫很難達到的境界
讀《道德經》,有助於提升自己,從這3方面切入,達到老子的境界
提高自身修養,達到完美境界
這是陶淵明知名度最高的詩句,其中境界今日的我們依然無法達到
論美觀,此楷書《心經》達到巔峰!
《生化危機2:重製版》怎樣達到電影級畫質 關鍵詞公布
想去日本讀語言學校,需要達到什麼條件
中國該技術達到世界第一,當初卻是巴鐵送來技術,兩國情誼深厚
司徒奇|由西畫攻學國畫,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